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晋王朱求桂
过了风陵渡沿着中条山脉一路向东,路过蒲州的鹳雀楼。
不过鹳雀楼只剩下一个遗址,早在金元战争的时候就被焚毁了。
“方正化,大唐时期这鹳雀楼也文人吟诗作对的好地方,回头你安排魏忠贤,看看无有可能重建鹳雀楼。
这些木雕木建都是我汉人先贤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可以重建的话让魏忠贤召集木匠着手重建,工匠的月钱不得克扣。
所有的图纸和工匠的工艺都要做到完整记录。”
“老奴遵旨!”
朱由校这是想一出是一出,这是提前几百年开始文物保护了。
虽然浪费银子,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蒲州的经济发展,增加百姓的收入。
过了鹳雀楼队伍一路向西一天时间到达解州。
朱由校亲自去关帝庙祭拜了一下武祖关圣。
关圣在民间有一定的流传度,但是以远没后世那么风靡。
更多明人眼里更敬重岳飞岳王爷。
可惜岳飞打的金辽都是关外异族。
满清执政后大力宣传关圣,诋毁打压岳王爷,这才让关圣在民间的影响力日益剧增。
解州盐池就在中条山脚,朝廷全权接手盐池,魏忠贤已经在几处山谷里修建了盐场。
其中有一座山谷里专门划分为军工厂,专门制作火药。
孙传庭之前在这里安排了7万多陕西流民,加上从渭南送过来的流民,这里单独陕西流民就有十万。
这些流民全部住在在山脚开挖的窑洞里。
本地也有盐农靠捞盐为生,经过半年的发展这里日产盐超过2000石。
朱由校今年打压盐价的目标应该能实现。
海洲盐池骑马走一圈100多里,不愧是这个时期华夏内陆第一大盐湖。
夏产盐冬产硝是这个盐湖的特色。
朱由校不懂其中的原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可以为火器制作提供大量的硝,仅仅冬天这几个月军工厂那边就囤积了数十吨的提炼硝。
“卢爱卿,这里以后就是军事禁地,你操练将士的时候记得保密培训。
除了工厂的工人,任何外人不得随意踏入山脚的那些工厂。
这些关乎到朕能不能让百姓吃上平价的精盐和军队能不能都配备比手榴弹更强的火器。”
“臣遵旨!”
“吕梁朔州那边的煤矿、铁矿也要看紧了,如果有当地藩王、官员、乡绅试图强取豪夺,你告知当地锦衣卫。
朕让锦衣卫帮你你处理这些麻烦,你手底下的天雄军切记不可直接参与冲突。
以免到时候为朝臣留下攻击你的把柄。”
“臣谨记陛下旨意。”
“臣回头会给你补一批战马,会从土默特部挑选一批经验老道的骑兵协助你操练。
以你的才能以后会有重用你的时候。”
“臣定不负陛下所望,安心操练将士,将来为陛下征战沙场。”
“朕相信你!”
朱由校视察完盐湖开始北上。
山西藩王有个三个,晋王、代王、沈王,而且都是太祖系。
路过山西难免和三个藩王打交道,朱由校提前让方正化派人去京城将三个藩王的资料全部带到山西。
朱由校的队伍一路慢悠悠北上,几天时间三个藩王的资料也悉数送到面前。
晋王封地太原,当代晋王朱求桂,太祖第十一世孙,今年35岁。
代王封地山西大同,当代代王朱鼎渭,太祖九世孙,今年今年57岁,和晋商有很大的利益来往。
沈王封地原本在辽东沈阳,成祖继位削藩军权,沈王一系迁移到山西潞城(今长治)。
当代沈王朱珵尧,太祖7世孙,今年在位44年,年龄72岁。
这沈王一系是真的长寿,历经两百年才传到第七代,足足大了朱由校4辈,按辈分都可以当他太爷爷了。
“沈王封地在太行大峡谷中间,那水土也太养人了,家族几乎都是长寿。”
朱由校看完三个藩王的详细信息连声感叹。
了解沈王朱珵尧的履历后朱由校感觉沈王可用,大明宗室到了现在40万余人,真正富有的也就是各个亲王,下面的郡王、镇国将军等藩王子嗣日子过得都很拮据。
万历年间沈王联合秦王、晋王等几个藩王增加上书主动减免了一部分俸禄让朝廷补贴底层的宗亲,几次辽东战役包括出兵朝鲜抗倭沈王都有捐款。
这老头还是有点格局的。
“代王一系可以除名了!晋王也要敲打一番,沈王可以留着!”
看完所有的资料朱由校心中已经开始琢磨山西行该如何办 。
代王、晋王和晋商多有牵扯,代王身在大同军镇,为晋商打开方便之门,这妥妥的卖祖求荣了,不搞掉代王朱由校心中不快。
朱由校一路北上各地官员出城相迎,锦衣卫手里的资料一看,从上到下几乎没一个干净的。
想在官员里挑出来一个清官简直就是屎里挑金,太难了!
从蒲州到太原600多里走三天,路过介休看到晋商之首范永斗的豪宅,朱由校恨不得立马抄了他的家。
朱由校到了太原晋王朱求桂协同太原官员出城十里相迎,朱由校都已经懒得搭理这些官员,直接下榻晋王府。
山西没有被流寇波及到,官场体制健全,想要东晋王怕是连这些官员一起动。
“晋王,朕去年将各地藩王的俸禄减半,你不会怪罪朕吧!”
朱由校又拿出对付庆王的老一套试探晋王。
“臣不敢!”
晋王这话说的,潜台词就是他怪罪陛下,但是他不敢说出来。
“看来你还是对朕有意见了,秦王的事情不知道晋王可听说了?”
“臣略有耳闻!”
“我大明建国两百余年,现在藩王宗亲数量数十万,现在朝廷内忧外患,国库入不敷出。
藩王宗亲已经成为朝廷的负担。
朕削减了藩王的俸禄那也是为了给边军发军饷。
陕西连年干旱,造反的事流民,你猜要是朝廷一直拖欠边军军饷,边军会不会造反?
边军一旦反了,那可不是流民那种小打小闹,你觉得到时候你这晋王府还保得住不?
到时候要是步了秦王后尘,悔之晚矣。
朕也是为了你们的安全着想啊!”
“臣知罪,未能体会陛下的良苦用心,还请陛下治罪。”
朱求桂一下子冒出冷汗,感觉陛下说的好有道理,不过朝廷真的没钱了?他持怀疑态度。
“治罪倒不至于,朕现在也想不出怎么安置我朱家数十万宗亲,要是再过上百年,恐怕全天下都成了藩王宗亲,到时候天下百姓养不起我大明这些宗亲,那个时候才会大祸临头。”
朱由校说着是一脸惆怅。
晋王直接闭嘴,这就不关我的事情了,你当皇帝你解决,反正现在削减了一半俸禄我日子还是照常过。
“不知晋王可想过走出山西看看?”
“臣没想过!”
晋王拒绝的很直接。
“还真是和庆王、韩王回答如出一辙,藩王宗亲的事情朕还在位,想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用你们可以走出封地的自由换取你们手里那些田地。
这件事晋王回头可以给其他藩王去书信沟通一下。
朕想知道你们这些藩王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回头这件事有了眉目你们可以各自给朕上凑书,朕会谨慎参考你们的意见。”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