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皇上他变明君了 > 第六十一章第章和谈

第六十一章第章和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刘然觉得这个老头很像朝里那些御史,天天张口闭口什么舍生取义、以身殉道的,啰嗦的很,

    打仗的哪天不是在搏命?“若是这么大的事便不会找我来了,我不过一个区区五品将军,来送个信罢了,您看看这个”刘然从怀中拿出了淑妃写的纸条。

    虽然穆宽刚才还气的不行,但当他打开纸条看到了其中的字,语气便软下来了,语气里还有些不可置信,放低声音说,“这里面说的可当真?”

    “当然!这是我们淑妃娘娘写的,她可是除了皇后之外地位最高的嫔妃,她的父亲陈畊将军也是我大夏最厉害的武将。”刘然还忍了一句没说,这是如今皇上心尖尖上的人。

    “若是真的能做到,那老夫愿意一谈!”

    “我们淑妃娘娘说了,若是可以,请穆宽老先生亲自出城一趟,好好聊聊两国和谈的话题,我们立下契约,歃血为盟。”刘然一抱拳,语气变得恭敬起来。

    这样的硬骨头,如今不管是大夏还是番邦都越来越少了呢,不少读书人,学的都是忠孝仁义礼义廉耻,但是一旦科举入了仕,便都一味的钻营,丢了读书人的气节。

    “好”穆宽痛快的答应下来。

    “您不怕我们把您骗出去杀了吗?”刘然不知道哪个纸条上写了什么但他好奇的很,是什么让刚才那个怒不可遏的老头突然就变了脸。

    “便是骗我,我也得走一趟,若这里面的话能兑现,那老夫死不足惜呀!”

    刘然想抢过穆宽老先生手里的纸条看看了,为什么刚才怒不可遏的老先生突然就变了个想法,淑妃娘娘到底在里面写了什么?

    但是他不敢,他虽然还年轻,爹爹总说为官之道,知道的越少活得越久,但淑妃既然给了他就应该是不怕他看的吧。

    “老头,我们淑妃娘娘答应您什么了呀?”唉,刘然还是没忍住,虽然刚刚这个老头咬了他,但他还是蛮喜欢这个老头的,

    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他还是坚守自己的底线,

    不像大夏有些文人,之前沈追凑不齐军饷的时候想通商贸赚点钱,他们一个两个的都不同意,但是真让他们出钱,一个个的又怂了,

    天天说我们这些练武的人是兵鲁子,说那些从商的身上又铜臭味,就他们这些读书人是文官清流,我呸,百无一用是书生好不好?

    如今有了沈追执掌户部,以官身行商,边关的士兵不仅吃穿都好了,连兵器都顺手到了。

    “你这小儿,如此无礼,怎可随意探问他人的信件?”穆宽的眉毛鼻子都拧在了一处。

    “这倒是有个学究样了?不过老头,我们刚才可是翻进来的,你跟着我们可怎么出去?”刘然看着这个弱不禁风的老头,感觉抗不过他两拳。

    “我在番邦扎根多年,虽然族中多是文官,但只有我们的地位,想出去绝非难事。”旋即老头从后面的柜子中取出了一把小刀,塞在了袖子里。

    刘然一把夺过穆宽手里的刀,“老头你要干嘛,你不会要刺杀我们皇上吧!”

    穆宽掀开了自己长袍,露出瘦弱的胳膊出来,“你这竖子,你且看看老夫,老迈无力,而且老夫是要去你们的军帐里和谈,就我这样的老叟怎么可能刺杀皇帝?这把刀是留给我自己的!若是你们出尔反尔或是逼迫我,我就用这把刀自尽,绝不留给你们利用我穆家威胁番邦的机会!”

    “我们大夏向来是行的正,坐得端的,绝不会做那些苟且之事!”刘然虽然有些佩服穆宽的气节,但是听到他这么说还是有些生气。

    穆宽翻了个白眼“我不少门徒可都拜读过你们的那个【风流首领俏太后】,那里面的描写简直不堪入目!虽说我们首领的确德行有亏,但你们用这样的手段来迷惑我番邦百姓,离散民心,也不是什么忠直之人!”

    刘然来了兴致“老头,你既然看过那么多书,自然知道兵不厌诈,不过既然是你的门徒拜读过,你这老头如何知道里面的内容的?”

    穆宽咽了口唾沫,明显有些心虚,“我自然也是为了批判这样不堪入目的作品才看的!我们这些文人就是要多读多学,博采众长xxxxxxx。”

    刘然听不下去了,捂住了穆宽的嘴,他小时候要是能听进去这些,不就学文了,何必学武,在沙场上讨口饭吃。

    他觉得这些文人有时候其实双标的很,一边说忠臣不事二主,一边说良禽择木而栖,穆宽也是一边看着八卦,一边还嫌弃?

    “战争一触即发,我们还是先出城讨论正事要紧,你且等我换身衣服。”穆宽说着走到了里面的卧室。

    不出一刻钟,穆宽便出来了换了一身朝服,还拿了王杖,这是出使邻国用的。

    “您就穿着这个大摇大摆的出去?”刘然惊的不行。

    “如今百姓和守城门者都不知道首领去世的消息,老夫穿这身出去,都会觉得我是出去谈判的,不会有百姓士兵怀疑,三皇子四皇子便是起了疑心,也来不及了。”他顿了顿

    “还有,我番邦如今虽然已成败势,但不可丢了最后这点气性,我亲自出城谈了,城中的百姓才能相信。”

    “好。”

    果然如穆宽判断的那样,一路都顺利的很,

    守城的士兵虽然疑惑为什么刚刚宣布撤走了一半人,又疑惑穆宽为什么这个时间出城,但是看到穆宽手持王杖栉节,也该知道定是去帝国谈判,便什么都没问,只规矩的行了个礼,甚至穆宽都没有对他们解释一句,

    由此可见,穆宽在番邦的地位,

    对他们来说,这些大人物的想做什么不是他们能置喙的,听令就是了,生逢乱世,能够保住命就不错了,妻儿老小都指着这一点可怜的军饷在养活,只是如今番邦遭灾,又逢大战,别说军饷了,连饭都不知道去哪吃了。

    能尽快解决了战争才是好事。

    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