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人兽之战(下)
前线的战事很是吃紧,此战僵持到黑夜也没有停歇的意思。
好在月光皎皎,还是能让人看清些许,知道往哪边刺出手中的武器。
野兽们没有这种顾虑,或嗅觉、或热感、或夜视,长期在自然中生存,让它们锻炼出不同的能力。
驼鹿跃起,有力的蹄子踢穿了盔甲,麋鹿用巨角往前顶,直接刺穿人群。
单体作战之下,食草动物并不输于食肉动物,若非群体捕杀,肉食动物甚至会被反杀。
因在长期的生态中,食草动物们精选出速度更快、力量更强、体型更大的品种。
鹿王光是躯体便有六七米之高,它的角更是有五米长,分支错综复杂,像是顶着两棵角质化的树木。
尽管兽族的攻击方式传统而野蛮,可对于人族来说也很难应付。
兽群喘息不止,昏暗之中脚下传来柔软潮湿的触感,不知踩着的是被血水浸泡如泥的地面,还是尸体。
前线战斗的人们产生了恐惧和厌战的情绪,士气有所降低。
他们是后续才补充上来的人,吃过温暖的汤食,有力气,相较于之前的人,心中更多想的是活下去。
这不免引得战线后移,兽群们越打越兴奋,乃至杀红了眼。
大寨外近十余米的篝火映衬出众人害怕的面庞,有的人甚至被篝火的支架绊倒。
此时,号角被突然吹响,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让兽群也有所停顿。
“兄弟们!让开些!”
大概是三十余人,他们大声喊道,踏着整齐的步伐从大寨走出。
他们也穿着盔甲,不同的是一手握着枪,一手提着铁尖木桩,那木桩当至少有十余米长。
木桩后面还绑着绳套,方便把木桩拔出,是工匠们的主意。
不管怎么看,这木桩都像是专门用来杀大型野兽的东西,而战斗的人最害怕的也就是大型野兽。
见战局有了转机,众人心中燃起希望,纷纷为从大寨中走出的数支小队开路。
实际上,前线作战的众人并不害怕为族人的存续而战死,但他们害怕这样的牺牲毫无意义。
顶着压力,众人的肾上腺素直线爆发,将身前的中小型野兽尽数抹杀,将抬着木桩的小队引导至大型野兽面前。
两侧的人前后晃荡着木桩,在口号声中,对准目标后整齐将铁尖木桩抛出。
熊、猪、牛、猩等中上型野兽被直接贯穿。
犀、鹿、象和兽王等大型野兽则是被入体,但并不致命。
好在木桩有所固定,旁边的人接着抓住木桩两侧的槽口,后面的人则往前推,木桩还是长驱直入,将其杀死。
兽王们虽有所挣扎,被铁尖木桩插入时在痛苦中清扫了大片的人,可他们前赴后继,不惧生死,驱赶不完。
见状,许多大型野兽纷纷后撤,兽王们也吓破了胆,不敢前去支援中招的兽王。
几个小时后,天蒙蒙亮,和往常不同,今天并没有起雾,又是几个小时的厮杀后,兽群才算是褪去。
大寨内传出悠长的号角声,这是胜利的标志。
大寨外负责采集的众人在此过了数小时就。这才敢回到大寨。
绵延数里的尸体,越是中间堆得越高,还有十余只硕大的兽王尸体零星混在其中。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器脏被打碎的粪臭味、野兽不经过打理的恶熏味······
虽有心理准备,可眼前的一幕还是惊呆众人,呕吐是正常现象,有的人甚至被原地吓晕过去。
战争是胜利了,但兽群可不会参与让人头疼的战后处理。
大寨附近,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有野兽出没拖走这些尸体。
秃鹫鸟雀短时间内可吃不完这么多现成食物。
若是放着不管生出瘟疫,到时候倒霉的还是人族,终究还是得自行处理。
协商过后,众人决定将兽王和尸堆表层的野兽带回,用作研究和食物储备。
为了方便找到战死的族人,还需把中下层的大部分的野兽尸体带回。
将兽皮拔下后便整个丢进火炉当燃料用,油脂也还算耐烧。
若发现死去的族人,回收他们的装备后,则集体埋葬在大寨附近的土坑中。
二十天后,最下层的尸体随时间推移,已经腐烂,蝇飞蚊绕,蛆虫蠕行,散发出强烈的尸臭。
怕来不及处理,众人不得已只能一把火扔在上面,数百个火源点还是烧了三十来天才算完全停歇。
大火过后人们果然在灰烬中发现了盔甲,没办法,人手不够。
对于这些还没来得及吃饱饭便战死,甚至不能被土葬的族人,大寨的众人抱有深深的歉意、愧疚、难安和感激。
做完这一切,已是两个月后。
经过清点,据估计,人族这边战死将近五十万人,占大寨人口的一半。
最开始的三十万人还有盔甲穿,能够以一敌六,之后的人裸装上阵,斗争中基本上是一换一。
至于兽族一方,总数三百多万的兽群阵亡两百万左右,还死了十六只兽王,代价比人族还要惨重。
这还是有四只兽王临时脱逃的情况。
若是没有铁尖木桩击杀大型野兽,不敢想象还会死多少人,甚至此战是否能赢都是个未知数。
为了延续大寨的发展,族长们纷纷向部落发文,请求每个部落能够派遣二至五万人参与大寨建设工作。
可听说发生了战争,大寨死伤还不少,部落的人对大寨的向往弱了不少,两年后也仅动员到六万人过来。
这对于大寨里的人而言有些寒心。
大寨建立的意义本就是为了保障部落的发展,若非饥荒来临谁又会想从这林中讨食,甚至还要和兽群交战。
族长们当然知道众人的想法,于是纷纷表态。
八个部落总人数不过也就二百四十万左右,光是来到大寨的人便有百来万,大部分还是壮汉。
每个部落由原本的三十万减至十七万人,剩下的还大多都是老人妇女孩童。
缺乏壮丁的情况下,田地、牲畜、修缮等全权交由她们负责,虽有大寨陆续的食物输送,可生活也并不容易。
如今还能够匀出六万人过来,便已经极大的支持了。
闻言众人才明白各有各的难处遂将此事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