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太子
新年第一日,太阳才刚刚露头,还有寒风呼啸,即使是披着貂绒的披风,手里拿着暖炉,沈清歌的手,依然是有些凉。
谢君恒扶起小皇后,没有松开,握着小皇后的手,往里走去。
帝后二人被礼官伺候着,敬拜了先祖,谢君恒跪在蒲团上,闭目凝神,样子是之前没见过的虔诚。
谢君恒心中默念着,让列祖列宗保佑小九谢乾,默念完了之后,看了一眼小皇后,心中不禁哂笑,自己真是什么都做了。
一向觉得万事靠自己的皇帝,也为了孩子祈求祖先神佛了。
他想自己的软肋,又给自己生了一条小软肋。
这样想着,谢君恒轻笑一声,笑容里是无奈,也是宠溺。
沈清歌听到身边人的笑声,疑问的看过去,这么严肃的场合,还是给谢老六的祖先们上香,他笑什么啊?
“陛下?”沈清歌小声问道。
“清歌,拜完了,咱走吧。”谢君恒笑着,对小皇后伸出了手。
今早的重头戏结束了?沈清歌心中雀跃,面上稳重,“是。”
都看清楚了,是你们的子孙谢老六,这么快就说结束的,不干我的事儿啊······
谢君恒看着小皇后眼里闪过的狡黠,低头笑了笑。
外面站着的妃嫔们,早就盼着皇上和皇后娘娘出来了,这会儿看到帝后二人,也算是见到了解放的曙光。
“各位妹妹,今天一大早就起来折腾,都回去歇息一会儿吧。”沈清歌淡笑着说道。
“是,多谢皇后娘娘恩典。”
妃嫔们看着皇上和皇后娘娘的仪驾离开,才三三两两的散开,有结伴去某处串门的,还有赶紧回宫补眠的。
谢君恒和沈清歌的仪驾来到了岔路口,“福安,慢下来,朕要跟皇后说几句话。”
福安一方面让抬轿辇的小太监放慢脚步,一方面给后面的端午使眼色,意思是快点儿的,皇上有话要跟你们皇后娘娘说。
端午会意,“快点儿的,皇上在前面等着皇后娘娘呢。”
沈清歌闻言,一阵无语,她谢老六的仪驾,就差了五六米的距离······
说话的功夫,沈清歌的仪驾已经到了皇帝的仪驾旁边,“陛下——”
谢君恒看着小皇后。轻轻的咳了一声,“清歌,朕去上朝了。”
沈清歌听着皇上这话,语气还挺郑重地,她也认真地回望着皇上地眼睛,“恭送陛下,我在凤仪宫等您回来。”
顺便也能等回小九被立为太子的消息。
谢君恒轻“嗯”一声,然后柔声道:“回去吧,外面还是冷,回去让人准备一杯姜茶,朕记得你的小日子,就在这几天了。”
沈清歌本来听着谢老六的关怀情话,没有什么的,但是他突然往她的生理期上,扯什么?而且还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说!
福安看着皇后娘娘的脸上,似乎是有红霞闪过,不知道是朝霞映在皇后娘娘的脸上,还是皇后娘娘由内而外的红了?不管是因为感动还是
其实,皇后娘娘不必脸红,毕竟皇后娘娘每个月哪几天不爽利,在场的人大多是知道的,因为每个月总有几天,凤仪宫的寝殿格外的安静,这几个抬轿辇的小太监,也不用抬热水。
尤其是福安自己,不用研究天象,最近和钦天监的人聊天,总是能听到叹息,要是福总管不做太监,做个钦天监的官员,怕是也能当个头儿啊。
前几天,福安和夏竹守夜的时候,福安玩笑一样显摆了一下人家对他的评价。
没想到,夏竹竟然不以为然,说什么,要不是皇上和皇后娘娘这么勤快的给他机会,观天看象,他肯定看不出什么门道来。
福安仔细一想,夏竹姑娘说的也对,不是为了缓解尴尬,他哪有功夫看星星月亮啊······
这么一说,皇上和皇后娘娘也有功劳。
沈清歌淡笑着,“多谢陛下的体谅,您这一天受寒更多,我也叫人给您留一大碗姜汤,也给您加点红糖。”
谢君恒嘴角的笑意,猛地一僵,他最不喜欢的食物,就是姜了。
“陛下,我也是关心您,您要是不喝的话,以后可别得了机会,就说什么我不关心您了。”沈清歌嗔笑着说道。
“多谢清歌,朕会喝的。”谢君恒咬了咬牙根说道。
“拿我就先回凤仪宫准备了,恭送陛下。”沈清歌淡笑着说道。
谢君恒勾了勾嘴角,宠溺的挥了挥手,“回吧。”
启德殿
谢君恒落座在龙椅上,听着福安在一边唱和着,大朝会的流程,终于走到了最后一个环节。
皇上展望一下未来,说一下主要的工作方向,然后就可以结束了。
可是,今天,大臣们都要站不住了,皇上还没有要散场的意思,而是和首辅唱起了你问我答得戏目。
主要内容就是关于继承人得择立。
大臣们一听这个,也知道皇上要做什么了。之前皇上有模棱两可得说起了储君早立的好处,所以今天再一听,反倒有种终于尘埃落定的感觉,一点儿都不觉得意外。
有什么好意外的呢,听说这九皇子在抓周的时候,就是一手拿着他父皇的章,一手拿着他父皇的剑。
而且,还是椒房独宠的皇后娘娘所生的嫡子。
二皇子虽然也占嫡子,但是他自己好像有自己的规划,就是享受生活。
再者说了,皇后娘娘最近几年,简直是妇人典范,没得挑。
其他皇子的母妃,有几个有心气的?有几个有家世支撑的?
没有。
所以现在,大臣们都盼着首辅赶紧结束长篇大论,让皇上说了结论,就散了大朝会吧,自己家里还有儿孙要给自己拜年呢······
“·······由此,臣恳请陛下,早下决断,有利社稷民生,朝堂稳定。”首辅终于说完了。
“首辅说的,也正和朕的心意,朕思量许久,决意立九皇子谢乾为太子,日后承继大统。”谢君恒平静的说道。
众人一听,果然是意料之中,赶忙说道:“:皇后娘娘仁孝公平,御下宽严并济,陛下英明神武,九皇子做太子,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臣附议。”
“臣附议。”
谢君恒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是众望所归,那就不必再说,退朝吧。”
“恭送皇上。”大臣们跪地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