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括地志輯校 > 卷一

卷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雍州

    萬年縣

    南陵故縣在雍州萬年縣東南二十四里。漢南陵縣,本薄太后陵邑,陵在東北,去縣六里。《史記·外戚世家》「葬南陵」張守節《正義》引。

    霸陵,漢文帝陵,在雍州萬年縣東二十里。霸陵,故芷陽也。《漢晉春秋》云:湣帝建興三年,秦人發霸、杜二陵,珠玉彩帛以千萬計。帝問索琳曰:「漢陵中物,何乃多耶。」對曰:「天子卽位一年而爲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供宗廟,一供客,一充山陵。武帝享年旣久,比崩後,茂陵不復容物,赤眉賊不能減半,今猶有朽帛委積,珠玉未盡。此二陵,是儉者也。」〈《史記·孝文本紀》「霸陵山川因其故」日本《[[史記會注考證]]》補《正義》引。〉

    霸陵卽霸上,在雍州萬年縣東北二十五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宗正劉禮軍霸上」《正義》引。〉

    杜陵故城在雍州萬年縣東南十五里。漢杜陵縣,宣帝陵邑也,北去宣帝陵五里。《廟記》云故杜伯國也。〈《史記·髙祖本紀》「從杜南入蝕中」,《正義》引。〉

    終南山,一名中南山,一名太一山,一名南山,一名橘山,一名楚山,一名泰山,一名周南山,一名地脯山,在雍州萬年縣南五十里。〈《史記·夏本紀》「終南敦物「《正義》引。又宋王應麟《詩地理考》巻二終南,巻三南山引作「終南山,一名南山」。〉

    畢原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史記·魏世家》「武王伐紂而髙封於畢」《正義》引。〉

    周文王墓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原上。〈《史記·周本紀》「西伯崩「《正義》引。〉

    周武王墓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畢原上。〈《史記·周本紀》「武王有瘳後而崩」《正義》引。〉

    秦故胡亥陵在雍州萬年縣南三十四里。〈《史記·秦始皇本紀》「二世皇帝葬宜春」《正義》引。〉

    秦宜春宮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三十里。宜春苑在宮之東,杜之南,《始皇本紀》云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還過宜春宮」《正義》引,又宋王應轔《玉海/卷一百五十五·宮室·一》引。〉

    滻水卽荊溪、狗枷之下流也,在雍州萬年縣。〈《史記·封禪書》長水《正義》引。〉

    長安門故亭在雍州萬年縣東北苑中,後館陶公主長門園,武帝長門宮,皆以此立名。〈《史記·封禪書》「文帝出長門」《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五·漢文帝紀》「又於長門道北立五帝壇」元胡三省注引作「長門亭在雍州萬年縣東北苑中」。〉

    軹故亭在雍州萬年縣東北十六里苑中。〈《史記·蘇秦列傳》「夫秦下軌道」《正義》引。又《史記·髙祖本紀》「降軹道旁」《正義》引、《通鑑·巻九·漢髙祖紀》「降軹道旁注」注引「軹故亭」作「軹道」。〉

    漢霸昌廄在雍州萬年縣東北三十八里。〈《史記·梁孝王世家》「還至霸昌」《正義》引,《通鑑·巻十五·漢景帝紀》「還至霸昌卽」注引。〉

    鎬在雍州西南三十三里。〈《史記·周本紀》「而作豐邑」《正義》引。〉

    長安縣

    長安故城在雍州長安縣西北十三里。漢之舊都,本秦離宮。長安,故咸陽也。〈宋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巻四·漢都》引。按三十里,據《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范睢得見於離宮」《正義》及《元和郡縣志》巻一「京兆府長安縣」修改作「十三里」。〉

    按史傳所載長安之名舊矣。又盧綰封之初,項羽未滅,蓋長安得名,非始於漢,但未詳所在耳。及髙祖入關,乃取長安以名縣也。司馬遷云:「長安,故咸陽縣。」據當時之名,因終説其事,非封盧綰之日改咸陽爲長安矣。又按《[[史記]]》,趙亦有長安君,未詳趙取嘉名,將更有長安地名也。〈宋宋敏求《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按今縣界兼有周鎬京及杜伯國之地。鎬京在今縣治西北十八里鎬池是,杜伯國在今縣治東南九里下杜故城是。〈《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周武王宮卽鎬京也。皇甫謐《帝王世紀》曰:「武王自酆居鎬,諸侯宗之,是爲宗周。」今澧水之東長安之南三十里,去酆二十五里鎬池,卽其故都也。〈《長安志》巻三《宮室》一周引。〉

    下杜故城在雍州長安縣東南九里,古杜伯國。〈《史記·秦本紀》「初縣杜」《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十四·漢昭帝紀》「率常在下杜」注引。〉

    下杜故城,蓋宣王殺杜伯以後,子孫微弱,附於秦,及春秋後武公滅之爲縣。漢宣帝時修杜之東原爲陵曰杜陵縣,更名此爲下杜城。〈《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豐水源在雍州長安縣西南澧谷。〈《史記·封禪書》「長水澧澇」《正義》引。〉

    豐水北經靈臺西,文王引水爲辟雍靈沼,今悉無復處所,惟靈臺孤立。按今靈臺髙二丈,周回二十歩。〈《長安志》巻三《宮室·一》引,又《玉海/卷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按「豐水北經」以下十六字,據《水經》渭水《注》增。〉

    滈水源出雍州長安縣西北滈池。酈元《注水經》云:「滈水承滈池,北流入渭。」今按滈池水流入永通渠,蓋酈元誤矣。〈《史記·秦始皇本紀》爲吾遺滈池君」《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三鎬京引無「今按滈池水」以下十五字。〉

    《注水經》云:鎬水西逕磁石門注於渭。今按鎬池水又北流入永通渠,不至磁石門、亦不復入渭矣。今《圖經》滈水在縣西四十里,其水自鄂縣界入本縣界十里入淸渠。〈《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按「《注水經》云」以下十四字據《水經》渭水《注》增。〉

    豐、鎬二水皆巳堰入昆明池,無復流派。〈《玉海/卷一百七十一·宮室·苑囿》引。〉

    昆明池在雍州長安縣西十八里。〈《玉海/卷一百七十一·宮室·苑囿》引。〉

    豐水渠今名賀蘭渠,東北流注交水。〈《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漆渠,胡亥築阿房宮開此渠,而運南山之漆。〈《長安志》巻十三咸陽縣引,又同巻一條引作「胡亥將運南山之漆而開此渠。」〉

    秦阿房宮亦曰阿城,在雍州長安縣西北一十四里。〈《史記·秦始皇本紀》「先作前殿阿房」《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始皇帝紀》「先作前殿阿房」注引。〉

    《三秦記》云:「龍首山長六十里,頭入渭水,尾達樊川。」今按山首在長安城中,自漢築長安城及營宮殿,咸以堙平,其餘卽今宮城之太倉以東是也。〈《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按「《三秦記》」以下十九字録《長安志》文。〉

    彪池,今按其池周十五歩。」〈《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虎圈,今在長安城中西遍也。〈《史記·孝武本紀》「唐中數十里虎圈」《正義》引。〉

    未央宮在雍州長安縣西北十里長安故城中,近西南隅。〈《長安志》巻三《宮室·一》引,又《通鑑·巻十一·漢髙帝紀》「蕭何治未央宮」注引無「近西南隅」四字。〉

    漢明堂在雍州長安縣西北七里長安故城南門外也。〈《關中記》云:「明堂在長安城南門外,杜門之西。」《長安志》巻五《宮室》三引。〉

    漢圓丘在長安治内四里居德坊東南隅。〈《長安志》巻五《宮室》三引。〉

    漢長樂古在長安縣北故城中。〈《通典》巻一百七十三《州郡》三引魏土泰《坤元録》,又《玉海/卷一百五十五·宮室·宮》引《坤元録》。〉

    壽宮、北宮,皆在雍州長安縣西北十三里長安故城中。《[[漢書]]》云:「武帝置壽宮以處神君」。〈《史記·孝武本紀》「又置壽宮北宮」《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十·漢武帝紀》「置酒壽宮」注引。按「十三」誤倒爲「三十」,據《元和郡縣志》改。據《漢書·郊祀志》補「置」字。〉

    北宮在雍州長安縣西北十三里,與桂宮相近,在長安故城中。〈《史記·外戚世家》「唯獨置孝惠皇后居北宮」《正義》引。〉

    蒲萄宮,以太歳厭勝所在,舍之北自。〈《長安志》巻四《宮室·二》引。〉

    鉤弋宮在長安故城中,門名堯母門。〈《史記·外戚世家》「鉤弋夫人」《正義》引。按據《元和郡縣志》巻一補「故」字。〉

    建章宮在雍州長安縣西北二十里,長安故城西。〈《史記·孝武本紀》「於是作建章宮」《正義》引,又《滑稽列傳》「建章宮後閣重櫟中有物出焉」《正義》,又《玉海/卷一百五十六·宮室·二》引,又《通鑑·巻二十一》「於是作建章宮」一注引。按《滑稽列傳》、《正義》作「西北」,餘均脱「北」字。〉

    神明臺在長安西北二十里,長安故城西,漢建章宮有神明臺。〈《玉海/卷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按「中」字衍,據《元和郡縣志》刪。〉

    漸臺在長安故城中。《關中記》云:「未央宮西有蒼池,池中有漸臺,王莽死於此臺。」〈《史記·佞幸列傳》覺而之漸臺」《正義》引。〉

    旣去就車而之漸臺,雖未央、建章復道相屬,但漢兵旣迫,不應駕車腧城,此卽非建章漸臺明矣。然則未央、建章似各有漸臺,非一所也。〈《長安志》巻三《宮室·一》引。〉

    柏梁臺在雍州長安故城中。〈《玉海/卷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

    昆明觀在雍州長安縣西二十里。《黃圖》上林苑有昆明觀。〈《玉海/卷一百六十六·宮室·觀》引。〉

    《三秦記》云:「禦粟苑出粟,十五枚一升,大梨如五升,落地則破。其取梨先以布囊承之,號曰含消」。臣泰按:其粟味甘而小,不如《三秦記》所説。含消梨,人間往往有之,其大不至五升,亦不出此川矣。〈《長安志》巻五《宮室》三引。按《三秦記》以下三十六字,録《長安志》文。〉

    牛首池在雍州長安縣西北三十八里。〈《玉海/卷一百七十一·宮室·苑囿》引。〉磁石門一名卻胡臺。〈《長安志》巻三《宮室·一》引。〉

    潏水又名石壁谷水,又名髙都水。漢王氏五侯大治池宅,引髙都水入長安城。〈《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漢太上皇廟在雍州長安縣西北長安故城中,酒池之北,髙帝廟北。髙帝廟亦在故城中也。〈《史記·髙祖本紀》「至太上皇廟」,《正義》引,又《玉海/卷一百七十一·宮室·苑囿》引,又《通鑑·巻十五·漢景帝紀》;「太上皇廟埂垣」注引。〉

    髙廟在長安縣西北十三里渭南長安故城中。〈《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益廣多宗廟」《正義》引。〉

    《漢書》王莽以皇后有子孫瑞,通子午道,蓋以子、午爲陰、陽之王氣也。《風土記》云:「王莽以皇后有子,通子午道,從杜陵直抵終南。」〈《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漢奉明縣地,今縣治北八里奉明故縣是。〈《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杜祠,雍州長安縣西南二十五里。〈《史記·封禪書》「杜主故周之右將軍」《正義》引。〉

    三原縣

    堯門山,俗名石門,在雍州三原縣西北三十二里。上有路,其狀若門,故老云堯鑿山爲門,因名之。武德年中於此山南置石門縣,貞觀年中改爲雲陽縣。〈《史記·秦本紀》「輿晉戰於石門」《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秦獻公敗三晉之師於石門注引。按《通鑑》注引作「三十二里」,與《元和郡縣志》及《長安志》合,今改。〉

    雍州三原縣有湯陵。〈《史記·秦本紀》「遣兵伐蕩社」《正義》引。〉

    醴泉縣

    谷口故城在雍州醴泉縣東北四十里,漢谷口縣也。〈《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以備車四十乘反谷口」《正義》引,又《通鑑·巻十四·漢文帝紀》「反谷口」注引。〉

    《郊祀志》公孫卿言黃帝得仙寒門,寒門者,谷口也。按九叟山東中山西謂之谷口,卽古寒門也,在雍州醴泉縣東北四十里。〈《史記·范睢蔡澤列傳》「北有甘泉谷口」《正義》引。按《正義》引脱「東山」二字,據《太平寰宇記》雍州醴泉縣引《水經注》「九峻山東中山西謂之谷口」,《元和郡縣志》巻一醴泉縣「漢谷口縣在九叟山東仲山西」增。〉

    富平縣

    荊山在雍州富平縣,今名掘陵原。按雍州荊山,卽黃帝及禹鑄鼎地也。〈《史記·夏本紀》「荊岐已旅「《正義》引。〉沮水一名石川水,源出雍州富平縣,東入櫟陽縣南。

    漢髙祖於櫟陽置萬年縣,《十三州地理志》云:萬年縣南有涇、渭,北有小河卽沮水也。〈《史記·夏本紀》「漆沮旣從」《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四「自土漆沮」引無《十三州地理志》以下二十二字。〉

    雲陽縣

    雲陽,雍州縣。秦之林光宮,漢之甘泉,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里。〈《史記·匈奴列傳》「自九原至雲陽」《正義》引。按據元和郡縣志京兆府雲陽縣補「西」字。〉

    雲陽故城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宮在焉。〈《史記·秦始皇本紀》「非死雲陽」《正義》引。按據《史記·封禪書》《正義》補「北」字。〉

    甘泉山一名石鼓原,俗名磨石嶺,在雍州雲陽縣西北九十里。《關中記》云:「甘泉宮在甘泉山上。年代久遠,無復甘泉之名,失其實也。」〈《史記·范睢蔡澤列傳》「北有甘泉谷口」《正義》引。〉

    漢雲陽宮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一里。有通天臺,卽黃帝以來祭天圜丘之處。武帝以五月避暑,八月乃還也。〈《史記·孝武本紀》「始郊見泰一雲陽」《正義》引,又《玉海/卷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玉海》引有「西」字。〉

    雲陽宮,秦之林光宮,漢之甘泉,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一里。秦始皇作甘泉宮,去長安三百里,望見長安,秦皇帝以來祭天圜丘處。〈《[[史記]]》匈奴列傳》「候騎至甘泉」《正義》引,又《史記·外戚世家》「夫人死雲陽宮」《正義》引作「雲陽宮,秦之甘泉宮,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一里。秦始皇作甘泉宮,去長安三百里,黃帝以來祭天圜丘處」。〉

    通天臺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一里。〈《史記·封禪書》「乃作通天莖臺」《正義》引。按據《史記·孝武本紀》、《正義》引補「二」字。〉

    中山一名仲山,在雍州雲陽縣西十五里。史記河渠書自中山西邸瓠口爲渠《正義》引。

    雲陽陵,漢鉤弋夫人陵也,在雍州雲陽縣西北五十八里。孝武帝鉤弋趙婕妤,昭帝之母,齊人,姓趙。少好淸靜,六年臥病,右手巻,飲食少。望氣者云 「東方有貴人」,推而得之。召見,姿色甚佳。武帝持其手伸之,得玉鉤。後生昭帝。武帝末年殺夫人,殯之,而屍香一日。沼帝更葬之,棺但存絲履也。《宮記》云「武帝思之,爲起通靈臺於甘泉,常有一靑鳥集臺上往來?至宣帝時乃止。」〈《史記·外戚世家》「使者夜持棺往葬之《正義》引。〉

    徑路神祠,在雍州雲陽縣西北九十里甘泉山下。本匈奴祭天處,秦奪其地,後徙休屠右地。〈《史記·匈奴列傳》「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正義》引。〉

    廷壽館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一里,通天臺西八十歩。〈《玉海/卷一百五十六·宮室·宮》引。按藝文類聚引《[[史記]]》作「延壽館」,《漢武故事》及《三輔黃圖》同。此輿《漢書·郊祀志》均衍「益壽」二字。〉

    咸陽縣

    咸陽故城亦名渭城,在雍州北五里,今咸陽縣東十五里,京城北四十五里,秦孝公以下並都此城。始皇鑄金人十二於咸陽,卽此也。〈《史記·秦始皇本紀》「發卒攻毒戰咸陽」《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作爲成陽」《正義》引作「咸陽故城亦名渭城,在雍州咸陽縣東十五里,京城北四十五里,卽秦孝公徙都之者。」《〈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同,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築冀闕宮庭於成陽」注引無「卽秦孝公徙都之者」句。〉

    今咸陽縣,古之杜郵,白起死處。〈《史記·秦本紀》「作爲咸陽」《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

    安陵故城在雍州咸陽縣東二十一里,周之程邑也。〈《史記·太史公自序》「程伯休甫其後也」《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四鮮原引。〉

    蘭池陂卽秦之蘭池也,在雍州成陽縣界。《三秦記》云:「始皇都長安,引渭水爲池,築爲蓬萊山,刻石爲鯨,長二百丈。」〈《史記·秦始皇本紀》「逢盜蘭池《正義》引。〉

    棘門在渭北十餘里,秦王門名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軍棘門」《正義》引。〉

    渭橋本名橫橋,架渭水上,在雍州咸陽縣東南二十二里。〈《史記·外戚世家》「出橫城門《正義》引。〉

    細柳倉在雍州咸陽縣西南二十里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軍細柳《正義》引。〉

    秦惠文王陵在雍州咸陽縣西北一十四里。〈《史記·秦始皇本紀》「葬公陵」《正義》引。〉

    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陽縣西北十五里,俗名周武王陵,非也。〈《史記·秦本紀》「八月武王死」《正義》引,又《秦始皇本紀》「葬永陵」《正義》引。〉

    長陵在雍州咸陽縣東三十里。〈《史記·髙祖本紀》「葬長陵」《正義》引。又《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益廣多宗廟」《正義》引和《通鑑·巻十二》「葬髙帝於長陵」注引「雍州」作「渭北」。〉

    陽陵,漢景帝陵也,在雍州咸陽縣東四十里。〈《史記·外戚世家》「合葬陽陵」《正義》引,又《孝景本紀》「更以弋陽爲陽陵」《正義》引。〉

    渭陽五帝廟在雍州咸陽縣東三十里。《宮殿疎》云:「五帝廟一宇五殿也。」〈《[[史記]]》封禪書「於是作渭陽五帝廟」《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五·漢文帝紀》於是作渭陽五帝廟」注引無《宮殿疎》云以下十二字。〉

    渭陽五廟在渭城。〈《史記·孝文本紀》「設立渭陽五廟」《正義》引。〉

    周公墓在雍州咸陽北十三里畢原上。〈《[[史記]]》魯周公世家「葬周公於畢《正義》引。〉

    蕭何墓在雍州咸陽縣東北三十七里。〈《[[史記]]》蕭相國世家「相國阿卒」《正義》引。〉

    渭南縣

    渭南縣城,隋煬帝大業九年築。〈《長安志》巻十七渭南縣引。〉

    渭南故城在渭南縣東南四里,西魏文帝大統十六年築。〈《長安志》巻十七渭南縣引。〉

    新豐縣

    雍州新豐縣,本周時驪戎邑。《左傳》云:晉獻公伐驪戎,杜注云:「在京兆新豐孫。其後秦滅之以爲邑。」〈《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置麗邑」《正義》引。〉

    新豐故城在雍州新豐縣西南四里,漢新豐宮也。太上皇時淒愴不樂,髙祖竊因左右問故,答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酤酒賣餅,鬥鷄蹴踘,以此爲歡;今皆無此,故不樂。髙祖乃作新豐,徙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按前於酈邑築城寺,徒其民實之,未改其名,太上皇崩後改名曰新豐。〈《史記·髙祖本紀》 「更命酈邑曰新豐」《正義》引。〉

    驪戎故城在新豐縣南十里,殷、周驪戎國城也。〈《史記·周本紀》「驪戎之文馬」《正義》引。〉

    驪山在雍州新豐縣南十六里。《土地記》云:「驪山卽藍田山」。〈《史記·周本紀》遂殺幽王驪山下」《正義》引。〉

    戲水源出新豐縣西南驪山。《水經注》云:「戲水出驪山馮公谷,東北流。」今新豐縣東北十一里戲水當官道,卽其處。〈《史記·秦始皇本紀》「蔣西至戲」《正義》引。〉

    新豐縣南驪山上猶有露臺之舊址,其虚名露臺鄕。〈《玉海/卷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按據《漢書·文帝紀》「帝欲作露臺顏師古注」今新豐縣南驪山上猶有露臺鄕」,補「鄕」字。〉

    秦莊襄王陵在雍州新豐縣西南三十五里,俗亦謂爲子楚陵。始皇陵在北,故俗亦謂爲見子陵。〈《史記·秦始皇本紀》「葬蘆陽」《正義》引。按「子楚」下脱「陵」字,今增。又《史記·呂不韋列傳》「莊襄王葬芷陽」《正義》與此引同,有「俗」字,此脱。〉

    秦始皇陵在雍州新豐縣西南十里。〈《史記·秦始皇本紀》「樹草木以象山」《正義》引。〉

    藍田縣

    藍田山,臣泰按《聖賢塚墓記》「驪山之陽多美玉」,今縣西北四十里有驪山,卽此山之北阜,「驪山之陽」或謂此也。〈《長安志》巻十六藍田縣引。〉

    芷陽在雍州藍田縣西六里。《三秦記》云:「白鹿原東卽霸川之西阪,故芷陽也。」〈《史記·秦本紀》「歸葬芷陽」《正義》引。按「鹿原」上脱「白」字,「有」當作「卽」、據《水經》渭水《注》白鹿原東,卽霸川之西阪,故芷陽也。」增改。〉

    灞水,古滋水也,亦名藍谷水,卽秦嶺水之下流,在雍州藍田縣。〈《史記·封禪書》霸産《正義》引。〉皇子陂在雍州藍田縣西。〈《長安志》巻十六藍田縣引。〉

    藍田關在雍州藍田縣東南九十里,卽秦嶢關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從西攻武開嶢關」《正義》引。〉

    始平縣

    犬丘故城,一名槐里,亦曰廢丘,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地理志》云:「扶風槐里縣,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廢丘,髙祖三年更名槐里。」{{|《史記·秦始皇本紀》「非子居犬丘」《正義》引,又《史記·外戚世家》「王太后槐里人」《正義》引無《地理志》以下三十字,又《史記·項羽本紀》「都廢丘」《正義》引作「犬丘故城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周都、巻七·三秦》引作「犬丘故城一名廢丘、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卽周懿王所都,漢髙祖三年更名槐里」。又《通鑑·巻九·漢髙祖紀》「都廢丘」引作「廢丘故城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

    湯臺在始平縣西北八里。〈《史記·秦本紀》「遣兵伐蕩社」《正義》引。〉

    髙陵縣

    髙陵故城在雍州髙陵縣西南一里。〈《史記·孝文本紀》「至髙陵休止」《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三·漢髙後紀》「至髙陵休止」注引。〉

    渭橋本名橫橋,架渭水上。《三輔舊事》云:「秦於渭南有興樂宮,渭北有咸陽宮,秦昭王欲通二宮之間,造橫橋長三百八十歩。橋北壘石水中。舊有忖留神象,此神曾與魯班語,班令其出,留曰「我貌醜,卿善圖物容,不出」。班於是拱手與語,曰出頭見我。留乃出首。班以腳畫地,忖留覺之,便沒水。故置其象於水上、唯有腰以上。魏太祖馬見而驚,命移下之。」〈《[[史記]]》、《孝文本紀「昌至渭橋」《正義》引。〉

    櫟陽縣

    櫟陽故城一名萬年城,在雍州東北百二十里。漢七年分櫟陽城内爲萬年縣。隋文帝開皇三年遷都於龍首川,今京城也,改萬年爲大興縣,至唐武德元年又改曰萬年,置在州東七里。〈《史記·秦本紀》「二年城櫟陽」《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無惰文帝以下四十一字,《通鑑·巻九·漢髙帝紀》「都櫟陽」注引作「櫟陽故城一名萬年城,漢七年分櫟陽城内爲萬年縣、隋改爲大興縣,唐復曰萬年。」〉

    櫟陽故城一名萬年城,在雍州櫟陽縣東北二十五里,秦獻公之城櫟陽卽此也。〈《史記·項羽本紀》「王咸陽以東至河都櫟陽」《正義》引,又《通鑑·巻九·漢髙帝紀》「都櫟陽」注引作「秦獻公所城櫟陽故城,在今雍州櫟陽縣東北二十五里。」〉

    秦櫟陽宮在雍州櫟陽縣北三十五里,秦獻公所造。《三輔黃圖》云:「髙帝都長安,未有宮室,居櫟陽宮也。」〈《史記·髙祖本紀》「皆來朝長樂宮」《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漢都》引。〉

    漢太上皇陵在雍州櫟陽縣北二十五里,《[[漢書]]》云:「髙帝十年太上皇崩,葬萬年縣也。〈《史記·髙祖本紀》「楚王梁王皆來送葬」《正義》引。〉

    涇陽縣

    焦獲亦名瓠口,亦曰瓠中,在雍州涇陽縣北十數里,周有焦獲也。〈《史記·匈奴列傳》「遂取周之焦獲《正義》引,又《史記·河渠書》「西邸瓠口爲渠」《正義》引作「焦獲藪一名瓠口,在涇陽北城外也。」〉

    秦望夷宮在雍州涇陽縣東南八里。〈《史記·秦始皇本紀》「二世乃齋於望夷宮」《正義》引,又《通鑑·巻八·秦二世紀》「乃齋於望夷宮」注引。按「咸」當作「涇」,據《三輔黃圖》巻一秦宮在「望夷宮在涇陽縣界長平觀道東」及《元和郡縣志》巻二京兆府涇陽縣「望夷宮在縣東南八里」改。〉

    鄠縣

    雍州鄠縣,本夏之扈國也。《地理志》云:「鄠縣古扈國,有戸亭。」《訓纂》云:「戸、扈、鄠三字,一也,古今字不同耳。」〈《史記·夏本紀》有扈氏不服」《正義》引。按「南」字衍,秦漢鄠縣與唐鄠縣均在唐雍州西南。〉

    周豐宮,周文王宮也,在雍州鄂縣東三十五里。〈《史記·周本紀》而作豐宮《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四豐引。〉

    龍臺一名龍臺觀,在雍州鄠縣東北三十五里。〈《玉海/卷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又一百六十六《宮室·臺》引。〉

    雍州鄠縣終南山,澧水出焉,北入渭。〈《史記·夏本紀》「澧水所同」《正義》引。〉

    盩厔縣

    長楊宮在雍州盩厔縣東南三十三一里,宮内有長楊樹,以爲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從上至長楊獵」《正義》引。按《三輔黃圖》巻一秦宮云:「在今盩厔縣東南三十里」,《元和郡縣志》巻二京兆府盩厔縣東南三十三里」、此引脱,今依《元和志》補「十三」二字。「上起宮」三字衍,據《黃圖》、《元和志》刪。〉

    駱谷關在雍州盩厔縣西南二十里。開駱谷道以通梁州也。〈《史記·田叔列傳》「谷口劃道近山」《正義》引。〉

    武功縣

    漢武功縣在渭水南,今盩厔縣西界也。〈《史記·田叔列傳》「武功扶風西界小邑也《正義》引。〉

    故周城一名美陽城,在雍州武功縣西北二十五里,卽太王城也。〈《[[史記]]》、《周本紀「周後稷名棄」正《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周都》引,又《詩地理考》巻一召南引,又《通鑑·巻一·周顯王紀周紀》一注引無「卽太工城也」句。〉

    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縣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國,後稷所封也,有後稷及薑螈祠。〈《史記·周本紀》「封於邰」《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周都》引。《史記·曹相國世家》「攻下辯道雍蔗」《正義》引作「故熒城一名武功縣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國,蓋有脱誤。〉

    壤鄕,今在雍州武功縣東南二十餘里髙壤坊是。〈《史記·曹相國世家》「取壤鄕」《正義》引。〉

    好畤縣

    好畤城在雍州好畤縣東南十三里。〈《史記·曹相國世家》「撃章平軍於好時南」《正義》引。〉

    梁山在雍州好畤縣西北十八里。〈《史記·周本紀》「踰梁山」《正義》引。〉

    梁山宮俗名望宮山,在雍州好時縣西十二里,北去梁山九里。《秦始皇紀》「從山上見丞相車騎衆,弗善」,卽此山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帝幸梁山宮」《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始皇紀》「幸梁山宮」注引無「秦始皇起」以下十九字。

    華州

    鄭縣

    鄭故城在華州鄭縣西北三里,桓公友之邑,秦縣之。〈《詩地理考》巻二鄭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十二諸侯》引。〉

    鄭,華州鄭縣也。《毛詩譜》云鄭國者,周畿内之地。宣王封其弟於「棫」林之地,是爲鄭桓公。〈《史記·秦本紀》「十一年初縣杜鄭」《正義》引。按「咸」字誤,當作「棫」,《史記·鄭世家》「友初封於鄭」《索隱》引《世本》云「桓公居棫林」,棫林卽鄭,今改。〉

    萬里沙在華州鄭縣東北二十里。〈《史記·河渠書》「天子已用事萬里沙」《正義》引。〉

    故武城一名武平城,在華州鄭縣東北十三里。〈《史記·秦本紀》「秦伐晉取武城」《正義》引,又《魏世家》「秦伐敗我武下」《正義》引。〉

    華陰縣

    平舒故城在華州華陰縣西北六里。《水經注》云:「渭水又東經平舒北,城枕渭濱,半破淪水,南面通衢。昔秦之將亡也,江神送壁於華陰平舒道,卽其處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夜過華陰平舒道」《正義》引。〉

    華山在華州華陰縣南八里,古文以爲敦物。《周禮》云豫州鎭曰華山。〈《史記·封禪書》「西嶽華山也」《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至於太華」,《正義》引。〉

    華山在華州華陰縣南八里,古文以爲敦物也。《水經注》云:」華、嶽本一山,當河,水過而曲行。河神巨靈手湯腳蹋,開而爲兩,今腳亦在東首陽下,手掌在華山,今呼爲仙掌,河流於二山之間也。《開山圖》云巨靈胡者,偏得神仙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也。」〈《史記·封禪書》「曰華山薄山」《正義》引。按「注」字上脱「水經」二字,又脱「曲」字,據《水經》河水《注》補。〉

    鎬泉是河眼,亦謂之鎬池。〈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巻二十九華州華陰縣引。〉

    同州

    馮翊縣

    同州本臨晉城,一名大茘城,亦曰馮翊城。〈《史記·河渠書》「臨晉民穿渠引洛」《正義》引。〉

    雒陰在同州西。〈《史記·魏世家》「築雒陰合陽」《正義》引。〉

    伏龍祠在同州馮翊縣西北四十里。故老云漢時自徴穿渠引洛,得龍骨,其後立祠,因以伏龍爲名,今祠頗有靈驗也。〈《史記·河渠書》「穿渠得龍骨」《正義》引。〉

    朝邑縣

    南芮鄕故城在同州朝邑縣南三十里,又有北芮城,皆古芮國也。鄭玄云周同姓之國,在幾内爲王卿士者。《左傳》云桓公三年,芮伯萬之母芮薑惡芮伯之多寵人,故逐之,出居魏。〈《史記·秦本紀》「梁伯芮伯來朝」《正義》引。〉

    懷德故城在同州朝邑縣西南四十三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賜食邑懷德」,《正義》引。〉

    同州馮翊縣及朝邑縣,本漢臨晉縣地,古大茘戎國。今朝邑縣東三十歩故王城,卽大茘王城。〈《史記·匈奴列傳》「有義渠大茘烏氏朐衍之戎」《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帝紀》「大茘烏氏之戎」注引無「古大茘戎國」句,又《史記·秦本紀》「取其王城」《正義》引作「同州東三十歩故王城,大茘近王城邑」,蓋有脱誤。〉

    大河祠在同州朝邑縣南三十里。《山海經》云馮夷,人面,乘兩龍也。《太公金匱》云馮脩也。《魚龍河圖》云河伯姓呂名公子,夫人姓馮名夷。河伯,字也。華陰縣潼鄕隄首人,水死,化爲河伯。應劭云夷,馮夷,乃水仙也。〈《史記·封禪書》「水曰河祠臨晉」《正義》引。〉

    蒲城縣

    重泉故城在同州蒲城縣東南四十五里,在同州西北亦四十五里。〈《史記·河渠書》「民願穿洛以溉重泉」《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城重泉」《正義》引及《通鑑·巻九·漢髙帝紀》「重泉人李必駱甲」注引無「在同州西北亦四十里」九字。〉

    澄城縣

    王官故城在同州澄城縣西北九十里。《左傳》云:「文公三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取王官及郊也。」〈《史記·秦本紀》「取王官及髙阝」《正義》引,又《史記·晉世家》「度河取王官」《正義》引作「王官故城在同州澄城縣西北六十里。《左傳》文三年秦伐晉取王官,卽此」,「六十里」當作「九十里」。

    南郊故城在同州澄城縣西北十七里。又有北郊故城,又有西郊故城。〈《史記·秦本紀》取王官及髙阝《正義》引。〉

    韓城縣

    韓原在同州韓城縣西南十八里。《十六國春秋》云魏顆夢父結草抗秦將杜回,亦在韓原。〈《史記·秦本紀》「合戰韓地」《正義》引,又《[[史記]]》韓世家「其後裔事晉得封於韓原」《正義》引作「韓原在同州韓城縣西南八里」,「八上脱「十」字。〉

    韓城在同州韓城縣南十八里,古韓國也。《古今地名》云韓武子食菜於韓原故城也。〈《史記·韓世家》「其後裔事晉得封於韓原」《正義》引,又《春秋彙纂》巻四引。按「故」字衍,《春秋彙纂》引無「故」字。〉

    同州韓城縣南二十三里少梁故城,古梁國。《都城記》云梁伯國,贏姓之後,與秦同祖。秦穆公二十二年滅之。〈《史記·秦本紀》「梁伯芮伯來朝《正義》引,又《史記·趙世家》「秦攻魏少粱」《正義》引作「少梁城在同州韓城縣南二十二里,古少梁國」。按《史記·晉世家》「文公十年晉伐秦,取少梁」,蓋春秋梁國,秦得之名少梁,不當稱「少梁國」,《太史公自序》「而司馬氏入少梁」《正義》云少梁,古梁國」是,今刪「少」字。〉

    籍姑故城在同州韓城縣北三十五里。〈《史記·秦本紀》「城籍姑」《正義》引。〉

    龍門山在同州韓城縣北五十里。李奇云:「禹鑿通河水處,廣八十歩。」三秦記云:「龍門水懸船而行,兩旁有山,水陸不通,龜魚集龍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爲龍,故云暴鰓點額龍門下。」〈《史記·夏本紀》「至於龍門西河」《正義》引。〉

    龍門在同州韓城縣北五十里。其山更黃河,夏禹所鑿也。龍門山在夏陽縣,遷卽漢夏陽縣人也,至「隋」改曰韓城縣。〈《史記·太史公自序》「遷生龍門」《正義》引。按隋開皇於夏陽縣置韓城縣,見《隋書》、《地理志》及《舊唐書》《地理志》,今據改。〉

    梁山原在同州韓城縣東南十九里。其山東「南」臨河,東南崩亦存焉。《公羊傳》云:「梁山崩,雍河三日不流。」《[[春秋穀梁傳|穀梁傳]]》云:「成公五年梁山崩,晉侯召伯尊,伯尊用輦者之言曰『君率群臣哭,斯流矣。』如其言,河乃流也。」〈《史記·晉世家》「十四年梁山崩,補《正義》引。按《水經》河水《注》 「河水又南逕梁山原東,原自山東南出至河」,「西」字誤,當作「南」。魯成公五年卽晉景公十四年梁山崩,「王」字當作「公」,據《[[春秋穀梁傳|穀梁傳]]》改。〉

    梁山在同州韓城縣東南九十里。〈《史記·夏本紀》「治梁及岐」《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四梁山引。〉

    華池在同州韓城縣西南十七里,在夏陽故城西北四里。〈《史記·太史公自序》「葬於華池」《正義》引。按夏陽故城在唐韓城縣南二十里,華池在夏陽西北四里,則當作「十七」裏,此引誤倒。〉

    髙門原俗名馬門原,在同州韓城縣西南十八里。漢司馬遷墓在韓城縣南二十二里,夏陽故城東南有司馬遷塚,在髙門原上也。〈《史記·太史公自序》「皆葬髙門」《正義》引。〉

    廈陽故城在同州韓城縣南二十里。〈《史記·張儀列傳》「更名少梁曰夏陽」《正義》引。〉

    河西縣

    合陽故城在同州河西縣南三里,魏文侯七年攻秦至鄭而還築,在郃水之陽也。〈《史記·髙祖本紀》「廢以爲郃陽侯」《正義》引。又《史記·呉王濞列傳》「廢以爲郃陽侯」《正義》及《詩地理考》巻四郃陽引「合陽故城在同州河西孫南三里」十三字。〉

    古國城在同州河西縣南二十里。《世本》云:「莘因姒姓,夏禹之後」,卽散宜生等求有莘美女獻紂者。〈《史記·周本紀》「乃求有莘氏美女」《正義》引。〉

    白水縣

    彭衙故城在同州白水縣東北六十里。〈《史記·秦本紀》「戰於彭衙」《正義》引。〉

    宜州

    土門縣

    頻陽故城在宜州土門縣南三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還下郿頻陽」《正義》引。〉

    同官縣

    頻陽故城在宜州同官縣界,故頻陽縣也。〈《史記·秦本紀》「初縣頻陽」《正義》引。按《舊唐書》、《地理志》説同官屬宜州,貞觀十七年改屬雍州。《括地志》成於貞覲十三年,當稱「宜州同官縣」,「雍」字是後人改寫。宜州廢後,土門縣亦並入同官,故説「頻陽故城在雍州同官縣」,可知此條《正義》雖稱「《括地志》云」,而非《括地志》原文。〉

    岐州

    雍縣

    岐州雍縣南七里故雍戎,秦德公大鄭宮城也。〈《史記·秦本紀》「初居雍城大鄭宮」《正義》引,又《玉海》、《〈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

    蘄年宮在岐州城西故城内。〈《史記·秦本紀》「繆毒將欲攻嶄年宮爲亂」《正義》引,又《呂不韋列傳》「以反蘄年宮」《正義》及《通鑑·巻六·秦始皇紀》「發兵欲攻蘄年宮」注引。〉

    秦回中宮在岐州雍縣西四十里,漢武帝郊雍五時,遂通西口回中道,往處回中宮。〈《史記·封禪書》「上郊雍通回中道」補《正義》引。又《匈奴列傳》「使奇兵入燒回中宮」《正義》引作「秦回中宮在岐州雍縣西四十里,卽匈奴所燒也」。又《史記·秦始皇本紀》「出鷄頭山過回中焉」《正義》及《玉海》巻一百五十五《宮室·宮一》、《通鑑·巻七·秦始皇紀》「過回中宮」注引作「回中宮在岐州雍縣西四十里」。按三字誤,依《史記·匈奴列傳》及《秦始皇紀》《正義》引改「四」。〉

    漢有五時,在岐州雍縣南,則鄜時、呉陽上時、下時、密時、北時。秦文公夢黃蛇自天而下屬地,其口止於鄜衍,作時,郊祭白帝,曰鄜時。秦宣公作密時於渭南,祭靑帝。秦靈公作呉陽上時,祭黃帝;作下時,祠炎帝。漢髙帝曰「天有五帝,今四,何也?待我而具五」。遂立黑帝,曰北時是也。〈《史記·秦本紀》「四年作密時」《正義》引。〉

    密時、鄜時、呉陽上下時,是言秦用四時祠上帝,靑、黃、赤、白最尊也。〈《史記·封禪書》「唯雍四時」《正義》引。按秦四時是密時祀靑帝,鄜時祀白帝,上時祀黃帝,下時祀赤帝,此言秦四時無密時,蓋傳寫脱落,今補「密時」二字。〉

    三時原在岐州雍縣南二十里。《封禪書》云秦文公作鄜時,襄公作西時,靈公作呉陽上時。〈《史記·秦本紀》「初爲鄜時」《正義》引。〉

    野人塢在岐州雍縣東北二十里,野人盜馬食處,因名也。〈《史記·秦本紀》「繆公亡善馬岐下」《正義》引。〉

    秦穆公塚在岐州雍縣南二里。〈《史記·秦本紀》「繆公卒葬雍」《正義》引。〉

    三良塚在岐州雍縣一里故城内。〈《史記·秦本紀》「奄息仲行緘虎亦在從死之中」《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三良」引。〉

    蹇叔,岐州人也。〈《史記·李斯列傳》「迎蹇叔於宋」《正義》引。〉

    公孫支,岐州人,遊晉,後歸秦。〈《史記·李斯列傳》「求丕豹公孫支於晉」《正義》引。〉

    陳倉縣

    故虢城在岐州陳倉縣東四十里。次西十餘里又有城,亦名號城,《輿地志》云比虢文王母弟虢叔所封,是曰西虢。〈《史記·秦本紀》「滅小號」《正義》引。又《史記·周本紀》「號文公諫曰」《正義》引作「號故城在岐州陳倉縣東四十里。」〉

    陳倉山在今岐州陳倉縣南。〈《史記·封禪書》「於陳倉北阪城祠之」《正義》引。〉

    《輿地志》云蒯成縣故陳倉縣之故鄕聚名也,周緤所封也。晉武帝咸寧四年分陳倉立蒯成縣,屬始平郡也。〈《史記·傅靳蒯成列傳》「蒯成侯緤者」《正義》引。〉

    散關在岐州陳倉縣南五十里。〈《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乃遂去至關」《正義》引。〉

    寶鷄祠在岐州陳倉縣東二十里故陳倉城中。《晉太康地志》云:「秦文公時,陳倉人獵得獸,若彘,不知名,牽以獻之。逢二童子,童子曰:『此名爲蝟,常在地中,食死人腦。』卽欲殺之,拍捶其首。蝟亦語曰:『二童子名陳寶,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陳倉人乃逐二童子,化爲雉,雌者上陳倉北阪,爲石,秦祠之。」《搜神記》云其雄者飛至南陽,其後光武起於南陽,皆如其言也。〈《史記·秦本紀》「十九年得陳寶」《正義》引。〉

    寶鷄神祠在漢陳倉縣故城中,今陳倉縣之東。石鷄在陳倉山上。〈《史記·封禪書》「於陳倉北阪城祠之」《正義》引。〉

    秦寧公墓在岐州陳倉縣西北三十七里秦陵山。《帝王世紀》云秦寧公葬西山大麓,故號秦陵山。〈《史記·秦本紀》「葬西山」《正義》引。按「秦」字衍,秦陵山名後起,非秦時卽有此名。〉

    大梓樹在岐州陳倉縣南十里陳倉山上。《録異傳》云:「秦文公時雍南有大梓樹,文公伐之,輒有大風雨,樹生合不斷。時有一人病,夜往山中,聞有鬼語樹神曰:『秦若使人被髮,以朱絲繞樹伐汝,汝得不困耶?』樹神無言。明日病人語聞。公如其言伐樹,斷,中有一靑牛出,走入豐水中。其後牛出豐水中,使騎撃之,不勝。有騎墮地復上,發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頭,漢、魏、晉因之。武都郡立怒特祠,是大梓牛神也。」〈《史記·秦本紀》「伐南山大梓豐大特」《正義》引。按陳倉縣因陳倉山而得名,此引脱「陳」字,據《史記·封禪書》「於陳倉北阪城祠之《正義》引《括地志》及《元和郡縣志》補。〉

    郿縣

    郿縣故城在岐州郿縣東北十五里。《秦紀》云:「秦文公東獵汧、渭之會,卜居之,乃營邑焉」,卽此城也。〈《史記·秦本紀》「至汧、渭之會」《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作「郿縣故城在岐州郿縣東北十五里。毛萇云郿地名也,秦文公東獵汧、渭之會,卜居之,乃營邑焉,卽此城也」。又《史記·封禪書》「秦文公東獵至汧、渭之間」《正義》及《史記·絳侯周勃世家》「還下郿」《正義》引「郿縣故城在岐州郿縣東北十五里」十四字。〉

    岐山縣

    周公城在岐州岐山縣北九里。周之畿内,周公食采之地也。周公、邵公,周室元宰,輔佐文、武、成、康以下,蓋嫡子封於燕、魯,次子食采畿甸,奕葉爲卿士,故謂之周公、邵公也。〈《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旦者」補《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一《周南》引作「周公故城在岐山縣北九里」。〉

    邵亭故城在岐州岐山縣西南十里。〈《詩地理考》巻一《召南》引。〉

    平陽故城在岐州岐山縣西四十六里,秦寧公徙都之處。〈《史記·秦本紀》「徙居平陽」《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紀》「居平陽」注引。〉

    岐山在岐州岐山縣東北九十里。〈《史記·夏本紀》「治梁及岐」《正義》引。〉

    茲泉水原出岐州岐山縣西南凡谷。《呂氏春秋》云:「太公釣於茲泉,遇文王。」酈元云:「磻溪中有泉,謂之茲泉,潭積成淵,卽太公釣處,今謂之凡谷。有石壁深髙,幽隍邃密,人跡罕及。東南隅有石室,蓋太公所居。水次磐石釣處,卽太公垂釣之所也,其投竿跪餌兩膝遺跡猶存,是有磻溪之稱也。其水淸冷神異,北流十二里注於渭。」《説苑》云「呂望年七十釣於渭渚,三日三夜,魚無食者。望卽忿,脱其衣冠。上有農人者,古之異人,謂望曰:『子姑復釣,必細其綸,芳其餌,徐徐而投,無令魚駭。』望如其言,初下得鮒,次得鯉。刺魚腹得書,書文曰『呂望封於齊,望知其異。」〈《史記·齊太公世家》「以漁釣奸周西伯《正義》引,又《史記·范睢蔡澤列傳》「釣於渭濱」《正義》引作「茲泉水源出岐州岐山縣西南凡谷,北流十二里注於渭。太公釣此,所謂磻溪。按此引酈道元《水經注》輿今本多不同,且有錯脱,今據《水經》渭水《注》增刪。〉

    普潤縣

    漆水源出岐州普潤縣東南岐山漆溪,東入渭。〈《史記·夏本紀》「漆沮旣從」《正義》引,又《周本紀》「自漆沮度渭取材用」《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四「自土沮漆」引。〉

    扶風縣

    棫陽宮在岐州扶風縣東北。〈《通鑑·巻十五·漢文帝紀》「上行幸雍棫陽宮」注引。〉

    隴州

    濟源縣

    故汧城在隴州汧源縣東南三里。《帝王世紀》云「秦襄公二年徙都汧,卽此城。〈《史記·秦本紀》「襄公二年」《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

    秦城在隴州東南二十五里。〈《〈通鑑〉地理通釋·巻四·秦都》引。〉

    汧山在隴州汧源縣西六十里。其山東鄰岐岫,西接隴岡,汧水出焉。〈《史記·夏本紀》「汧及岐至於荊山」《正義》引。〉

    水汧出隴州汧源縣西南汧山,東入渭。〈《史記·封禪書》「汧洛二淵」《正義》引。〉

    河水又出於陽紆、陵門之山者,穆王之所至。《爾雅》云秦有陽紆,郭璞云在今扶風汧縣之西。〈宋羅泌《路史後紀》巻九《疎仡》紀引。據《爾雅》補「郭璞云」三字。〉

    豳州

    新平縣

    豳州新平縣,卽漢漆縣也,《詩》豳國,公劉所邑之地也。〈《史記·周本紀》「國於豳」《正義》引,《〈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周都》引,又《詩地理考》巻二豳引無「公劉所邑之地也》句。〉

    三水縣

    豳州三水縣西三十里有幽原,周先公劉所都之地也。豳城在此原上,因公劉爲名。〈《史記·周本紀》「登豳之阜以望商邑」《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二豳引作「豳州三水縣西十里有豳原,豳城在原上」。按《元和郡縣志》巻三邠州三水縣説「古豳城在縣西三十里」,《太平寰宇記》同,此引並脱「三」字。《後漢書·郡國志》扶風栒邑劉昭注「又有劉邑」,卽此「因公劉爲名」之意,此引脱「劉」字,均據補。〉

    涇州

    安定縣

    烏氏故城在涇州安定縣東三十里。周之故地,後入戎,秦惠王取之,置烏氏縣。〈《史記·匈奴列傳》「有義渠大茘烏氏朐衍之戎」《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紀》,「烏氏朐衍之戎」注引。又《史記·貨殖列傳》「烏氏倮畜牧」《正義》引作「烏氏故城在涇州安定縣東四十里」。〉

    鶉觚縣

    陰密故城在涇州鶉觚縣西,其東接縣城,卽古密國也。杜預云嬙姓國,在安定陰密縣也。〈《史記·周本紀》「明年伐須密」《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四密引無「杜預云」以下文。《史記·秦本紀》「白起有罪爲士伍遷陰密《正義》引及《史記·白起王翦列傳》「遷之陰密」《正義》引作「陰密故城在涇州鶉觚縣西,卽古密須國」。〉

    臨涇縣

    彭陽故城在涇州臨涇縣東二十里。〈《史記·匈奴列傳》「遂至彭陽」《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五·漢文帝紀》「遂至彭陽」注引「二十里」下有「彭原」二字。〉

    寧州

    定安縣

    寧、原、慶三州,秦北地郡。春秋及戰國時爲義渠戎國之地,周先公劉不窋居之,古西戎也。〈《史記·秦本紀》「十一年縣義渠」《正義》引,又《史記·秦本紀》」伐義渠虜其王」《正義》引作「寧、慶二州,春秋及戰國時爲義渠戎國之地」。按「春秋」「戰國」互倒,今依《秦奉紀》「伐義渠」《正義》引移正。〉

    寧州、慶州、原州,古西戎之地。卽公劉邑城,周時爲義渠戎國,秦爲北也郡。〈《史記·匈奴列傳》「岐梁山涇漆之北有義渠」《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秦縣義渠」注引作「寧、慶、原三州,秦之北地郡」。按《元和郡縣志》巻三寧州云「《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之地,當夏之衰,公劉邑焉,周時爲義渠戎國氣」《正義》引有脱誤,據《通鑑》注及《元和郡縣志》補正。〉

    湫谷水源出寧州定縣。〈《史記·封禪書》「湫淵祠朝那」《正義》引。按唐安定縣爲涇州治,定安縣爲寧州治,《正義》誤引爲安定縣,據《舊唐書地理志》改。寧州定安縣卽今甘肅寧縣,湫谷水是湫淵下流,今名海子河,在寧縣西。〉

    羅川縣

    寧州羅川縣莊州東南七十里,漢陽周縣。〈《史記·項羽本紀》「竟斬陽周」《正義》引。〉

    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陽周縣橋山南有黃帝塚。〈《史記·五帝本紀》「葬橋山」《正義》引。〉

    鄜州

    洛交縣

    雕陰縣,在鄜州洛交縣北三十里雕陰故城是也。〈《史記·魏世家》「秦敗我龍賈軍四萬五千於雕陰」《正義》引。按此引「故」字當衍,蓋謂漢上郡雕陰縣卽唐洛交縣雕陰故城,據《元和郡縣》誌刪。〉

    延州

    膚施縣

    廷州州城卽漢髙奴縣。〈《史記·項羽本紀》「立董翳爲翟王都髙奴」《正義》引,又《通鑑·巻九·漢髙帝紀》「都髙奴」注引。〉

    近廷州、綏州、銀州,本春秋時白狄所居,七國屬魏,俊人秦。〈《史記·匈奴列傳》「晉文公攘戎翟居於河西圁洛之間」《正義》引。又《史記·匈奴列傳》「號白赤翟白翟」《正義》引作「延、綏、銀三州,白翟地」。〉

    原州

    平髙縣

    朝那湫祠在原州平髙縣東南二十里。〈《史記·封禪書》「湫淵祠朝那」《正義》引。〉

    笄頭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髙縣西百里,《禹貢》涇水所出。《輿地志》云或卽鷄頭山也。酈元云蓋大隴山異名也。《莊子》云廣成子學道崆峒山,黃帝問道於廣成子,蓋在此。〈《史記·五帝本紀》「登鷄頭山」《正義》引。又《史記·趙世家》「其後娶空同氏」《正義》引作「原州平髙縣西百里有崆峒山,卽黃帝問廣成子道處」。〉

    平涼縣

    蕭關,今隴山開,漢文帝十四年匈奴入朝那縣之地在原州平涼縣界。〈《史記·孝文本紀》「攻朝那塞」補《正義》引。按《史記·呉王濞列傳》「搏胡衆人蕭關」《正義》云「蕭關今名隴山關,在原州平涼縣界」,蓋本《括地志》爲説,依例應出今地及裏距,今據增「在原州平涼縣界」句。〉

    百泉縣

    朝那故城在原州百泉縣西七十里,漢朝那縣也。〈《史記·孝文本紀》「攻朝那塞」補《正義》引。又《匈奴列傳》「至朝那膚施」《正義》同。〉

    涇水源出原州百泉縣西南笄頭山涇谷,東南流入渭。〈《史記·夏本紀》「又東北至於涇」《正義》引,又《史記·夏本紀》「涇屬渭汭」補《正義》引。〉

    靈州

    回樂縣

    北河在靈州界也。〈《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梁北河」《正義》引。〉

    薄骨律鎭城以在河渚之中,隨水上下,未嘗陷沒,故號曰靈州。初在河北胡城,大統六年於果園復築城,以爲州,卽今州是也。〈《太平寰宇記》巻三十六靈州引。按《元和郡縣志》巻四靈州回樂縣説「赫連勃勃所置果圓,今猶桃李千餘株,鬱然猶存」,卽此果園,「國」字誤,今改「園」。〉

    夏州

    朔方縣

    夏州,秦上郡,漢分置朔方郡,魏不改,隋置夏州也。〈《史記·平準書》「衞靑取匈奴河南地築朔方」《正義》引。〉

    夏州朔方縣北什賁故城是蘇建築,什賁之號蓋出蕃語也。〈《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使蘇建築朔方城」《正義》引。〉

    鹽州

    五原縣

    鹽州古戎狄居之,卽朐衍戎之地,秦北地郡也。〈《史記·匈奴列傳》「朐衍之戎《正義》引,又《通鑑·巻六·秦始皇紀》「朐衍之戎」注引。〉

    白土故城在鹽州五原縣東北三百九十里。〈《史記·匈奴列傳》「晉文公攘戎翟居於河西圁洛之間《正義》引。按唐景龍三年始於五原縣白池置白池縣,見《元和郡縣志》巻四鹽州下,《括地志》當稱五原,此張守節以開元時地名更貞觀時地名,今改正。〉

    勝州

    楡林縣

    楡中,勝州所治楡林縣。《〈通鑑〉地理通釋·巻八》「趙楡中」——引,又《史記·秦始皇本紀》「遷北河楡中三萬家」《正義》。〉

    雲中故城在勝州楡林縣東北四十里,秦雲中郡。〈《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得雲中守遬」《正義》引。〉

    達谷縣

    勝州連谷縣,本秦九原郡,漢武帝更名五原。〈《史記·匈奴列傳》「自九原至雲陽」《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十一·漢武帝紀》「戍五原」注引。〉

    銀城縣

    漢五原郡河目縣故城在北假中,北假,地名也,在河北,今屬勝州銀城縣。《漢書·王莽傳》云「五原北假,膏壤殖谷」也。〈《史記·匈奴列傳》「又度河據陽山北假中」《正義》引。〉

    棝陽縣漢舊縣也,在勝州銀城縣界。〈《史記·魏世家》「築長城塞固陽」《正義》引,又《通鑑·巻三·周顯王紀》「圍魏固陽」注引。〉

    綏州

    上縣

    上郡故城在綏州上縣東南五十里,秦之上那城也。〈《史記·秦始皇本紀》「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正《正義》引,又《史記·魏世家》「魏盡入上郡於秦」《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周顯王紀》「魏因盡入上那十五縣以謝秦」注引。《史記·李斯列傳》「上使監兵上郡」《正義》及《〈通鑑〉地理通釋·巻八·趙上郡》引無「秦之上郡城也」句。〉

    慶州

    弘化縣

    不窋故城在慶州弘化縣南三里,卽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史記·周本紀》「子不窋立」《正義》引,又《〈通鑑〉地理通釋·巻四·周都》引。按《〈通鑑〉地理通釋》此引作弘化縣,《正義》「安」字當作「弘」,唐弘化縣神龍元年更名安化縣,《括地志》成書應是弘化縣,今依《通鑑》注引。〉

    洛源縣

    洛水一名漆沮水,源出慶州洛源縣白於山,東南流鄜、丹、同三州,至華陰北南流人渭。非古公所度漆沮也。〈《詩地理考》巻三「瞻彼洛矣」引。又《史記·封禪書》「汧洛二淵」《正義》引作「洛水源出慶州洛源縣白於山,南流入渭」。〉

    華池縣

    秦故道在慶州華池縣西四十五里子午山上,自九原至雲陽千八百里。〈《史記·匈奴列傳》「而通直道《正義》引。〉

    二川原在慶州華池縣西子午嶺東,二川合,因名也。〈《史記·封禪書》「汧洛二淵《正義》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