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青史永夜 > 第64章 大破利津

第64章 大破利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陆上之战,两军在山东境内黄河两岸的战况持续胶着,双方你来我往,依托黄河天堑互有攻守,一时间难分高下。

    山东东线战场,卢袁两军主要围绕利津及东营一线展开攻势。南卢东营守军为骁骑将军郭泽烈,统领两万兵马前往仅距离黄河三里外的梅家村驻防;北袁军队将领为兵部中郎李义,率一万余人马驻守利津县城。

    连日来,双方在黄河两岸激战数次,北袁军发起多次抢滩登陆战,均被南卢守军一一击退;而南卢军队发起的多次突袭,也被利津守军部署在河对岸的弓箭兵和火炮击退,损失惨重。

    这一天,东营守军将领郭泽烈驾马率一小支斥候出营巡查边防情况,穿过一道道南卢士兵层层把守的关卡,郭泽烈看着眼前硝烟弥漫的战场,不由得心中一声感叹,这里本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曾经水草丰茂,遍地牛羊,可如今只剩断壁残垣,焦土遍地。

    郭泽烈带着斥候小队远眺黄河,正欲调转回营时,他发现河边竟有一名老者在地上捡拾木柴。于是驾马飞奔而去,行至老者身边,其中一名斥候抽出腰中的剑指着老者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出现在此。”

    老者猝不及防,惊恐地立马跪在地上向斥候小队解释道:“各位军爷,小的只是生活在这附近的普通农户,最近战事连连,家里的柴火烧没了,这数九寒冬的,不得已才来到河边捡点柴火,小的立马就走。”

    此时的郭泽烈来到老者跟前,下马搀扶起老人,说道:“老人家,你们受苦了。”说着从马背上的行囊中取出一袋干粮,递给老者,“老人家,这点干粮拿着,虽然不多,但也是我们一片心意,这战争也并非我们所愿,但为了黎民生计,我们不得不与之打仗。”

    “老头子我都明白,我们打渔的世代生活在黄河边,以黄河为生。哪天天下太平了,我们的日子也就安稳了。”看着老者一脸茫然地看着不远处的黄河,郭泽烈安慰道:“会的,老人家,我们一定尽快拿下河对岸,还百姓一个太平。”

    “老人家,您常年在这河边,可有什么退敌的良策?”郭泽烈试探性地问道,他想不如死马当活马医,不如向依赖黄河生存的百姓请教或许能得些思路。

    “这黄河下游不比上游,水流平缓,河床高,大点的船在这就走不动了,一般都要换平底的小船过河。可小船一次载不了多少人,还没过来多少人就会被发现,难办哟。”老者一脸无奈地说道。

    老者说完,便与郭泽烈一行匆匆辞别,郭泽烈也不愿多留,只是瞧了一眼眼前的黄河,确实想不到什么有效的进攻方法,只得无奈回营。

    几日后,隍岛海战胜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南卢军营中,为此刻正在胶着对战中的南卢军鼓舞了些许士气。但陆路之战与海战不同,没有广阔的海洋任舰船驰骋,甚至两军要在狭长的河岸间战斗,这使得双方一时间都难以想出对应之策,只得在此持续消耗。

    想到狭长,郭泽烈突然想起前几日那河边老者说的话来,便兴冲冲地立马吩咐属下:“来人,给我拿黄河水文图来!准备笔墨纸砚!”送来笔墨的属下很是奇怪,这平日里沉稳的将军今日怎似打了鸡血如此兴奋。

    原来,郭泽烈是想到了老者的话,再从战报中听闻南卢水师正是以平底帆船的优势将北袁水师诱入暗礁才得以致胜的法子,突发奇想,既然水师的平底帆船能在浅水的暗礁区航行,那为何不能在这宽阔的黄河河面上航行。

    此时几名士兵拿来黄河水文图,黄河在利津段及其下游的水域平均的河床深度是八米左右,一般军舰体型都比普通船只大上几倍,从而吃水较深,更别说是为海战而准备的舰船,吃水一般都在六米左右,一旦进入内河,就极易搁浅。

    而南卢水师的长帆船最大吃水水深是五米左右,据早前工部随军的水利官员讲述,黄河下游最浅之处大约在水深六米左右。郭泽明打算拼一把,只要南卢水师的长帆船能够进入黄河,来到利津,十几艘长帆船上的舰炮也足够对岸喝一壶的,届时在炮火掩护下,南卢军可率大军直驱利津。

    于是他立刻奋笔疾书,拟写奏折呈报济南李君如及兵部。几日后,李君如对此方案予以全力支持,兵部下令,调派驻扎在烟台的十艘长帆船全军整备,准备从黄河入海口进入黄河内河,直达利津,增援南卢军。

    利津乃是黄河下游最后一个县城,延绵不绝的黄河在此已形成冲积平原,再往下已是滩涂之地,因此南卢水师无需担心在此河段会遭到敌军袭击。

    但同时,最危险的也是这个河段,黄河从上游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此处淤积,形成了较高的河床,此处便是黄河河床最浅之处,河面距离河床仅五米之深。

    郭泽烈秘密派出城外的斥候在陆上密切关注着南卢水师的动向,整个舰队也为能否顺利通过该处忧心忡忡,一旦搁浅,南卢不仅损失了战机,水师更要在此损失起码一艘长帆船。十艘长帆船排成一字长蛇阵型,间隔二十米。

    头舰立即放缓船速,划桨的士兵在指挥兵军旗挥动下有节奏地划着桨,就在头舰即将通过河床最浅之处时,突然船尾被卡在了河底的淤泥之中。

    船上众人皆是满脸沮丧,看来军舰想要通过此处还是极难,传信兵刚欲挥动军旗告知后船返航之时,头舰上的将领拦住了他的手,“别急,再试一试,黄河下游都是淤泥,全速前进,冲破这淤泥,冲过去!”

    随着指挥兵一声令下,所有划桨士兵铆足劲全速推进,船身因卡在淤泥之中,发生剧烈的摇晃,但想要冲破此关,必须得全力冲破河底淤泥的封锁。“一!二!三!”在士兵们一声接一声的呐喊中,突然,船底的淤泥被巨大的推力冲散,长帆船顺利重新往前划动。

    如此一来,后面的长帆船均顺利一艘接一艘通过此处,渐渐往利津方向而去。斥候很快将此情报传回南卢大营,郭泽烈兴奋地通知全军备战,所有将士准备好火油舰和兵刃,准备与利津守军一决胜负。

    果然,子时三刻,在突然出现的南卢水师十艘军舰数十门舰炮的突袭下,北袁军队被打的措手不及,巨大的舰炮落在北袁军队之中,炸的北袁军人仰马翻,匆匆回防。此刻,南卢大军在郭泽烈率领下登上运兵船,在炮火掩护下抢滩登陆,冲进利津,战斗持续不到半个时辰,南卢军就攻下利津城,大获全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