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败逃
桓温回到中军大帐后,犹豫思考了片刻后,走出了营帐。
这时,一直在帐外守着的一众将领,焦急地围了上来。
“大将军!”
“大将军!”
桓温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下令撤军吧。”
众将闻言,面面相觑。
薛珍说道:“大将军!此刻应该以轻兵直取京城!”
桓温说道:“我意已决!”
参军问道:“那些已经归顺的百姓当如何?”
桓温说道:“愿意跟我们走的,就带走吧。”
城南大帐内,赵蕤和成都王司马颍收到消息,桓温即将迁走三千多户百姓与大军南归。
赵蕤笑道:“殿下可愿追击?这都是白捡的战功啊。”
司马颍兴奋道:“自然愿意!”
六月丁丑日,桓温率领大军南归。临走之前,桓温骑在战马上,紧紧攥紧了缰绳,心有不甘地回头再看了看灞上这片土地。
司马颍得到消息,兴奋地率领着大军,赶到了灞上。
此刻还在灞上的,是桓温留下的断后部队。
司马颍见此,勒住战马,呵呵一笑。
“全军出击!”
一声令下,司马颍大军立刻杀向了桓温的断后部队。
这群部队深知,自己这伙人必死无疑,为了给大部队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他们不得不做出一副悍不畏死的样子。
直到最后,司马颍的千人大军包围了仅仅最后数十人。
然而这数十人拖着满是血迹和创伤的身体,咬紧牙关,死死地握着武器,指着司马颍包围的甲士。
司马颍见此,不屑的啧舌。
“赶紧都杀了吧,别浪费时间!”
众甲士们提着长枪一拥而上。将这数十人齐齐洞穿。而这数十人死而不僵,依旧浑身浴血,站立在血迹斑斑的大地上。
司马颍见此,一脸不屑,不再去看这些人,继续下令道:“所有人!跟我继续追杀!”
司马颍一路领兵追击,至潼关时,已屡败桓温大军,吴军伤亡数以万计。
“我乃大吴冠军将军邓遐!尔等可敢与我决一死战!”
话音刚落,司马颍的一众士兵立刻冲了上去。
而这名叫邓遐的冠军将军,一人一马,挥舞着大刀,对着围上来的士兵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这群士兵根本不是邓遐的一合之敌。见此情形,纷纷退让。
一名士兵向司马颍禀报道:“王爷,前面有一个自称冠军将军的人给吴军垫后。”
司马颍问道:“对方有多少人?”
士兵禀报道:“就一个人。”
“就一人?”司马颍一脸不可思议,“一人殿后,还真是被小瞧了。”
“让本王去看看,这个所谓的冠军将军是何许人也?”
司马颍骑着战马赶到军队最前,此刻邓遐正横刀立马,一人堵截大军。
司马颍隔着一众将士喊话道:“本王乃成都王司马颍,这位壮士可愿投效本王麾下?”
邓遐看着不远处的司马颍,一言不发。直接回身拿出一把大弓,搭弓射箭。
司马颍还没反应过来,一旁的士兵见状,猛拽马的辔头。马侧身的一瞬间,箭矢擦过司马颍的脸颊,射穿了耳垂。
“啊!!!”司马颍吃痛,匍匐在马背上,艰难地捂住正在流血的耳朵。
司马颍嘶吼道:“撤!!!”
司马颍大军立刻回撤。邓遐见状,便策马离开了。
多亏冠军将军邓遐一人殿后,射伤司马颍,晋军大惧,不敢再追,吴军得以安然返回荆州。
直到这时,桓温才终于长长松了口气。
薛珍却出言冷嘲热讽道:“明明当时直接出兵攻取京城即可,多亏了桓大将军的小心谨慎,指挥有方。这一路南归,我军损失过万,才回到了荆州。”
其余将领闻言,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薛珍。
薛珍的一名好友拉着他说道:“薛珍!你少说两句!”
这时,薛珍却更加来劲了,“怎么?只许自己做,做完了还不许他人说?这是何道理?”
“当时距离京城那么近,大军都在城外对峙。派轻兵奇袭未尝不可?况且这一路上损失了万余将士,难道不是事实吗?”
“桓温!你明明就是个怯懦之人!根本不配领兵!”
桓温一言不发,但是脸色愈渐阴沉。
他的好友连忙再次拉住薛珍,“桓大将军不领兵,难道你领吗?!”
薛珍哈哈大笑,指着桓温说:“我的勇猛在你之上!我可是直接拿下了洛城!若是我领兵,绝不会是这幅惨败!”
这时邓遐刚刚返回中军,听到了薛珍的口出狂言。当即大怒,大刀一甩。
刹那间,薛珍人头落地。
邓遐把大刀一横,喝道:“此贼扰乱军心,当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