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章 农场丰收 隧道贯通
霍兴仁准备明天去布达拉宫,不过那里是高原,很多人会缺氧产生高原反应,他也不确定会不会发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
他得先做准备,那就是在空间里摄入大量的氧气。
第二天他们来到布达拉宫,霍兴仁一边参观,一边在他们周围慢慢地释放氧气,防止发生高原反应。
相传这里是当时的藏王,为了迎娶唐朝公主而修建的,不过霍兴仁不太相信,因为修建它的时候公主才六岁,当时的藏王怎么会想到十年之后会迎娶公主?
布达拉宫的名字翻译过来就是观世音菩萨居住的地方,被誉为为观世音菩萨的第二道场。
整个布达拉宫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下面的雪城,中间的白宫,上面的红宫。
首先参观的是雪城,雪城是以前的官员以及贵族居住办公的地方,在这里有造币厂,酒馆,税务局还有各种作坊,还有一座著名的监狱—雪监狱。
在旧社会时期,这里是关押犯人的地方,这里挖眼扒皮等酷刑,现在还存放着两张仿制的人皮,看着都渗得慌。
其中最恐怖的就是蝎子洞,里面有无数的蝎子,犯人被扔进去之后,蝎子会一拥而上把犯人活活蜇死。
然后参观酒馆,里面展示了酿造青稞酒的过程。
接着参观了白宫,白宫是以前历代达赖喇嘛和官员居住办公的地方。
在入口处有一块无字碑,是为了赞美和歌颂布达拉宫的修建者而修建的,也叫功德无量碑,在碑的旁边有一个万字符,这是一块上马石,官员会从这里骑上马,然后登上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的外墙又叫牛奶墙,他是用牛奶、蜂蜜、白糖还有石灰组成的,每年的11月,藏族的朋友都会带着这些材料泼在墙上,让它焕然一新。
白宫的门廊周围有四大天王,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持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拿着一条蛇的是西方广目天王,手持宝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
穿过门廊是德央夏广场,它是看藏戏和举行户外活动的地方,两边是僧官居住办公的地方。
这里有个宫殿叫冬日宫殿,最上面黄色门帘的地方,就是达赖喇嘛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穿过这个宫殿就是红宫,红宫里面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全部使用纯黄金打造的。
其中五世的灵塔是最大的,高达15米,用了37吨黄金,而且还镶嵌了上万颗无价的宝石,可以想象当时他们是多么的富有。
众人都惊叹不已,只有霍兴仁一脸淡定,毕竟他的黄金和珠宝比这里还多。
从布达拉宫中出来后,自然要尝尝当地特色美食方才不枉此行。
然而一番尝试下来,无论是甜茶、酸奶、藏面,还是炸土豆、凉粉与糌粑等,竟然没有一个合他们胃口的。
众人不禁面露难色,难道这里就是美食荒漠?
幸亏还有牦牛火锅与土豆煎羊排不错,勉强算是不负众望。
霍兴仁风一行人回到老家之后,没过几天时间到了七月中旬。
此时此刻,位于沙漠之中火星人农场里,小麦等农作物相继成熟。
一场轰轰烈烈且规模宏大的采收行动就此拉开帷幕!
农场中的工人们个个精神抖擞、干劲十足,他们熟练地操控着那些体型庞大的收割机,在金色的麦浪间纵情驰骋。
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收割机所过之处留下的尽是一排排整齐的麦茬,而一粒粒饱满的麦粒则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旁边等候多时的运输车辆当中。
放眼望去,但见整个农场都沉浸在热火朝天的忙碌氛围之中:有的人负责指挥调度,确保收割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有的人驾驶着拖拉机往来穿梭,将收获的粮食运往仓库;还有的人则忙着清理田间地头的杂物。
建筑公司也制作好了隧道管壁,霍兴仁收走这些隧道管壁,开始挖掘隧道。
他首先来到黄河边,在黄河水面上的位置开始挖掘隧道,通往河间市水库位置。
在成功地挖掘完河间水库之后,紧接着便开始深入地下 200 米,并朝着卓子县水库的方向横向挖掘长达 615 公里的通道。
当卓子县水库竣工时,工程并未停歇,而是一路朝北推进 1450 公里,最终抵达贝尔加湖水下 200 米深处。
然而,他并没有急于将其彻底贯通,而是巧妙地选择从侧面倾斜着挖出一个出口作为藏身之所。
待一切准备就绪后,才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层阻隔挖穿。
就在那一瞬间,贝尔加湖中的湖水如汹涌澎湃的洪流般奔腾而至,沿着精心打造的隧道疾驰而出。
霍兴仁迅速闪出躲藏之处,紧紧封住刚刚挖开的出口,至此,第一条隧道大功告成!
稍作休整,他又选取了一个适当的位置,再次深挖至水下 200 米处,同样严密地封闭住这个新出口。
随后,全力以赴地开始横向挖掘第二条通往聊通方向的隧道。
历经漫长的 1450 公里掘进,终于抵达聊通水库。
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挖掘出另一条连接西辽河岸边的隧道。
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后,他折返回到聊通水库,继续埋头苦干,不断拓展地下隧道,向着燕京方向奋力挺进 500 公里,直至抵达稀云水库。
临近终点,他就停止挖掘,暂时留下这最后一道未被打通的屏障,以免稀云水库的水倒流出来,影响燕京的供水。
霍兴仁化妆搭乘飞机,到达熊国贝尔加湖附近的裤子科尔市,再去贝尔加湖打通隧道,然后再回国打通稀云水库的隧道,最后在聊通水库和河间水库装好闸门。
经过他整整一周地努力奋战,两条地下隧道成功实现全面贯通。
这一历史性突破意味着贝尔加湖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浩瀚淡水,将如奔腾不息的江河般源源不绝地涌入国内。
这些生命之水沿着深邃而坚固的隧道,一路抵达广袤无垠的西辽河平原,一路流淌滋润着辽阔壮美的华北平原。
水乃万物之源,有了充足水源的滋养,西辽河平原与华北平原仿佛被注入蓬勃生机。
原本干旱的地区农作物茁壮成长,工业生产也不再受缺水问题掣肘,可以开足马力加速发展。
困扰两地多年的缺水难题迎刃而解,为其未来的繁荣奠定坚实基础,黄河辽河的河道航运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