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临终托孤
苏颖虽然心有不忍,却也无能为力,自古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皇后虽然不如皇上有那么大的权威,却足以灭掉一个破落的侯府。
只是皇后用这样的手段,实在是有些过于狠毒了。张芷羽是有罪,但是她的父母没有掺与任何事。
想到这里,苏颖也不由得想到安家的那些人。比起来平阳侯府,不知道那个下场算是好些。
张芷兰睡了一会,又被噩梦惊醒了,醒来又哭了一会,众人劝了好一会。
中午饭也不肯吃, 一直默默地垂泪。
苏颖劝道:“孩子为重,女人怀着孩子, 犹如一只脚迈入了鬼门关,你好歹也想着自己。”
张芷兰哭着道:“若是母亲还清醒着,必然会让我救她。可是我要怎么救?姐姐, 我们再给宫里递折子吧!宫里的太医都是大能人。”
苏颖抱着她道:“好,回去我们就递折子。”苏颖知道,在张芷兰的心里, 就是觉得父母得了怪病,一点也没有往其他的地方多想。
苏颖又劝解了好一会,张芷兰才好一些。
苏颖知道不能继续待下去了,于是跟着漫云一起劝她回王府去。
张芷兰这次还算听话 ,点头答应了下来。
她们一行人走出听雨阁, 张志远带着少夫人已经站在了外面。
张芷兰刚要开口告别, 少夫人却忽然上起来,直接跪在了张芷兰的面前。
张芷兰吓了一跳,就要去搀扶她。
少夫人却不肯起来,跪在地上,恳求道:“王妃娘娘,您也看到了,家里的事情太过繁杂,我既要照顾公婆,又要打理府里里里外外的事务。媛媛我实在无力照顾,不如王妃把她带走,照顾几天可好?”
张芷兰有些愣住了,她知道父母都得了疯病,府里的事务很多,但是也不至于嫡出的小姐就无人照顾。她不明白嫂子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张芷兰有些懵的看向张志远,张志远气的踢了少夫人一脚道:“你不必如此,我已经想好了,我会把你休了。你带着媛媛回娘家去吧!”
少夫人摇头,“我不会走的,我哪里也不去。我死我活都是应该的,但是我的女儿不能如此。王妃,求求你了,把她带回去好不好?我给你磕头了。”说着竟然真的在地上磕起头来。
张芷兰赶紧拦着她道:“我答应,我答应。”
少夫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转身就把孩子和奶妈一起塞了过来。媛媛自然不肯找张芷兰,顿时哭的撕心裂肺。
少夫人却全然不在意,只是不停的嘱咐她道:“要听姑姑的话,要乖,要懂事,知不知道?”
小女孩才五岁多,根本就不理解原因,只是嚎啕大哭。
少夫人推着张芷兰道:“走吧,赶紧走吧!”
少夫人就这一个女儿,爱若珍宝,平日里全是一手教养,张芷兰完全不明白她为何要这样做?
苏颖却明白她的意思,这是要给女儿寻一条生路。
即便张志远愿意把她休了,只是少夫人父母已经过世,家道中落,哥嫂未必肯接纳她们。即便是好心接纳了,恐怕也是缺衣少食,寄人篱下。更不要说媛媛未来的亲事了。若是把媛媛送到张芷兰的身边,她就是跟着王妃长大的孩子 ,将来的前途肯定更加远大。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或许从一开始,他们要张芷兰过来,就是为女儿求一条生路。
苏颖心里发酸,伸手招呼后面的丫头, 哄着媛媛一起出了侯府。
张志远拉着妻子的手,一路送他们到了大门口。
张芷兰上马车的时候,张志远忽然喊住了她。
张芷兰回头,张志远肥胖的脸上挤出来一丝笑意,“以后,照顾好自己,懂吗?”
张芷兰点点头。
张志远挥了挥手,眼睛发红,“进去吧,风大。”
张芷兰虽然觉得奇怪,却也想不出所以然来,只能进了马车里面。
张志远走到苏颖的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苏小姐,全都拜托给您了。您的大恩 ,我们来世再报。”
苏颖第一次觉得这人不讨厌了,即便他还是那般肥胖,即便他还是顶着那张有些疙瘩的脸。
在他了解所有的事情之后,还能如此淡然,苏颖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了。
苏颖对他也行了一礼,“放心,竭尽全力。”
张志远再次鞠躬, 恨不得头碰到地上,礼毕,转身回去了。
苏颖抬头看着再次关上的侯府大门,那里曾经是她生活多年的地方,也是在她走投无路的时候, 唯一接纳她的地方。
虽然有很多不开心的事情,却也算是她长大的地方。
苏颖心里一阵酸楚,张芷兰已经掀开了车帘让苏颖上去。
苏颖上去之后,张芷兰问道:“姐姐,我嫂子是什么意思?我哥哥还说什么休了她?为什么?因为我嫂子一直没有男孩,我哥哥不想要她了吗?”
苏颖看着一派天真的张芷兰,低声道:“应该是吧。”
张芷兰有些生气的道:“父母都成这个样子了,我哥哥怎么还想着娶亲呢。嫂子虽然没有男孩,但是也跟了他这么多年,怎么能如此啊!”
苏颖靠在马车上,目光不由得看向了外面,并没有再说话。
张芷兰气道:“不行,我得回去说说我哥。”
“他听你的话吗?”苏颖道。
张芷兰立刻就不说话了,虽然今日哥哥格外的客气,但是并不代表哥哥就真的会听她的话。
她在那个家里,从来都是没有话语权的。
苏颖道:“如今您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顾媛媛。他们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处理好了。”
张芷兰叹气道:“我说了也不管用。我现在就想着,哪里还有名医,我有很多钱,我不信我父母的病治不好。”
苏颖虽然知道几乎不可能,却还是安慰着她道:“是啊,我们回去好好打听一下。若是真的有名医,无论花多少钱,也要请过来才好。
等到了府里,张芷兰真的开始打听名医的事情了,只是她不善交际,如今也认识不了几个人。家里的仆人倒是推荐了不少乡村郎中,一个个吹嘘的跟个神相似的。
张芷兰不管好的坏的,只要是京城的名医,全都请到平阳侯府去看。
过了两日,还真的有好消息传来,说侯爷和夫人的病情好多了。
张芷兰开心不已,一个劲的在佛像面前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