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虢州
湖城縣
湖水源出號州湖城縣南三十五里誇父山,北流入河,卽鼎湖也。〈《史記·孝武本紀》「因名其處曰鼎湖」《正義》引。〉
盧氏縣
熊耳山在號州盧氏縣南五十里,洛所經。〈《史記·夏本紀》「道洛自熊耳」《正義》引,又《夏本紀》「熊耳外方」《正義》引無末三字。〉
伊水出號州盧氏縣東巒山,東北流入洛。〈《史記·夏本紀》「伊洛瀘澗《正義》引。〉
陝州
陝縣
焦城在陝州城内東北百歩,因焦水爲名。故焦國、周同姓所封。《左傳》云虞、號、焦、滑、霍、陽、韓、魏皆姬姓也。牡預云八國皆晉所滅。〈《史記·秦本紀》「圍焦降之」《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秦伐魏圍焦曲沃」注引。又《史記·魏世家》「圍我焦曲沃」《正義》引作「故焦城在陝縣東北百歩古號城中東北隅,用同姓也。」按「周同姓所封」,上缺「故焦國」三字,今據《漢書·地理志》弘農郡陝縣補。〉
曲沃故城在陝縣西三十二里,因曲沃水爲名。〈《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北圍曲沃於中」《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秦伐魏圍焦曲沃」注引。又《秦本紀》「歸魏焦曲沃」《正義》引作「在陝州陝縣西南三十二里」。又《史記·魏世家》圍我焦曲沃」《正義》引無末句。〉
號山在陝州陝縣西二里,臨黃河。今臨阿有岡阜,似是穨山之餘也。〈《史記·魏世家》「號山崩壅河」《正義》引,又《通鑑·巻一·周安王紀》「號山崩壅河」注引。〉
硤石縣
底柱山俗名三門山,在陝州硤石縣東北五十里黃河之中。孔安國云:「底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如柱然也。」〈《史記·夏本紀》「砥柱析城」《正義》引。〉
桃林縣
桃林在陝州桃林縣,西至潼關,皆爲桃林塞地。《山海經》云:「誇父之山,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廣闊三百里,中多馬。」造父於此得驊騮、騄耳之乘,以獻周穆王也。〈《史記·趙世家》「桃林」《正義》引。又《周本紀》「放牛於桃林之虚」《正義》引作「跳林在陝州桃林縣西。《山海經》云誇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廣員三百里,中多馬。湖水出焉,北流入於河。」〉
函谷關在陝州桃林縣西南十二里,秦函谷關也。《圖記》云去長安四百餘里,路在谷中,故以爲名。〈《史記·項羽本紀》「函谷關有兵守關」《正義》引。又《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至關」《正義》引,又《史記·孟嘗君列傳》「夜半至函谷關」《正義》引無「秦函谷關」以下文。〉
曹陽故亭一名好陽亭,在陝州桃林縣東南十四里,卽章邯殺周文處。〈《史記·秦始皇本紀》「遂殺章邯曹陽」《正義》引。〉
好陽澗在陝州桃林縣東十四里。〈《通鑑·巻八·秦二世紀》「屯止曹陽」注引。〉
河北縣
傳險卽傳説版築之處。所隱之處窟名聖人窟,在今陝州河北縣北七里,卽虞國、號國之界。又有傅説祠。《注水經》云沙澗水北出虞山,東南逕傳岩,歴傳説隱室前,俗名聖人窟。〈《史記·殷本紀》「得説於傳險中」《正義》引。〉
故虞城在陝州河北縣東北五十里虞山之上。酈元《注水經》云令橋東北有虞城,堯以女嬪於虞之地也。〈《史記·五帝本紀》「虞舜者」《正義》引。又《史記·周本紀》「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正義》引「虞山之上」下有「古虞國也」四字,無「酈元《注水經》」以下文。按「幹」字誤,據《水經》河水《注》改「令」。〉
茅津及茅城,在陝州河北縣西二十里。《注水經》云茅亭,茅戎邑。〈《史記·秦本紀》「自將伐茅戎」《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自茅津渡河」《正義》引作「茅津在陝州河北縣,大陽縣也。」按《水經》河水《注》「故茅亭,茅戎邑也」,「號」當改「邑」。〉
虞城故城在陝州河北縣東北五十里虞山之上。亦名呉山,周武王封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墟呉城,卽此城也。〈《史記·秦本紀》「伐魏取呉城」《正義》引。〉
間原在河北縣西六十五里。《詩》云「虞芮質厥成」,毛萇云「虞芮之君相與爭田,久而不平,乃相謂曰:『西伯仁人,盍往質焉。』乃相與朝周。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入其邑,男女異路,班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讓爲大夫,大夫讓爲卿。二國君相謂曰:『我等小人,不可履君子之庭。』乃相讓所爭地以爲間原。」至今尚在。〈《史記·周本紀》「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正義》引。〉
故鄍城在陝州河北縣東十里,虞邑也。杜預云河東大陽有鄍城是也。〈《史記·楚世家》「渉鄳塞」《正義》引。〉
盜蹠塚在陝州河北縣西二十里。河北縣本漢大陽縣也。又今齊州平陵縣有盜蹠塚,未詳也。〈《史記·伯夷列傳》「盜蹠竟以壽終」《正義》引。〉
芮城縣
故芮城在芮城縣西二十里,古芮國也。《晉太康地記》云虞西百四十里有芮城。〈《史記·周本紀》「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正義》引。〉
薄山亦云衰山,一名寸棘山,一名渠山,一名雷首山,一名獨頭山,一名首陽山,一名呉山,一名條山,在陝州芮城縣北十里。〈《史記·封禪書》「薄山者衰山《正義》引。〉
谷州
澠池縣
新安故城在谷州澠池縣東二十三里,漢新安縣城也,卽阬秦卒處。〈《史記·項羽本紀》「至新安」《正義》引,又《玉海·巻七·蕭何韓信論定三秦》引作「二十三里」。按《史記·黥布列傳》「引兵西至新安」《正義》説「新安故城在河南府澠池縣東二十三里」,《玉海》引此作「二十三里」是,《正義》引誤,今改「二」。唐初殼州領澠池、永寧、福昌,長水四縣,顯慶二年谷州廢後,此四縣改屬洛州,在《括地志》應爲谷州轄縣。〉
永寧縣
二崤山又名嵌岑山,在谷州永寧縣西北二十八里,卽古殽道也。〈《史記·秦本紀》「汝軍卽敗必於殽阨矣《正義》引。按《史記·留侯世家》「左殽函」《正義》云「殽,二殽也,在洛州永寧縣西北二十七里」,蓋本《括地志》爲説。《元和郡縣志》洛州永寧縣亦云「二崤山在縣西北二十八里」。二崤謂東崤、西崤,《水經》河水《注》稱大殽西殽,《留侯世家正義》不誤,此引「三」當作「二」,又脱「八」字。〉
按文王所避風雨,卽東殽山也,俗亦號曰文王山。有夏後皋墓,北可十里許。其山南臨河陰,漢末以來移道於岑山南,其山在夏後墓正南可五里許。〈《通典》巻一百七十七《州郡》七引。按「垣」當作「殽」,卽酈道元所謂北陵。〉
福昌縣
故韓城一名宜陽城,在谷州福昌縣東十四里,卽韓宜陽城也。〈《史記·周本紀》「秦攻宜陽」《正義》引,又《韓世家》「秦拔我宜陽」《正義》引。按「縣」字衍,《韓世家》引無。〉
唐州
桐柏縣
桐柏山在唐州桐柏縣東南五十里,淮水出焉。〈《史記·夏本紀》「熊耳外方桐柏」《正義》引。〉
兗州
瑕丘縣
乘丘故城在兗州瑕丘縣西北三十五里。〈《史記·楚世家》「晉來伐楚至乘丘而還」《正義》引。〉
漢樊縣城在兗州瑕丘縣西南二十五里。《地理志》云樊縣古樊國,仲山甫所封。〈《史記·孝文本紀》「封故常山丞相蔡兼爲樊侯」《正義》引,又《史記·周本紀》「仲山甫諫曰」《正義》引無「《地理志》云樊縣」六字。〉
武城在兗州,卽南武城也。《輿地志》云南武城縣魯武城邑,子遊爲宰者也,在泰山郡。〈《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爲武城宰」《正義》引。按此引脱「武」字,據下文補。〉
南武城在兗州,子遊爲宰者。《地理志》云定襄有武城,淸河有武城,故此雲南武城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參南武城人」《正義》引。〉
曲阜縣
兗州曲阜縣外城,卽周公旦子伯禽所築,古魯城也。〈《史記·周本紀》「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魯」《正義》引,又《史記·魯周公世家》「封周公旦於少呉之虚曲阜」《正義》引作「兗州曲阜縣外城卽魯公伯禽所築也」,又《詩地理考》巻五《魯頌引作「兗州曲阜縣外城,卽伯禽所築,古魯城。」〉
兗州曲阜縣奄裏卽奄國之地也。〈《史記·周本紀》「東伐淮夷殘奄」《正義》引。〉
兗州曲阜縣魯城西南三里有闕里,中有孔子宅,宅中有廟。伍緝之《從征記》云闕里背洙麵泗,卽此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鄕陬邑」《正義》引。〉
女陵山在兗州曲阜縣南二十八里。干寶《三日紀》云「徴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魯南山之空竇中。無水,當祭祀時灑掃以告,輒有淸泉自石門出,足以周用,祭訖泉枯。今俗名女陵山。」〈《史記·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頂《正義》引。〉
防山在兗州曲阜縣東二十五里。《禮記》云孔子母合葬於防也。〈《史記·孔子世家》「葬於防山」《正義》引。〉
五父衢在兗州曲阜縣東南二里魯城内,衢道也。〈《史記·孔子世家》「乃殯五父之衢」《正義》引。按魯城在曲阜東南,《左傳》襄公十一年「詛諸五父之衢」杜預注「五父衢,魯縣東南道名。「西」字誤,今改東」。〉
鬥鷄臺二所,相去十五歩,在兗州曲阜縣東南三里魯城中。《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季氏與邱昭伯鬥鷄,季氏芥鷄翼,邱氏爲金距之處。〈《史記·孔子世家》「以鬥鷄故得罪魯昭公」《正義》引。〉
泮宮在兗州曲阜縣東南二里魯城内宮之内。鄭云泮之言半也,其制半於天子之壁雍。〈《史記·儒林列傳》「申公以弟子從師入見髙祖於魯南宮」《正義》引。按「西」字當作「東」。「百」字衍,魯城在曲阜縣東南二里,《孔子世家》「鬥鷄臺」《正義》引不誤。〉
矍相圃在兗州曲阜縣南三十里。《禮記》云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觀者如堵。〈《史記·田叔列傳》「相常從入苑中」《正義》引。〉
漢封夫子十二代孫忠爲褒成侯;生光,爲丞相,封侯;平帝封孔霸孫莽二千戸爲褒成侯;後漢封十七代孫誌爲褒成侯;魏封二十二代孫羨爲崇聖候;晉封二十三代孫震爲奉聖亭侯;後魏封二十七代孫爲崇聖大夫,孝文帝又封三十一代孫珍爲崇聖侯,髙齊改封珍爲恭聖侯,周武帝改封鄒國公;隋文帝仍舊封鄒國公,煬帝改爲紹聖侯;皇唐給復二千戸,封孔子裔孫孔德倫爲褒聖侯也。〈《史記·孔子世家》「後七日卒」《正義》引。〉
鄒縣
嶧山在兗州鄒縣南二十二里。《鄒山記》云:「鄒山,古之嶧山,言絡繹相連屬也。今猶多桐樹」。按今都代桐,尚徴,一偏似琴瑟。〈《史記·夏本紀》「嶧陽孤桐」《正義》引。〉
博城縣
兗州博城,本漢博城縣城。〈《史記·呂太后本紀》「卽中令無擇爲博城侯」《正義》引。〉
故贏城在兗州博城縣東北百里。《通鑑·巻十·漢髙帝紀》「嬰攻田橫軍於嬴下」注引,又〈《史記·田儋列傳》「嬰敗橫之軍於嬴下」,《正義》。〉
陽開故城在兗州博城縣南二十九里,西臨汶水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魯伐我入陽關」《正義》引,又《通鑑·巻八·周烈王紀》「魯伐齊入陽關」注引作「其城之西臨汶水」。按陽關在齊不在魯,「魯」字衍,《通鑑》注引無「魯」字。〉
泰山一曰岱宗,東嶽也,在兗州博城縣西北三十里。《周禮》云兗州鎭曰岱宗。〈《史記·封禪書》「至於岱宗」《正義》引。〉
泰山一曰岱宗,東嶽也,在兗州博城縣西北三十里。《山海經》云:「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石。」郭璞云從泰山下至山頭,百四十八里三百歩。道書《福地記》云:「泰山髙四千九百丈二尺,周迥二千里,多芝草玉石,長津甘泉,仙人室。又有地獄六,曰鬼神之府。從西上,下有洞天,周迥三千里,鬼神考訁適之府。」〈《史記·秦始皇本紀》「乃遂上泰山」《正義》。按據《封禪書》「至於岱宗」《正義》所引;此當是《括地志》文。〉
云云山在兗州博城縣西南三十里也。〈《史記·封禪書》「封泰山禪云云」《正義》引。〉
亭亭山在兗州博城縣西三十里也。〈《史記·封禪書》「黃帝封泰山禪亭亭」《正義》引。按據《水經》汶水《注》,亭亭山在陽關故城東北,陽關在博城縣南,則亭亭山在博城縣西。漢武帝太始、太初所禪的石閭山,在博城縣西二十五里,去亭亭山五里,見《封禪書》補《正義》,亦可證此引衍「南」字,今刪,否則云云、亭亭混爲一山矣。〉
艾山在兗州博城縣南百六十里,本齊博邑。〈《史記·伍子胥列傳》「大敗齊師於艾陵」《正義》引。〉
泗水縣
故郕城在兗州泗水縣西北五十里。《説文》云郕魯孟氏邑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取魯之郕」《正義》引,又《孔子世家》「將墮成」《正義》引無「《説文》云」九字。〉
姑蔑故城在兗州泗水縣東四十五里。〈《史記·孔子世家》「敗諸姑蔑」《正義》引。〉
梁父山在兗州泗水縣北八十里。〈《史記·封禪書》「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始皇紀》「禪於梁父」注引。〉
故鄒城在兗州泗水縣東南六十里。〈《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鄕陬邑」《正義》引。〉
昌平山在泗水縣南六十里。孔子生昌平鄕,蓋鄕取山爲名。〈《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鄕陬邑」《正義》引。〉
泗水源出兗州泗水縣東陪尾山,其源四道,因以爲名。〈《史記·夏本紀》「浮於淮泗」《正義》引。〉
泅水至彭城呂梁出石磬。〈《史記·夏本紀》「泗濱浮磬」《正義》引。〉
故闕里在兗州泗水縣南五十里。《輿地志》云:「鄒城西界闕里,有尼丘山。」〈《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鄕陬邑」《正義》引。〉
叔梁紇廟亦名尼丘山祠,在兗州泗水縣南五十里尼丘山東趾。《地理志》云魯縣有尼丘山,有叔梁紇廟。〈《史記·孔子世家》「伯夏生叔梁紇」《正義》引。按尼丘山在泗水、曲阜、鄒縣三縣界中,在泗水縣南,《正義》引脱一「南」字。〉
任城縣
亢父秦縣也,沛公屯軍於此也。〈《史記·髙祖本紀》「還軍亢父」《正義》引。按亢父秦縣,此引脱「秦」字。〉
亢父故城在兗州任城縣南五十一里。〈《史記·項羽本紀》「引兵攻亢父」《正義》引,又《史記·曹相國世家》「攻爰戚及亢父」《正義》引,又《史記·蘇秦列傳》「徑平亢父之險」《正義》及《通鑑·巻二·周顯王紀》「徑乎亢父之險」注引。〉
龔丘縣
故剛城在兗州龔丘縣界。〈《史記·秦本紀》「攻齊取剛壽」《正義》引,又《通鑑·巻五·周赧王紀》「取剛壽以廣其陶邑」注引。〉
故謝城在兗州龔丘縣東七十里。齊歸侵魯龜陰之田以謝魯,魯築城於此以旌孔子之功,因名謝城。〈《史記·孔子世家》「乃歸所侵魯之鄆汶陽龜陰之田以謝過」《正義》。〉
陳州
宛丘縣
陳州宛丘縣在陳城中,卽古陳國也。帝舜後遏父爲周武王陶正,武王賴其器用,封其子媯滿於陳,都宛丘之側。〈《史記·周本紀》「帝舜之後於陳」《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宛丘引無帝舜以下文。〉
長平故城在陳州宛丘縣西六十六里。〈《史記·秦始皇本紀》「燕虚長平」《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始皇紀》燕虚長平注引。〉
固陵,縣名也,在陳州宛丘縣西北四十二里。〈《史記·項羽本紀》「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正義》引,又《荊燕世家》「漢王追項羽至固陵」《正義》引作「固陵,陵名也」,又《通鑑·巻十一·漢髙帝紀漢王追項羽至固陵」注引。〉
太康縣
陳州太康縣,本漢陽夏縣也。《續漢書·郡國志》云陽夏屬陳國。〈《史記·項羽本紀》「乃追項羽至陽夏南」《正義》引。又《史記·陳渉世家》「呉廣者陽夏人」《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二世紀》「陽夏人呉廣」注引無「續漢書」以下十二字。〉
南頓縣
陳州南頓縣,故頓子國。《地理志》云故頓子國,姬姓也。應劭云迫於陳,後南徙,故曰南頓也。〈《史記·楚世家》「楚滅頓」《正義》引。按《漢書·地理志》汝南郡南頓縣班固原注云「故頓子國,姬姓」,顏師古注引應劭云「頤迫於陳,後南徙,故號南頓」。此引有脱誤,據《地理志》補正。〉
穎陰故城在陳州南頓縣西北十三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賜與穎陰侯共食鍾離」《正義》引。按《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穎陰侯《正義》云「陳州南頓縣西北十三里潁陰故城是」。此引脱里數,今據增。〉
項城縣
今陳州項城縣城卽古項子國。〈《史記·項羽本紀》「封於項」《正義》引。〉
徐州
彭城縣
徐州彭城縣,古彭祖國也。〈《史記·項羽本紀》「軍彭城東」《正義》引。〉
彭城,古彭祖國也。《外傳》云殷末滅彭祖國。虞翻云名翦。《神仙傳》云彭祖諱鏗,帝顓頊之玄孫,至殷末年已七百六十七歳而不衰老,遂往流沙之西,非壽終也。〈《史記·楚世家》「三曰彭祖」《正義》引。按《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還過彭城」《正義》「彭城,今徐州所理縣也。州東外城,古之彭祖國也。《搜神記》云陸終第三子曰錘鏗封於彭,爲商伯。《外傳》云殷末滅彭祖氏。」當是《括地志》文;今本失「《括地志》云」四字。〉
蕭縣
徐州蕭縣,古蕭叔之國,春秋時爲宋附庸。《帝王世紀》云周封子姓之別爲附庸也。〈《史記·項羽本紀》「項王乃西從蕭晨撃漢軍而東」《正義》引。又《史紀》、《曹相國世家》「還定蕭留」《正義》引作「蕭,徐州縣,古蕭叔國也」。〉
豐縣
斬蛇溝源出徐州豐縣平地中,故老云髙祖斬蛇處,至縣西十五里入泡水。〈《史記·髙祖本紀》「乃前拔劍撃斬蛇」《正義》引。〉
沛縣
徐州沛縣,古沛城也。〈《史記·呂太后本紀》「乃封種爲沛侯」《正義》引。按此引有脱文,《元和郡縣志》巻十徐州沛縣云「縣所理卽秦沛城」,今據補「沛」字。〉
故留城在徐州沛縣東南五十五里。今城内有張良廟也。〈《史記·留侯世家》「留侯張良者」《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二世紀》「楚王景駒在留」注引。又《史記·髙祖本紀》「在留」《正義》引作「東南五十里,卽張良所封處」。〉
沛宮故地在徐州沛縣東南二里一歩。〈《史記·髙祖本紀》「置酒沛宮」《正義》引,又《玉海·宮室·一》引,又《通鑑·巻十二·漢髙帝紀》「置酒沛宮」注引。按唐沛縣城卽漢沛縣城,沛宮在城内,《元和郡縣志》謂在縣東南二里,此引衍「十」字,今據刪。〉
泗水亭在徐州沛縣東一百歩,有髙祖廟也。〈《史記·髙祖本紀》「爲泗水亭長」《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二世紀》「初爲泗水亭長」注引。〉
漢張良墓在徐州沛縣東六十里,與留城相近也。〈《史記·留侯世家》「留侯死並葬黃石塚」《正義》引。〉
滕縣
除川滕縣,漢番縣,音翻。漢末陳蕃子逸爲魯相,改音皮。田褒魯記曰:「靈帝未有汝南陳子遊爲魯相,陳蕃子也,國人爲諱而改焉。」〈《史記·太史公自序》「危困鄱薛」《正義》引。〉
故薛城古薛侯國也,在徐州滕縣界,黃帝之所封。《左傳》曰定公元年薛宰云「薛之祖奚仲居薛,爲夏車正」,後爲孟嘗君田文封邑也。〈《史記·項羽本紀》「項梁乃引兵入薛」《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齊王封田嬰於薛」注引及巻八《秦二世紀》「梁乃引兵入薛」注引無「黃帝」以下文。〉
孟嘗君墓在徐州滕縣東南四十二里。卒在齊襄王之時也。〈《史記·孟嘗君列傳》「諡爲孟嘗君」《正義》引。按,《史記·集解》引《皇覽》云「孟嘗君塚在魯國薛城中向門東。」薛城所在,《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並云「在滕縣東南四十二里」,則此引脱「東南」二字,「五」當作「四」。〉
卽亭在徐州滕縣西五十三里。〈《史記·孔子世家》「與齊戰於郎」《正義》引。〉
符離縣
徐州符離縣城,漢竹邑城也。李奇云今竹邑也。〈《史記·曹相國世家》「還定竹邑」《正義》引。〉
故相城在徐州符離縣西北九十里。《輿地志》云宋共公自睢陽徙相子城,又還睢陽。〈《史記·曹相國世家》「還定竹邑蕭相留」《正義》引,又《史記·髙祖本紀》「屠相至陽」《正義》引首十四字。〉
靈壁故城在徐州符離縣東北九十里。〈《史記·項羽本紀》「楚又追撃至靈璧東睢水上」《正義》引。按《史記·髙祖本紀》及《曹相國世家》、《正義》引《括地志》云相城在符離縣西北九十里,此靈璧不應與相城同在一起。《元和郡縣志》巻十徐州符離有靈璧故城,云在縣東北九十里、則此引「西當作「東」。〉
滑州
白馬縣
滑州故城古南燕國。應劭雲南燕,吉姓之國,黃帝之後。〈《史記·秦本紀》「衞燕伐周《正義》引。〉
黎陽津一名白馬津,在滑州白馬縣北三十里。《帝王世紀》云白馬縣南有韋城,故豕韋國也。《續漢書》、《郡國志》云白馬縣有韋城。〈《史記·曹相國世家》「圍津」《正義》引;又《史記·荊燕世家》「白馬津人楚地正《正義》引無《帝王世紀》以下文。〉
金隄一名千里隄,在白馬縣東五里。〈《史記·河渠書》「東潰金隄」《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五·漢文帝紀》「東潰金隄」注引。〉
衞南縣
鐵丘在滑州衞南縣東南十五里。〈《史記·鄭世家》「晉伐鄭敗鄭軍於鐵丘」《正義》引。〉楚丘,滑州衞南縣。《〈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十二侯都》引。}}
白馬故城在滑州衞南縣西南二十里。戴延之《西征記》云:「白馬城,故衞之漕邑。」〈《史記·髙祖本紀》「西與秦將楊熊戰白馬」《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一漕引,《通鑑·巻七·秦二世紀》「武臣等從白馬渡河」注引。〉
故鉏城在滑州衞南一縣東十里。《晉地記》云:「河東有窮谷,蓋本有窮氏所遷也。」《史記·夏本紀》「帝相崩子帝少康立《正義》引。按金陵本《[[史記]]》作「韋城」,各本《[[史記]]》作「衞城」,均誤,當作「衞南」。唐滑州衞南縣卽漢晉濮陽縣地,《郡國志》東郡濮陽縣有組城,《元和郡縣志》亦列鉏城於衞南縣。}}
胙城縣
南燕城古燕國也,滑州胙城縣是。〈《史記·秦始皇本紀》「燕虚長平」《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紀》燕虚注引。〉
桃侯故城在滑州胙城縣東三十里。《[[漢書]]》云髙祖十二年封劉襄爲桃侯也。〈《史記·項羽本紀》「桃侯平皋侯皆項氏《正義》引。又《玉海·巻八·桃邢》引作「桃故城在滑州胙城縣東三十里,」按《史記·萬石張叔列傳》「衞綰代桃侯劉舍爲丞相」《正義》云「故桃城在滑州胙城縣東三十里」,當是本《括地志》,輿《通鑑》注引同,均作「三十里」,此引「四」字應作「三」。〉
靈昌縣
廷津在滑州靈昌縣東七里。《注水經》云:「黃河水至此謂之廷津。昔澹臺子羽裔千金之璧渡河,陽侯波起,兩蛟夾舟。子羽曰:『吾可以義求,不可以威劫。』操劍斬蛟。蛟死,乃投璧於河,三投而輒躍出,乃毀壁而去。示無吝意。」卽此津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澹臺滅明」《正義》引。據《水經》河水《注》改。〉
酸棗縣
酸棗故城在滑州酸棗縣北十五里,古酸棗縣南。〈《史記·秦始皇本紀》「定酸棗」《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九·酸棗注》引。〉
匡城縣
故鶴城在滑州匡城縣西南十五里。《左傳》云:「衞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狄伐衞,公欲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餘焉能戰!』俗傳懿公養鶴於此城,因名也。〈《史記·衞康叔世家》「懿公卽位好鶴「《正義》引。〉
故蒲城在滑州匡城縣北十五里。〈《史記·孔子世家》「去卽過蒲」《正義》引。〉
匡城本漢長垣縣。〈《史記·孔子世家》「去卽過蒲」《正義》引。〉
泗州
徐城縣
大徐城在泗州徐城縣北三十里,古徐國也。《博物志》云:「徐君宮人有娠而生卵,以爲不祥,棄之於水濱。孤獨母有犬名一鵠蒼,衞所棄卵以歸,覆暖之,乃成小兒。生時正偃,故以爲名。宮人聞之,更取養之。及長,襲爲徐君。後鵠蒼臨死,生角而九尾,化爲黃龍也。鵠蒼或名後蒼。」〈《史記·秦本紀》「徐偃王作亂」《正義》引,又《史記·趙世家》「徐偃王反」《正義》引。《史記·黥布列傳》「楚發兵與戰徐僮間」《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二·漢髙帝紀》「戰除僮間」注引《無博物志》以下文。按《秦本紀》、《趙世家》、《正義》所引《博物志》互有脱誤,今以此引爲主,從《趙世家》、《正義》引衍「洲」字,增「名」字。〉
泗州徐城縣北三十里古徐國,卽淮夷也。〈《史記·周本紀》「東伐淮夷殘奄」《正義》引。〉
泗州徐城縣北今徐城鎭,在泗之臨淮鎭北三十里,有故城號大徐城,周十一里,中有偃王廟、徐君墓,去徐州僅五百。《郡國志》曰薄薄城。〈《路史國名紀》乙引。〉
徐君廟在泗州徐城縣西南一里,卽延陵季子掛劍之徐君也。〈《史記·呉太伯世家》「係之徐君塚樹而去」《正義》引。〉
宿豫縣
下相故城在泗州宿豫縣西北七十里,秦縣。〈《史記·項羽本紀》「氣項藉者下相人也」《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二世紀》「下相人項梁起兵於呉」注引。按下相,漢屬臨淮;相;漢屬沛郡。唐宿豫縣爲漢臨淮郡公猶縣地,當是下相故城,《正義》引脱「下」字,《通鑑》注引不脱。〉
豫州
宜春故城在豫州汝陽縣西六十七里。〈《史記·外戚世家》「三百宜春侯」《正義》引。〉
安城故城在豫州汝陽縣東南十七里。〈《史記·秦本紀》「秦取魏安城」《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秦拔我安城」《正義》引汝陽誤爲「汝陵」,十七里作「七十一里」。〉
西平故縣在豫州西北百四十里,有龍淵水也。〈《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而趙亦有公孫龍震爲堅白同異之辯」《正義》引。按此西平縣指漢至唐初西平縣,貞觀元年廢,《括地志》成書時無此縣,此脱「故」字。〉
呉房縣
豫州呉房縣本漢舊縣,在州西北九十里。孟康云:「呉王闔廬弟夫概奔楚,楚封於此爲棠溪氏。本房子國,以封呉,故曰呉房。」〈《史記·項羽本紀》「封暢武爲呉防侯」《正義》引,又《史記·呉太伯世家》「封夫盤於棠溪爲棠溪氏」《正義》引。按《史記·伍子胥傳》「封夫概於棠溪」正義「今豫州呉房縣,在州西北九十里」,《項羽本紀》、《正義》同,今據補。〉
郾城縣
召陵故城在豫州郾城縣東四十五里也。〈《史記·封禪書》「南伐至召陵」《正義》引。按《魏世家》「右上蔡召陵」《正義》云「召陵故城在豫州郾城縣東四十五里」,蓋本《括地志》,《元和郡縣志》列召陵故城於郾城縣,「郊」當作「郾」。〉
故胡城在豫州郾城縣界。〈《史記·楚世家》「楚滅頓滅胡」《正義》引,又《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鄭人襲胡」《正義》引。〉
故鄧城在豫州郾城縣東二一十五里。〈《史記·楚世家》「令公子此見稟疾與盟於鄧」《正義》引,又《通鑑·巻三·周赧王紀》「南襲楚至鄧」注引。〉
棠溪故城在豫州郾城縣西八十有五里也。〈《史記·楚世家》,「夫概敗奔楚楚封之棠溪」《正義》引。又《史記·蘇秦列傳》棠溪《正義》作「八十里」。〉
上蔡縣
豫州北七十里上蔡縣,古蔡國,武王封弟叔度於蔡是也。縣東十里有蔡岡,因名也。《史記·周本紀》「封弟叔度於蔡」《正義》引。}}
豫州上蔡縣,在州北七十里,古蔡國也。縣外城,蔡國城也。〈《史記·楚世家》「伐蔡」、《正義》、又《詩地理考》巻三「管蔡」引《括地志》同此。〉
蔡陽,今豫州上蔡縣蔡水之陽。〈《史記·秦本紀》「攻魏蔡陽長社取之」《正義》引。按此引有脱字,蓋蔡陽以在蔡水之陽而得名;見《方輿紀要》巻五河南五上蔡縣,今補「縣」字及「蔡」字。蔡水卽今上蔡東南蔡溝。〉
南利故城在豫州上蔡縣東八十五里。〈《史記·三王世家》「一子爲南利侯」《正義》引。〉
新蔡縣
新蔡縣西北六十里有葛陂鄕,卽費長房投竹成龍之陂,因爲鄕名也。〈《史記·楚世家》「武王卒師中而兵罷」《正義》引。〉
楚武王塚在新蔡縣東北五十里。〈《史記·楚世家》「楚伐隨」《正義》引。按此引有脱誤,因《世本》説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張守節引《括地志》説在新蔡縣東北。據《皇覽》,楚武王塚在汝南郡鯛陽縣葛陂鄕東北,《括地志》謂葛陂鄕在新蔡縣西北六十里,則楚武王塚正在新蔡東北五十里。「上蔡」當作「新蔡」,又增「楚武王塚在」五字。〉
褒信縣
白亭在豫州褒信縣東南四十二里。〈《史記·楚世家》「號曰白公」《正義》引,又《史記·伍子胥列傳》「號爲白公」《正義》引作「白亭在豫州褒信縣南四十里。又有白公城」。按此「三」當作「四」,《伍子胥列傳》、《正義》引不誤,《元和郡縣志》巻十蔡州褒信縣云「白亭,在縣東南四十二里。」〉
褒信本漢郾縣之地,後漢分郾置褒信縣,在今褒信縣東七十七里。〈《史記·楚世家》「號曰白公」《正義》引。〉
新息縣
安陽故城在豫州新息縣西南八十里。應劭云古江國也。《地理志》亦云安陽古江國也。〈《史記·五帝本紀》「靑陽降居江水」《正義》引。〉
眞陽縣
新陽故城在豫州眞陽縣西南四十二里,漢新陽縣城。應劭云在新水之陽也。〈《史記·陳渉世家》。「呂臣起新陽」《正義》引,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起新陽」注引無「漢新陽縣城」以下文。〉
亳州
城父縣
城父,亳州所理縣。〈《史記·秦始皇本紀》「殺陳勝城父」《正義》引。〉
谷陽縣
苦縣在亳州谷陽縣界,有老子宅及廟,廟中有九井尚存。〈《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者楚苦縣萬鄕曲仁里人也」《正義》引。〉
密州
諸城縣
東武縣,今密州諸城縣是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何傳東武人王子中同」《正義》引。〉
琅邪山在密州諸城縣東南百四十里。始皇立層臺於山上,謂之琅邪臺,孤立衆山之上。始皇樂之,留三月,立石山上,頌秦功德也。〈《史記·秦始皇本紀》「乃徙三萬戸琅邪臺下」《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十·琅邪》引,又《通鑑·巻七·秦始皇紀》「作琅邪臺」注引。〉
密州諸城縣東南百七十里有琅邪臺,越王勾踐觀臺也。臺西北十里有琅邪故城。《呉越春秋》云:「越王勾踐二十五年徙都琅邪,立觀臺以望東海,遂號令秦、晉、齊、楚,以尊輔周室,歃血盟。」卽勾踐起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徙黔首三萬戸琅邪臺下」《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十·琅邯》引。〉
趙侵齊,至長城。所侵處在密州南三十里。〈《史記·趙世家》「侵齊至長城《正義》引。按據《[[史記]]》本文增出六字。〉
莒縣
密州莒縣,故莒子國。《地理志》云周武王封少呉之後贏姓於莒,始都計斤,春秋時徒居莒也。〈《史記·楚世家》「朝射東莒」《正義》引,又《楚世家》「北伐滅莒」《正義》引作「密州莒縣故國也。」〉
密州莒縣濰山,濰水所出。〈《史記·夏本紀》「濰淄其道」《正義》引。〉
安丘縣
淳于國城在密州安丘縣東北三十里,古之斟灌國也。《春秋》「州公如曹」,《傳》云「冬,淳于公如曹。」《注水經》云:「淳于縣,故夏後氏之斟灌國也,周武王以封淳于公,號淳于國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姓淳于氏名意」《正義》引。〉
淳于國在密州安丘縣東北三十里。古之州國,周武王封淳于公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淳于人光子乘羽」《正義》引。按此引脱「北」字「公」字,依《扁鵲倉公列傳》、《正義》引補。淳于故城在今安丘縣東北三十里,見《方輿紀》要巻三十五靑州安丘縣。〉
郡城在密州安丘縣界。〈《史記·秦始皇本紀》「《春秋》不名」《正義》引。〉
髙密縣
髙密故城在密州髙密縣西南四十里。〈《史記·三王世家》「最愛少子弘立爲髙密王」《正義》引。〉
密州髙密縣,古夷安城,應劭云故萊夷維邑也。〈《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夷維子爲執策而從」《正義》引。〉
靑州
益都縣
東陽城卽州所理東城是也。〈唐杜佑《通典》巻一百八十引,又明顱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巻三十五山東靑州府益都縣引。〉
臨淄縣
靑州臨淄縣,古營丘之地,呂望所封齊之都也。營丘在縣北百歩外城中。《輿地志》云秦立爲縣,城臨淄水,故曰臨淄。〈《史記·周本紀》「封尚父於營丘曰齊「《正義》。〉
靑州臨淄縣。卽古臨淄地也。一名齊城。古營丘之地,呂望所封齊之都也。少呉時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勳,殷時有逢伯陵,殷未有薄姑氏,爲諸侯,國此地。後太公封,方五百里。〈《史記·項羽本紀》「都立爲齊王都臨淄」《正義》引。《玉海·巻十·齊臨淄》引作「靑州臨淄縣,卽古營丘之地,呂望所封齊之都也,一名齊城,項羽封田都爲齊王於此。」按「也」字衍。脱「呂望」二字,《周本紀》、《正義》及《玉海》引有,《元和郡縣志》亦云「古營丘之地,呂望所封齊之都也」,今據補正。〉
齊城章華之東有閭門、武鹿門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蘇代自燕來人齊見於章華東門」《正義》引。〉
安平城在靑州臨淄縣東十九里,古紀之卽邑也。〈《史記·趙世家》「齊安平君田單」《正義》引,又《史記·秦始皇本紀》「紀季以都」《正義》引。〉
戟裏城在臨淄西北三十里,春秋時棘邑,又云溘邑。〈《史記·田單列傳》「聞畫邑人王燭賢」《正義》引。〉
靑州臨淄縣有葵丘,卽《左傳》連稱、管至父所戍處。〈《史記·秦本紀》「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正義》引。按《左傳》莊公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此引脱「左」字。〉
沮丘,丘名也,在靑州臨淄縣西北二十五里也。〈《史記·楚世家》「夕發沮丘」《正義》引。〉
天齊他在靑州臨淄縣東南十五里。《封禪書》云齊之所以爲齊者,以天齊也。〈《史記·齊太公世家》、《齊太公世家》第二」《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齊引。又《通鑑·巻一·周安王紀》「齊伐魯」引作「天齊水」。〉
齊桓公墓在臨淄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一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垌。一所二墳。晉永嘉末,人發之,初得版,次得水銀池,有氣不得入,經數日乃牽犬入,中得舍蠶數十薄,珠襦、玉匣、繒彩、軍器不可勝數。又以人殉葬,骸骨狼藉也。〈《史記·齊太公世家》「八月乃葬桓公」《正義》引。又《史記·管晏列傳》「晏子薦以爲大夫」《正義》引首十六字。〉
管仲塚在靑州臨淄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之阿。《説苑》云:「齊桓公使管仲治國,管仲對曰:『賤不能臨貴。』桓公以爲上卿,而國不治。曰:『何故?』管仲對曰:『貧不能使富。』桓公賜之齊市租,而國不治。桓公曰:『何故?』對曰:『疎不能制親。』桓公立以爲仲父,齊國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賢而不得此三權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稱伯。』」〈《史記·管晏列傳》「管仲卒」《正義》引。又《史記·齊太公世家》「是歳管仲隰朋皆卒」《正義》引作「管仲塚在靑州臨緇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上,與桓公塚連。」〉
隰朋墓在主曰州臨淄縣東北七里也。〈《史記·齊太公世家》「是歳管仲隰朋皆卒《正義》引。〉
齊晏嬰塚在齊子城北門外。晏子云:「吾生近市,死豈易吾誌。」乃葬宅後,人名曰情節裏。〈《史記·管晏列傳》「晏子薦以爲大夫」《正義》引。〉
營丘在主曰州臨淄縣北百歩外城中。〈《史記·齊太公世家》「封師尚父於營丘」《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營丘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五伯》引。〉
壽光縣
故劇城在靑州壽光縣南三十一里,故紀國。〈《史記·孝景本紀》「菑川王賢」《正義》引,又《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齊菑川國薛縣人也」《正義》引無「故紀國」三字。〉
斟灌故城在靑州壽光縣東五十四里。〈《史記·夏本紀》「子帝少康立」《正義》引,又《玉海·巻四·夏都》引。〉
千乘縣
柏寢臺在靑州千乘縣東北二十一里。《韓子》云:「景公輿晏子遊於少海,登柏寢之臺而望其國。公曰:『美哉堂乎,後代孰將有此?』晏子曰:其田氏乎?公曰:『寡人有國而田氏家,奈何?』對曰:『氣奪之,則近賢遠不肖,治其煩亂,輕其刑罰,振窮乏,恤孤寡,行恩惠,崇節儉,雖十田氏其如堂何!』卽此也。〈《史記·孝武本紀》「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正義》引。〉
臨朐縣
丸山卽丹山,在靑州臨朐縣界朱虚故縣西北二十里,丹水出焉。〈《史記·五帝本紀》「登丸山」《正義》引。〉
郱城在靑州臨朐縣東三十里。〈《史記·秦始皇本紀》「紀季以雋阝《春秋》不名」《正義》引。〉
朱虚故城在靑州臨朐縣東六十里。《十三州志》云:「朱丹遊故虚,故云朱虚。」〈《史記·呂太后本紀》「封齊悼王子爲朱虚侯」《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汶水引,《通鑑·巻十三·漢髙後紀》「章爲朱虚侯」注引無「十三州」以下十四字,有「漢朱虚縣也」句。〉
北海縣
斟尋故城今靑州北海縣是也。〈《史記·夏本紀》「帝相崩子帝少康立」《正義》引,又《玉海·巻四·夏都》引。〉
晉城在北海縣東七十里。〈《史記·秦始皇本紀》「紀季以《雋阝春秋》不名」《正義》引。〉
營陵故城在靑州北海縣南三十里。〈《史記·荊燕世家》「爲營陵侯」《正義》引。〉
溟孛大海,魚龍興雲雨震雷霆,大怒貌也,泛者之大難也。《大藏音義》巻八十一引。按《元和郡縣志》靑州北海縣説海水在北海縣東北一百二十里。}}
博昌縣
薄姑故城在靑州博昌縣東北六十里。薄姑氏,殷諸侯,封於此,周滅之也。〈《史記·周本紀》「遷其君薄姑」《正義》引。又《史記·齊太公世家》「胡公徒都薄姑」《正義》引及《詩地理考》巻二齊引無薄姑氏以下文。〉
濟州
盧縣
盧縣,今濟州所理縣是也。〈《史記·曹相國世家》「攻著漯陰平原鬲盧《正義》引。唐初濟州治盧縣,依《括地志》例補「所」字。〉
平陰縣
長城西北起濟州平陰縣,縁河暦太山北岡上,經濟州、淄州,卽西南兗州博城縣北,東至密州琅邪臺入海。蘇代云:「齊有長城巨防。惡足以爲塞也!〈《史記·楚世家》「還蓋長城以爲防」《正義》引。按「川」當作「州,唐淄川縣屬錙州,非濟州屬縣。齊長城西起濟州平陰縣,沿泰山之北黃河南岸?經淄州長山,折東南至密州東琅邪臺入海。「薊」爲「蘇」之譌,「記」字衍,《史記·蘇秦列傳》云蘇代説燕王「雖有長城钜防,惡足以爲塞」,卽此所引。 「惡」字脱,今據補。〉
故鞍城,今俗名馬鞍城,在濟州平陰縣東十里。〈《史記·韓世家》「敗齊頃公於鞍」《正義》引。按據《名勝志》補「東」字。〉
陶山在濟州平陰縣東三十五里。范蠡止此山之陽也,今山南五里猶有朱公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止於陶」《正義》引。按《史記·貨殖列傳》「之陶爲朱公」《正義》引《括地志》云「陶山在齊州平陽縣東三十五里陶山之陽也,今南五里猶有朱公塚。」所引應與《越世家》引同,由於傳寫翻刻不愼,致有脱誤。唐齊州有平陵縣無平陽縣,張文虎校定金陵奉《[[史記]]》遂改爲平陵縣,但陶山所在當是濟州平陰,《元和郡縣志》鄆州平陰縣云「陶山在縣東三十五里」可證。又「止此山」上當有「范蠡」二字,今增。〉
東阿縣
谷城山一名黃山,在濟州東阿縣東。濟州,故濟北郡。孔文祥云黃石公狀鬚眉皆白,杖丹黎,履赤舄。〈《史記·留侯世家》「孺子見我於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卽我矣」《正義》引。〉
項羽墓在濟州東阿縣東二十七里,谷城西三里。《述征記》云:「項羽墓在谷城西北三里半許,毀壞,有碣石『項王之墓。』」〈《史記·項羽本紀》「故以魯公禮葬項王谷城」《正義》引。〉
谷城故城,在濟州東阿縣東二十六里。〈《史記·項羽本紀》「睢陽以北至谷城」《正義》引,又《楚世家》「伐齊取谷」《正義》引,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睢腸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注引。按《通鑑》注引「故」下有「城」字。〉
東阿故城在濟州東阿縣西南二十五里。漢東阿縣城,秦時齊之阿也。〈《史記·項羽本紀》「與齊田榮司馬龍且軍救東阿《正義》引,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東走東阿」注引。〉
濮州
鄄城縣
故堯城在濮州鄄城縣東北十五里。《竹書》云昔堯德衰,爲舜所囚也。又有偃朱故城,在縣西北十五里。《竹書》云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史記]]》五帝本紀「舜讓辟丹朱於南河之南」《正義》引。〉
陶丘在濮州鄄城縣西南二十四里。又云在曹州城中,徐才宗《國都城記》云此城中髙丘,卽古之陶丘。〈《史記·夏本紀》「泆爲榮東出陶丘北」《正義》引。〉
雷澤縣
濮州雷擇縣,本漢城陽縣,在州東南九十一里。《地理志》云城陽屬濟陰郡。古郕伯,姬姓之國。〈《[[史記]]》周武王封季弟載於鄖,其後遷於城之陽,故曰城陽。《史記·項羽本紀》「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 《正義》引。《史記·秦本紀》「城陽君入朝」《正義》引作「濮州雷澤縣本漢郕陽縣」,古郕伯,姬姓之國,周武王封弟季載於郕;其後遷城之陽也」。又《史記·五帝本紀》「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正義》引作雷澤縣,本漢城陽縣也」。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別攻城陽屠之」注引作「濮州雷澤縣,本漢城陽縣,在州東九十一里。」按以上所引,各有錯脱比脱「縣」字,《五帝本紀》及《秦本紀》引不脱。此《輿通》監注引脱「南」字,《[[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逐北至城陽《正義》云「城陽,雷澤縣是也,在濮州東南九十一里」,蓋本《括地志》爲説,「東」下有「南」字。《元和郡縣志》巻十一濮州雷澤縣説雷澤縣「西北至州九十里」,則縣在州之東南,應補「南」字。〉
姚墟在濮州雷澤縣東十三里。《孝經援神契》云舜生於姚墟。〈《史記·五帝本紀》「虞舜者」《正義》引,又《史記·秦始皇本紀》「燕虚長平」《正義》引。〉
雷夏澤在濮州雷澤縣北郭外西北。《山海經》云雷澤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也。〈《史記·五帝本紀》「漁雷澤」《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雷夏旣澤」《正義》引、《詩地理考》巻六引均無「《山海經》云」以下文。按《詩地理考》引有「北」字,《元和郡縣志》巻十一雷澤縣亦云「雷夏澤在縣北郭外,今補。〉
雍、沮二水在雷澤縣西北平地也。〈《史記·夏本紀》「雍沮會向《正義》引。按《元和郡縣志》巻十一濮州雷蹕蘇云雍水、沮水,二源倶出雷澤縣西北平地,去縣十四里。」此引脱「縣」字,今據增。〉
堯陵在濮州雷澤縣西三里。郭縁生《述征記》云:「城陽縣東有堯塚,亦曰堯陵,有碑」是也。〈《史記·五帝本紀》「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正義》引。〉
濮州雷澤縣有暦山、舜井,又有姚墟,云舜生處也。〈《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暦山」《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暦山》引。〉
濮陽縣
濮陽縣在濮州西八十六里。本漢濮陽縣也,古昆吾之國。〈《史記·項羽本紀》「西破秦軍濮陽東《正義》引。按唐濮陽縣卽漢東郡濮惕縣,古爲昆吾國,又卽帝丘。《史記·髙祖本紀》「軍濮陽之東」《正義》云「濮陽故城在濮州西八十六里,本漢濮陽縣」,典此引同,蓋亦《括地志》文。此引有脱字錯字,今據《髙祖本紀》、《正義》補「本漢」及「陽」三字,又據《楚世家》、《正義》引《括地志》刪「呉」字補「昆吾」兩字。〉
濮陽縣,古昆吾國也。昆吾故城在縣西三十里。昆吾臺在縣西百歩顓頊城内,周回五十歩,髙二丈,卽昆吾墟也。〈《詩地理考》巻五昆吾引。《史記·楚世家》「一曰昆吾」《正義》引作「濮陽縣,古昆吾國也。昆吾故城在濮陽縣西三十里。臺在縣西百歩,卽昆吾墟也」。按據《楚世家》、《正義》引增「昆吾」二字。〉
濮陽縣有故龍淵宮,俗名瓠子宮。〈《漢書》云河決瓠子,漢武起宮於決水之旁。又濮陽縣西南八里有赤龍渦,有決口故道,蓋古之龍淵宮也,非築宮之所。《太平寰宇記》巻五十七檀州濮陽縣引《坤元録》。〉
故龍泉宮俗名瓠子宮,在濮州濮陽縣北十里,州西北九十里。元光中河決瓠子,塞決阿之傍,龍泉之側,因以爲名,亦云宣房宮。〈《玉海·卷一百五十五·宮室·一》引。〉
萊州
掖縣
故過鄕亭在萊州掖縣西北三十里,本過國也。〈《史記·夏本紀》「帝少康立」《正義》引。按《後漢書·郡國志》東萊郡掖縣有過鄕,劉昭注云「故過國」,此引「地」當作「也」。〉
過,猗姓國,萊州掖縣西北三十里有過鄕亭。《路史》、《國名紀》一引,又《後紀》巻十三《疎仡紀》、《寒促傳》引。
萬里沙在掖縣東北二十里。〈《玉海·卷二十·一》引。〉
黃縣
黃縣故城在萊州黃縣東南二十五里,古萊子國也。〈《史記·秦始皇本紀》「過黃腫」《正義》引。〉
故牟平縣城在黃縣南百三十里。《十三州志》云牟平縣,古腫縣也。〈《史記·秦始皇本紀》「過黃腫」《正義》引。按此指漢牟平縣城,《括地志》成書時無牟平縣,今加一「故」字。〉
卽墨縣
壯武故城在萊州卽墨縣西六十里,古萊夷國。漢壯武縣故城。〈《史記·孝文本紀》「其封昌爲壯武侯」《正義》引。按《左傳》隱公元年「紀人伐夷」,杜預注謂「壯武縣是其地」,是萊夷國在漢壯武縣,卽壯武故城,「有」字衍。〉
膠水縣
卽墨故城在萊州膠水縣東南六十里。古齊地,本漢舊縣,在膠水之東。〈《史記·項羽本紀》「徙齊王田市爲膠東王」《正義》引。又《史記·孝景本紀》「膠東王雄渠」《正義》引作「在密州膠水縣東南六十里」。又《通鑑·巻十·漢髙帝紀》「將軍田旣軍於膠東」注引作「古齊地,漢爲膠東國,以其地在膠水之東也」。按此引「南」上脱「東」字,當作「東南六十里」、《孝景本紀》、《正義》引不脱,《元和郡縣志》亦云「卽墨故城在膠水縣東南六十里。」《孝景本紀》、《正義》引密州爲萊州之誤。〉
文登縣
文登縣,古睡縣也。〈《史記·秦始皇本紀》「窮成山登之罘」《正義》引。〉
成山在萊州文登縣東北百八十里。〈《史記·秦始皇本紀》「窮成山登之罘」《正義》引,又《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觀平成山」《正義》引。〉
之罘山在萊州文登縣西北百九十里。〈《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射乎之罘《正義》引,又《秦始皇本紀》「窮成山」《正義》引,又《封禪書》「祠之罘」《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始皇紀》「登之罘」注引。按「罘」上脱「之」字,據《[[史記]]》本文增。〉
齊州
歴城縣
隋開皇十六年改置營城縣,大業二年省。唐武德二年置營城,屬潭州,八年省入平陵縣。其城在平陵城西。《太平寰宇記》巻十九齊州歴城縣引。按末句有脱字,據《太平寰宇記》本文補。}}
祝阿縣
古禹息城在山荏縣北,後魏移於濟北,此城是也。《太平寰宇記》巻十九齊州禹城縣引。按《元和郡縣志》巻十一齊州禹城縣云「縣西南二十里有禹息故城」。《舊唐書地理志》巻三十八齊州禹城縣説,漢祝阿縣天寶元年改名禹城,因縣西有禹息故城故。此引「禹」下缺「息」字。}}
淄州
淄川縣
淄州淄川縣東南七十里原山,淄水所出。俗傳云禹理水功畢,土石黑,數里之中,波流若漆,故謂之淄水也。〈《史記·夏本紀》「濰淄其道」《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汶水引作「淄州淄川縣東南七十里原山,淄水所出。」按「北」當作「南」,《詩地理考》作「東南」是,《元和郡縣志》亦云「淄水出淄川縣東南原山」。「波」下脱「流」字,據《元和郡縣志》增。〉
故昌城在淄州淄川縣東北四十里也。〈《史記·趙世家》「將攻昌城」《正義》引,又《史記·樂毅列傳》「封樂毅於昌國」正義。〉
長山縣
濟南故城在淄州長山縣西北三十里。〈《史記·孝景本紀》「濟南王辟光」《正義》引,又《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割齊之濟南郡爲呂王奉邑」《正義》引作「二十五里」。按「川」字誤,《齊悼惠王世家」《正義》引作「淄州」。〉
髙苑故城在淄州長山縣北四里。〈《史記·齊悼惠王世家》膠西王印《正義》引。〉
髙苑縣
千乘故城在淄州髙苑縣北二十五里。〈《通鑑·巻十》「漢髙帝紀「撃齊將田汲於千乘」注引;又《史記·田儋列傳》「破齊將田吸於千乘」《正義》。〉
宋州
宋城縣
宋州,本秦陽郡。〈《史記·髙祖本紀》「以沛公爲陽郡長」《正義》引。〉
宋州城。古閼伯之墟,卽商丘也。又云羿所封之地。〈《史記·殷本紀》「子相土立」《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子帝少康立」《正義》引作「商丘,今宋州也」。按床城縣附於州郭,蓋言宋州城爲古板伯之墟,各本《[[史記]]》倶作「宋州城」,金陵局本《[[史記]]》校增「宋」「縣」二字非;今刪。〉
宋州城,羿所封之地。羿五歳,父母與之入山,處之木下,以待蟬,還欲取之,而群蟬倶鳴,遂捐而去。羿爲山間所養。年二十,習於弓矢。仰天歎曰:「我將射四方,矢至吾門止。」因捍卽射矢靡地截草徑至羿之門,乃隨矢去。〈《路史》、《後紀》巻十三《疎仡紀》、《夏後紀》引。〉
宋州外城本漢睢陽縣也。《地理志》云睢陽縣,故宋國也,〈《史記·項羽本紀》「東至睢陽《正義》引。〉
宋州宋城縣,在州南二里外城中,本漢之睢陽縣也。漢文帝封子武於大梁,以其卑濕,徙睢陽,故曰梁也。〈《史記·梁孝王世家》「以勝爲梁王」,《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五·漢文帝紀》「都睢陽」注引。〉
故橫城在宋州宋城縣西南三十里。〈《史記·傅靳蒯成列傳》「爲舍人起橫陽」《正義》引。〉
新城故城在宋州宋城縣界。〈《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吾愛宋與愛新城陽晉同」《正義》引。〉
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爲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爲名。〈《史記·殷本紀》「湯始居亳」《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五「陟彼景山」引。〉
兔園在宋州宋城縣東南十里。葛洪《西京雜記》云:「梁孝王苑中有落援岩、棲龍岫、腮池、鶴洲、鳧島。諸宮觀相連,奇果佳樹,瑰禽異獸,靡不畢備。」俗人言梁孝王竹園也。〈《史記·梁孝王世家》「於是孝王築東苑」《正義》引。〉
碭山縣
宋州碭山縣,在州東一百五十里,本漢陽碭縣也。碭山在縣東。〈《史記·髙祖本紀》「隱於芒碭山澤岩石之間」《正義》引。又《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軍碭」《正義》引作「宋州碭山縣本漢陽縣也,在宋州東百五十里。」又《[[史記]]》《髙祖本紀「屠相至碭」《正義》引作「碭在宋州東一百五十里。」又《通鑑·巻七·秦二世紀》「劉季亡匿於芒碭山澤之間」注引有「碭山在縣東」五字。〉
宋州碭山縣,本下邑縣也,在宋州東一百五十里。〈《史記·項羽本紀》「呂後兄周呂侯爲漢將兵居了邑」《正義》引。〉
狐父亭在宋州碭山縣東南三十里。〈《史記·曹相國世家》「取碭狐父祁善置」《正義》引。〉
虞城縣
虞城縣,在宋州北五十里。古虞國,商均所封。〈《史記·曹相國世家》「又攻下邑以西至虞」《正義》。又《史記·五帝本紀》「舜子商均亦不肖」《正義》引作「虞國,舜後所封邑也。或云封舜子均於商,故號商均也。」又《史記·五帝本紀》「舜子商均」《正義》引及《玉海·巻四·帝舜都》引作「宋州虞城縣,舜後所封也。」〉
宋州虞城古虞國,舜後所封之邑。杜預云舜後諸侯也。〈《史記·五帝本紀》「虞舜者」《正義》引。按此引有錯脱,據《元和郡縣志》、《路史國名紀》一補正。〉
谷熟縣
宋州谷熟縣西南三十五里亳故城,卽南亳,湯都也。〈《史記·殷本紀》「湯始居亳」《正義》引,又《玉海·巻四·湯都》引。「南」字衍。谷熟亳城春秋爲宋亳邑,漢爲山陽郡薄縣,後稱南亳,此處不當有「南」字。〉
下邑縣
宋州下邑縣,在州東百一十里。〈《史記·曹相國世家》「又攻下邑以西」《正義》引。〉
故祁城在宋州下邑縣東北四十九里,漢祁縣城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取碭狐父祁」《正義》引。〉
栗屬沛郡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攻爰戚東緡以往至栗」《正義》引。按據《[[史記]]》本文出「栗」字。〉
寧陵縣
宋州寧陵縣城,古寧陵城也。〈《史記·陳渉世家》「欲立魏後故寧陵君咎爲魏王」《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二世紀》「故魏公子寧陵君咎」注引。〉
大棘故城在宋州寧陵縣西南七十里。〈《史記·楚元王世家》「破棘壁」《正義》引,又《史記·梁孝王世家》「呉楚先撃梁棘壁」《正義》引,又《史記·呉王濞列傳》「輿楚王遂西敗棘壁」正義,又《玉海·巻七·賈誼論封梁淮南》引。〉
鄆州
壽張縣
梁山在鄆州壽張縣南三十五里。〈《史記·梁孝王世家》「北獵良山」《正義》引。〉
宿城縣
邱亭在鄆州宿城縣南三十五里。〈《史記·孔子世家》「於是叔孫氏先墮邱」《正義》引。又《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羔爲費邱宰《正義》引作「鄆州宿縣二十三里邱亭」,蓋有脱誤。〉
許州
長社縣
長社故城在許州長社縣西一里。〈《史記·秦本紀》「攻魏巻蔡陽長社取之」《正義》引。〉
岸門在許州長社縣西北二十八里,今名西武亭。〈《史記·秦本紀》「輿晉戰贗門」《正義》引,又《魏世家》「走犀首岸門」《正義》引,又《史記·韓世家》「大破我岸門」《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赧王紀》「又敗韓於岸門」注引。〉
長葛縣
長葛故城在許州長葛縣北十三里,鄭之葛邑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伐魯葛及安陵」《正義》引。〉
許昌縣
許州許昌縣,本漢許縣。《地理志》云:「許縣,故國,薑姓,四嶽之後,大叔所封,二十四君爲楚所滅。」漢以爲縣。魏文帝卽位,改許曰許昌也。〈《[[史記]]》「陳渉世家」「侄人徐伍將兵居許」《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以東臨許南國必危」《正義》引作「周時爲許國,武王伐紂所封。《地理志》云潁川郡許縣,故許國,薑姓,文叔所封,二十四君馬楚所滅。「文叔」當作「太叔」。〉
許放城在許州許昌縣南四十里,本漢許縣,故許國也。〈《史記·夏本紀》「或在許」《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南國必危」《正義》。按《魏世家》《正義》作「南西四十里」,「西」字衍,「四十里」不誤,《元和郡縣志》及《太平寰宇記》均謂許故城在許昌縣南四十里,此引「三」當作「四」。〉
故魯城在許昌縣南四十里,本魯朝宿邑。〈《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伐魯葛及安陵」《正義》引。〉
許田在許州許昌縣南四十里,有魯城,周公廟在其中。〈《史記·周本紀》「鄭怨典魯易許田」《正義》引,《詩地理考》巻五「常許」引。〉
襄城縣
許州襄城縣,卽古新城縣也。〈《史記·秦本紀》「七年拔新城」《正義》引。〉
故泛城在許州襄城縣南一里。《左傳》云「天王出居於鄭,處於泛」是也。〈《史記·周本紀》「襄王出奔鄭鄭居王於泛」《正義》引。又《路史》、《國名紀》戊引作「泛城在許州襄城南。有泛水,在濟陰。」又《盟會圖疎》引《括地象》作「汎城在汝州襄城縣南。」按《周本紀》、《正義》引脱「南」字,《路史》及《盟會圖疎》有,《元和郡縣志》巻七汝州襄城縣亦説泛城在縣南一里。《盟會圖疎》引「汎」當作「泛」,「汝州」當作「許州」。〉
不羹故城在許州襄城縣東三十里。《地理志》云此乃西不羹者也。〈《史記·楚世家》「大城陳蔡不羹」《正義》引。〉
葉縣
城父故城在許州葉縣東北四十五里,卽杜預云襄城城父縣也。又許州襄城縣東四十里亦有父城故城一所,服虔云「城父,楚北境,乃是父城之名,非建所守。社預云成父,又誤也。《傳》及酈元《水經注》云「楚大城城父,使太子建居之」,卽《十三州志》云太子建所居城父,謂今亳州城父縣也。按:今亳州見有城父縣,是建所守者也。《地理志》云潁川有父城縣,沛郡有城父縣,此二名別耳。〈《史記·楚世家》「使太子建居城父守邊」《正義》引。〉
葉陽,今許州葉縣也。〈《史記·魏世家》「秦葉陽昆陽與舞陽鄰」《正義》引。〉
昆陽故城在許州葉縣北二十五里。〈《史記·魏世家》「秦葉陽尾陽與舞陽鄰」《正義》引,又《玉海·巻九·魏昆陽》引。〉
舞陽故城在葉縣東十里。〈《史記·魏世家》「秦葉陽昆陽與舞陽鄰」《正義》引,又《[[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舞陽侯樊會者」《正義》。又《玉海·巻九·魏舞陽》引。〉
方城山在許州葉縣西南十八里。《左傳》云楚大夫屈完對齊侯曰楚國方城以爲城,杜注云方城山在南陽葉縣南。〈《史記·韓世家》「今楚兵十餘萬在方城之外」《正義》引。〉
黃城山,俗名苦菜山,在許州葉縣西南二十五里。《聖賢塚墓記》云:「黃城山卽長沮、溺耦耕處。下有東流水,則子路問津處也。〈《史記·孔子世家》「長沮桀溺耦而耕《正義》引。按「菜山」上脱「苦」字,水經撫水注云「苦菜卽黃城」,《元和郡縣志》巻七汝州葉縣云「黃城山一名苦菜山。」「所」當作「耦」,「東流」下脱「水」字,據《水經》潕水「注」引《聖賢塚墓記》補正。〉
鄢陵縣
鄢陵故城在許州鄢陵縣西北十五里。李奇云六國時爲安陵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伐魯葛及安陵」《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惡安陵氏於秦」《正義》引,又《玉海·巻九·魏許郾》引,又《通鑑·巻六·秦莊襄王紀》「安陵人髙之子仕於秦」注引作「安陵故城」。〉
扶溝縣
許州扶溝縣北四十五里有白亭。〈《史記·伍子胥列傳》「號爲白公」《正義》引。〉
陽翟縣
故康城在許州陽翟縣西北三十五里。〈《詩地理》考巻「康」引。〉
故雍城在落許州陽翟縣東北二十五里,故老云黃帝臣雍父作杵臼所封也。〈《[[史記]]》「周奉紀」「楚圍雍氏」《正義》引。又《史記·韓世家》「公何不令楚王築萬室之都雍氏之旁」《正義》引作「故雍氏城在洛州陽翟縣二十五里,故老云黃帝臣雍父作杵臼也」。蓋有脱誤。按「洛」當作「許」,此天寶後所改。〉
許州陽翟縣,古櫟邑也。〈《史記·秦本紀》「救鄭敗晉兵於梁」《正義》引。〉
陽翟。許州縣也。《左傳》云鄭伯突入於櫟。杜預云櫟,鄭別都,今河南陽翟縣是也。《地理志》云陽翟縣是屬潁川郡,夏禹之國。〈《史記·項羽本紀》「韓王成因故都都陽翟」《正義》引。〉
陽翟縣又是禹所封,爲夏伯。〈《史記·夏本紀》「帝少康立」《正義》引。〉
戴州
成武縣
梁丘故城在戴州成武縣東北三十里。〈《史記·楚元王世家》「至昌邑南」《正義》引,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沛公北撃昌邑」注引。又《史記·髙祖本紀》「遇彭越昌邑」《正義》引作「曹州城武縣東北三十二里有梁丘故城」。按唐戴州武德五年置,貞觀十七年廢,《括地志》、《序略》戴州屬河南道。戴州領單父、成武、楚丘、钜野、金鄕、方輿六縣,戴州廢後,單父、楚丘兩縣改屬宋州,成武改屬曹州,巨野改屬鄆州,金鄕、方輿改屬兗州,後來引用《括地志》文者遂從開元以來之行政規劃改稱,今輯均恢復共舊屬。〉
戴州成武有重邱故城,今在濟陰東北三十一里。孫蒯飲馬重邱,遂伐曹取重邱者,與安德之重邱異。〈《路史國名紀》已引。按《齊地記》「平原安德有重邱鄕」,此引脱「安」字,今據補。〉
楚丘縣
戴州楚丘縣西北十五里有伊尹墓,恐非也。〈《史記·殷本紀》「旣葬伊尹於亳」《正義》引。〉
鉅野縣
獲麟堆在戴州鉅野縣東十二里。《春秋》哀十四年《經》云西狩獲麟。《國都城記》云:「鉅野故城東十里澤中有土臺,廣輪四五十歩,俗云獲麟堆,去魯城可三百餘里。」〈《史記·孔子世家》「狩大野」《正義》引。〉
鉅野,戴州鉅野縣東北大澤是。〈《史記·河渠書》「而河決於瓠子東南注鉅野」《正義》引。按依《史》文出「鉅野」二字。〉
金鄕縣
東緡故城,漢縣也,在戴州金鄕縣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攻爰戚東緡」《正義》引。〉
曹州
濟陰縣
曹有曹南山,因名曹。〈《詩地理考》巻二南山引。按《元和郡縣志》巻十二曹州濟陰縣云「曹南山在縣東二十里」。此引脱「山」字。〉
曹州濟陰縣卽古定陶也,東有三鬷亭。〈《史記·殷本紀》「湯遂伐三」《正義》引。〉
故貫城印古貫國,今名蒙澤城,在曹州濟陰縣南五十六里。〈《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伐衞取毋丘」《正義》引。〉
菏澤在曹州濟陰縣東北九十里定陶城東,今名龍池,亦名九卿陂。〈《史記·夏本紀》「導菏澤」《正義》引。〉
薄城北郭東三里平地有湯塚。按在蒙,卽北亳也。〈《史記·殷本紀》「湯崩」《正義》引。〉
髙祖卽位壇在曹州濟陰縣界。張晏曰泛水在濟陰界,取其泛愛弘大而潤下。〈《史記·髙祖本紀》「卽皇帝位於泛水之陽」《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一·漢髙帝紀》「卽位於泛水之陽」注引首十二字。〉
曹州濟陰縣東南三里有陶朱公塚,又云在南邯華容縣西,未詳也。〈《史記·貨殖列傳》「之陶爲朱公」《正義》引。按唐初曹州無濟陽縣,「陽」當作「陰」。〉
冤朐縣
冤朐,曹州縣,在州西四十七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襲取冤朐」《正義》。按此爲限守節取《括地志》敘冤朐縣沿革文,今輯補出「冤朐」二字。〉
漆圓故城在曹州冤朐縣北十七里,莊周爲漆園吏,卽此。〈《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周嘗爲蒙漆園吏」《正義》引。〉
文臺,在曹州冤句縣西六十五里。〈《史記·魏世家》「文臺墮」《正義》引。又《[[玉海_(四庫全書本)/卷009魏文臺|玉海·巻九·魏文臺]]》引。〉
濟陽故城在曹州冤句縣西南三十五里。〈《史記·蘇秦列傳》「魏無外黃濟陽」《正義》,又《傳靳蒯成列傳》「攻濟陽」《正義》,又《春申君列傳》「黃濟陽嬰城而魏氏服」《正義》。〉
乘氏縣
故桂城在曹州乘氏縣東北二十一里,故老云卽桂陵也。〈《史記·趙世家》「齊亦敗颶於桂陵」《正義》引,又《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大敗之桂陵」《正義》。〉
陽晉故城在曹州乘氏縣西北三十七里。〈《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吾愛宋與愛新城陽晉同」《正義》引,又《史記·蘇秦列傳》「過衞陽晉之道」《正義》,又《史記·張儀列傳》「劫衞取陽晉」《正義》,又《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取陽晉」《正義》。〉
離狐縣
濮水在曹州離狐縣界,卽師廷投濮水而死處。〈《史記·樂書》「至於濮水之上舍」《正義》引。按據《[[史記]]》本文出「濮水」二字。又據《元和郡縣志》巻十二曹州南華縣濮水條增「濮水而死」四字,此引並脱。〉
考城縣
葵丘在曹州考城縣東南一百五十歩郭内,卽桓公會處。〈《史記·秦本紀》「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正義》引,又《史記·封禪書》「會諸侯於葵丘」《正義》引。按旣説葵丘在考城縣郭内,何又相距一里多?《元和郡縣志》巻十二曹州考城縣云「葵丘在縣東南一百五十歩」,此引衍「一里」二字。《封禪書》、《正義》引作「一里五十歩」,「裏」爲「百」字之誤。〉
故黃城在曹州考城縣東二十四里。〈《通鑑·巻十·秦二世紀》「攻黃」注引、又《史記·蘇秦列傳》「魏無外黃濟陽」《正義》,又《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攻下黃」《正義》,又《史記·春申君列傳》「黃濟陽」《正義》。〉
沂州
臨沂縣
沂州臨沂縣有漢戚縣故城。《地理志》云臨沂縣屬東海郡。〈《史記·髙祖本紀》「走至戚」《正義》引。〉
羽山在沂州臨沂縣界。〈《史記·五帝本紀》「殛鯀於羽山」《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五龜蒙引。〉
費縣
祊田,在沂州費縣東南。〈《史記·周本紀》「鄭怨與魯易許田」《正義》引。〉
承縣
漢建陵縣故城在沂州承縣界。〈《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建陵侯綰者」《正義》引。又《史記·孝景本紀》「封中尉綰爲建陵侯」《正義》引。〉
故繒城在沂州承縣。《地理志》云繒縣屬東海郡。〈《史記·孔子世家》「呉與魯會繒」《正義》引。〉
繒縣在沂州承縣,古侯國,禹後。〈《史記·周本紀》「申侯怨與繒」《正義》引。〉
鍾離故城在沂州承縣界。〈《史記·齊太公世家》「令諸侯盟於鍾離」《正義》引。〉
洛州
河南縣
故王城一名河南城,本郟鄖,周公所築,在洛州河南縣北九里苑内東北隅。自平王以下十二王皆都此城,至敬王乃遷都成周,至赧王又居王城也。《帝王世紀》云:「王城西有郟鄖陌。」《左傳》云成王定鼎於郟鄖。京相璠《地名》云郟山名,鄖邑名。〈《史記·周本紀》「營周居於雒邑而後去」《正義》引。又宋敏求《河南志》、《詩地理考》巻二「王」、《玉海·巻四·周都》引首二十九字。又《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乃營成周洛邑」《正義》引作「故王城一名河南城,本郟鄖,周公所築,在洛州河南縣北九里苑中東北隅。《帝王紀》云武王伐紂,營洛邑而定鼎焉。」〉
故甘城在洛州河南縣西南二十五里。《左傳》云甘昭公,王子叔帶也。《洛陽記》云河南縣西南二十五里甘水出焉,北流入洛。山上有甘城,卽甘公菜邑也。〈《史記·周本紀》「惠後生叔帶」《正義》引。〉
故谷城在洛州河南縣西北十八里苑中。〈《史記·周本紀》「秦莊襄王滅東周《正義》引。〉
伊闕在洛州南十九里。《注水經》云:「昔大禹鑿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故謂之伊闕。」〈《史記·秦本紀》「攻韓魏於伊闕」《正義》引。〉
伊闕塞在洛州南十九里。伊闕山今名鍾山。酈元《注水經》云:「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暦其間,故謂之伊闕。」〈《史記·周本紀》「又將兵出塞攻梁」《正義》。又《史記·楚世家》「伐韓於伊闕」《正義》引作「伊闕山,在洛州南九里」。〉
蒯亭在河南縣西南十四里苑中。《輿地志》云蒯成縣,故陳倉縣之鄕聚名也,周緤所封也。晉武帝咸甯四年分陳倉立蒯成縣,屬始平郡也。〈《史記·傅靳蒯成列傳》「蒯成侯緤者《正義》引。又《路史》、《國名紀》已引作「河南縣西四十有蒯亭縣,今有蒯鄕」。按《正義》引有誤衍,據《郡國志》劉昭注引《晉書地道記》補「南」字。「故」字渉上衍,今刪。《路史》引亦有錯脱。〉
洛陽縣
洛陽故城在洛州洛陽縣東北二十六里,周公所築,卽成周也。《輿地志》云:「以周地在王城東,故曰東周。敬王避子朝之亂,自洛邑東居此。以其迫呃不受王都,故壞翟泉而廣之。」〈《史記·周本紀》。「以封武王少弟」《正義》引。〉
洛陽故城在洛州洛陽縣東北二十六里,周公所築,卽成周城也。《輿地志》云:「成周之地,秦莊襄王以爲洛陽縣,三川守理之。後漢都洛陽,改爲『雒』漢以火德,忌水,故去『洛』旁『水』而加『隹』。魏於行次爲土,土,水之忌也,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而加『水』。〈《史記·項羽本紀》「故立申陽爲河南王都洛陽」《正義》引。又《通鑑·巻九·漢髙帝紀》「故立申腸爲河南王都洛陽」 注引無「《輿地志》云」以下文。〉
洛陽故城在洛州洛陽縣東北二十六里,周公所築,卽成周城也。《尚書序》曰成周旣成,遷殷頑民。《帝王世紀》云居邶鄘衞之衆。〈《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迺營成周洛邑」《正義》引。按此引有脱誤,依前引改「縣」字,增「北」字。所引爲《書》序,今增「序」字。《帝王世紀》本《尚書洛誥》,脱 「衞」字,今據《尚書》補。〉
河陰縣城本漢平陰縣,在洛州洛陽縣東北五十里。《十三州志》云在平津大河之南也,魏文帝改曰阿陰。〈《史記·周本紀》「秦莊襄王滅東周」《正義》引。〉
平陰故津在洛州洛陽縣東北五十里。〈《史記·曹相國世家》「絶河津」《正義》引。〉
南官在洛州洛陽縣東北二十六里洛陽故城中。《輿地志》云秦時已有南、北宮。更始自洛陽而西,馬奔觸北宮鐵柱門。光武幸南宮卻非殿,則自髙帝迄於王莽,洛陽南、北官,武庫皆未嘗廢。《玉海·宮室·一》引,又《史記·髙祖本紀》「髙祖置酒雒陽南官」《正義》引「南宮在雒州」以下三十字。}}
偃師縣
亳邑故城在洛州偃師縣西十四里,本帝譽之墟,商湯之都也。〈《史記·殷本紀》「徙先王居」《正義》引。〉
湯卽位居南亳,後徒西亳,在偃師縣西十四里,本帝譽之墟。《詩地理考》巻五《商頌》引。}}
河南偃師爲西毫,帝譽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史記·殷本紀》「湯始居亳」《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五《商頌》引作「盤庚都偃師西亳」。〉
故平縣城在洛州偃師縣西北二十五里。《〈通鑑〉地理通釋·巻九·平監》引。}}
屍鄕亭在洛州偃師縣,在洛州東南也。〈《史記·曹相國世家》「還撃趙賁軍屍北《正義》引。〉
洛州偃師縣東六里有湯塚,近桐宮。〈《史記·殷本紀》「湯崩」《正義》引。〉
伊尹墓在洛州偃師縣西北八里。〈《史記·殷本紀》「旣葬伊尹於亳」《正義》引。〉
緱氏縣
緱氏故城在洛州緱氏縣東二十五里,滑伯國也。韋昭云「姬姓小國也」。〈《史記·秦本紀》「兵至滑」《正義》引。又《史記·周本紀》「鄭滅滑」《正義》引作「緱氏故城本費城也,在路州緱氏縣南東二十五里也。」按《周本紀》、《正義》引「縣」下衍「南」字。按此兩處所引《括地志》説「滑伯國也」,一説「本費城也」,在《括地志》則爲一條,張守節分別引之。《左傳》成公十二年「殄滅我費滑」杜預注説「滑國都費」,故一言滑國,一言費戰。〉
劉累故城在洛州緱氏縣南五十五里,乃劉累之故地也。〈《史記·夏本紀》「其後有劉累」《正義》引。〉
轘轅故關在洛州緱氏縣東南四十里。《十三州志》云轘轅道凡十二曲,是險道。〈《史記·曹相國世家》「下轘轅」《正義》引。〉
鞏縣
《[[史記]]》周顯王二年西周惠公封少子班於鞏爲東周,其子武公爲秦所滅。郭縁生《述征記》云鞏縣本周鞏伯邑。〈《史記·趙世家》「與韓分周以爲兩」《正義》引。〉
故鄩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史記·夏本紀》「帝相崩子帝少康立」《正義》引,又《史記·周本紀》「其有夏之居」《正義》引,又《玉海·巻四·夏都》引。又《史記·張儀列傳》「塞什谷之口」《正義》引無末句。〉
温泉水卽鄩水,源出洛州鞏縣西南四十里,《注水經》云鄩水出北山鄩溪。〈《史記·張儀列傳》「塞什谷之口」《正義》引。按《水經》洛水《注》「洛水東北暦鄩中,而鄩水注之,水出北山鄩溪」。此引有脱誤,今據改。〉
伊闕縣
洛州伊闕縣,在州南七十里。本漢新城縣也,隋文帝改新城爲伊闕,取伊闕山爲名也。〈《史記·髙祖本紀》「新城三老」《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 「左更白起攻新城」《正義》引、《通鑑·巻三·周愼靚王紀》「攻新城宜陽」注引作「格州伊闕縣,本是漢新城縣,隋文帝改爲伊闕,在洛州南七十里。」又《史記·周本紀》「楚莊王伐陸渾之戎」《正義》引作「新城,今洛州伊闕縣也。」〉
髙都故城一名郜都城,在洛州伊闕縣北三十五里。〈《史記·周本紀》「又能爲君得髙都」《正義》引。〉
陽城縣
陽城,洛州縣也。〈《史記·周本紀》「秦取韓陽城負黍」《正義》引。〉
自禹至太康與唐、虞皆不易都城,然則居陽城爲禹避商均時,非都之也。〈《史記·周本紀》「其有夏之居」《正義》引。又《史記·五帝本紀》「禹亦乃讓舜子」《正義》引作「禹居洛州陽城者,避商均,非時久居也。」按《五帝本紀正義》引「時」字錯在「非」字下,當是「避商均時,非久居也」。〉
陽城縣在箕山北十三里。〈《史記·夏本紀》「益讓帝禹之子啓而避居箕山之陽」《正義》引。〉
負黍亭在陽城縣西南三十五里。故周邑,《左傳》云鄭伐周負黍是也。〈《史記·周本紀》「秦取韓陽城負黍」《正義》引。又《史記·鄭世家》「敗韓兵於負黍」《正義》引無「《左傳》云」十字。〉
嵩髙山亦名太室山,亦名外方山,在洛州陽城縣北二十三里也。〈《史記·夏本紀》「熊耳外方」《正義》引,又《史記·封禪書》「中嶽嵩髙也」《正義》引。按《封禪書正義》引作「西北二十三里」誤。〉
嵩陽縣
洛州嵩陽縣本夏之綸國也,在緱氏東南六十里。《地理志》云綸氏縣屬潁川。〈《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秦攻韓緱氏藺」《正義》引。按唐嵩陽縣沿惰舊名,後改名登封,此引脱「陽」字。〉
潁水源出洛州嵩陽縣東南三十里陽乾山,今俗名穎山泉,源出山之東谷。其側有古人居處,俗名爲潁墟,故老云是穎考叔故居,卽酈元《注水經》所謂穎谷也。〈《史記·鄭世家》「遷其母武薑於城潁」《正義》引。又《史記·禮書》「汝潁以爲險」《正義》引作「潁水源出洛州嵩髙縣東南三十五里陽乾山,俗名潁山。《地理志》陽乾山,潁水出,東至下蔡入淮也。」按《禮書正義》引「嵩髙」亦當作「嵩陽」。作「三十五里」,不同。〉
壽安縣
召伯廟在洛州壽安縣西北五里。召伯聽訟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伐其樹。後人懷其德,因立廟。有棠,在九曲城東阜上。〈《史記·燕召公世家》「有棠樹」《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一「甘棠南國」引。〉
九曲城在壽安縣西北五里。《穆天子傳》「天子西征,升於九阿」,卽此。魏大統三年,陳忻邀東魏陽州刺史段理於九曲,破之。唐武德二年,王世充與唐兵戰於九曲,秦叔寶等來降。三年,熊州總管史萬寶邀敗王世充子元應於九曲。〈《太平寰宇記》補闕河南壽安縣引。〉
新安縣
澗水源出洛州新安縣東白石山,東北與谷水合流,經洛州郭内東流入洛。〈《史記·夏本紀》「伊雒澗」《正義》引。又《夏本紀》「東北會於澗」《正義》引作「澗水出洛州新安縣白石山之陰」。〉
瀍水出洛州新安縣東,南流至洛州郭内,南入洛。〈《史記·夏本紀》「伊雒澗」《正義》引。〉
鄭州
管城縣
鄭州管城縣外城,古管國城也,周武王弟叔鮮所封。〈《史記·周本紀》「封弟叔鮮于管」《正義》引,又《史記·管蔡世家》「管叔鮮」《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三管蔡引。〉
故祭城在鄭州管城縣東北十五里,鄭大夫祭仲邑也。《釋例》云祭城在河南,上有敖倉,周公後所封也。〈《史記·周本紀》「祭公謀父諫曰」《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祭仲」引首二十一字。〉
故華陽城在鄭州管城縣南三十里。司馬彪云華陽在密縣。〈《史記·趙世家》「秦將白起破我華陽」《正義》引。又《史記·周本紀》「秦破華陽約」《正義》引及《通鑑·巻四·周赧王紀》「趙人魏人伐韓華陽」注引「故華陽城」十四字。按「四」當作「三」,《史記·秦本紀》「撃芒卯華陽」《正義》引及《穰侯列傳》 「爲華君」《正義》作三十里」,與《元和郡縣志》説合,茲據改。司馬彪《郡國志》河南密縣有華陽山,非亭,此「亭」及「今洛州」四字爲衍文,今刪。〉
故華城在鄭州管城縣南三十里。《國語》云史伯對鄭桓公,虢、鄶十邑,華其一也。〈《史記·秦本紀》「撃芒卯華陽破之」《正義》引。〉
武強故城在鄭州管城縣東北三十一里。〈《史記·曹相國世家》「還攻武強」《正義》引。〉
圃田澤在鄭州管城縣東三里。《周禮》云豫州藪曰圃田也。〈《史記·魏世家》「五入圃中」《正義》引,又《玉海·巻九·魏囿中》引。〉
衍,地名,在鄭州。〈《史記·魏世家》「秦拔我垣蒲陽衍」《正義》引。〉
滎陽縣
滎陽縣卽大索城。杜預云成皋東有大索城。〈《史記·項羽本紀》「戰滎陽南京索間」《正義》引。〉
小索故城在滎陽縣北四里。京相璠《地名》云京縣有大索亭、小索亭,大、小氏兄弟居之,故有大小之號。〈《史記·項羽本紀》「戰滎陽南京索間」《正義》引,又《通鑑·巻九·漢髙帝紀》「戰滎陽南京索間」注引。〉
東廣武、西廣武在鄭州滎陽縣西二十里。戴延之《西征記》云三皇山上有二城,東曰東廣武,西曰西廣武,各在一山頭,相去二百歩。汴水從廣武澗中東南流,今涸無水。城各有三面,在敖倉西。郭縁生《述征記》云一澗橫絶上過,名曰廣武。相對皆立城塹,遂號東、西廣武。〈《史記·項羽本紀》「與漢倶臨廣武而軍」《正義》引,又《通鑑·巻十·漢髙帝紀》「軍廣武」注引。按據《郡國志》劉昭注引《西征記》增二字。「廣」下脱「武」字,據《水經》濟水《注》增。〉
東廣武城有髙壇,卽是項羽坐太公俎上者,今名項羽堆,亦呼太公亭。〈《史記·項羽本紀》「爲髙俎置太公其上」《正義》引。〉
宅陽故城一名北宅,在鄭州滎陽縣東南十七里。〈《史記·魏世家》「典韓會宅陽」《正義》引,又《史記·穰侯列傳》「人北宅」《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魏韓會於宅陽」注引。〉
京縣故城在鄭州滎陽縣東南二十里,鄭之京邑也。《晉太康地志》云鄭太叔段所居邑。〈《史記·項羽本紀》「戰滎陽南京索間」《正義》引。又《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申不害京人也」《正義》引、《詩地理考》巻二京引,《通鑑·巻九·漢髙帝紀》「戰滎陽南京索間」注引,均無「《晉太康地志》」以下十三字。按《項羽本紀正義》引脱「故」字,《老子韓非列傳》及《通鑑》注引不脱。〉
敖倉在鄭州滎陽縣西十五里石門之東,北臨汴水,南帶三皇山,秦時置倉於敖山,故名敖倉云。〈《史記·項羽本紀》「以取敖倉粟」《正義》引,又《通鑑·巻十·漢髙帝紀》「以取敖倉粟」注引,又《玉海·巻七·酈食其畫取楚之策》引,又《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據敖倉之粟」《正義》。按「縣」字誤,當作 「石」,《玉海》及《酈生陸賈列傳正義》不誤,並有「故」字,今據補正。〉
滎澤縣
滎陽故城在鄭州滎澤縣西南十七里。殷時敖地,周時名北製,在敖山之陽。〈《詩地理考》巻三敖引。又《史記·殷本紀》「帝仲丁遷於嗷」《正義》引、《五海》巻四商都引無「周時」以下十字。〉
汴渠一名莨蕩渠,今名通濟渠,首受黃河,《[[漢書]]》有滎陽漕渠,如淳曰今礫溪口是也。自來武北征之後,復皆湮塞。隋煬帝大業元年更令開導,名通濟渠。西通河、洛,南達江、淮,煬帝巡幸,毎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廣、荊、益、揚、越等州運漕商旅,往來不絶。〈《通典》巻一百七十七《州郡》七引《坤元録》。按《通典》本文補出「汴渠」二字。〉
汴口堰在滎澤縣西二十里,又名梁公堰,隋文帝開皇七年使梁濬增築漢古堰,遏河入汴也。〈《通典》巻一百七十七《州邵》七引《坤元録》。據《通典》本文增「榮澤」二字。〉
故王宮在鄭州滎澤縣西北十五里王宮城中。《左傳》云晉文公敗楚於城濮,至於衡雍,作王宮於踐土也。按王宮則所作在踐土,城内東北隅有踐上臺,東去衡雍三十餘里也。〈《史記·周本紀》「晉文公召襄王會河陽踐土」《正義》引。按據《方輿紀要》巻四十七鄭州滎澤縣王宮條改「官」字。〉
原武縣
故巻城在鄭州原武縣西北七里。《釋例地名》云巻縣所理垣雍城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其先巻人」《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得垣雍」《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客卿胡陽攻魏巻」《正義》引無「《釋例地名》」十三字,有「卽垣雍也」句。〉
故安城在鄭州原武縣東南二十里。〈《史記·魏世家》「使道安成」《正義》引,又《玉海·巻九·魏安城》引。〉
陽武縣
陽武故城在鄭州陽武縣東北十八里,漢陽武縣城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從攻陽武」《正義》引。〉
新鄭縣
鄭州新鄭縣,本有熊氏之墟也。〈《史記·周本紀》「有熊九駟」《正義》引。〉
故鄰城在鄭州新鄭縣東北三十二里。《毛詩譜》云:「昔髙辛之土,祝融之墟,歴唐至周,重黎之後壇姓處其地,是爲鄶國,爲鄭武公所滅也。」〈《史記·楚世家》「四曰會人」《正義》引。又《史記·鄭世家》「地近虢鄶」《正義》引作「故鄶城在新鄭縣東北三十二里」,無「《毛詩譜》云」以下文。按二當作三」,《鄭世家正義》引作三十二里」,與《元和郡縣志》合,今改。〉
宛陵故城在鄭州新鄭縣東北三十八里,本漢舊縣也。〈《史記·魏世家》「從林鄕軍以至於今」《正義》引,又《玉海·巻九·魏林鄕》引。按「鄭」字誤,當作「漢」,蓋謂宛陵故城卽漢縣。〉
洧水在鄭州新鄭縣北三里故新鄭城南。《韓詩外傳》云鄭俗,二月桃花水出時,會於溱、洧水上,以自祓除。〈《史記·鄭世家》「伐鄭兵於洧上」《正義》引。〉
陘山在鄭州新鄭縣西南三十里。〈《史記·楚世家》「取我陘山」《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魏伐楚敗之陘山」《正義》引。〉
陘山在鄭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史記·楚世家》「齊桓公以兵侵楚至陘山」《正義》引。按《元和郡縣志》謂新鄭縣在鄭州西南九十里,《括地志》陘山在新鄭縣西南三十里,則陘山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此引「一」爲「二」之誤。〉
子産墓在鄭州新鄭縣西南三十五里。酈元《注水經》云:「子産墓在潩水上,累石爲方墳,墳東北向鄭城,杜預言不忘本也。」〈《史記·鄭世家》「子産卒」《正義》引。按「云」字衍,據《水經》潩水《注》刪。〉
密縣
故鬲城在鄭州密縣界。杜預云國名,今平原鬲縣也。〈《史記·夏本紀》「帝少康立」《正義》引。按《括地志》密縣屬鄭州,唐髙宗龍朔二年改屬洛州,見《舊唐書地理志》,今改「鄭」字。〉
汜水縣
鄭州汜水縣,古東虢國,亦鄭之制邑,漢之成皋,卽周穆王虎牢城。《左傳》云宮之奇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史記·秦本紀》「鄭伯虢叔殺子跡而入惠王」《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韓獻成皋鞏」《正義》引、《史記·外戚世家》「坐河南宮成皋臺」《正義》引無「《左傳》」以下文。按汜水縣,《括地志》成書時本屬鄭州,唐髙宗顯慶二年改屬洛州,見《元和郡縣志》汜水縣,今皆改正。〉
成皋故縣在鄭州汜水縣東南二里。〈《史記·項羽本紀》「出走成皋」《正義》引,又《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先要成皋之口」《正義》。按《淮南衡山列傳正義》當是引《括地志》,作「東南二里」,與《元和郡縣志》同,《項羽本紀正義》引「西」字誤,今改「東」。〉
汜水源出鄭州汜水縣東南三十二里方山。《山海經》云浮戲之山,汜水出焉。〈《史記·項羽本紀》「渡兵汜水」《正義》引,又《通鑑·巻十·漢髙帝紀》「渡兵汜水」注引。〉
鄭州汜水縣,古虢叔之國,東虢君也。〈《史記·鄭世家》「地近虢鄶」《正義》引。按據上《秦本紀正義》引刪此「東」字。〉
汴州
浚儀縣
逢澤亦名逢池,在汴州浚儀縣東南十四里。〈《史記·秦本紀》「會逢澤」《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會諸侯逢澤」注引。〉
陳留縣
陳留,汴州縣也,在州東五十里,本漢陳留郡陳留縣地。孟康云「留,鄭邑也,後爲陳所並,故曰陳留」。臣瓚又按宋有留,彭城留是也;此留屬陳,故曰陳留。〈《史記·項羽本紀》「撃陳留外黃」《正義》引。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去攻陳留」注引首十二字。按漢陳留縣屬陳留郡。唐陳留縣爲隋分淩儀縣置,非漢舊縣,於漢則陳留縣之地。此引衍「及」字。〉
小黃故城在汴州陳留縣東北三十三里。〈《史記·髙祖本紀》「母曰劉媼」《正義》引。〉
古莘國,在汴州陳留縣東五里,故莘城是也。《陳留風俗傳》云陳留外黃有莘昌亭,本宋地,莘氏口巴也。〈《史記·殷本紀》「爲有莘氏媵臣」《正義》引。〉
東昏故城在汴州陳留縣東北九十里。〈《史記·陳丞相世家》「陳丞相平者陽武戸牖鄕人也」《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一·漢髙帝紀》「封陳平爲戸牖候」引。〉
雍丘縣
汴州雍丘縣,古杞國。《地理志》云古杞國理此城。周武王封禹後於杞,號東樓公,二十一代爲楚所滅。〈《史記·周本紀》「大禹之後於杞」《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至周封於杞」《正義》引作「雍丘縣古杞國城也,周武王封禹後號東樓公」。〉
故周城卽外黃之地,在雍丘縣東。〈《史記·項羽本紀》「還攻外黃」《正義》引,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攻外黃未下」注引。〉
故圉城有南北二城,在汴州雍丘縣界,本屬外黃,卽太子申見徐子之地。〈《史記·魏世家》外黃徐子謂太子曰」《正義》引。又《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陳留髙陽人」《正義》引作「圉城在雍丘縣西南」。〉
酈食其墓在雍丘縣西南二十八里。〈《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酈食其者陳留髙陽人也」《正義》引。〉
尉氏縣
三亭岡在汴州尉氏縣西南三十七里。〈《史記·范睢蔡澤列傳》「先生待我於三亭之南」《正義》引。〉
汝州
粱縣
故梁城在汝州西南二百歩。《晉太康地記》云戰國時謂南梁者,別於大梁、少梁也。古蠻子邑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戰於南梁」《正義》引。〉
古梁城在汝州梁縣西南四十五里。〈《史記·周本紀》「而遷西周君於憚狐」《正義》引。按此梁城卽漢梁縣故城。此引脱「四」字,據《元和郡縣志》及《太平寰宇記》增。《方輿紀要》巻五十一河南汝州下引《括地志》云「梁城在汝南,注城在汝北,隔水相對」,未詳所本,但注城在唐梁縣西四十五里,蓋兩城相距里數相同,惟梁城在唐梁縣西南,注城則在正西。〉
注城在汝州梁縣西四十五里。〈《史記·魏世家》「敗秦於注」《正義》引,又《通鑑·巻五·周赧王紀》「又伐韓取注」注引。按《通鑑》注引作「四十五里」,《正義》引脱「四」字,《方輿紀要》亦説注城在汝州西四十五里。〉
汝州古梁城,卽憚狐聚也。〈《史記·周本紀》「遷西周公於憚狐」《正義》引。按「外」字衍,古梁城卽憚狐聚,在汝州西南十五里。〉
陽人故城卽陽人聚,在汝州梁縣西四十里,秦遷東周君所居地。〈《史記·周本紀》「遷西周公於憚狐」《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昭襄王紀》「遙西周於憚狐」注引。按《通鑑》注引有「所居」二字。各本《史記正義》皆作「秦遷東周君居也」,蓋脱一「所」字。〉
周承休城一名梁雀塢,在汝州梁縣東北二十六里。《帝王世紀》云:「漢武帝元鼎四年東巡河、洛,思周德,乃封姬嘉三千戸,地方三十里,爲周子南君,以奉周祀。元帝初元五年嘉孫延年進爵爲承休侯。元帝元始四年進爲鄭公。光武建武十三年封於觀,爲衞公。」〈《史記·周本紀》「號曰周子南君」《正義》引。〉
成安故城在汝州梁縣東二十三里,《地理志》云成安屬潁川郡。〈《史記·韓長孺列傳》「梁成安人也」《正義》引。〉
故麻城謂之蠻中,在汝州梁縣界。《左傳》單浮餘圍蠻氏,杜預云城在河南新城東南,伊洛之戎陸渾蠻氏城也。俗以爲麻、蠻聲相近故耳。〈《史記·周本紀》「楚莊王伐陸渾之戎」《正義》引。〉
魯山縣
汝州魯山縣本漢魯陽縣也,古魯縣,以魯山爲名也。〈《史記·楚世家》「魏取我魯陽」《正義》引。按《括地志》本《漢志》爲説,《漢志》南陽郡魯陽縣云「有魯山,古魯縣」,此引魯山上衍一「古」字。〉
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魯山縣東三十里,《左傳》云邘、晉、應、韓,武之穆也。〈《史記·秦本紀》「與魏王會應」《正義》引,又《通鑑·巻三·周赧王紀》「秦魏會於應」注引。〉
故應城,古應鄕,在汝州魯山縣東三十里。〈《史記·范睢蔡澤列傳》「秦封范睢以應義」《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與秦會應」《正義》引,又《史記·梁孝王世家》「封小弟以應」《正義》引。按「四」當作「三」,《魏世家》、《梁孝王世家正義》引作「三十里」是。〉
故應城,殷時應國,在父城。〈《史記·周本紀》「因以應爲太后養地」《正義》引。〉
汝水源出汝州魯山縣西伏牛山,亦名猛山。汝水至豫州郾城縣名濆水,《爾雅》云「河有灘,汝有濆」,亦汝之別名。《地理志》髙陵山,汝出,東南至新蔡縣入淮。〈《史記·禮書》「汝潁以爲險」《正義》引。〉
犨城在汝州魯山縣東南。〈《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南攻秦軍於撃」《正義》引。〉
郟城縣
汝州郟城縣東南四十里有父城故城,卽服虔云城父,楚北境者也。又許州葉縣東北四十五里亦有父城故城,卽杜預云襄城城父縣者也。此二城,父城之名耳,眼虔城父是誤也。《左傳》及《注水經》云楚大城城父,使太子建居之。《十三州志》云太子建所居城父,謂今亳州城父是也。此三家之説,是城父之名。《地理志》云潁川父城縣,沛郡城父縣,據縣屬郡,其名自分。古先儒多惑,故使其名錯亂。〈《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與蒙恬會城」《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始皇紀》「與蒙恬會城父」注引。按「南」字據《元和郡縣志》巻七汝州郟城縣父城故城補。「華」當作「葉」,《楚世家正義》引《括地志》云「城父故城在許州葉縣東北四十里」。〉
夏亭故城在汝州郟城縣東北五十四里,蓋夏后所封也。〈《史記·夏本紀》「湯封夏之后」《正義》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