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齐武帝 > 第64章 纵马急行归颍川

第64章 纵马急行归颍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光和六年(公元183年),九月二十八日上午,幽州涿郡,涿县城郊。

    只见,陈勇正坐在赤焰驹的马背上,望着城门方向。

    而典韦骑着紫燕,立在陈勇左侧,许褚则骑着金狮,立在陈勇右侧。

    三人身后的张飞,正在站在自己的坐骑身旁,摸着踏雪乌骓的脑袋。

    陈勇看着典韦骑的紫燕骝,在心里暗自琢磨道:“这紫燕当真健壮,不愧是名驹,可想而知,与紫燕齐名的赤兔,又是何等神骏?”

    “不过,赤兔要等几年才能出世,到时候,我要谋划一二,把赤兔马也搞到手才行。”

    “话说回来,我这匹赤焰马,到时候还是给黄忠算了,毕竟我又不上战杀敌,却骑着赤焰马,太浪费资源了。”

    “还有就是,白马、赤马,在战场上太显眼了,我得重新去找一匹黑马当坐骑才行。”

    …………

    [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赤兔齐名的名马为:紫燕、青骊、乌骓。]

    【南梁梁简文帝萧纲所著《九日侍皇太子乐游苑诗》中记载:“紫燕跃武,赤兔越空。”】

    【南朝梁吴均所著《赠柳真阳》一诗中记载:“联翩骖赤兔,窈窕驾青骊。”】

    …………

    随即,陈勇转念一想,心中暗念:“等我回家之后,我先把苏双、张世平二人,引荐给大伯,再劝说大伯跟他两人合作,让他们帮我们陈家售卖烈酒、细盐等物资。”

    “最后,我拜托他们二人,替陈家收购可以充作军用的骏马,这样的话,我就可以组建一支具装骑兵了。”

    “算算时间,我陈家的工匠应该把剩下的几百套盔甲建造出来了吧!等我获取平定黄巾的战功后,我就可以先组建一千具装骑兵了。”

    “话说回来,等我回到家后,一定要让府中工匠,去打造一千副双边马蹬,和1千套马蹄铁出来。”

    。。。。。。

    ps:我国马具发展历程:

    马缰绳、马嚼子(夏朝)——软马鞍(战国)——高马鞍、布制单边马镫(西汉)——木制单边马镫(西晋)——木制双边马镫(东晋)——马蹄铁(五代)。

    …………

    【《吴子兵法~治兵第三》中记载:“车骑之具,鞍、勒、衔、辔(pèi),必令完坚。”】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中记载:“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

    【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中记载:“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注:马辔(pèi),又称马勒,即马缰绳和马嚼的合称,又叫马笼头,是夏朝奚仲在驯马造车时的发明。]

    【《新五代史~卷七十四~四夷附录第三》中记载:“(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教晋使者做马蹄木涩,木涩四窍,马蹄亦凿四窍而缀之,驼蹄则包以牦皮乃可行。”】

    ————

    ps:关于马鞍、马镫的考古发现:

    1公元1974年,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的二号俑坑,出土了鞍马俑,它的马背上装着鞍鞯(jiān)。

    2公元1969年,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一件铜骑吏俑,它由骑吏、战马、马鞍组成。

    3公元2019年,南京市鼓楼区的丁奉(卒于公元271年)墓,出土了一件釉陶骑马鼓吹俑,它垂挂着一只三角形马镫,是世界上最早具备马镫的形象文物。

    4公元1958年,湖南省长沙市金盆岭9号晋墓,出土了一件西晋永宁二年(即公元302年)的陶马俑。

    这个陶马俑的左侧“障泥”处塑有一个三角形马镫,专供上马踩踏用,因此,单边马蹬也叫“上马脚扣”。

    5公元1970年,南京市象山发掘东晋琅琊王氏家族墓群,7号墓中出土了一件东晋永昌元年(即公元322年)装有双镫的陶马。

    6公元1965年,辽宁省北票市西官营镇馒头沟村的北燕贵族冯素弗(卒于公元415年)墓,出土了一对包铜鎏金木马镫,它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双马镫实物。

    。。。。。。

    “驾!驾!”,苏双、张世平二人带着一个家丁,三人三骑,快马扬鞭而来。

    “吁!”,苏双三人骑马跑到陈勇四人面前不远处,就勒马急停。

    这时,陈勇驱马上前,对着苏双三人,开口道:“苏兄、张兄,此番前往颍川,路途遥远,两位兄长可有备齐干粮?”

    “公子勿忧,我等三人早已准备妥当,此刻便可启程。”,苏双先一步回话。

    “善哉!”,陈勇话落之后,就勒马掉头。

    “驾!”,调转马头后的陈勇,拿出放在马背上的长鞭,挥鞭策马向前。

    一旁的张飞见状,赶紧上马,驱使着踏雪乌骓,跟在了典韦、许褚二人马后。

    随后,苏双三人三骑,也骑马跟了上去,尾随陈勇四人马后。

    。。。。。。

    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午,豫州颍川郡,许县陈府,正院中。

    只见,陈勇正站在正院中心处,而管家李二则一脸慈祥,嘴角含笑地站在陈勇对面。

    陈勇开口问道:“老管家,许褚、张飞二人家眷现安置何处?”

    “回禀(bing)三公子,许褚、张飞二人家眷,已与蔡邕、法真、黄忠三人家眷,一并安置在坞堡之中。”

    陈勇一听李二这话,心想:“自家的坞堡,建了快四年,终于,赶在黄巾起义之前,竣工了。这下,黄巾贼已经奈何不了我陈家了。”

    陈勇念头一断,若有所思地说:“管家,那一千副玄光甲,和五副玄武甲何在?”

    “三公子,战甲早已暗中搬入陈家坞堡,由犬子轮流把守。”,李二回复说。

    “善,管家可派人,替我取出五套玄武甲,以及两套玄光甲,送到我房中。”

    “再命人传讯金三,让其再打造五套玄武甲,两套玄光甲,及一杆丈八蛇矛。”,陈勇吩咐道。

    “诺,老奴谨遵公子口谕。”

    李二话一落下,就朝着陈勇拱手告辞,转身离开正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