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外地佬
高旺财回家跟老婆炫耀了被雨点砸中的事情。
“中六合彩,你懂不懂?这就是中六合彩。”
头些年,什么“第三次世界大战”,什么“女王过生日放假三天,边防港警也休息”等等各种谣言满天飞,加上港城经济确实比羊城好。
高旺财有不少同村年轻人跑到了港城,除了一小部分混的不错,大部分只能维持温饱,还有几个实在混不下去的又跑回来了。
“六合彩”这个词就是高旺财从回来人那里听来的。
“我不懂什么六合彩,我就想算算一万件我们能赚多少。”
一个被窝睡不出两家人,高旺财媳妇赶紧拿出计算器算账。
“老婆,那我们就算,你看看一万件我们能赚多少钱?”
人逢喜事精神爽,高旺财看自己年近四十的婆娘,都觉得好像看到了大姑娘。
吧嗒!
他捧着老婆的脸,亲了一口。
“你干什么?老了老了,还不要脸,不正经那样,一会儿让孩子们看见。”
高旺财老婆吓了一跳,她推开高旺财,又抹了一把脸上的口水,笑骂了一句。
这岁数,爱来爱去的俗。
唯有钱财是真爱。
高旺财也不生气,嘿嘿憨笑,催着老婆算账。
“一万件除去皮料,还有拉链什么的辅料,人工,电费什么的。利润还有一共217540块。”
高旺财老婆计算器按得飞快,一连算了两遍,最后报了一个数。
“二十一万多?那再减去五千块。”
“怎么还减五千?”
看着计算器上的数字,高旺财老婆喜上眉梢,听说少五千,马上皱眉质问道。
“哎呀,老婆,人家苏老板也是老客户了,这是刚才谈好的优惠。这点小钱,我们让出去也无所谓的啦”
高旺财搂着老婆安抚道。
他们这个小服装厂,在羊城不占任何优势。
当年,村里人青壮劳动力大部分跑到了港城谋生。
高旺财也想着去闯一闯,他妈不同意,东挪西借凑了三百块彩礼,去隔壁村给儿子讨了个老婆,这才把儿子的腿拴住。
每每想到这,高旺财就心有不甘,也正因如此,他看附近村子有人开服装厂赚的钱,才东挪西凑也做起了生意。
有些生意不是谁做都能赚到钱的。
高旺财扑腾了几年,也只是赚点小钱,远远没有达到发家致富的程度。
南山村服装厂有几十家,大工厂一年四季都有订单。
这些工厂不是国营的就是外资建的,主要给给外国服装品牌加工衣服,而他们这种家庭作坊,根本没有订单。
开了三四年工厂,他们好一好每年也就赚个一万块。
而自从遇到了小苏老板他们,日子就好过起来了,这几笔生意,加在一起才半年多,就有三十多万的利润。
“行行行,就你大方。”高旺财老婆笑骂道。
平时连一毛钱都舍不得花的人,在看到利润后,也觉得不差五千块了。
“老婆,做生意,要懂得取舍。”高旺财感觉自己一只脚已经踏入了百万富翁行列。
赚到钱第一件事就是换个车,这是高旺财的愿望。
其实他最想换的是老婆。
这个婆娘哪里有年轻貌美,进城务工的小丫头们好看。
好几个老板都金屋藏娇,还偷着生了好几个儿子。
他也眼馋,不过也只局限于眼馋。
老婆娘家兄弟六个,他真打不过。
高旺财也认命,这辈子没什么艳福就没什么艳福吧。
“对了,老高,你说苏老板什么时候要来着?”高旺财老婆放下计算器,回头问道。
“小苏老板他们说一周。”
“一周?你答应了?”
他们一个小作坊,皮料辅料都是现买现用,怎么可能在一周内加工出来几千件衣服?
这不是开玩笑吗?
“嗯,我答应了。”
“老高,你是不是疯了?”
他们服装厂不仅没有辅料,原料,就是工人也不够用。
附近工厂的工资给的比他们高,这两天工人纷纷跳槽去了其他厂。
“什么我疯了?”高旺财皱眉,很是不悦,“我要是不答应,怎么拿订单?你知不知道现在别的厂子都抢订单呢?”
“哎……”高旺财老婆叹了口气,“那怎么办?”
“先把给日日升做好的给他们,日日升的订单先拖一拖。”
“老高,我可听说日日升和永青不对付,这样行吗?”
临海的“日日升”和江城的“永青”,这两家服装店本来不相关,可不知为什么却成了死对头。
羊城的服装圈子就这么小,做服装这行的就是想不知道这点八卦都难。
“没事,你听我的吧。”高旺财不以为然道。
两人又商量了一阵发货之类的,高旺财老婆突然想到一个关键问题。
“老高,小苏老板他们给的定金呢?”
“什么定金?”
高旺财被问懵了,皱着眉问道。
“不是我说,老高,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这批货的20的定金啊!”
“卧槽!喝多忘了这事了!”
高旺财一拍大腿。
人一高兴就得意忘形,忘了重要的定金
“你就说说,你还能干什么?他们还没走吧,你明早就给我去要账。”
另一边,苏觉晓看时间还早,开着车带带着大哥绕着羊城转了一圈。
现在羊城的城区面积还不像后世那么大,市区内高楼大厦也没有那么多。
在城中心绕一圈不过半个多小时,但一个年轻女同志开着一辆桑塔纳八九点在路上兜风,还是引来不少人侧目。
“小姑娘开这么好的车,一看就是男人给买的。”
“你说这开放有什么好处,传播不良风气!”
“啧啧啧,也不知道害羞,为了享福,不要脸。”
几个岁数大的,因为眼红,嘴里说着酸话。
旁边的一个高个子的年轻人听不惯,反驳了几句,
“你们知道那是什么车吗?桑塔纳,两万多块,上车牌那都是靠关系的。”
有钱买车还不算,上车牌才是最费事的。
前段时间,周斌提了车马上找熟人,疏通了关系,上了个吉利的车牌。
【江城01·66888】
苏觉晓看到车牌号码都惊呆了,拉着周斌问这车牌拍卖花了多少钱。
要知道几十年后,这种吉祥号码牌拍卖高达几百万。
“什么拍卖?我就花了几千块钱,找人上了车牌。”
拍卖?周斌一脸疑惑。
啥时候这高级玩意还放到车牌上了?他就听说过古董拍卖。
现在路上车少,只有有钱的老板才能买得起私家车。
路人哪里懂吉祥号码的价值,还在讨论女司机开车,有伤风化这种老掉牙的话题。
“什么桑什么纳,不都是四个轮子的车吗?毛还没长齐呢,少学什么洋词。”
“什么没长齐?开车多难,怎么,你会开啊?”年轻人不服气道。
“怎么不会,我在农村开过拖拉机,那不一样吗?”
“那你开一个给我看看啊!”
苏觉晓完全没有注意到身后,已经有一群人因为她吵了起来。
她将车停在了一旁的小饭店门口。
现在晚上十点多,江城这个时间的饭店早就关门了,但羊城的饭馆还有不少亮着灯。
这就是最早开放城市的好处,私营商业发达,和国营形成了鲜明对比。
国营饭店可不管这些,到店下班,想在饭店没完没了的喝酒?
大师傅能拎着菜刀出来赶人。
“哥,没吃饱,再去吃点。”
刚才和高老板一起吃饭,叫饭局,饭局是用来谈事,不是用来吃饱的。
她光顾着跟高老板这个老狐狸谈订单来着,饭桌上那么多好菜,她都没尝几口。
不过也罢,有时候高级酒楼的饭菜不一定有路边小店的师傅做的好。
“老板,还没打烊吧?”苏觉晓走进去问道。
这家私营饭店不大,看起来生意很忙。两个小服务员正在忙着收拾桌子,只有角落里,还有几个年轻人在喝酒聊天。
“没有,不过也快了,你们要是想吃就得马上点菜,大师傅要下班了。”
一个小姑娘放下手中的抹布,过来招呼道。
坐在饭店里,闻着菜香味,苏觉晓的肚子咕咕直叫,拿过菜单,她也没问大哥,直接点起菜来。
“我们就是没吃饱,点两个简单的菜。一个豆豉青椒炒牛肉,再来一个白灼菜心,还有两碗米饭。”
“好的,马上就好。”
服务员见这两道菜都是小炒,不会耽误他们下班,笑着答应了一下。
可刚一转身,角落里的年轻人就把她招呼了过去。
“服务员,再来五瓶啤酒。不行,十瓶,今天……今天必须喝高兴了。”
明明桌上的几人已经喝得满脸通红,一个个坐在椅子上已经东倒西歪的,最夸张的是其中一个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而另外三个还大声嚷嚷,要继续喝。
小姑娘很是无语,他们最讨厌喝多的客人,“同志,我们老板,还有后厨的大师傅说,马上下班了,不买酒了。”
“怎么,你们……你们……是不是瞧不起我们?我们有的是钱!快给我们拿酒。”
一个梳着爆炸头的麻杆突然站了起来,紧接着从裤子口袋里掏出好几张崭新的大团结,重重拍在了桌子上。
羊城这地方发展快,每天店里进进出出多少老板,小姑娘见多了,就是没见过拿大团结出来装的。
“同志,你误会了,我们是真的快要下班了。”
苏觉晓背对着那几个酒鬼坐着,并没看见那个麻杆拍桌子的样子,不过她的羊城话很好,听得一清二楚。
苏志远尽管听不懂,看着麻杆的动作也能明白个大概。他露出厌烦的目光,低声对小妹说:
“小妹,你说这几个人酒量真差,不能喝就别喝,出来显摆干什么?”
酒鬼真的很讨厌,特别是公共场所的酒鬼。
这部分酒鬼还逢酒必醉、以醉为荣。
“哈哈哈,大哥,能有几个人有你这样的酒量。”
苏志远不太喜欢酒,无奈基因好,千杯不醉,刚把孟老板喝得趴到桌下,他现在倒是一点事都没有。
兄妹两人又说笑了几句其他事,自动屏蔽了后面几个醉鬼的声音。
高个麻杆见服务员迟迟不肯拿酒,还躲去了后厨不露面,拎着酒瓶想去后厨理论。
结果,一抬头看到了另一桌的两人在笑,竟摇摇晃晃奔着苏觉晓他们来了。
“怎么?你们……你们俩也笑我?”
“什么?”苏志远是真没听懂这个麻杆说的是什么。
麻杆扶着桌子,一步步往前走。他舌头喝得有些大,用不标准的普通话骂了苏志远一句。
“艹,外地佬!还想来这里和我们抢生意?!我……我……他妈的最恨你们这些外地佬!”
苏志远脸色明显不对,拳头在桌下捏得咯吱作响。
“哥。”苏觉晓小声提醒。
小鬼难缠,她不怕事,但不想被这种小鬼缠上。
“呦,姑娘……长得很靓嘛,阿星,阿华,你们几个……快来看,这里有……有个靓女!”
除了不省人事的那个,其他两人扶着桌子踉跄地走过来看热闹。
“是很靓啊,过来陪我们几个喝一杯。”
“很靓,比上周舞厅里的还漂亮,还骚……”
后来的两人嘴里骚话连篇,苏志远再也忍不住。
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哥,别……”
苏觉晓是不想跟几个醉鬼发生什么冲突。
“怎么,还要打架啊?我们可是三个人啊,外地佬!”
“快看,靓女的脸吓白了,害怕了?”
“别害怕,喝一杯,然后我们找个地方好好玩玩……”
“哈哈哈哈哈,对对对,你这个提议好。”
苏觉晓一直按着大哥,怕大哥打死这几个,现在一看,也没必要了。
她主动放开了大哥的手,目光阴冷地对着三人说道,
“害怕?对,让你见见什么是害怕!”
————
逃难hk真实发生,本章中写的原因比较简略,大家可以去看1962年一部纪录片,关键词“华山救亲。”
hk同胞为了救围困在山顶的三万多难民,自发组织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