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之二
观复子萧应叟学
道言:是时元始天尊
说经一徧,东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二徧,南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三徧,西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四徧,北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五徧,东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六徧,东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七徧,西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八徧,西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九徧,上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十徧,下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内义》曰:以经而言,天尊说经十徧,十方大神至者,乃三元九圣、九真九仙,高真上圣,天神地祇,俱会始青天浮黎国听法也。以丹而言,元始说经,即真铅为药祖,玄精作丹基也。十徧者,天地生成之数。十方者,五行配合之数。一三五七九,天数二十有五,阳精也。二四六八十,地数三十,阴华也。一二三四五,应四正上方;六七八九十,应四维下方。阳之生数五,五行之本也。阴之成数十,万化之根也。一九、四六,各合为十,金水同宗;二八、三七,各合为十,木火同体。总而言之,五十有五,分隶五方。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居中。以法除之,五方除一二三四五,乃水火木金土之元也。又除一二三四五,乃五行之本也。除外五方各剩五数,共而二十有五,为五行之根,是真阳戊土之体也。复将根数二十有五,除去五方之本,北一、南二、东三、西四、中五。即见北剩四数,象金,金本生水。金反自水而生,如铅自银炁而有,铅中生银,乃儿产母也。金,虎也。金在水中,乃虎向水中生也。南剩三数,象木,木本生火,木反自火而有,如汞感铅炁结砂,砂自汞成,乃儿产母也。木,龙也。乃龙从火裹出也。东剩二数,象火,火生於木,砂中抽汞,乃七返朱砂返本也。西剩一数,象水,水自金生,一炁还元,是九还金液还真也。中央虚无以四象相合而成十,乃见真阴己土自然妙用。故张紫阳曰:震龙汞自出离乡,兑虎铅生在坎方。二物总因儿产母,五行全要入中央。又曰:赤龙黑虎各西东,四象交加戊己中。复姤自兹能运用,金丹谁道不成功。太一真人曰:五行颠倒术,龙从火里出。五行不顺行,虎向水中生者,此也。无量大神至者,乃取乾坤真纯潜运之迹而为法象,分三百八十四爻,循环火内,运五星二十八宿,环列鼎中,蹙三千六百之正炁,回七十二候之要津,驱六十四卦之阴符,鼓二十四炁之阳火。幽微详密,见於隐语心镜。故天地不能匿造化之机,阴阳不能藏亭育之本,由是神变无方,化生纯粹,尽归把握之内,混合空洞之中矣。或问程伊川云:圣人不师仙,厥术异也。圣人能为此等事否?曰:此是天地间一贼,若非窃造化之机,安能延年。故《阴符经》曰:人,万物之盗。所谓窃造化盗万物,则天地间皆吾所有,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十徧周竟,十方无极天真大神,一时同至。一国男女,倾心归仰,来者有如细雨密雾。无鞅之众,迮国一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
天尊开国,万圣咸集,威德崇重,厚载不胜,故至偏陷。盖有非常之事,则有非常之应。牛头法融禅师讲《大般若经》,至成静品,地且为之震动,况虚皇演化乎!
《内义》曰:十徧周竟,十方天真大神,一时同至者,乃息住神凝,炁归室也。一国男女,倾心归仰者,一身阴阳之炁,混合融炼也。神炁之聚,熏蒸蓊郁。《参同契》曰: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金者,天地之至精,乃神也。砂者,阴阳之纯粹,乃炁也。故曰:来者有如细雨密雾,无鞅之众,至於金精肘后,真炁过阳关,乃性情相荡,天机默运,阴阳感激,真神化生。虽曰体自然而运用,尚在作为之境,不能无躁胜寒、静胜热之变。盖由持而盈之,性情未冥。性情属土,故曰迮国一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
元始悬一宝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去地五丈。
宝珠喻道,悬於空玄,亦同玄珠之义。於内传经则宝中更宝,玄中又玄,真中之真,道中之道。去地五丈者,令人去五浊之世,脱五行之用。五浊皆出,自无众患,五行不用,永离相克。是故五行不相克,万物悉可全,自然长生久视,得道成真。玄师曰:此乃玉清宝珠,神化胎仙之道。
《内义》曰:元始悬珠者,神与道俱也。向来说经狮子之上者,是神凝室中,从无求有者也。今此悬珠空玄之中者,乃超神物外,出有入无也。天尊虑后世末学,不达此理,徒守顽空,故显示妙化,明其至无之中,有至真至精者存。经曰: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以理而言,乃神冥性复,卓尔圆明,豁然无覆,空然无基。熙熙怡怡,昏昏默默,固非五行之数可得而拘,五浊之境可得而溷。川老云:有相有求俱是妄,无形无见堕偏枯。堂堂密密何曾间,一道寒光烁太虚。
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十方无极至真大神,无鞅数众,俱入宝珠之中,天人仰看,唯见勃勃从珠口中入,既入珠口,不知所在。
天尊施玄妙大化,悬珠在空玄之中,莫测所悬之系,登引三元九圣、九真九仙,俱入其中。其一切天人,非天真上圣真人,故难随无为化机,不能同入空玄之妙,祇仰看而已。见勃勃从珠口中而入,既入珠口,不知所在。且如下格小仙有芥纳须弥之妙,壶悬天地之境,何况大圣天尊敷宣大化,示现神变也。所言宝珠大如黍米,已是微妙;更去五丈,能见宝珠在空玄之中者,非天人,亦无此明慧。又况见其珠口者,实天尊登引圣真入妙有虚无之境;当时随天尊入於宝珠之时,天人仰看,即见入宝珠之中,不能见珠内玄妙之化。
《内义》曰:真神既冥,炁亦随寂,契虚合无,升玄入妙。所谓敛万有於一息,散一息於万有。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其来无从,其去无在。
国人廓散动,地还平正静;无复欹陷。
《内义》曰:动静两忘,有无俱遣。
元始即於宝珠之内,说经都竟。
《内义》曰:元始者,神宝珠即性。说经者,指明祖炁为丹之体。都竟者,谓神性圆明,了无一物。
众真监度,以授於我。
《内义》曰:众真者,妙化发生之炁。我即道君也。
当此之时,喜庆难言。法事粗悉,诸天复位。绦欻之间,寂无遗响。
《内义》曰:行功之际,妙应难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工夫已竟,万神还元,恍惚之中,遗明息照。
是时天人遇值经法,普得济度,全其本年,无有中伤。
《内义》曰:考古鉴今,其则不远。经法丹道,一理无殊。六祖有言: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溥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此乃值遇经法,普得济度之理。内象之作体,此意矣。得之者,知其神而爱之,明其炁而宝之,可以全其本年,无有中伤。本年者,不遭横天之谓,若夫向上一着,当进步焉。
倾土归仰,咸行善心。不杀不害,不嫉不妬,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龋言无华绮,口无恶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
《断命》曰:杀残伤为害,恶他胜己曰嫉,憎同俦曰妬,男女不以礼交为淫,窃人之物曰盗,无厌曰贪,嗜好曰欲,嫌人曰憎,猜疑曰妒。十恶既灭,则异骨成亲,万行玄同,则声无勃戾。○淫之一节,谓男女不以礼交者,盖欲正人伦也。若修行之士,当屏绝之,故《太微灵书》以淫欲为十败之首,昔紫虚元君与茅君校勘天下真仙得失之事,顿落者四十七人,复上者才二人,盖为抱淫欲之心,行上真之道,非止顿落,又将被考於三官。求长生者,岂宜不绝此念乎?盗之一节,非止窃人之物,但得之不以道,皆是也。欲之一节,非止嗜好,盖谓私己也。太上曰:罪莫大於可欲,咎莫大於欲得。夫欲心一萌,我则有已如上诸恶。皆因此致以致黩乱国经,群生失宁,利用之心,可不戒乎!
《内义》曰:人心皆善,无不善者,因物欲所蔽,昧其本初。一闻道要,诸恶冰消,人我一如,亲疏无间。如上诸事,《感应篇》言之持详,乃世人日用错处。蜀士李昌龄解释报应因缘十万余言,读之寒栗,毫发之私,不敢萌於心端,有益於世教也。谛观经旨,谓咸行善心,不杀不害云云者,乃绝无恶念也。若毫芒恶念,潜蕴於心,不得谓之善矣。何则?玉有微瑕,谓之良玉可乎?盖善恶不待见於行事,一念才兴,神明已录。昔卫仲达为馆职,被摄至冥司,冥官命吏呈其善恶二录。比至,则恶录盈庭,善录如筯。冥官变色,索秤称之,而小轴乃能压起恶录,地为之动。官乃喜曰:君可出。卫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之多乎?官曰:不然。但念不正,此即书之,不待其犯也。卫曰:然则小轴所书何事?官曰:朝廷尝大兴工役,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諌止之,此谏稿也。卫曰:某虽言之,朝廷初不从,於事何益,而能有如是之力乎?官曰:朝廷虽不从,然念之在君者,已是。向使听从,则君善力何止如是?将见乘此立获度世,尚安得摄君乎!奈何恶念太多,力已减半,不可复望大拜矣。呜呼,空有其念,尚在损福,况真犯乎。夫善恶报应,难以尽录,但观范文正公述窦谏议《阴德录》,足以知其善可为也。或曰:我虽待之以善,彼为不善报我,岂能平乎?不然,若知南岳赤君之言,则炁自平矣。南岳赤君曰:人若遇我以祸,但以福往,自然福德之炁常生於我,害炁重殃自生於彼。此学道之大行矣。南岳赤君岂诳人者乎。
国安民丰,欣乐太平。
此乃咸行善心之所致也。
《内义》曰:按老君授干吉真人太平之道,其要曰,夫人之生也,天付之神,地付之精,中和付之炁;人能保精爱神护炁,内则保身长生,外则致国太平。又曰:人臣之行,当上爱其君,欲其长生。为人子者,当念父母,畏其将死,风化其意,使之入道,常为求索奇方殊术,以奉君亲。为人弟子者,当念录师恩。夫人生於父母,成道德於师,得尊荣於君。每念君、父、师,将老无以复,或行学更事,贤明求奇方异法而资益之,此乃应太古上皇最善忠臣、孝子、顺弟子也。人皆为之,则天下太平矣。夫有其内,必有其外,故善行着而谓之福,神性明而谓之慧。福慧双修,内外兼济。则国犹身也,民犹炁也,国则有君,身则有心。君治则民安,心正则炁和。经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治国修心,其政一也。
经始出教一国,以道预有至心,宗奉礼敬,皆得度世。
《内义》曰:经出教立,人依道行,预之为言,先也、前也。人禀道炁而生,是心宁无有乎?盖由耽着幻妄,迷昧昏蒙,一遇经法,此心复明,谓如今之指出丹体,乃人人本来之物,非昔无而今有。虽得之於闻经闻道之后,实先有於闻经闻道之前,故曰:预有至心也。所谓宗者,祖其道也。奉者,崇其文也。礼者,尊其法也。敬者,钦其德也。故《本起经》云:夫为道者,当知道德经行之法;道谓路,道德谓善功;经谓径路,行谓行步,法谓有成。道经可修而得道也,谓有成道路可随而行之也。人能依是而行,必皆得度世矣。
道言:元始天尊说经中所言,并是诸天上帝内名隐韵之音,即天帝玉字内音是也。亦是魔王内讳、百灵之隐名也,非世之常辞。
《内义》曰:所谓上帝内名隐韵、魔王内讳、百灵隐名者,亦如《丹经》云:日魂月魄,庚虎甲龙,水银朱砂,红铅黑锡,黄芽白雪,姹女婴儿,黄婆金公,炉灶鼎器之类。虽名殊号异,并是先天一炁,非别阴杂之物也。
上圣已成真人,通玄究微。
《内义》曰:上圣修行妙道,已得成功。真人洞明奥旨,识达玄微。盖有实用,非执虚文。如混洞赤文,元始祖劫开明三景,大行梵炁,皆知其底蕴,得其要机,则天地造化之妙、生死有无之理,都在睫前,不远身外也。
能悉其章,诵之十过,
《内义》曰:既能通玄究微,则能知其道,十过之效,功齐元始。以丹而言,十过者,功则十月入室,理则九转。
诸天遥唱,赞其功。万帝设礼。尊其经。河海静默,
周公居政,海不扬波。真人诵经,河清海晏。事殊理一,功异德同。
山岳藏云。
蓄云为雨,泽及万物。
日月停景,璇玑不行。
十过之效,功齐元始,此之谓也。
群魔束形,鬼精灭爽。
经谓束,送妖魔精,斩馘六鬼锋是也。
回尸起死,白骨成人。
老君起徐甲枯骨是也。
《内义》曰:诸天遥唱,万帝设礼者,《庄子》所谓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天地之德,圣人之道者也。河海静默者,爱河苦海也。皆人之心妄幻所有,爱从情生,苦由识致。既已德合天地,道同圣真,则爱河静息,苦海渊默。山岳藏云者,《黄庭经》曰:五岳之云炁,彭亨即五脏云炁也。真人者,其息深深,五脏炁盈,如山岳之蓄云也。日月,两目也。景,光也。光即神也。真人神不外驰,目虽视物而凝然之不动,故曰停景。璇玑,斗极也。人心象之极者,旋而不移,视而察之,似若不动。真人者,任其自然,心虽应物而湛然常寂,故曰不行也。群魔者,纷纭万绪,惑乱我心者也。既任其自然,则应之若无事,是谓束形也。鬼精者,三尸也。三尸不去,道无由而成。能体纯素,三尸自绝,故谓灭爽也。回尸起死,白骨成人者,丹成之士,非特独善其身,更宜推功及物,故净明法云:吾丹既成,变化自在。所不足者,上帝之诏未至,於是积功以期真命焉。凡群品有善,可与延年益算。不幸病死者,救以活之,如吴猛真君起于庆之死是也。
至学之士,
至学之士,心坚如铁石,操列於水火,天地不能逾,鬼神不能惑,行人之所不能行,太极之上,有真名者也。又至学者,不待念起事至而后学,故能於有念无念,有事无事之间力行也。此之真人,抑又次焉。
诵之十过,则五帝侍卫,三界稽首。
此经乃妙炁结成灵文,是为万炁之宗,在处有五行之炁,从之五炁之神,谓之帝。故曰五帝侍卫。季康子问五帝於孔子,孔子答:以五行佐成上帝,而称五帝。三界者,即三界大魔也。至学之笃行积功立,三界魔王保而敬之,故曰三界稽首也。
魔精丧眼,鬼妖灭爽。
大魔既已保敬,鬼神焉敢正视,亦束形灭爽之理也。
济度垂死,绝而得生。
《内义》曰:五帝,五脏之神也。肝魂、肺魄、心神、肾精、脾意;此五者,若人恬淡则神定魂清,意安魄宁,精不走失。若人躁竞,则神疲魂浊,意乱魄散,精逐溃耗。夫人非不欲安而寿,然而日日应酬,神稍疲倦,则三尸九虫作我蠡贼。所以绛宫之真,为其所扰;修炼之士,则尸虫消绝;五脏之神,各安其职,故曰侍卫也。三界,三尸也。乃人身三部阴浊昏邪之气,以属三徒之界。上尸彭踞居人头,中尸彭踬居人肠,下尸彭蹻居人足。人之嗜欲贪淫,种种不善之事,皆尸鬼所使,至於庚申之日,则诣天曹,言人罪过,毫发不遗。欲人速死,彼则欣跃。故葛稚川曰:子能绝三彭之仇乎?三彭者,三尸也。除绝之法极多,备载《道藏》庚申部。然不若金丹为妙。古诗曰:穷尽世间无限法,除非丹药杀三尸。张真人曰:由来庚甲申明令,杀尽三尸道可期。此乃铸恶成仁,化顽从善,被其制伏,故曰稽首也。魔精鬼妖者,乃九虫六贼之类。三尸是渠魁,虫贼是徒伴,剿其渠魁则徒伴自溃,故曰丧眼灭爽也。若然者,故能延垂死之年,续已绝之命,则神炁壮盛,学者勉而行之,其功不言可知矣。
所以尔者,学士秽气未消,体未洞真,召制十方,威未制天政。德可伏御地祇,束缚魔灵,但却死而已,不能更生。
《内义》曰:学者欲心未绝,性理未明,探炼虽勤,玄虚未达,只可保神啬炁,制伏阴魔,驻景延年,辟却疾病。长生之道,未可冀矣。
轻诵此章,身则被殃。
谓不整形服,不按科仪,行立眠卧,聊耳诵念。若夫诵而不敬,不若不诵而敬矣。
《内义》曰:轻诵此章,谓轻行是道。夫金丹之要,全在燮调,首则动於采取,次则戒於持盈,以俟鼎器圆成,药物全备,则运符进火,添抽汞铅,时晷相符,节侯无爽。故得阴阳炁足,离坎珠圆,神化成真,长生久视。若乃情躁心怠,妄作谩为,纬候相差,符节不应,则隆冬大暑,盛夏严霜,姹女逃亡,赤龙奔逸。神精既失,金液难求,气索体赢,形衰身殁矣。
供养尊礼,门户兴隆。世世昌炽,与善因缘。万灾不干,神明护门。
《内义》曰:若修行笃敬,外则宅合昌盛,内则身心安宁。日新其德,动与吉会,祸患无侵,神明卫护。
斯经尊妙,独步玉京。度人无量,为万道之宗。巍巍大范,德难可胜。
《内义》曰:《七签经教部》云,夫三洞者,盖是一乘之妙旨,三境之玄言。了达则上圣可登,晓悟则高真斯陟。龙章凤篆,显至理之良诠,玉简金书,引还源之要术。所谓斯经尊妙,独步玉京者,又为三洞之冠矣。从古至今,仙真上圣未有不由是而修证者。录籍具载,莫知几何。万法千门,靡不出此。巍巍荡荡,非可以名言思议。
道言:凡诵是经十过,诸天齐到,亿曾万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上升朱宫。
凡诵者不限高下之格,是能依法精心诵持十过者,则诸天齐到,众圣降集於房庙,拔祖襧之幽魂,及昆宗之苦爽,下离北府,上入南宫也。
格皆九年,受化更生,得为贵人,而好学至经功满德就,皆得神仙。飞升金阙,游宴玉京也。
格皆九年者,即九年之格,法三火之数,三三如九。朱宫是南方属火,以火炼形,故云三火。九年受其炼化,然后更生贵族。生则便修此经,昔需习之仍在,万徧之功既满,三千之德复圆,遂超然升度,径得神仙,登金阙而事圣君,游玉京而谒元始。按《三元品诫》朱陵度人之格有三等。大福三年,中福九年,小福二十四年。九年者,约中福之格也。
《内义》曰:此言十过者,则月之理也。诸天齐到者,万神混归元一也。亿曾万祖,乃父母假合之物;幽魂苦爽,即有身之后,昏浊之炁,皆即受度。上升朱宫者,乃炼化假合昏浊之气,超入灵明炳焕之域。格皆九年受化更生。得为贵人者,谓融炼假合昏浊之气,俱化阳神,更生真炁,万神为一神,万炁为一炁,长养圣胎也。学士到此地位,已得神全炁足,延生长年,所谓仙者未可言也。故曰:而好学至经,功满德就,皆得神仙,更须进修,内功成就,德行庶可以冀。内功者,火候脱胎神化之道。修行之法详着于后。德行者,要在济物利人,如汉天师区别人鬼,葛仙翁普度幽魂,许真君诛剪蛟蛇是矣。经云:学者虽守道,不作功德,亦不能得道。昔汉天师丹成未服,谓王长真人曰:神丹成就,若服饵之,当必冲天,便为真人。然吾未有大德,宜须为国为民、除害兴利,后可服丹轻举上升。臣事三境则无愧矣。如是,方能飞升金阙,游宴玉京也。
上学之士,修诵是经,皆即受度,飞升南宫。
上学者闻道勤行,见法必学,始终不替,寒暑无亏,此太清九宫以下有仙名者。既修诵此经,使身得道而飞升仙域,受炼南宫朱陵之府。夫魂魄升仙,则火炼鬼质;生舟得道,则火炼垢秽,是故皆入南宫;然后登真本位矣。
世人受诵,则延寿长年,后皆得作尸解之道,魂神暂灭,不经地狱,即得返形,游行太空。
世人即常流之人,非出群之士。既以祖因福浅,身业功微,生前享寿遐龄,殁后解形暂灭。然不拘三官之制,不受九府之艰,期限数登,则神归形复;既改形容於三宫之馆,易童颜於九炼之房,故不入南上之宫,便历太空之境矣。○尸解有四种。一者兵解,若嵇康寄戮於市,淮南则托形於狱。二者文解,若次卿易质於履,长房假形於竹。三者水火炼质,若冯夷溺於大川,封子焚於火树。四者太阴炼质,视其已死,足不青、皮不皱、目光不毁,屈伸从人,亦尸解也。肉皆百年不朽,更起成人。《真诰》云:尸解仙不得御华盖,乘飞龙、登太极、游九宫,但不死而已。《内义》曰:修诵虽殊,成功则一。金丹之道,难遇易成。傥宿命合真,得之者努力而行,必契经旨,无疑矣。
此经微妙,普度无穷。一切天人,莫不受庆。无量之福,生死蒙惠。
《内义》曰:此经隐奥,是道玄微,广济有情,普度无量。经功满足,丹道圆成,先亡蒙解脱之恩,兆身被生成之泽。
上天所宝,不传下世。至士斋金宝效心,盟天而传。轻泄漏慢,殃及九祖,长役鬼官。
长役鬼官者,死魂被谪於天徒驱雷役电官,地徒担沙负石官,水徒挞汲溟波官。
《内义》曰:三洞真经列于金格,玄都所秘,万劫一开,传授效盟,经有明旨。在昔劫数蹇屯,世运否塞,西台龟母有请玉京,由是降授,用济斯民。玉晨道君付于玄一真人,玄一真人付太极徐真人,徐真人付葛仙公,传行於世。法有内外,事仍两存。以丹而言,禁戒尤重。须严盟誓,不敢漏泄,内象之作,已露机缄,告天而行,广用提拔。凡得此者,切勿慢轻,威神护持,灵官司察。若违此祝,身必祸殃贻累九玄,冥责难逭。
侍经五帝、五帝巳解在前。玉童玉女,各二十四人,营卫神文,保护受经者身。
童女都四十八人,既常营卫神经,亦兼保护诵者。必荐举精诚,司察慢泄,受诵之士宜慎之焉。若出入游行,必宜携带,使持文而护身,免灾而无虑。
《内义》曰:经者,祖炁也。五帝者,妙化五行之炁也。玉童玉女二十四人者,内外二景真神,真炁也。保养元神,是谓营卫神文,保护受经者。
道言:正月长斋,诵咏是经,为上世亡魂断地逮役,度上南宫。
正月,上元大庆之月,故能福及上世祖曾,幽魂苦爽,断鬼神连逮之役,受仙官技度之庆。斋者,谓身无杂务,心不外想,内外清虚,抱元守一,终乎此月,故言长斋。南官,已解在前。《内义》曰:正月者,寅也。修丹采药以寅申为起伏之候。寅乃阳起之候,欲於申时行功,则於寅时先守,以至申时施用。长斋者,清心也。诵经者,摄炁也。谓之采药。上世亡魂,乃阴炁也。阳炁虽曰子时发生,一阳尚在五阴之下。至於寅时,犹阴阳相半,阴上阳下,郁而未畅,故曰逮役。至於申时以法熏蒸,阳炁奋发上腾,入于离宫,得不谓之断地逮役,度上南宫乎?
七月长斋,诵咏是经,身得神仙,诸天书名,黄录白简,削死上生。
七月,中元大庆之月。中及己身,诸天上生名於白简,酆都落死籍於黑书。身得神仙,位登天府。黄箓白简者,以黄金为书,白玉为简也。凡修道之法,普度九穷,通济生死。
《内义》曰:七月者,申也,乃阳伏之候。欲於寅时行功,则於申时先守。至寅时运汞投铅,入鼎成宝。亦名采药,亦铸鼎器,如此则阳炁日盛,阴炁日消,所谓纯阴鬼也,纯阳仙也。阳炁既壮,即修仙之渐,功满炁足,神化长生,故曰身得神仙。凡得道之士,皆酆岱落名,移注仙籍,膺图受录,乃获上升,故曰诸天书名,黄箓白简;削死上生也。
十月长斋,诵咏是经,为国王帝主、君臣父子,安镇国祚,保天长存,世世不绝。常为人君,安镇其方,民称太平。
正月寅为鬼道,故拔先亡:七月申为人门,故度己身;十月亥为天门,故上为帝王安镇国祚,永保太平。
《内义》曰:探药足备,铸鼎圆成。预先十月入室,调和神炁,去冬至十五日为始,谨存神肾间,谓之筑固灵根,使根元本始神炁俱生。国者,身也。神为身之主,炁为神之臣。神满炁盈,百骸俱理,丹成质蜕,久视长生,骨肉同飞,形神俱妙,一如经之谓矣。
八节之日,诵咏是经,得为九宫真人。
八节日,元始分遣天尊天君天帝神仙兵马教化人间,开度群品。北斗南辰四司五帝亦复下降,条录罪福;含炁之流,每至是日,各有变化,翾飞蠕动,草木飞沉,随缘感应,改故易新。轻或更重,重或更轻。善恶回换,炁象之运,自然而然。上学之士,每於此日,自当存想祈谢,因变行化,习吉除凶,进善黜恶,升明弃暗,入正去邪,炼伪成真,励思登真,开度群品,生成万汇。夫八节与八卦九宫相表里,故八节诵经,得为九官真人矣。
《内义》曰:八节八卦入室运符进火,以冬至之日、子时为首,起火神,存在肾。阳火运行,其神随逐而进。肾中,根也。神室,蒂也。自根至蒂,根带相连,结胎成果矣。一举三时,自子至寅末住,金火逼,逐至神室。其丹渐结,应冬至立春节,坎艮卦。卯时沐浴,辰时进火,至巳末住。金火逼逐至髓海,应春分立夏节,震巽卦。阳火至极,午时运符,至申末住。金水推运,从双关鹊桥入室,玄珠渐兆,应夏至、立秋节,离坤卦。酉时沐浴,戌时运符,至亥末住。真炁归元,一阳来复,应秋分、立冬节,兑乾卦。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盖促一年之功於一日之内,以应八节,用符八卦,凡此运用阳火阴符,皆归中宫。长养圣胎,十月炁足,宝鼎功成,脱胎神化,是为真人。夫八卦环列,外实中虚。《易》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此其所以为九宫真人。
本命之日,诵咏是经,魂神澄正,万炁长存,不经苦恼,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名书上天,功满德就,飞升上清。
人身有三魂:一魂居直,本属宿官;一魂居地府,一魂居形内,七魄常住而不散也。遇本命日,魂神降体就尸,合同循环,归降不绝,则生人安稳,灾病不生。若其日清净身心,不酒不色,着新衣服,焚香习善,更於其日眠睡少时,即魂与魄合,阴与阳并,道炁内隆,命根坚固。若嗜酒色,昏乱形体,则魂当归时,去身三步之远,取合不能,秽恶冲射,魂复而往。若三度昏乱,魂不合魄者,则阳衰阴旺,魄灵与阴鬼交通,致使游梦众恶,耽睡迷乱,灾病俱生,将至於死。人能於本命斋诵,则有如上感应,功满德就,则飞升也。既以我本命之日修诵,故能存我神炁,圣人作则,皆有由然。以此推之,则修真之理自明矣。
《内义》曰:火候毕,行脱胎神化之道,圣胎存於髓海之中。以周星六十日为期,本命一周以合周星之数。忽然如霹雳之声,天门裂开,圣胎脱出,凡蜕为仙,长生不死,魔王保举,诸天奉迎,功备德隆,飞腾可待。李昌龄曰:功者,日用之谓;德者,日新之谓。苟能闵闵然如农夫之望岁,汲汲然如商贾之营财,今日积德,明日又积德,今日累功,明日又累功,所谓天仙一千三百善,行之只在四年;地仙三百善,行之只在一年。第人不能,多至中废,不闻穿石礼树之说乎?紫虚元君曰:昔有傅先生者,自少好道,入焦山石室中。积七年,忽遇太极真人,授以木钻,使之穿一磬石。戒曰:石透,吾当度汝。石厚五尺余,傅穿之不息,积四十七年。石忽穿透,太极真人果来度之。又南岳夫人曰:昔有人励志於道,然不知求道之方,唯日夕礼一枯树,求丐长生,如是不已。积二十八年,树忽生花,有汁如蜜,其人取花并汁吞之,遂获度世。呜呼!钻石、礼树,尚得度世,况持经行妙道,宁有不得者乎?
道言:行道之日,皆当香汤沐浴,斋戒入室,东向叩齿三十二通,上闻三十二天,心拜三十二过。
诵经之日,先被服盥漱,置经於案。然后焚香礼请,跪启修诵之意。即东向正坐,焚香披读,注心历目,微声诵咏,若或错误,则却上三十字读,忽使匆速,苟贪徧数,翻为失功,误人不少。调声诵咏,令神魂和畅,常令香炁不绝於室。叩齿者,当以中齿上下两两相叩,令响,内以集神,外以彻天。《真诰》云:叩齿以集神,咽津以和真。次则存拜三十二天,每想天帝,存一拜之。从东北方首始,东行左旋,止於西北。
闭目静思,身坐青黄白三色云炁之中。
玄炁青,元炁黄,始炁白。
内外蓊冥,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狮子、白鹤,罗列左右,日月照明,洞焕室内,项生圆象,光映十方,如此分明。
青龙左,白虎右,朱雀前,玄武后;狮子左右各两行,行有其八,对坐相望;白鹤亦然。日在额左,月在额右。光明一室,项生圆象;九色相间,青、赤、黄、白、黑、绿、红、紫、绀,照彻十方,存令分明如睹。
密咒曰:密者,口动而无声也。
贪罗郁罗,符无苏陀。太冲太极,阴阳包和。出有入无,出生入死。鬼神莫测,变化自如。元始混炁,玄中又玄。上干有顶,下洞太渊。诵之一徧,沉痾自痊。炼魂浴魄,真阳自全。斋戒礼诵,万过飞仙。无上秘咒,万神绵绵。心中心咒,重复宣传。贪罗洞明,与道合真。玉清上极,梵炁氤氲。分灵布炁,降注臣身。形神俱妙,变化飞升。一如令格,统摄万灵。急急如律令。元上三天玄元始三炁太上道君。
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宝君,各居一天。三天在人额上发际。中为清微天,天宝君治之;左为禹余天,灵宝君治之;右为太赤天,神宝君治之。凡诵经,当存思三帝君。
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侍香金童、传言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三十六人出。
上、中、下三境,每境八人,三八二十四人,并三魂七魄、阴阳二君,共三十六人。
关启所言,
受法箓者,即具位。如未受法箓,即称奉道弟子,当尽心中所欲言词。然亦贵在简当,至诚默奏。
今日吉庆,长斋
今某日吉庆,随其日言之。如长斋即言长斋,如不长斋即不言也。
清堂,修行至经,
若知三洞中盟之道,见行事即言修行至经,自非此人即不言修行至经。但言清堂诵经。
无量度人。
或为一事而诵,即言为某事诵经。若为十方普度,乃可言无量度人。
臣及甲乙,转经受生,
若常时自诵,即言臣及祖考。若为他人,即言臣为某人。但以意而陈述。甲乙者,某人某人之理也。
愿所启上彻,径御无上三十二天元始上帝至尊几前。
元始上帝者,即非元始天尊,乃上帝高尊,位齐元始者。或云元始上帝即天尊也。毕,引炁三十二过,引者,以鼻引而咽之。三十二过者,东南西北方,每方八天,各一引。东方青炁,纳於肝;南方赤炁纳於心,西方白炁,纳於肺;北方玄炁,纳於肾。洞彻五内,然后诵经。
东向诵经。
东方乃长生之方,诸天所尊重。诵经之格,初一徧从序诵起,至此存思毕,即诵后经。第二徧,则宜从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起诵。每十徧为一过,若欲禳襘济拔,须得十徧为佳,以遵十回度人之义。或有事务暂起,亦得若经时稍久,即须依前法。
《内义》曰:如上发炉,密咒乃诵经,行持启出官将通奏斋意,以祈感格。若夫三炁蓊冥,六神侍卫,日月洞焕,圆象照明,皆备内象之中矣。万法皆有内外,事仍两存,有内无外,皆非大道,乃属旁门,内修秘密,外用显明。是故太上微示内修,彰显外用,令人泝流寻源,穷末知本,使其自悟自得,兼而行之,以取仙道也。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卷之二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