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与诸弟书
与徐仲仁·毋为习俗、物诱转移志向 弘治十七年(1504)
北行仓率,不及细话。别后日听捷音,继得乡录,知秋战1未利。吾子年方英妙,此亦未足深憾,惟宜修德积学,以求大成。寻常一第,固非仆之所望也。家君舍众论而择子,所以择子者,实有在于众论之外,子宜勉之!勿谓隐微可欺而有放心,勿谓聪明可恃而有怠志;养心莫善于义理,为学莫要于精专;毋为习俗所移,毋为物诱所引;求古圣贤而师法之,切莫以斯言为迂阔也。
昔在张时敏2先生时,令叔在学,聪明盖一时,然而竟无所成者,荡心害之也。去高明而就污下,念虑之间,顾岂不易哉!斯诚往事之鉴,虽吾子3质美而淳,万无是事,然亦不可以不慎也。意欲吾子来此读书,恐未能遂离侍下,且未敢言此,俟后便再议。所不避其切切,为吾子言者,幸加熟念,其亲爱之情,自有不能已也。
【注释】
1秋战:即乡试,又称秋试、秋闱,明代科举中各省选拔举人的考试,因为安排在秋季,故有此称。
2张时敏:即张悦(?-1496),字时敏。松江华亭(今上海)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累官至兵部尚书,谥庄简,有《定庵集》被收入《四库全书》。成化年间任浙江按察司提学,有伯乐的慧眼,视察余姚县学时,通过文章预测谢迁和王华有状元才。
3吾子:明代读书人书信之间对别人的尊称,自己往往谦称“仆”或者“区区”等。
【译文】
北来京师时因为时间仓促,没有来得及细说。分别后每天打听你考试的好消息,接着就收到了《弘治十七年浙江乡试录》,由此知道你乡试失利。贤弟年少又才华出众,不要为一次失利而陷入长时间的遗憾,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好好涵养道德和积累学问,以追求大成就。普通寻常的进士及第,这不是我对贤弟的期望。家父不顾众人的议论挑选你做我的妹婿,为什么挑选你,这是有着庸常人看不透的原因的。贤弟还要努力呀!不要以为皇天无形无相可以欺蒙就放纵自己,不要以为自己耳聪目明可以依仗就松懈志气;养身心最好的途径是儒家经义,做学问最好的办法是专心致志和精益求精;不要被庸俗的风气转移了志向,不要被物质的诱惑牵引走了志气;做人做学问,从古代圣贤那里找老师,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千万不要把我这些话看作迂腐和不切实际。
往年张时敏先生在我们浙江做提学道台时,你叔叔在学校做生员,曾经聪明一时,但是终其一生却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原因就是被一颗放荡放纵的心毁了他的一生。远离高明去亲近低俗,也就是一念间的事儿,由此说来照看好这个心念还不容易吗!这往年的历史事实真是一面镜子呀。贤弟虽然禀赋聪明又淳朴,在贤弟身上一定不会重演你叔叔这样的事件,但是也不能不小心谨慎呀。有心让贤弟来这里读书学习,又担心你不能突然之间就远离双亲大人,所以还没敢把这个心意说给你。等以后条件成熟再说吧。我之所以这样毫不避讳地给贤弟说这些,急迫地希望贤弟深思熟虑,实在是因为我们兄弟之间的亲爱之情呀,是情不自禁呀。
【点评】
“诚”就是“圣”
此信写给妹夫徐爱,写于1504年中秋以后。这一年,阳明先生33岁,被聘为山东乡试的主考官。同年,徐爱17岁,参加浙江省乡试,科举失利。三年后的下一届科举,徐爱中举。中举后,拜阳明先生为师。
此信重点如下:
一、第一段中提到“大成”,什么是“大成”呢?“修德积学”,才能大成。由此可知,身心学问成就后,也就是成圣成贤后,才可以称“大成”。我们知道,孔子被尊为“大成”。
二、要学会“慎独”,就是有人监督和没人监督时,都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所谓真诚,就是不自欺欺人,尤其是不能欺骗自己。阳明先生说,《大学》的核心是“诚意”,《中庸》的核心是“诚身”,因此做到一个“诚”字,《大学》《中庸》就读通了。他说,“诚”就是“圣”,由此我们知道,圣人的本质就是一个“诚”字。
三、要禁得住物质的诱惑。尤其是现在,商品生产丰富,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远远超出了我们的实际需要。物质要为需要而服务,不能为没有止境的欲望而服务。
四、身心修养和做事业都需要专心致志和精益求精。
五、以古代圣贤为师。古代圣贤虽然不在了,他们的经典还在。这些经典是古圣先贤们身心修养的实验报告,他们能做得到,我们也能做得到。
六、仅仅聪明是靠不住的。
【拓展性知识链接】
聪明与智慧
家书中提到,徐爱的叔叔年轻的时候,在余姚县学读书,非常聪明,但是最终一辈子却没有做出什么成就。可见,仅仅聪明不足以成就大事。
俗话说,小聪明大智慧。聪明往往与“小”连在一起,比如夸谁家的小孩子往往用到“聪明”;贬损谁家大人呢,也往往用到“聪明”,只是要加一个“小”字。聪明,从字的结构上看,就是耳聪目明。记忆力好,也叫聪明。可见,看得多,听得多,记得多,就聪明。这意味着,知识渊博,说到哪里都知道,就是聪明。
聪明与智慧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看看有大智慧的人如何说。
颜回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出自《庄子·大宗师》,意为:不着意自己的身体,不摆弄自己的聪明,超脱形体的拘执,免于智巧的束缚,和大道融通为一,这就是坐忘。)这里的“大通”就是智慧,前提是“黜聪明”。庄子的意思,聪明不去,智慧还不来。
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译文: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孔子竟然说自己没有知识。没有知识,哪里来的智慧呢?
看来,看得多,听得多,记得多,不是真智慧。
什么是智慧呢?
还从字的结构上分析。智,拆开是“知日”,日,就代表天。智,就是要知道天道,掌握自然规律。再拆一下慧字,心上一丛草和一把扫帚,就是要扫除心上的草木灰尘。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按阳明心学的解释为:求学的人,知识的积累一天比一天多;求道的人,不善的行为和念头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再减少,减少到没有了恶行恶念。)
阳明先生把良知学也说成身心学问,在身心上做学问,就要用减法,把不良习气一天天减少,把不良记忆一天天减少,把不良念头一天天减少,减到孔子和阳明先生说的“无知”状态。这就是阳明先生说的“格物”,就是“为善去恶”。
具体说,聪明是耳目见闻知识的积累,智慧是心上的德性良知。
怎么开发智慧呢?释迦牟尼说要“戒、定、慧”,简单说就是,守戒律,把心定下来,智慧就开了。佛家有佛家的戒律,儒家有儒家的规矩。儒家的规矩是,不合乎礼法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就是得大智慧。怎么“止、定、静、安、虑、得”呢?下面会按照阳明先生的实践经验逐步进行简单的介绍。
与徐曰仁·应试备考讲究方法 正德二年(1507)
君子穷达,一听于天,但既业举子,便须入场,亦人事宜尔。若期在必得,以自窘辱,则大惑矣。入场之日,切勿以得失横在胸中,令人气馁志分,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场中作文,先须大开心目,见得题意大概了了,即放胆下笔;纵昧出处,词气亦条畅。
今人入场,有志气局促不舒展者,是得失之念为之病也。夫心无二用,一念在得,一念在失,一念在文字,是三用矣,所事宁有成耶?只此便是执事不敬,便是人事有未尽处,虽或幸成,君子有所不贵也。
将进场十日前,便须练习调养。盖寻常不曾起早得惯,忽然当之,其日必精神恍惚,作文岂有佳思?须每日鸡初鸣即起1,盥栉整衣端坐,抖薮精神,勿使昏惰。日日习之,临期不自觉辛苦矣。今之调养者,多是厚食浓味,剧酣谑浪,或竟日偃卧。如此,是挠气昏神,长傲而召疾也,岂摄养精神之谓哉!务须绝饮食,薄滋味,则气自清;寡思虑,屏嗜欲,则精自明;定心气,少眠睡,则神自澄。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能致力于学问者,兹特以科场一事而言之耳。每日或倦甚思休,少偃即起,勿使昏睡;既晚即睡,勿使久坐。
进场前两日,即不得翻阅书史,杂乱心目;每日止可看文字一篇以自娱。若心劳气耗,莫如勿看,务在怡神适趣。忽充然滚滚,若有所得,勿便气轻意满,益加含蓄酝酿,若江河之浸,泓衍泛滥,骤然决之,一泻千里矣。每日闲坐时,众方嚣然,我独渊默;中心融融,自有真乐,盖出乎尘垢之外而与造物者游。非吾子概尝闻之,宜未足以与此也。
【注释】
1鸡初鸣即起:明代科举考试,秀才在省里考举子叫乡试,时间在
秋季八月的初九、十二和十五三天;举子进京有会试和殿试,会试安排在二月的初九、十二和十五,殿试安排在三月十五。乡试和会试的三场考试,每场要考一天,寅时(3点-5点)进场,黄昏时没有答完的话,再给三支蜡烛。如果寅时进场,那么进场前的洗漱准备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起床就不能晚于丑时(1点-3点)。鸡叫第一遍就在丑时。
【译文】
德才兼备的人,对于境遇的困顿和显达,这些要听凭命运的安排。但是既然决定走科举这条路子,就一定要进考场,这是做人的责任。如果认为既然进了考场就一定要考出个非常好的成绩,这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是被功名迷了心窍。进考场后,心中千万不要患得患失,患得患失的心思消耗人的精神,让人不能全神贯注,不仅无益于考试,而且耽误考试。考场中写文章,首先要睁大眼睛、放开思路,明白了题材的大概意旨后,就可以大胆下笔了。这样的话,即便不十分清楚题材的出处,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条理分明思路流畅。
这个时代,有的人一进考场,心里就局促不安,变得浑身不自在,这都是患得患失的念头害的。一心不能二用,如果心中一会儿算计着考好了怎么风光,一会儿盘算考砸了就要无脸见人,一会儿又去费尽心机地遣词造句,这是一心三用,这样考试会考好吗?一心三用,从做事上来说是不敬业,从做人上来说是心不诚,即便侥幸取得什么成绩,这样的成绩并不会被德才兼备的人看重。
进考场十天前,就需要开始调理作息和饮食。因为平常没有起大早的习惯,如果考试那几天突然起得太早,一定会整天精神恍惚,这样的精神状态写文章时哪里会文思泉涌呢?所以十天前开始,鸡叫头遍就要起床,洗脸梳头后要端端正正地静坐一会儿,通过静坐,把昏昧松懈的精神养饱满。这样每天练习,要上考场时再起大早就不觉得辛苦了。现在人的调养,多是大鱼大肉地滋补和毫无节制地纵情狂欢,要不就是整天躺在床上。这样的调养,结果是气乱神昏,并且因为一颗狂傲的心而招来疾病上身。这算哪门子调养精神!要调养,就要节制饮食,要饮食
清淡,这样的结果是神清气爽;要减少思虑,要抛弃嗜欲,这样的结果是神清目明;要气定神闲,不要贪睡,这样的结果是心神澄明。这里只是以科举进场考试一件事来做说明,其实要做君子没有不这样做学问的。一天中有时候非常疲劳,想休息,那就躺一会儿马上就起来,不要睡昏过去;天色已晚就要睡觉,不要久坐。
进考场前两天,就不要再翻看浏览书本了,这个时候看书会让心思变得杂乱;每天只可以看一篇文章,目的是让心情舒畅。如果因为耗费了气力觉得心累,不如不看,看与不看的出发点是适合自己的兴趣和心神舒适。如果突然之间心里像江河翻滚一样,觉得很充实,觉得有收获,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因为心满意足而浮躁轻狂起来,而是更要含而不露,要像酿酒一样慢慢滋润,像江河的堤岸被江河水一点一点浸润一样,等到上了考场,也就是江河洪水泛滥、堤岸被浸泡透的时候,这个时候突然堤岸决口,江河水必将一泻千里。每日闲坐时,无论周围环境多么嘈杂喧嚣,自己的身心要像深潭的水面一样静默;因为静默而安详快乐,这种快乐是心中自生的真快乐,这是出离红尘后与造物者合一后的真快乐。如果不是贤弟曾经听说过这种真快乐,是不适宜和你说这些的。
【点评】
现在仍然有用的应考指南
此信是阳明先生写给妹夫兼弟子徐爱,指导徐爱准备来年春天北京的会试。这一年阳明先生36岁,被贬为从九品驿丞后,到贵州赴任前回到浙江老家探亲辞行。这个时候他被刘瑾打入了“56人奸臣榜”。难得他还有心思指导妹夫应考。徐爱20岁,与现在的高考生是一个年龄段。
去年,孩子参加高考,我们把此信推荐给他,建议他看三遍。因为现在的“科举”制度更加人性化,所以信中建议的“鸡初鸣即起”就失去了意义。
此信重点如下:
一、考前和考中,不患得患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二、第二段解释了什么是“执事不敬”,一心二用、一心三用,就是执事不敬。反过来说,全心全意就是“敬事”。
三、调养身心,不是大吃大喝,不是整天睡觉。
四、考前几天涵养精神,把最好状态留到考场爆发。
五、真正的快乐,是自得其乐,是不依靠任何条件的。
【拓展性知识链接】
怎么“一听于天”?
信中说:“君子穷达,一听于天。”
天究竟是什么?在《王阳明全集》中,阳明先生说,天就是道,就是良知。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天体以劲健刚强的方式运行,君子也应当像天体的运行一样自强不息。)从这句话中知道,天并不消极,君子要自强不息。
此信作于1507年,阳明先生36岁。1522年阳明先生51岁,农历七月,弟子钱德洪要去杭州参加乡试,行前请教,阳明先生告诫道:“胸中要有大舜向大禹禅让天下的气象。”钱德洪不明白自己考举人与禅让天下有什么牵扯。面对憨厚人,阳明先生不再含蓄,直白道:“偌大的天下大舜都不放在心上,还会有什么患得患失吗!”
结合这个故事,能更好地理解“一听于天”,那就是一心专注,考前专注于准备,考场上专注于考试,考上考不上是未来的事,不用去妄想它,未来的事听天安排吧。《王阳明全集》还有个故事可以帮助理解。一次,阳明先生把第二课堂开在了会稽山,爬山时,他讲道:“我登山,不论几许高,只登一步。”(意为:我登山,不论山有多高,我只一心走稳脚下这一步。)
有人说,人事尽到十二分,剩下的“一听于天”。
示弟立志说·夫学,莫先于立志 正德十年(1515)
予弟守文来学,告之以立志。守文因请次第其语,使得时时观省;且请浅近其辞,则易于通晓也。因书以与之。
【译文】
我弟弟守文来问我做学问的方法,我告诉他做学问要立志。守文因此请我把关于立志的话有条理地写出来,以方便他随时对照和反省;并且请我写的时候用词浅显一些,这样便于他容易理解。因此我就写出来给了他。
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故程子1曰:“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与共学。”人苟诚有求为圣人之志,则必思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安在。非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与?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我之欲为圣人,亦惟在于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耳。欲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必去人欲而存天理。务去人欲而存天理,则必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则必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而凡所谓学问之功者,然后可得而讲,而亦有所不容已矣。
【注释】
1程子:即程颢、程颐兄弟。程颢(1032-1085),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兄弟二
人都是哲学家,理学的奠基人。书中的“程夫子”也是指兄弟二人。
【译文】
做学问,最要紧的是先立志。志向不立起来,就像一棵没有根的树,给一棵没有根的树培土浇水,辛辛苦苦一场也不会有什么收获。世上一些人为什么会因循守旧、得过且过,被习俗牵着鼻子跑,不干正事儿,一辈子变得平庸下流,就是因为一辈子没有立起来一个志向。所以程夫子说:“一个人有了追求做圣贤的志向,这样的人才值得和他一同学习。”一个人如果真的有了追求做圣贤的志向,那么他一定会思考,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是否是圣贤的心和天理一样纯粹,纯粹得没有了过分的私心杂念?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仅仅是因为圣贤的心和天理一样纯粹,纯粹得没有了过分的私心杂念,那么我想做圣贤,我也只有克治自己心中的私心杂念,把自己的心纯粹得和天理一样。要把自己的心净化得没有了私心杂念,净化得和天理一样纯粹,方法只有克治心中的私心杂念,没有了私心杂念的心就是天理。要克治私心杂念,要心存天理,就需要找到一个克治私心杂念和心存天理的方法。找到了这个克治私心杂念和心存天理的方法后,要把这个方法与已经觉悟过的圣贤使用过的方法进行对比校正,对比校正的方法是考证圣贤留下来的经典。运用这种经过对比校正和考证的方法做学问,做出了成绩,这才是做学问做出了心得,这才有资格讲自己有了学问。这种学问容不得任何私心私意。
夫所谓正诸先觉者,既以其人为先觉而师之矣,则当专心致志,惟先觉之为听。言有不合,不得弃置,必从而思之;思之不得,又从而辨之,务求了释,不敢辄生疑惑。故《记》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言之而听之不审,犹不听也;听之而思之不慎,犹不思也;是则虽曰师之,犹不师也。
【译文】
前面说到和已经觉悟过的圣贤使用过的方法进行对比校正,是因为圣贤是已经觉悟了的人,我们要以觉悟了的圣贤为老师,既然把圣贤作为老师,对老师就要一心一意,做学问的方法就听圣贤的。如果对圣贤说的有了什么疑问,不要轻易放弃,必须按照圣贤说的,认真思考;深思熟虑后还弄不明白,就要多方求证,进行辨别,一定要弄明白,但是不敢动不动就怀疑圣贤留下来的经典。所以《礼记·学记》上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如果对老师没有一颗尊崇和坚信的心,对老师就会产生轻视、忽略和怠慢的心思。老师说的话虽然也听了却不仔细思考、不反复分析,那也等于没听;听了也思考了,却又漫不经心,那还等于没有思考;这样,虽然名义上把先觉悟的人当老师了,其实等于根本没有把他们当老师。
夫所谓考诸古训者,圣贤垂训,莫非教人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若五经、四书是已。吾惟欲去吾之人欲,存吾之天理,而不得其方,是以求之于此。则其展卷之际,真如饥者之于食,求饱而已;病者之于药,求愈而已;暗者之于灯,求照而已;跛者之于杖,求行而已。曾有徒事记诵讲说,以资口耳之弊哉!
【译文】
前面说到要考证圣贤留下来的经典,圣贤留下来的经典,无非是教人克治私心杂念和心存天理的方法,“四书五经”就是这样的经典。我要克治我心中的私心杂念,要留存心中的天理,却找不到方法,那就到“四书五经”中找方法。一翻开“四书五经”,就像饥肠辘辘的人翻找果腹的食物一样,只要能吃饱就行;就像疾病缠身的人寻求药物一样,只要能治好病就行;就像走在漆黑夜晚的人渴求灯光一样,只要能照亮眼前的路就行;就像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瘸子想要一根手杖一样,只要能拄着走稳路就行。但是有人对待“四书五经”,竟然只是记记、背背、说一说、听一听,把“四书五经”当成了说一说、听一听的聊天话题。
夫立志亦不易矣。孔子,圣人也,犹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立者,志立也。虽至于“不逾矩”,亦志之不逾矩也。志岂可易而视哉!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正目而视之,无他见也;倾耳而听之,无他闻也。如猫捕鼠,如鸡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结,而不复知有其他,然后此志常立,神气精明,义理昭著。一有私欲,即便知觉,自然容住不得矣。故凡一毫私欲之萌,只责此志不立,即私欲便退;听一毫客气之动,只责此志不立,即客气便消除。或怠心生,责此志,即不怠;忽心生,责此志,即不忽;懆心生,责此志,即不懆;妒心生,责此志,即不妒;忿心生,责此志,即不忿;贪心生,责此志,即不贪;傲心生,责此志,即不傲;吝心生,责此志,即不吝。盖无一息而非立志责志之时,无一事而非立志责志之地。故责志之功,其于去人欲,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
【译文】
确立志向也不容易呀。孔子是圣人,他还说:“我15岁立志于做学问,直到30岁才把志向确立起来。”立,就是立志向。孔圣人到70岁做到了“不逾矩”,这也是说的志向不越出规矩。志向的确立哪能看得那么容易!心中的志,是身上气的统帅,简直是人的命,拿一棵树做比喻就像树的根一样,拿一条河做比喻就像河的源泉一样。河的源泉不疏通,河水就会断流;树的根不栽种好,树木就会枯萎;人的命不能生生不息,人就会死亡;心中的志向确立不起来,人身中的气就会昏昧和散乱。所以说一个人要学做君子,随时随地没有不把确立志向作为头等大事的。聚精会神地看的,除了与立志做君子有关的,看不到别的;倾耳仔细地听的,除了与立志做君子有关的,听不到别的。立志就像猫逮老鼠,一心一意都在逮老鼠上;立志就像母鸡抱窝孵小鸡,聚精会神都在抱窝孵小鸡上,除了逮老鼠和抱窝孵小鸡,猫和母鸡不会再操心别的事儿。这样做以后,心中的志向就被确立了起来,而且生生不息,这个时候人就会变得心明气清,对“四书五经”阐述的道理一下子明明白白。
这个时候,心中一旦出现什么私心杂念,就能够马上觉知到,觉知后私心杂念就没有了存身之处。所以说,心中哪怕出现一丝毫的杂念,只要自责自己心中的志向没有确立,这一丝毫的杂念便会知趣地撤退;如果觉知到心中哪怕出现一丝毫的虚伪、偏激等念头,只要自责自己心中的志向没有确立,这一丝毫的虚伪、偏激等念头就会自消自灭。有的时候心里有了松懈和轻慢,只要自责自己心中的志向没有确立,心马上就不再松懈和轻慢了;有的时候心里有了疏忽,只要自责自己心中的志向没有确立,心马上就不再疏忽了;有的时候心里有了忧郁不安,只要自责自己心中的志向没有确立,心马上就不再忧郁不安了;有的时候心里有了嫉妒,只要自责自己心中的志向没有确立,心马上就不再嫉妒了;有的时候心里有了愤怒,只要自责自己心中的志向没有确立,心马上就不再愤怒了;有的时候心里有了贪念,只要自责自己心中的志向没有确立,心马上就不再贪了;有的时候心里有了骄傲的念头,只要自责自己心中的志向没有确立,心马上就不再骄傲了;有的时候心里有了吝啬的念头,只要自责自己心中的志向没有确立,心马上就不再吝啬了。一个人做圣贤学问,没有哪一瞬间不是确立志向和反省志向的时刻,没有哪一件事儿不是确立志向和反省志向的机会。所以说,随时检讨和反省心中的志向,对于克治心中的私心杂念,就像烈火燎毫毛一样,就像太阳一出阴晦邪气不知不觉消散一样。
自古圣贤因时立教,虽若不同,其用功大指无或少异。《书》谓“惟精惟一”,《易》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1,孔子谓“格致诚正”2“博文约礼”3,曾子谓“忠恕”4,子思谓“尊德性而道问学”5,孟子谓“集义”6“养气”7“求其放心”8,虽若人自为说,有不可强同者,而求其要领归宿,合若符契。何者?夫道一而已。道同则心同,心同则学同。其卒不同者,皆邪说也。
【注释】
1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出《周易·坤卦》,意为:以其恭敬之德
而使内心正直,行为仁义则使其外形端方。
2格致诚正: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3博文约礼:出《论语》:“博之以文,约之以礼。”(意为:广泛地学习文化,用礼法约束自己。)
4忠恕:出《论语》:“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按良知学解释:忠,心不偏不倚,是正心;恕,是如心,如心的本然状态,就是良知。
5尊德性而道问学:出《中庸》,意为:既要尊崇天赋的固有德性,又要致力于好问勤学。南宋朱熹和陆九渊因此发生过争论,朱熹侧重“道问学”,陆九渊侧重“尊德性”。阳明先生认为:“岂有‘尊德性’只空空去尊,更不去问学?问学只是空空去问学,更与德性无关涉?”(意为:哪有“尊德性”只是空洞地去尊,而不去问学呢?哪有问学只是空洞地去学习,而与德性无关呢?)
6集义:出《孟子》“是集义所生者”。 阳明先生认为:“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意为:集义就是要恢复心的本体。)
7养气:出《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意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8求其放心:出《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意为:做圣贤身心学问的方法没有什么别的,就是追求那个放逸出去了的心罢了。)阳明先生认为:“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心就是理,学就是学习存养这个心,求就是追求这个心。)
【译文】
自古以来,圣贤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化,虽然教化的方法不同,圣贤教化的功夫也许多少有些差异,比如《尚书》说“惟精惟一”,《易经》说“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孔子说“格致诚正”,“博文约礼”,曾子说“忠恕”,子思说“尊德性而道问学”,孟子说“集义”“养气,“求其放心”,虽然圣贤好像是各说各的话,也不能勉强说他们的话都是一个意思,但是找一找先贤这些说法的中心思想和目的,却又像一份公文的正本和副本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天地
间的大道是一个。大道是同一个,从大道中生化出来的人心也是相同的;既然人心相同,这相同的人心做出来的学问也应该是相同的。如果做出来的学问竟然不相同,那一定是歪理邪说。
后世大患,尤在无志。故今以立志为说。中间字字句句,莫非立志。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若以是说而合“精一”1,则字字句句皆“精一”之功;以是说而合“敬义”2,则字字句句皆“敬义”之功。其诸“格致”“博约”“忠恕”等说,无不吻合。但能实心体之,然后信予言之非妄也。
【注释】
1精一:即惟精惟一。
2敬义:即前文“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译文】
圣贤以后,人们做人做学问最大的弊病就在于心中没有远大的志向。所以说,今天我这篇文字就专门说立志,一句句一字字,说的无非立志。大体说来,即便做一辈子的大学问,也只是立志罢了。如果以这个说法来比照“惟精惟一”,那这篇文字中一句句一字字说的都是“惟精惟一”的方法;如果以这个说法比照“敬义”,那这篇文字中一句句一字字说的都是“敬义”的方法。再比照“格致诚正”“博文约礼”“忠恕”等等圣贤的说法,无不吻合。如果你能够实实在在地用心去体证我这个立志方法,用心体证过之后,你就会相信我说的这个方法绝对不是信口胡说的。
【点评】
夫志,气之帅也
此信是阳明先生在南京做鸿胪寺卿时写给弟弟守文的,先生时年44岁。阳明先生三个弟弟,大弟守俭比哥哥小24岁。在写此文前后,阳明先生给二弟守文写过一首送行歌,歌名叫《守文弟归省携其手歌以别之》,歌中写道:“昨秋童蒙去,今夏成人归。”童蒙与成人的界限在15岁左右。
阳明先生认为二弟守文天赋聪慧,但是这个弟弟身体孱弱,本书中有几封信是写给这个弟弟的。
圣贤学问是身心学问,怎么从身心上体现这种学问呢?气质的变化可以体现出来。儒家重视变化气质。本书最后的“拓展性知识链接”《善与至善》中,引用了《孟子》的话,可以参考。
怎么变化气质呢?从修养身心入手。心无形无相,怎么入手呢?从“立志”开始。志为气之帅!用一个军队来比喻,气好比一个个单兵,没有统帅的话,这些单兵就成了一盘散沙,汇聚不起来,有了统帅统一号令,就凝聚起了精气神。有些人松松垮垮,精神散漫,就是没有立志的原因。志气坚定后,人就精干了。立志,要立大志。志向崇高,精神立马就崇高了。什么志向崇高呢?做圣贤的志向最崇高。我们不妨试一试。
此信的要点如下:
一、做圣贤学问,当然做其他事业也一样,第一步是立志。
二、做圣贤学问,从学习经典开始。学习从态度虔诚开始。
三、学圣贤,不能停留在读读背背经典上,要体现到身体力行中。
四、孟子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养的就是这个“志”。
五、圣贤学问做一辈子,一以贯之的是立志。
【拓展性知识链接】
天理与人欲
此信中提到宋明理学的一个核心命题:存天理灭人欲。家书中,阳明先生认为,一个普通人要修炼成圣人,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程颐说:“无人欲,即皆天理。”(意为:没有了自私自利的心,就是天理。)
朱熹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意为:圣人传下的经典虽然千言万语,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去除自私自利的行为和念头,存养一颗大公无私的心。)
如果不明白天理与人欲的实际内涵,很可能会把圣人误解为不食人间烟火的虚无缥缈的神仙。
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意为:饿了吃饭,这是天理;追求山珍海味,是私心。)
儒家解释,人欲就是私心,公心就是天理。
人心中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恶丑;既有贪婪,又有礼让;既有嗔怒,又有宽容;既有愚痴的时候,也有智慧的时候。释迦牟尼把人心恶的一面称为“贪、嗔、痴三毒”。所谓学圣贤做圣贤,就是要剔除和转化心中的阴暗,开发心中的光明。
《大学》让人修身,学圣贤做圣贤。圣人难做,可以做贤人。修身怎么修?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要做君子,就要像老子说的“清心寡欲”。
寡欲,还可以这样理解,不能目标太多乱了心性,要认准一个大目标,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追求。
人心的欲望很多,人的精力有限,人的生命有限,要有大的人生目标,就必须节制过多的欲望。
画家丰子恺比照他的师父李叔同,他师父是圣人的话,他就是贤人,他认为人生有三个境界: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心灵生活。物质生活在食色的层面,这仅仅是生存,是动物属性的层面;精神生活,到了文学艺术的层面,已经有了生存和生活的区别,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心灵生活,已经需要探究自己的心,需要开发自己的良知,需要变化气质,需要知行合一,也就上升到了性命的境界。这三层,是从生存,到生活,到生命一步步提升的。
总之,人欲,就是私欲,是私心;天理,是公心,是道心。人欲多,是小人;人欲少,是君子;人欲寡,是贤人;人欲无,也就是无私心,就是圣人。欲望太多,心就沉重,甚至步履也会沉重;清心寡欲,神清气爽,气质清灵,良知就会慢慢露出真容。相为心生,清心寡欲的人,气质很清纯,心性很灵敏。
与弟伯显1· 清心寡欲,养德养身 正德十一年(1516)
此间事汝九兄能道,不欲琐琐。所深念者,为汝资质虽美,而习气未消除;趣向虽端,而德性未坚定。故每得汝书,既为之喜,而复为之忧。盖喜其识见之明敏,真若珠之走盘;而忧其旧染之习熟,或如水之赴壑也。汝念及此,自当日严日畏,决能不负师友属望之厚矣。此间新添三四友,皆质性不凡。每见尚谦2谈汝,辄啧啧称叹,汝将何以副之乎?勉之勉之。闻汝身甚羸弱,养德养身,只是一事。但能清心寡欲,则心气自当和平,精神自当完固矣。余非笔所能悉。
阳明山人书寄十弟伯显收看。
印官3与正宪读书,早晩须加诱掖奖劝,庶有所兴起耳。
【注释】
1伯显:即王守文,字伯显。
2尚谦:即薛侃(1486-1546),字尚谦,广东揭阳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阳明弟子。正德九年(1514)在南京拜师,正德十三年刻印了第一版《传习录》。后讲学岭南,传播良知学,成为一代大儒。
3印官:雅称四弟为“官”。下面还有郑宝一官贤侄。明代风俗雅称男孩子为“官”。官本位的社会雅称为“官”,就像现在见人雅称“老板”;又像20世纪80年代,是个尊重知识的年代,见人尊称“老师”。
【译文】
这里的事儿你九哥会讲给你知道,我就不多说了。我想的最多的是,弟弟你虽然有着天生的美好素质,但是一些不良的习气还没消除;
虽然志向端正,但是心性还不安定。所以每次收到你的来信,我总是先为你高兴,接着就会为你担忧。高兴的是弟弟你聪明机敏,弟弟的见识就像珠子在玉盘里游走那样圆润、通畅、没有障碍;担忧的是弟弟身上有一些不良习气,这些习气因为沾染得时间久,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而变成了习惯。弟弟你一想到这些不良习气,一定要心生警惕,要严格要求自己,千万不能辜负师长和学友对弟弟你的厚望。
这里新结识了三四位学友,每个人都是素质出众。每次听薛尚谦说起弟弟你,总是啧啧称赞。弟弟你怎么做才能配得上这种称赞呢?还得努力呀!听说你身体非常虚弱。道德养成和身体调养其实是一回事儿。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清心寡欲,那么志气和心情一定会变得平正和谐,精神自然而然地就会日益充沛。其他的也不是一封信能说明白的。
阳明山人写给十弟伯显收看。
守章与正宪读书学习,需要每天早晚引导扶持和奖励劝勉,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因为感动而奋起。
【点评】
养德与养身
此信是写给王守文。信中提到“尚谦”,薛尚谦是1514年拜师入门。这个时候,阳明先生在南京任鸿胪寺卿,大弟弟王守俭蒙父荫在南京国子监读书。
家书仍是在关心弟弟的健康。家书中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养德养身,只是一事。”家书还给出了养德与养身的方法,即清心寡欲。
这个观点,在《王阳明全集》收录的诗词和文章中多次提到,只是说法可能不一样,比如把养身说成养生等。
【拓展性知识链接】
山人是什么意思?
此信落款是“阳明山人”。
山人,如果这两个字合成一个字,就成了“仙”字。道家有神仙这个称谓,佛经中也有“仙”这个称谓。《王阳明年谱》中记载,阳明先生1514年到南京就任鸿胪寺卿,弟子徐爱这个时候在南京,经过徐爱的介绍,许多年轻人拜师入门。其中两位弟子,一个叫王嘉秀,一个叫萧惠,喜欢谈论仙佛。阳明先生就以身说法道:“我小的时候,一心想学圣贤学问,却不得其门而入,因此也曾经沉迷到佛、道中。后来被贬官到贵州龙场,住了三年,才开始摸索到了圣贤学问的路子。很后悔呀,此前已经走了20年的弯路了。佛、道两家的学问,与儒家圣贤学问也只有毫厘之差别,不容易分辨,只有孜孜不倦地深入研学圣贤学问的人,才能分辨得清楚。”这个细微差别在哪里呢?就是经世致用与否。由此我们知道,这里的“山人”与佛、道没有关系。
南京鸿胪寺卿是一个非常清闲的官职。他这段时间的诗文,记述的多是山中高卧、喝酒纳凉的生活。
阳明先生自号为“山人”,有隐士的意思,就是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虽然身在官场红尘,心却在于山林中,与世无争。
与弟伯显·既有志圣贤,须加倍将养身体 正德十一年(1516)
比闻吾弟身体极羸弱,不胜忧念,此非独大人日夜所■惶,虽亲朋故旧,亦莫不以是为虑也。弟既有志圣贤之学,惩忿窒欲是工夫最紧要处。若世俗一种纵欲忘生之事,已应弟所决不为矣,何乃亦至于此?念汝未婚之前,亦自多病,此殆未必尽如时俗所疑。疾病之来,虽圣贤亦有所不免,岂可以此专咎吾弟?然在今日,却须加倍将养,日充日茂,庶见学问之力果与寻常不同。吾固自知吾弟之心,弟亦当体吾意,毋为俗辈所指议,乃于吾道有光也。不久,吾亦且归阳明,当携弟辈入山读书讲学,旬日始一归省,因得完养精神,熏陶德性,纵有沈疴,亦当不药自愈。顾今未能一日而遂言之,徒有惘然,未知吾弟兄终能有此福分否也?来诚去,草草。念之念之。长兄阳明居士1,书致伯显贤弟收看。
【注释】
1居士:对在家信佛人的泛称。
【译文】
我一听说弟弟你身体十分虚弱,就非常忧虑。不仅仅是父母亲大人为弟弟你的身体日夜担心,就是亲戚朋友也无不担忧弟弟你的身体。弟弟既然立下了学做圣贤的志向,就要知道,克制心中的愤怒和抑制身心的嗜欲,这才是圣贤学问中最要紧的功夫。像世俗中有些人在男女之事上不要命地放纵欲望,以弟弟你的聪明绝对不会干这种事,但是为什么身体也会这么糟糕呢?考虑到你成家之前,本来就多病,看来你身体虚弱的原因也不全像世俗所怀疑的那样。身染疾病,就是圣贤也在所难
免,哪里能仅仅因为得病就怪罪弟弟你呢?但是现在对弟弟来说,你的身体却需要得到加倍的休养,让身体一天天地结实和强壮,这样弟弟就会见证到真正地践行圣贤学问前后的明显差别。我一直就知道弟弟你的心思,弟弟也应该体会我的心意,别让世俗那些人在我们兄弟背后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这样才能给我们的圣贤学问增光添彩。很快,我也要回到宛委山阳明洞,要领着几位弟弟到山里读书讲学,每十天回一次家,这样就能养足精神,温润心性,即便有什么陈年老病,不用吃药不用扎针,病自己就会好了。现在却连一天进山讲学的机会也没有就说这些空话,心里只有失落。不知道我们兄弟到底有没有住山读书、讲学的福分?来诚要回去了,匆忙地写这些,弟弟一定要慎重对待。
长兄阳明居士写给伯显贤弟收看。
【点评】
希望弟弟做圣贤
阳明先生一直对守文期望很高,希望守文能够成圣成贤。守文身体不好,结婚后病情加重。此信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写的。
此信落款是“长兄阳明居士”。阳明先生年轻时曾经沉溺于佛、道,后来认识到佛、道两家不能“治世”,就彻底转回到经世致用的儒学。道家讲究“清心寡欲”,佛家居士讲究“五戒”,五戒即不杀害生命、不偷盗、不邪淫、不胡说八道、不饮酒。邪淫,邪既不正,淫有过分、放纵的意思。阳明先生可能是为了提醒守文这些内容。
【拓展性知识链接】
少之时,戒之在色
这封与上一封家书是单独写给弟弟王守文一个人看的。其他写给兄弟们的家书,都可以互相传看,甚至没到上学年龄的小弟弟守章也可以听读。这封家书里有隐私。王守文很聪明,几封家书中都提到这一点。兄弟俩年龄悬殊,长兄如父的阳明先生对这个弟弟很器重,期望也很高。在南京做鸿胪寺卿时,弟弟到南京探亲,阳明先生特意为弟弟写了一封长文《示弟立志说》,送行时拉着弟弟的手,长歌一首《守文弟归省携其手歌以别之》,期望弟弟学做圣贤。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弟弟身子骨一直孱弱,在别的家书中阳明先生已经指导过弟弟健身的方法,但是很含蓄。这两封家书,不再含蓄,干脆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年轻人别贪色纵欲”。
阳明先生18岁完婚,王守文结婚大概也在这个年龄段。弟弟婚前就有病,婚后病情加重。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圣人的这条戒律,王守文一定读过。但是年轻人不仅血气未定,心里也缺少定力。阳明先生还盼望着自己能回阳明洞天,把弟弟带到山里静养。
“惩忿窒欲”,出自《易经》,意为要克治愤怒,抑制欲望。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的“修身之要”内容中,也列出了这一条。
克制和抑制,显得太生硬,好像是硬碰硬。不如阳明先生的“为善去恶”。
王守文嘉靖十六年(1537)中举,做过安仁知县。玄孙王业浩做到两广总督和兵部尚书。
寄诸弟·凡朋友必须自我求之 正德十一年(1516)
乡人来者,每询守文弟,多言羸弱之甚,近得大人书,亦以为言,殊切忧念。血气未定,凡百须加谨慎。弟自聪明特达,谅亦不俟吾言。
向日所论工夫,不知弟辈近来意思如何,得无亦少荒落否?大抵人非至圣,其心不能无所系著。不于正,必于邪;不于道德功业,必于声色货利,故必须先端所趋向,此吾向时立志之说也。趋向既端,又须日有朋友砥砺切磋,乃能熏陶渐染,以底于成。弟辈本自美质,但恐独学无友,未免纵情肆志而不自觉。李延平1云:“中年无朋友,几乎放倒了。”延平且然,况后学乎?吾平生气质极下,幸未至于大坏极败,自谓得于朋友挟持之力为多。古人“蓬麻之喻”2,不诬也。凡朋友必须自我求之,自我下之,乃能有益。若悻悻自高自大,胜己必不屑就,而日与污下同归矣。此虽子张之贤,而曾子所以犹有“堂堂”之叹3也。
石川叔公,吾宗白眉,虽所论或不能无过高,然其志向清脱,正可以矫流俗污下之弊。今又日夕相与,最可因石川以求直谅多闻之友,相与讲习讨论。惟日孜孜于此,而不暇及于其他,正所谓“置之庄、岳之间”4,虽“求其楚”“不可得矣”。
守俭弟颇好仙,学虽未尽正,然比之声色货财之习,相去远矣。但不宜惑于方术,流入邪径。果能清心寡欲,其于圣贤之学犹为近之。却恐守文弟气质通敏,未必耐心于此,闲中试可一讲,亦可以养身却疾,犹胜病而服药也。偶便灯下草草,弟辈须体吾言,勿以为孟浪之谈,斯可矣。
长兄守仁书,致守俭、守文弟,守章亦可读与知之。
【注释】
1李延平:即李桐(1093-1163),字原中,福建南平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老师。学者称延平先生。
2蓬麻之喻:即“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出荀子《劝学》,意为:蓬草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下面《寄余姚诸弟》中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3“堂堂”之叹:出《论语》,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意为:曾子说:“子张仪容堂堂,难于和他共行仁道呀。” 堂堂:形容容貌仪表壮伟。
4置之庄、岳之间:出《孟子》“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意为:带着(这个楚国人的儿子)到(齐国)庄街岳里住上几年后,即使天天鞭打他,逼他说楚国话,他同样也是办不到的。
【译文】
家乡一有人来,我总要问问守文弟的情况。来人说的最多的是守文身体非常虚弱。最近收到父亲大人的家信,信上也这样说。我对守文的身体非常担忧和挂念。守文年少,身子骨还不结实,无论干什么事儿都要小心谨慎。弟弟你非常聪明,想来不需要哥哥多说。
以前我们一起说过的做圣贤学问的功夫,不知道弟弟们最近还有没有这个兴趣和意志,该不会意志已经衰退了吧?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修炼到圣人境界,这个人的心一定会牵缠到什么事儿上去,不被牵引到正道儿上,必然会牵缠到邪路上;不是忙于道德学问和正经事业,就一定会热衷于歌舞、女色、钱财和私利,所以做人做学问一定要先端正人生方向,这就是我往日说过的“立志”。人生追求方向端正后,又需要每日和朋友一起研讨和互相勉励,这样能够得到长时间的熏陶感染,最终一定会有所成就。弟弟们有天生的美好素质,我只担心弟弟们独自学习,如果身边没有学友互相劝勉,免不了会不知不觉地放纵自己的感情和松懈自己的意志。李延平说:“人到中年如果没有朋友,几乎
就要停滞不前了。”延平先生还这个样子呢,何况晚辈后生呢?我生来素质低下,侥幸没有沦落到平庸末流,自己认为就得益于好朋友的互相劝诫扶持。古人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来比喻好朋友的作用,不是假话。朋友需要自己去找,在朋友面前要谦卑,这样才会得到朋友的帮助。一个人如果心存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的念头,一定不愿意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朋友,这样就会逐渐沦落到平庸和卑下一类中去了。就像孔子的弟子子张,因为仪表堂堂而自高自大,曾子才会感叹与子张一起难于做到仁。
石川太叔是我们宗族中的年高老人,虽然有时候他有些话难免立论太高,不过石川太叔的志向却是清净洒脱的。石川太叔的话正好可以矫正一些流俗中的陋习。眼下弟弟们与石川太叔每天早晚在一起,最好是能够通过石川太叔的介绍,结交一些正派、诚实和学识渊博的朋友,经常与这些朋友在一起讲说、演练和讨论。如果天天勤勉于做学问,就不会再有其他闲心思了。这就像《孟子·滕文公下》中所说的,把一个楚国人的儿子从小安置到齐国的大街小巷中住上几年后,即便用鞭子抽他,要让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
守俭弟弟爱好学神仙,这种学问虽然算不上十分正派,不过相比爱好歌舞、女色、钱财和私利,还算比较正派。但是不要迷信这种术数和方技,否则会因为迷信而走到邪路上去。如果能够做到因为减少欲望而心里清明,那就比较接近圣贤学问了。我担心守文弟弟因为天生的通达聪慧,会对神仙道术没有耐心,守俭弟弟空闲的时候试着给他讲一讲。神仙道术通过调养身心也可以治病,这要比有病吃药还好一些。
偶然有了空闲时间,趁着灯光匆忙地写这些,弟弟们要体会我这些话,别把这些话看作是随随便便的言语,这就可以了。
长兄守仁写给弟弟守俭和守文,也可以读给守章弟弟听听,让他也知道这些话。
【点评】
学不可无友
此信是写给三个弟弟的。
此信要点如下:
一、告诉身体羸弱的守文,清心寡欲是养生的良方。
二、继续强调“立志”的重要性。
三、告诫守俭不要沉迷民间的术数和方技。
四、人生中,需要学友相伴、互相督促。
阳明先生告诉弟弟们,自己人生中取得些成绩,就是得力于朋友间的互相帮助。
【拓展性知识链接】
朋友之道
————摘自《王阳明全集》
自古有志之士,未有不求助于师友。————《与戴子良》
(自古以来,有远大志向的人,没有不求助于老师和朋友的。)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教条示龙场诸生》
(“劝勉从善,是朋友相处的道理。”然而劝善需要真诚的态度,并需要言语委婉。)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传习录》。
(朋友相处,一定要互相谦让,才能受益;互相逞强炫耀,就会带来损害。)
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传习录》。
(一般来说,朋友之间,要少一些劝诫、规谏和批评,要多一些引导、鼓励和劝勉,这样才对。)
与曰仁诸弟·朋友群居,惟彼此谦虚向下 正德十二年(1517)
正月三日,自洪都1发舟。初十日次庐陵2,为父老留再宿。十三日末,至万安四十里,遇群盗千余,截江焚掠,烟炎障天。妻奴皆惧,始有悔来之意。地方吏民及舟中之人,亦皆力阻,谓不可前,鄙意独以为我舟骤至,贼人当未能知虚实,若久顿不进,必反为彼所窥。乃多张疑兵,连舟速进,示以有余。贼人莫测所为,竟亦不敢逼,真所谓天幸也。
十六日抵赣州3,齿痛不能寝食。前官久缺之余,百冗纷沓,三省军士屯聚日久,只得扶病蒇事。连夜调发,即于二十日进兵赣州属邑。复有流贼千余突来攻城,势颇猖獗,亦须调度,汀漳之役遂不能亲往。近虽陆续有所斩获,然未能大捷,属邑贼尚相持,已遣兵四路分截,数日后或可成擒矣。
赣州兵极疲,仓卒召募,未见有精勇如吾邑闻人赞之流者。不知闻人赞之流亦肯来此效用否,闲中试一讽之。得渠肯屈心情愿乃可,若不肯随军用命,则又不若不来矣。巧妇不能为无米粥,况使老拙婢乎?过此幸无事,得地方稍定息,决须急求退。曰仁与吾命缘相系,闻此当亦不能恝然,如何而可,如何而可!
行时见世瑞,说秋冬之间欲与曰仁乘兴来游。当时闻之,殊不为意,今却何因,果得如此,亦足以稍慰离索之怀。今见衰疾之人,颠仆道左,虽不相知,亦得引手一扶,况其所亲爱乎?北海新居4,奴辈能经营否?虽未知何日得脱网罗,然旧林故渊之想,无日不切,亦须曰仁时去指督,庶可日渐就绪。山水中间须著我,风尘堆里却输侬,吾两人者,正未能千百化身耳,如何而可,如何而可?
黄舆阿睹5近如何?似此世界,真是开眼不得,此老却已省却此一分烦恼矣。世瑞6、允辉7、商佐、勉之8、半珪9凡越中诸友,皆不及作书。宗贤10、原忠11已会面否?阶甫田事能协力否?湛元明12家人始自赣往留都,又自留都返赣,遣之还不可,今复来入越,须早遣发,庶全交好。
雨弟13进修近何如?去冬会讲14之说,甚善。闻人弟已来否?朋友群居,惟彼此谦虚向下,乃为有益。《诗》所谓:“温温恭人,惟德之基”15也。趁曰仁在家,二弟正好日夜求益,二弟勉之!有此好资质,当此好地步,乘此好光阴,遇此好师友,若又虚度过日,却是真虚度也。二弟勉之。
正宪读书极拙,今亦不能以此相望,得渠稍知孝弟,不汲汲为利,仅守门户足矣。
章世杰16在此,亦平安。日处一室中,他更无可往,颇觉太拘束。得渠性本安静,殊不以此为闷,甚可爱耳。克彰叔公教守章极得体,想已如饮醇酒,不觉自醉矣。亦不及作书,书至可道意。日中应酬惫甚,灯下草草作此,不能尽,不能尽。
守仁书奉曰仁正郎17贤弟道契。守俭、守文二弟同此。守章亦可读与知之。
二月十三日书。
【注释】
1洪都:即江西省南昌。
2庐陵:即江西吉安,明代有庐陵县,与吉安府城同城,阳明先生曾任庐陵知县。
3赣州:南、赣、汀、漳等处地方巡抚衙门驻地。
4北海新居:徐爱在霅上(原名雪溪,今浙江东苕溪)买了田园,与阳明先生约定,将来辞官后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此一起修道,享受田园生活。
5黄舆阿睹:即黄文辕,字司舆。“阿睹”,疑为流传中出现了错讹。
6世瑞:即王琥,字世瑞。浙江绍兴人。
7允辉:即孙允辉,阳明弟子。
8勉之:即黄省直,字勉之,阳明弟子。
9半珪:即许璋,字半珪。浙江上虞人。民间学者,熟悉天文、地理、遁甲等方术。阳明先生朋友。
10宗贤:即黄绾(1477-1551),字宗贤,又字叔贤,号久庵,浙江黄岩人,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没有参加科举,受祖荫做官,好学。阳明先生身后,抚养遗孤王正亿。是王正亿岳父。
11原忠:即应良,字原忠。浙江仙居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做过翰林院编修。阳明先生任官吏部时拜师入门。
12湛元明:即湛若水(1466-1560),字原名,又字元明,号甘泉。哲学家。广东增城人。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阳明先生道友。
13雨弟:即徐天泽,字伯雨。浙江余姚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官至桂林知府。
14会讲:古代书院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即不分学派,聚集起来从事学术交流和讨论。
15温温恭人,惟德之基:出《诗经·大雅》,意为:温和谦恭,是高尚道德的基础。
16章世杰:浙江余姚人,父亲王华的朋友。
17正郎:徐爱时任南京工部郎中,正五品,相对于从五品的员外郎,可谓“正郎”。徐爱于这年五月十七日去世。
【译文】
正月初三,乘船从南昌出发。初十船到庐陵,被庐陵父老挽留,住了两晚上。十三日,船到离万安还有40里的地方,遭遇到了上千的强盗拦江抢劫,当时焚烧船只和货物的烟幕遮盖住了天空,妻子和下人一个个惊恐万分,她们甚至后悔当初不该来。当地官吏、民众和船上随船人员也都劝我,说不能前行。我考虑到我们的船刚到,这些强盗应该还不知道我们的底细,如果长时间地抛锚不敢前进,一定会被强盗看透我们的虚实,于是我就安排多设疑兵,组织前后船排成长阵,快速前进,向强盗夸示我们的兵力充分。强盗猜不透我们要干什么,竟然也不敢逼近抢劫。这真是天赐的幸运。
十六日到了赣州,牙痛病犯了,痛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前任官员长时间缺任,等着处理的公事纷繁杂乱,三个省的军士、民壮长时间集结驻扎,等待调遣,我只得抱病办公,连夜安排,于二十日发兵进剿赣州辖境内的强贼。又有上千的流贼突然攻打城池,非常猖狂,这都要等我来处置应对。所以,闽粤两省在汀漳地区的剿匪战役我本人也就不能随队到前线去。最近虽然陆续取得些小的胜利,但是在辖境内还没有取得大的胜利,官军与强贼还没有分出胜负。我已经派兵四路分头截击,几天后可能会擒获这伙流贼。
赣州兵非常疲惫,在这些仓促征召来的民壮中,没有见到像咱们家乡闻人赞这样能打善战的。不知道闻人赞愿不愿意来此报效?找空闲时间你试着用话激激他。这需要他心甘情愿才行,如果军前不肯听从号令,那来了不如不来。小媳妇手再巧没有米也熬不成粥,更何况笨手笨脚的老婢女呢?等剿匪结束能侥幸无事,地方稍微安定,民力得到休养,我一定尽早要求退休。曰仁与我命运相连,(更因为有着一起修学圣贤学问的约定)得知我介绍这里的情况后,应该不能无动于衷吧,这可怎么办呢,这可怎么办呢?
出发时见到世瑞,听他说要和你一起在秋冬之间乘兴来游赣州,当时听他说起这个打算,我还不在意,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却盼着你们能成行,你们此行一定会让我孤寂的胸怀得到一些安慰。如果眼前见到一个病弱的人跌倒在路旁,即便是素不相识,也会伸手扶一把,何况我们兄弟相亲相爱。(在雪溪旁新买下的)北海庄田,下人们能操持打理吗?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脱离这个像罗网一样的官身,我辞官归田的念头没有一天不急迫的。北海庄田的打理事宜也需要曰仁经常去指点和督促,这样才能一天天地逐渐准备好。山水之间才能显出我的风流,滚滚红尘中我不如你。我们两人,正恨不能像神仙一样有成百上千的化身。这可怎么办呢?这可怎么办呢?
黄司舆近况怎么样?像这个世道真是奇怪得不能睁眼去看,这老兄却也省去了这样一份烦恼!世瑞、允辉、商佐、勉之、半珪等家乡各位朋友,来不及给他们每人写信。宗贤、原忠你们见面了没有?田间
的事阶甫能帮上手吗?湛元明家人最初从赣州去南京,后来又从南京回赣州,还不好打发他走,今年夏天又去我们绍兴家里,必须趁早打发走他,希望又能保全和湛元明的交情。
伯雨贤弟修学有进步没有?去年冬天你们说准备会讲的想法很好。闻人表弟来了没有?朋友住在一起,只有互相谦虚、谦卑待人才能互相有所帮助。这就是《诗经》“温温恭人,惟德之基”的意思。趁曰仁在家,两位弟弟正好可以天天请教学问。两位弟弟要努力,你们有这么好的素质,有这么好的机会,有这么充足的时间,又遇上这么好的老师和学友,如果你们虚度了日子,那真是荒废了大好年华呀!两位弟弟,努力吧!
正宪读书很笨,现在看也不指望他读书能考取功名。如果他能稍微知道孝敬长辈、友爱兄弟姊妹,不一门心思急着谋取利益,能守望好门户就足够了。
章世杰在这里也平安无事,只是天天待在一间屋子里,没有别的地方可去,觉得很拘束。好在他天性安静,也就不觉得闷得慌,他这人很可爱。克彰太叔很适合教守章读书,我想着他能教守章读书应该会自我感觉像喝了好酒一样,酒不醉人人自醉了。也来不及给他写信,接到信后转达一下这个意思。白天应酬多,很疲劳,灯下匆匆忙忙写这些,言犹未尽,言犹未尽。
守仁书呈曰仁正郎贤弟道友。守俭、守文两位弟弟同看。也可以读给守章听听。
二月十三日。
【点评】
把手头的事干好
1516年农历九月,阳明先生45岁时,接到了新的任职,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地方,任务是剿匪安民。农历10月回浙江老家辞行,11月在途中时已经开始部署闽粤前线的剿匪战役。这次战役,阳明先生亲临前线,靠前指挥,采用了麻痹敌人、攻其不备的战术,历时三个月,剿灭了横行几十年的土匪集团。
在本书前面的家信中,有落款为“阳明居士”的,有落款为“阳明山人”的,现存阳明先生的书信中,落款为“山人”和“居士”的不少,这样的落款反映了他的超然心情,即身在官场,却不留恋功名利禄。因为不留恋功名利禄,才能放开手脚,才能不计个人得失,才能廓然大公,才能开启良知,才能决胜于战场。打仗是这样,考场是这样,干任何事都需要这个廓然大公之心。个人利害横在心中,患得患失,打不了胜仗,干不了大事。
从信中我们知道,几个修学圣贤学问的道友约定,将来要归隐山林,要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为此徐爱已经在浙江老家置办了“北海”庄园,整修好就可以入住了。阳明先生一心盘算着,等打完仗,就去过陶渊明的隐士生活呢。但是盘算归盘算,他仍然在踏踏实实地指挥打仗。因为理想在前,当下才是现实,所以要干好当下的事。
生命的本质就是当下,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未来,当下才是真实存在。清醒地觉知当下,干好手头的活儿,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生命就像一条长河,长河虽长,却是由一滴滴水汇聚而成,生命虽然不短,也是由一个个当下连续而成。
【拓展性知识链接】
吟社、读书会与会讲
明代,阳明先生的老家余姚学风很盛。小小一个县,有明一代,出了三个状元。
阳明先生几封家书中都讲到,在求学的过程中,学友很重要。学友的组织形式有吟社、读书会、书院等。吟社和读书会,有家庭形式的,有社会性的。
阳明先生的祖父竹轩翁与菊庄翁老先生成立有吟社,互相之间,你唱我和,吟诗为乐。
阳明先生的父亲王华早年与陆恒、谢迁、黄珣等人成立有读书会。陆恒是阳明先生的私塾先生,后来因为操行优良,通过举遗贤的途径,被朝廷任命为广东石城县知县。谢迁比王华早两届中状元。黄珣与王华同年进士,北京殿试中,王华是状元,黄珣是榜眼;前一年的杭州乡试中,黄珣是解元,王华第二名。
家书中提到的王世瑞、章世杰与王华是诗赋唱酬的朋友。家书中提到的其他人,要么是朋友,要么是弟子,在赴赣前,这班朋友欢聚映江楼,为阳明先生饯行。所以家书中都有问候。
书院盛于宋代。阳明先生做官时注重教化,教化的一个途径是办社学和书院。晚年和身后,心学大行于天下,弟子和再传弟子在各地办了不少书院。
书院学习的一个重要形式是会讲。有主讲,有互动;主讲可能不止一位;学风活跃自由,又不失庄重。
阳明先生那个时代,有不少诗书传家的大家族。与竹轩翁成立吟社的菊庄翁,儿子魏瀚进士出身,孙子魏朝端与阳明先生同年中举。
谢迁弟弟谢迪,儿子谢丞都是进士出身。
阳明先生岳父诸让与谢迁同年进士,诸让的孙子诸阳举人出身。
阳明先生家,父亲王华做过私塾先生;祖父王伦在“浙东西”是有名的私塾先生,“雅善鼓琴”,鼓罢琴,雅兴未尽,往往要“歌以诗词”,之后让子弟应和。这是在经常举办家庭音乐会和诗歌会。在题为《阳明先生的家人和家族源流》的点评中,可以知道,王家可谓诗书传家,源远流长。
与诸弟书·“严于律己”与弟共勉 正德十三年(1518)
乡人自绍兴来,每得大人书,知祖母康健,伯叔母在余姚皆纳福,弟辈亦平安,儿曹学业有进,种种皆有可喜。且闻弟辈各添起楼屋,亦已毕工。三弟所构犹极宏壮,规画得宜,吾虽未及寓目,大略可想而知。此皆肯构1贻谋2,势所不免,今得蚤3办,便是了却一事,亦有可慰也。
吾家祖父以来,世笃友爱。至于我等,虽亦未至若他人之互相嫌隙,然而比之老辈,则友爱之风衰薄已多。就如吾所以待诸弟,即其平日,外面大概亦岂便有彰显过恶。然而自反其所以,推己尽道,至诚恻怛之处,则其可愧可恨,盖有不可胜言者。究厥所以,皆由平日任性作事,率意行私,自以为是,而不察其已陷于非;自谓仗义,而不觉其已放于利;但见人不如我,而不自见其不如人者已多;但知人不循理,而不自知其不循理者亦有;所谓“责人则明,恕己则昏”4。日来每念及此,辙自疚心汗背。
痛自刻责,以为必能改此凶性,自此当不复有此等事。不知日后竟如何耳。诸弟勉之。勿谓尔兄已为不善而鄙我,勿谓尔兄终不能改而弃我。“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5诸弟勉之!
吾自到任以来,东征西讨,不能旬日稍暇,虽羁鸟归林之想无时不切,然责任在躬,势难苟免。今赖朝廷威德,祖宗庇荫,提兵所向,皆幸克捷,山寇峒苗,剿除略尽,差可塞责。
求退乞休之疏去已旬余,归与诸弟相乐有日矣。为我扫松阴之石,开竹下之径,俟我于舜江之浒。且告绝顶诸老衲,龙泉山主来矣。
族中诸叔父及诸弟不能尽书,皆可一一道此意。
四月廿二日,寓赣州长兄守仁书寄三弟、四弟、六弟、八弟收看。
外:葛布两匹,果子银四钱,奉上伯、叔母二位老孺人。骨箸四把,弟辈分用。
外又:郑二舅书一封,江南诸奶奶书一封,汪克厚书一封,闻(人)邦正弟兄书一封。至,即时可分送。勿至遗失,千万千万!
又:廿一叔书一封,谢老先生处书一封,皆留绍兴,倘转寄到家,亦可即时分送。
闻(人)姨丈、汪九老官人及诸亲丈,及诸相厚如朱有良先生、朱国材先生辈,相见时可道不及奉书之意。
又一封示诸侄。
【注释】
1肯构:出《尚书·大诰》,意为建造房屋,或者营缮。
2贻谋:出《诗·大雅·文王有声》,指父祖对子孙的训诲。
3蚤:通“早”字。
4责人则明,恕己则昏:出北宋范纯仁《戒子弟言》:“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意为:“一个人虽然再笨,指责别人的错误时却能说得明明白白;一个人即便很聪明,如果总是姑息自己的错误,就会变得糊里糊涂。”
5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出《诗经·小雅·斯干》,意为:哥哥弟弟在一起,和睦相处,没有欺凌和诈骗。
【译文】
每次有家乡人从绍兴来,我总能收到父亲大人的信,从信中知道祖母身体健康,伯母和婶母在余姚老家享福,弟弟们也各自平安,侄儿辈学业进步,总之各方面都让人高兴。并且听说弟弟们都新建了楼房,也已经建造完工。听说三弟建的楼房特别气派,设计得很合理,我虽然还没能看到,凭想象也能知道个大概。建造房屋和教诲子孙,这都是免不了的,现在能早一天办成,也是完成了一项大任务,这也是令人欣慰的。
我们家从祖父那辈人算下来,一家人都相处得特别忠实友爱。到了
我们这一辈,虽然还不至于像有的人家一家人互相猜疑、互相怨恨,但是和老辈人比起来,我们之间友爱的风气已经衰败浇薄了不少。就拿我平日对待各位弟弟的态度来说,虽然在外人看来大体上也没有什么显眼的过错,然而我扪心自问,对照圣贤的标准反省自己,检讨自己是否做到了真诚和悲悯,反省和检讨后,我心生惭愧,我痛恨自己,这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追究这个原因,都怨我平日做事任性轻率,心中有私,却自以为是,根本察觉不到自己已经走偏了路;自认自己是主持正义,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就因为放纵而偏向了利益;只看到别人都不如我,却不能发现自己身上不如人的地方也很多;只知道别人不遵守礼法,却察觉不到自己也有不遵守礼法的地方;这就是“责人则明,恕己则昏”。这些日子一想到这些,我就会惭愧和痛苦得后背出汗。
我现在对自己严加责备,以后要严格要求自己,我以为这样一定会改变自己身心上的这些不良习气,从此以后应该不会再犯这些错误。不知道今后会不会彻底改掉。各位弟弟共勉吧!不要认为你们兄长做过不好的事就鄙视我,不要认为你们兄长不能痛改前非就抛弃我。“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各位弟弟共勉吧!
我就任南赣等处地方巡抚职务后,对境内的土匪东征西讨,根本没有连续十天的空闲时间,虽然辞官归田的想法一直很迫切,但是肩上承担的责任,是绝对不敢推卸的。今天仰仗朝廷的威力和功德,又有祖宗暗中保护,我统率军队剿匪,侥幸每一仗都取得了胜利,山中的土匪和洞内的强盗,基本上剿灭了,勉强算尽到了自己为官一方的责任。
请求退休的奏疏已经发出去了十来天,回家与各位弟弟一起快活的日子快要到来了。你们先替我把松树下的石台打扫干净,把竹林中的小路铺好了,到时候提前在舜江岸边等着接我,并且告诉龙泉山顶上那几位老和尚,就说龙泉山主要回来了。
家族中各位叔叔和各位弟弟,没能给他们每人写信,可把这个意思告诉他们。
四月二十二日,长兄守仁从赣州写给三弟、四弟、六弟、八弟收看。
外:葛布两匹,果子银四钱,敬奉伯母、婶母两位老夫人。骨筷子
四把,弟弟们分用。
外又:郑二舅信一封,住在舜江南岸的各位奶奶信一封,汪克厚信一封,闻人邦正兄弟信一封。收到后,立即分头送给各人,别弄丢了。千万千万!
又:廿一叔信一封,谢(迁)老先生信一封,这两封信留在了绍兴,等转寄到余姚家里后,也可以立即分头送给各人。
闻人姨父、汪九老官人,及各亲戚家的长辈,以及各位交情深厚的,比如朱有良先生、朱国才先生等,有机会见到他们时转达我没能一一写信的意思。
又一封是写给侄儿辈的。
【点评】
批评人的技巧
此信开头说祖母康健,结尾处说土匪已经基本剿灭了,请求退休的奏疏已经上呈十几天了。由此推算,此信写于1518年,阳明先生时年47岁。《年谱》记载,1518年三月初四上奏请求退休,六月十八又上奏请求退休,第二年的正月再次上奏请求退休,再次请求退休时说祖母病重了。
从1517年正月到任,到写此信时的1518年四月,一年多时间,阳明先生领兵先后剿灭了漳南、横水和桶冈、三浰等三大土匪集团,这期间要重新训练民兵,要筹备钱粮,而且这些土匪集团已经肆虐了几十年,横行四省,一座座贼巢都藏在悬崖峭壁间,山高林密,瘴气湿重。一介书生,初次领兵,行程二三千里,蹚水攀岩,用谋设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战功赫赫,完全有资格骄傲一些。
但是我们看这封信,在做自我批评。自我批评的目的是在教育大家族中的弟弟们。按一般人理解的,阳明先生这么大的官,这么大的功劳,教育没有功名的弟弟们,完全可以直接点名批评,完全可以直接指出来谁谁不对,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弟弟们会怎样想?弟弟们会怎样做?这就给弟弟们树立了一个标杆,这就给弟弟们树立了一面镜子。这就叫身正不令而行。
写信的四月份,阳明先生结束了剿匪战役,回到赣州,开始建设学校,制定乡约民规,出版书籍,进行文化和道德建设。他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山中贼,就是土匪强盗;心中贼,指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自私自利、贪婪、愚痴等不良习性。怎么破心中贼呢?阳明先生说:为善去恶致良知,知行合一做圣贤。
【拓展性知识链接】
齐家与治国、平天下
此信写于赣州。
《弘治十二年进士登科录》中记载了阳明先生的家状,有一条:“弟守义、守礼、守智、守信、守恭、守谦”。其中守义和守智是伯父王荣的儿子,守礼、守信、守恭是叔叔王衮的儿子。这个时候,阳明先生亲弟弟王守俭才四岁,没有被写上,守文和守章没有出生。另外,阳明先生曾祖王世杰弟兄两人,弟弟世昌的曾孙也是守字辈。
《大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能力小就齐小家庭,能力大就要齐大家族。阳明先生作为守字辈长兄,像个领头雁一样,负有榜样的作用。对“正”字辈的侄儿辈,还负有引导的责任。这封给余姚各兄弟的信,在做自我批评。
古代聚族而居,管理好一个家族,也是在培养和积累治国和平天下的经验。
古代的国,一般是诸侯国;明代的国,只是藩王的封国,朱棣靖难胜利后,藩国既没有领土,也没有行政,要管理的只是自己一个支系的王室宗族,本质还是“齐家”。
古代朝廷统领的是天下。
明代有雅称知县为“百里侯”的,雅称主管一省行政事务的布政使为“方伯”的。百里侯,意为方圆百里的诸侯;方伯,用来称呼殷周时代的一方诸侯之长。春秋时的一些诸侯国,方圆也就百十里地。所以说,知县、知府、布政使,这些当官的都是在“治国”。
当不了皇帝,就没有平天下的资格吗?道家认为,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人身就好像是一个天下,心,是这个天下的皇帝,眼、耳、鼻、舌、身、意,是这个天下的臣民。尤其是这个意,很不安分,所谓的心猿意马,有时候肚子明明吃撑了,这个意念还是想再吃一口,结果吃成了高血糖和高血脂;明明家里有老婆,到了街上还是有非分之想;有时候……
一个意念就好比一个臣民,有好念头,这是良民;不好的念头,这是刁民,保护良民,教育和管制刁民,不就是平天下吗!心安理得,不就是天下太平吗!所以说,管理好自身,也是平天下。
回头再说知县、知府和布政使的“治国”。阳明先生说,搞行政和修身是一回事,因为人心是一样的,人性是一样的,自己喜欢的别人也一定喜欢,自己讨厌的,别人也会讨厌。其实,管理整个天下,也只是在管理一个人性。男女老少,古今中外,黑人白人,不都是一个人性吗?拥有四海,也好比是在管理一个人!
阳明先生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按这个说法,齐家与平天下还是一回事。
此信手迹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寄诸弟·一念改过,即得本心 正德十三年 (1518)
屡得弟辈书,皆有悔悟奋发之意,喜慰无尽!但不知弟辈果出于诚心乎?亦谩为之说云尔?
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人孰无过?改之为贵。蘧伯玉1,大贤也,惟曰“欲寡其过而未能”2。成汤3、孔子,大圣也,亦惟曰“改过不吝”4“可以无大过”5而已。人皆曰:“人非尧舜,安能无过?”此亦相沿之说,未足以知尧舜之心。若尧舜之心而自以为无过,即非所以为圣人矣。其相授受之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6彼其自以为人心之惟危也,则其心亦与人同耳。危即过也。惟其兢兢业业,尝(常)加“精一”之功,是以能“允执厥中”而免于过。古之圣贤,时时自见己过而改之,是以能无过,非其心果与人异也。“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者,时时自见己过之功。吾近来实见此学有用力处,但为平日习染深痼,克治欠勇,故切切预为弟辈言之,毋使亦如吾之习染既深,而后克治之难也。
人方少时,精神意气既足鼓舞,而身家之累尚未切心,故用力颇易。迨其渐长,世累日深,而精神意气亦日渐以减,然能汲汲奋志于学,则犹尚可有为。至于四十、五十,即如下山之日,渐以微灭,不复可挽矣。故孔子云:“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7又曰:“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8吾亦近来实见此病,故亦切切预为弟辈言之。宜及时勉力,毋使过时而徒悔也。
【注释】
1蘧伯玉(约前585-前484),名瑗,字伯玉,谥成子。春秋时期
卫国大夫,奉祀于孔庙东庑第一位。
2欲寡其过而未能:出《论语》,意为:蘧伯玉这样的大贤人“想少犯些错误却还没有做到”。
3成汤(?-前1588),即商汤,姓子,名履。商朝的建立者。
4改过不吝:出《尚书》,意为:“改正错误要坚决”。
5可以无大过:出《论语》,意为:“可以不犯大的过错了”。
6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书经·大禹谟》,意为:“人的思想是危险的,道的内涵是精微的,体察道的精微,始终如一地遵守,如此,才是实实在在地秉承着那不偏不倚的中和之道。”危:指人心专欲求利违义生害而言。微:指道心微妙难见。精:精纯无私。一:专一。允:信。执:秉持。中:中庸,无过无不及。
7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出《论语》,意为:如果人到四五十岁还没有闻道得道,那他就不值得敬畏了。
8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出《论语》,意为:人到了老年,血气衰弱,要警戒的是贪得无厌。
【译文】
接连收到弟弟们的信,每封信都表达有因为后悔而觉悟、又因为觉悟而振作的意思,我非常欣慰。只是不知道弟弟们的后悔、觉悟和振作是发自内心呢,还是随便说说?
人心的本然状态像阳光一样皎洁无暇、明明白白,这样的心上一旦出现什么过错没有自己不知道的,知道错了而不改错就成了病。有了错误念头马上改,改错的当时就恢复了心的本然状态。人哪有不犯错误的,最可贵的是能改正错误。蘧伯玉是大贤人,也还只是说:“我想让自己少犯些错误,却未能做到。”成汤、孔子,他们是大圣人,也还只是说:“改正错误的态度要坚决,不能犹豫。”“可以不犯大的错误了。”人们都说:“人不是圣贤,哪里能不犯错误呢?”这也是人云亦云,有这种说法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尧舜他们圣人的心。如果尧舜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根本就不会犯错误,那他们也就不再是圣人了。他们相互传
授的心传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他们圣人自己也认为人心充满了诡计(“危”通“诡”),所以很危险,这就说明圣人的心与常人也是一样的。“危”,即“过错”。做人做事一定要谨慎勤勉,时时刻刻克治心上的习气,恢复心的本然状态,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才能避免错误。古代的圣贤,他们每时每刻都能觉察到自己的过错,知错马上就改,所以才能保证心上不存留错误,这并非因为圣贤们的心不同于常人。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总是小心谨慎,在别人听不见的地方也总是心怀敬畏,这才是时时刻刻能够觉察自己过错的功夫。我最近真正地体会到了这种学问的用处,但是因为过去养成的不良习气根深蒂固,还欠缺彻底克治的勇气,所以我现在郑重地急迫地预先把这个方法说给弟弟们,好让你们别像我一样把不良习气养得又深又厚,将来克治起来就太难了。
青少年时代,人的精气神还能够被激发振作起来,自身和家庭的拖累还不紧迫,所以做人做事还容易发力。长大后世俗的牵累越来越重,精气神也逐渐衰减,但是如果能够急切地振作起来,一心一意地做圣贤学问,也还可以有所作为。人到了四十、五十,就像落山的太阳,精气神渐渐地就衰败了,那就很难好转了。所以孔子说:“人到四十、五十还没有明白道理,这个人也就不值得敬服了。”孔子还说:“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应该戒贪。”我最近也真正地理解了这种病症,所以我也要郑重地急迫地预先说给弟弟们知道。应该努力抓紧时间,不要因为今天虚度年华而落得将来后悔。
【点评】
本心之明,皎如白日
此信写于1518年,这年四月,阳明先生结束剿匪工作,开始了地方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建立学校和书院,制定乡规民约,出版《大学》《传习录》等书籍。学习圣贤学问的学生从各地汇集到了赣州,阳明先生开始了战后的讲学。
道德建设和剿匪工作有类似的地方,剿匪是剿灭和转化人群中的邪恶之辈,道德建设是剿灭和转化心中的邪恶念头和不良习气。剿灭和转化心中的邪恶念头和不良习气,目的是恢复本心的光明。本心,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个至善,就是阳明先生后来提出的良知。良知本来是无善无恶的,被后天的习气熏染,才有了不善。怎么恢复到本心呢?阳明先生晚年提出了“为善去恶”的方法,简单说,就是自我批评,改正错误。
此信要点提示如下:
一、本心之明,皎如白日。
二、圣贤不是不犯错误,而是能及时地发现和改正错误。
三、做学问趁年轻,否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拓展性知识链接】
十六字心传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阳明先生说,这是尧、舜、禹递相传授的心诀,有人称之为儒家的十六字心传,从身心修养上来说,也有人称之为“心法”。在尧、舜、禹之间,国家的禅让是硬件,这十六字心传好比是软件。
这里有几个儒学的基本概念:人心、道心、精、一、中。
人心,就是我们普通人的心;道心,可以用天理替代,可以说是圣人的心;
精,可以理解为纯粹,阳明先生从字的结构上解释说,好比舂米,要舂得洁白纯粹;
一,是独一无二,从修养工夫上说可以理解为“慎独”,从修养境界上说可以理解为“天人合一”,阳明先生解释为“独知”,他说:“致良知者,此知即一”;
中,《中庸》说“天下之大本”,朱熹解释为“不偏谓之中”。
这句话意译为:人心充满危险诡诈,道心很微妙,人心经过修炼净化和道心合一,从容中道而行。
《孟子·尽心》上下章,是说心的修养。
阳明先生在《象山文集序》中首句写道:“圣人之学,心学也”,在《重修山阴县学记》中写道:“夫圣人之学,心学也。”这和十六字心传是一脉相承的。阳明先生说,良知只能从心上开发出来,不可能从心外求来。对此,阳明先生的弟子有误解。阳明先生在滁州当太仆寺少卿时,教弟子们静坐,有弟子从静坐中得到些享受,就有了逃避世事的错误想法。因此,到南京当鸿胪寺卿时,再教弟子就有了“省察克治”的说法,再后来,又变成了“在事上磨炼”。
阳明先生说“心即理”“心外无物”,阳明先生又说“万物一体”,可见阳明先生说的是“心物一体”。这就好比一个舞剑高手,舞剑时达到了心、身、剑合一的境界。说“心剑合一”是唯心主义,是不合适的。又比如阳明先生指挥打仗,战无不胜,他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是他从小刻苦钻研磨练出来的,不是单纯坐山洞坐出来的,坐山洞开发出了大智慧,大智慧把以前积累的军事知识提升为军事智慧,在赣州的三次剿匪战役检验了他的军事智慧,所以才有后来平叛战争中临时召集义军、43天摧毁十万叛军的经典胜利。
阳明先生说,悟道的人无所不知,也只是知道个天理。由此,只能说,悟了道,有了大智慧,再学什么技术会更快更好,不是说不学就会。
从十六字心传,到阳明心学,是一以贯之的。就像今天的月亮还是古代的月亮一样,今天的良知也还是古代的良知。古今人心都是一样的,古今人性都是一样的。
阳明先生身后,良知学因为地域被分成几个学派,江西以邹守益(1491-1562)、欧阳德(1496-1554)为代表,不尚空谈,主张实学。以王畿为代表的学派,主张“良知现成”,不需修为,把后人带入了歧途。
寄余姚诸弟·择良友,从良师是成功的捷径 嘉靖元年(1522)
此间家事尚未停当,专俟弟辈来此分处,何乃一去许时不见上来?先人遗教在耳,其忍恝然若是耶?田庄农务虽在正忙时节,亦须暂抛旬日,切不可再迟迟矣。正心1、正思2候提学3一过,即宜上来。正恕、正愈、正惠先可携之同来。近日正思辈在此,始觉稍有分毫之益,决不可纵,令在家放荡过了也。此间良友比在家稍多,古人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是真实不诳语。
长兄伯安字白。三弟、四弟、六弟、八弟同看。伯叔母二位老孺人同禀此意。
【注释】
1正心:阳明先生从侄,从学阳明先生。钱德洪等余姚数十名弟子拜阳明先生为师,就是由王正心引见的。正恕、正愈、正惠,皆阳明先生大家族中的侄儿辈。
2正思:阳明先生叔叔王衮的孙子,王守礼的儿子,字仲行,号五云,嘉靖元年(1522)举人,嘉靖八年进士,做官到知府。
3提学:提督学政的简称。明代省级设提刑按察使司,下设提学道,由按察司副使或者佥事任职,提督全省学政。
【译文】
这里家务事还没有处置好,专门等着几位弟弟来这里一一处置。为什么你们一走这么长时间竟然再也不来了?祖宗的遗训我们经常听,我们怎么能忍心这样漠不关心呢?田里的农活儿即便正赶上农忙时节,也
应该放下农活儿十来天时间,千万不要再拖延下去了。
正心、正思,等提学官员考察通过后,要立即过来。正恕、正愈、正惠三个孩子,弟弟们过来时可以领着一起先过来。这段时间,正思他们在这里学习,已经发现了一点点进步。所以千万不能放任孩子们,不能让他们在家里没有管教。毕竟这里好学伴要比余姚老家多一些,古人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来比喻好朋友的作用,是实话,不是骗人的假话。
长兄伯安写给三弟、四弟、六弟、八弟同看。也要向伯母和婶母两位老夫人禀告这个意思。
【点评】
学习环境很重要
此信写于晚年在绍兴期间。信中要求家住余姚的四位从弟把孩子送到绍兴读书学习。为什么呢?这个时候,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学问彻底成熟了,是当之无愧的良师。再一个是同学多。《年谱》记载,阳明先生有次在稽山书院讲学,听讲的学生有三百多人。这个时候,绍兴汇聚了来自各地的青年学生,绍兴城内外的大小寺院住满了青年学生。后来,学生们建起了阳明书院。学生多,学风浓,都是正能量,自制能力不强的孩子们来到这个环境中,互相督促,互相探讨,互相鼓励,见贤思齐,进步快是自然而然的。
我们家在大学附近住,孩子不管是读高中还是读大学,假期在家时,他喜欢到大学图书馆或者教室去学习。因为他自己发现,在家诱惑太多,看见床就瞌睡,看见吃食就想吃,拿起手机就放不下。而在图书馆或者教室,大家都在学习,这就会产生像先生强调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有助于一心一意地学习。
【拓展性知识链接】
无友不如己也
家书中引用了古人一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阳明先生认为,做人、做学问,不能没有师友。有老师,可以做榜样;有朋友,可以做参照。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比自己高明的,自然是自己的老师,可以见贤思齐;不如自己的,有了比较,就可以引以为戒。
阳明先生说,良知自知,良知就是孟子说的那个知道是非的心。所以说,良知开发出来后,能够分清是非;一个人有了不好的念头,有了不好的行为,自己很清楚;就像小偷都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耻见不得人一样。所以也可以说,一人行,必有我师,良知就是那个老师。阳明先生和绍兴知府南大吉说过这样的话,也写过这样的诗句。阳明先生说,欺骗别人容易,欺骗自己最难。
虽然不好的人也可以作为参照,可以作为老师,可以作为朋友,那是对能够分辨是非,并且有自控能力的人来说。否则,交朋友就要遵守《论语》中“无友不如己”这个原则。这句话有三个内涵:
一、不同道不相为谋。与有着相同追求的人交朋友。
二、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朋友,见贤思齐。
三、多看别人的优点。每个人都有长处,只学别人的长处。
这样,与优秀朋友相处,耳濡目染,长期熏陶,就会“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寄伯敬1弟·兄弟和睦,邻里相亲 嘉靖四年(1525)
前正思辈回,此间事情想能■悉。我自月初到今腹泻不止,昨晚始得稍息。然精神甚是困顿,更须旬日,或可平复也。此间雨水太多,田禾多半损坏,不知余姚却如何耳?穴湖及竹山祖坟,雨晴后可往一视。竹山拦土,此时必已完,俟楚知县回日,当去说知。多差夫役拽置河下,俟秋间我自亲回安放也。
石山翁2家事,不审近日已定帖否?子全所处未必尽是,子良所处未必尽非,然而远近士夫乃皆归罪于子良。正如我家,但有小小得罪于乡里,便皆归咎于我也。此等冤屈,亦何处分诉。此意可密与子良说之,务须父子兄弟和好如常,庶可以息眼前谤者之言,而免日后忌者之口。石山与我有深爱,而子良又在道谊中。今渠家纷纷若此,我亦安忍坐视不一言之?吾弟须悉此意,亦勿多去人说也。八弟3在家处事,凡百亦可时时规戒,俗谚所谓“好语不出门,恶言传千里”也。
六月十三日,阳明山人书寄伯敬三弟收看。
【注释】
1伯敬:即王守礼,叔父王衮长子,家族行三。
2石山翁:姓吴,浙江余姚人。阳明先生朋友。与谢迁等人有诗词唱和。
3八弟:即王守恭,叔父王衮幼子。
【译文】
前些日子正思等人回去了,我这里的情况想来你们也■知道了。我从月初到现在一直拉肚子,直到昨天晚上才有好转,但是精神头儿仍然
非常疲惫,还需要十来天时间,或许才能彻底恢复。这里雨水多,田里庄稼被淹,多半损坏了,不知道余姚情况怎么样?穴湖和竹山两处祖坟,等天晴了应该去看看。竹山祖坟园那里的拦土挡水工程,现在应该已经完工了。等楚书知县回来时,要去说给他知道。多派些人手,把棺椁拉出来放置到河边,等秋天我回去亲自安排安放。
石山老先生的家事风波不知道平息下来没有?子全处理事儿的方法不一定都对,子良处理事儿的方法不一定都错,但是不管是乡邻还是亲戚却都认为错在子良。正像我们家,不管什么小事得罪了乡邻乡亲,大家便都归罪于我。这些冤枉,又能到哪里去辩解。这个意思可以私下里说给子良,一定要让他们父子兄弟和好如初。父子兄弟和好了,既可以平息眼前一些人的恶言恶语,又免除了嫉妒者日后的造谣生事。石山和我交情深厚,子良又和我一起学习过圣贤学问,现在他家里乱成这个样子,我怎么能够漠不关心地不劝和他们呢。弟弟你要明白这个意思,但是也不要兴师动众地去他家里劝说。八弟在家不管办什么事儿,也要经常规劝和告诫他。俗话说“好话不出门,恶言传千里”。
阳明山人写给三弟伯敬收看。
六月十三日。
【点评】
互谅互让好兄弟
此信写于晚年家居绍兴时,写给余姚老家的从弟王守礼。在现存的家书中,从没有发现提到二弟的。那么家族中,大伯和叔叔都不在了,余姚老家自然就是三弟王守礼管事。
此信有三项内容,一是安排弟弟保护祖坟,别被水淹了。过去人真孝敬,晚辈为长辈选择坟地风水时,首先考虑的是预防水患和虫害,虫害是指白蚁。第二项内容是请王守礼劝诫八弟王守恭,因为他行为不端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绍兴。作为家族长兄,又有功名在身,阳明先生有责任劝阻从弟的仗势欺人。大家族出了丑闻,阳明先生是第一个背黑锅的人。
另一项重要内容是请王守礼调解石山翁家两个儿子的兄弟矛盾。石山翁和阳明先生是好朋友,儿子子良修养圣贤学问,所以阳明先生把解决矛盾的突破口选在了子良身上。既然修养圣贤学问,就要学会自我批评,就要宽以待人,就要退让一步。如果自己兄弟都不能忍让,都处理不好关系,圣贤学问又学到了哪里呢?兄弟相处,朋友相交,肯吃亏才能处好。退一步海阔天空!人人都有良知在,我们退让,我们谅解,我们愿意吃亏,对方还好意思得了便宜不饶人吗?更何况是我们亲兄弟!所以说,互谅互让好兄弟。
【拓展性知识链接】
乡绅与乡贤文化
明代,朝廷命官只设置到县一级,县里官员不多,主要有正七品知县、正八品县丞、正九品主簿,典史、县学教谕、医官等不入流品。像阳明先生剿匪后新设置的小县,只设知县和典史两人。县下设乡、都(图)、里、甲。最基层的里长、甲长都是轮值的。基层里、甲主要靠“老人”来协调管理。
老人,是推选出来的德高望重之人,一般为三人,负责调解基层婚姻、田土等非刑事性质的纠纷。另外,有秀才功名和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因为知书明理,往往也是乡村秩序的协调人;再有,就是退休返乡的官宦,也往往是乡村公道的主持人。乡村多是一姓一族聚族而居,族长也是乡村秩序的稳定者。这些人都只有名分,却不需要俸粮。
有的乡村宗族,设有义田、义仓,用来扶贫助困、赡养孤寡。这些义田,可能是大户独资捐献,可能是各户共同分担。宗族一般有族谱和家谱在用血缘关系维系着,祠堂往往是他们集会的地方,婚丧嫁娶互帮互助。
政府提倡的春秋两季的乡饮酒礼,目的是宣传睦邻,提倡尊老爱幼。乡村广场立有红色的旌善亭,用来表扬好人好事;黑色的申明亭,用来批评不良现象。老人,定期在申明亭前调解邻里矛盾。
治安上实行保甲法,有钱出钱,有人出人,联巡联防。
这就是明代的乡绅和乡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