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妙人
姑苏城,地处南周东部,与正中的都城遥相呼应。
姑苏城也被誉为南周第二都城,其繁荣程度虽说不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起码整夜灯火通明是毫无问题。
若要问姑苏城内夜间最热闹的地方,那一定是城东巷。
说是巷子,其实是整座城最大最繁荣的街道之一!
城东巷的姑苏楼,凭一己之力带动了整条街的繁华,夜间的姑苏楼在灯火之下看起来像是一座宝塔,金碧辉煌。
姑苏楼正面靠水,乃是人造的巨大莲花池,背靠落日山,巧夺山清水秀之灵。
姑苏城中姑苏楼,是整个南周国首屈一指的妓馆!
所谓勾栏听戏不足道,百花成群才诱人。
姑苏楼中的佳人,堪称人间仙子,个个貌美如花,有倾国倾城之姿,引得诸多达官显贵不远万里,舟车而来,为的就是一睹其风采。
然而姑苏楼虽为妓馆却不做皮肉生意,越是如此反倒越是吸引人。
经常有人一掷千金为爱慕之人赎身,却遭婉言拒绝。
也有人荣幸邂逅了某一位佳人,相互生了情愫,姑苏楼可以不收分毫赎金,反倒贴一笔嫁妆,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将姑娘许配出去。
因此,里面的女子俨然把已经那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大多不愿离去。也足以说明,这个姑苏楼确实待她们不薄。
姑苏楼有一位常客,也是一位妙人~
他是城中一众纨绔子弟的大哥,他喜好带着小弟们喝花酒,甚至还会带着学宫的学子来作乐,令人发指。
因为他的身份特殊,身为姑苏学宫的大祭酒先生,却整日逛青楼,甚至带着学生去,名声总归是不太好吧?
大祭酒先生说,人不风流枉少年,我等少年,可入座,但不入身,儿女情长往来间,岂不妙趣连连?
实际上,这样的言辞无非就是想说的好听一些罢了,本质上喝花酒就是喝花酒。
不过好在姑苏楼确实不做皮肉生意,如果不然,姑苏学宫也由不得他如此胡来。
大祭酒常教导学子,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光明磊落,敢爱敢恨,花酒爱美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明明深陷酒色财气却还虚伪做势。
此言一出,立刻获得姑苏城众男子的一致赞赏,直呼说的对,说的好,简直就是众男子的楷模……
因为这句话也为他们逛青楼,找了一个更合理,羞耻感更低的理由。
带着大好少年们进出青楼反而受人赞赏的事情,也只有在姑苏城能看见了。
这两年来,流传最多,最广的是,就是姑苏城这位翩翩公子。
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来历,家世如何,有多少本事,似乎就这么凭空出现,突然名声大噪。
实际上,他们不知道,有些东西,是可以人为掌控,靠自己杜撰的,炒作等等来增加自己的名气。
去年,才满十八的他便成为了姑苏学宫的第一代大祭酒,所谓大祭酒,便是学宫内所有夫子之首!
因其文采谋略高,淮州各国王公贵族也是不断的抛来了橄榄枝,欲请大祭酒先生成为门中客卿。
城内的一众纨绔子弟,更是见了他要叫大哥。
但他那些负面消息同样很多,大多是说他只是装作文人雅士,实则是无耻之徒。
在他成为大祭酒之后,全力促成了女子入学,这是姑苏学宫,甚至全天下的头一回。
但允许了女子入学,好处还是很明显,使得整个学宫阴阳调和,男女就学都不再枯燥乏味,那种万物竞发,勃勃生机的境界,已在眼前……
在此同时,城里对他的评价也呈两极分化。
许易自姑苏楼中流传出一个称号,号称是什么牡丹公子,其意大概就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这样的意境在男人看来倒是正常,而街上妇人们一提起此人,那可就是骂声一片了。
“你听听……这不是登徒浪子是什么,呸,真不要脸!”
“就是,姑苏学宫的长老真是瞎了老眼,竟然将这样一个下流龌龊之人奉为大祭酒。”
“这些都算了,他那句…此有姑苏楼,只羡鸳鸯不羡仙。你听听,这是人话?”
“哎~真是造孽啊!”
“做了大祭酒,还整天喊着什么,拳打西城养老院,脚踢东城孤儿堂,这不是地痞流氓吗?”
“我家那孩子在这样的学宫就读,真是让我操碎了心。”
“这种登徒子怎可为祭酒?这不是误人子弟吗?我深怕自家儿子被其带坏了!”
当这些话传入某人耳朵之后……这位祭酒先生气急败坏的嘴脸堪称恶心。
“啧~这帮泼妇……看来我得找人洗地才行了,我许某号称姑苏城洗地总教头岂是浪得虚名?立刻找人连夜写文去驳斥她们……”
果然,第二天就出现很多人反驳。
比如~
“祭酒先生行事作风不拘一格,他总是能抛去假丑恶,留住真善美,他将会是当世儒圣!”
“正是,读书人就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一味的读死书,世界将很难进步,我支持祭酒先生。”
诸如此类的话随处都能听到,可见许某洗地的本事也是有一把刷子,这种制造舆论,影响舆论的手段,他在这里屡试不爽。
“恳请祭酒先生,为在下题词一首,我愿出高价!”
“诶~老太公言重了,文字又怎可以金钱衡量?”
“我出一千两黄金!”
“好,成交!”
“……”
姑苏城中某处院落中,少年身着灰色儒服,黑色长发整齐的垂吊在背后,其余部分盘于头顶,以桃木簪子束之。
看上去儒雅随和,清秀爽目,确实翩翩公子一表人才,只不过他说起话来就跟形象不太符合~
两年前,这座院落府邸建立完成,归于许府。
据说是一个外乡人,举家搬迁至此,置办田地房屋,一看还是大户人家。
后来这位老爷不知如何进入姑苏学宫,还一跃成为大祭酒,声名鹊起。
不少有钱人就喜欢找学识渊博之人题词题匾,如此一来,身为大祭酒之人自然是门庭若市。
不过大祭酒的面也没那么好见,需要托不少关系才能见到。
这位祭酒不是别人,正是许易,两年前他来到姑苏城,先是置办了庭院。
原本想在许府遗址建立宅院,可那里是逆犯府邸,尽管予以高价,但朝廷有令,此地不得再用。
当地官府虽然眼馋这一笔财富,却也不敢违抗朝廷规定,许易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在遗址边上购置土地。
又正逢姑苏学宫当街论礼,许易凭借着记忆中的四书五经知识,成功获得了学宫大长老的青睐,并在不久后成为学宫的第一任大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