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阿斗穿越昭宁年 > 第 74 章 稷下学宫

第 74 章 稷下学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与甘梅、糜贞几人擦肩而过的那位青年将领不是别人,正是弘农王刘禅麾下校尉——刘备。他虽然心有所感,却并没有多做停留,反而快步朝议事厅走去。

    待张飞通传过后,刘备径直走入大厅,拱手说道:“启禀殿下!卑职有重要军情相告!”

    刘禅此次安排刘备去北海郡南面诸县平乱,也并非隐秘之事。刘禅见陶谦等人似要离席回避,连忙出言制止,又接着说道:“玄德但说无妨!”

    “臧霸所部在平昌县一带劫掠百姓!被我军击退!”刘备口中的平昌县,正是北海郡南面诸县之一,与徐州琅琊郡相邻。

    陶谦这才明白,刘禅不让他回避的原因,敢情这事还跟他有所牵扯。他听了刘备之言,连忙起身辩解道:“殿下,其中或许有误会!”

    臧霸是徐州刺史陶谦麾下的一名骑都尉,也正是受他的命令,才屯兵琅琊郡开阳县,以防备之前那群青州的黄巾贼寇窜入徐州作乱。

    “臧霸此人,我也略有耳闻,他出身于泰山郡费县,少年时就颇有孝烈之名,且勇猛非凡!”应劭缓缓说道。他并没有给这件事下任何结论,只是简单讲了一下臧霸的为人。

    陶谦满怀感激地望向应劭,应劭这番话,对他陶谦来说很重要。毕竟有旁人来称赞臧霸,可比陶谦自己夸赞要有效得多。于是他顺势也接着说道:“请殿下明察!以臧霸的为人,断然不会做出劫掠百姓之举!”

    对于臧霸此人,刘禅自然也是知晓的。在他前世的记忆中,这可是一位牛人,其地位比魏国的五子良将还高,又曾掌控青、徐两州,历经魏国三代而不倒。这要是没点智力和操守,那是绝对做不到的。

    想到此处,刘禅也赞同了陶谦之言,于是朝刘备继续问道:“可知道对方为首将领的姓名?”

    “唤作昌豨!”

    “那昌豨可是臧霸所部?”刘禅又转而朝陶谦问道。

    陶谦脸色微变。“回殿下,昌豨确实是臧霸的部下。但此人乃是反复无常、见利忘义之辈!他原本是泰山郡的黄巾贼寇,徐州平定之后,他方才归顺。陶某敢断言,此事定然是他私自领兵所为!陶某愿偿还平昌县百姓损失的所有家财!”

    陶谦此行来青州,是为了与弘农王搞好关系的。他可不想落下口实,万一弘农王借机挥兵南下,他如何抵挡得住。

    “也罢!青州境内屡遭黄巾之乱,如今治下百姓皆渴望安定!还望陶刺史约束部下,勿要再行劫掠之举!免得青、徐两地刀兵相向!”

    “殿下所言极是!陶某定会责令臧霸约束兵士。”

    见陶谦既已承诺,刘禅也不好再追究下去。虽然他也垂涎徐州这块地盘,但如今却不是兴兵南下的时候。此时,刘禅得优先考虑整合青州境内的各大势力,招兵买马讨伐董卓,自然也就没有了继续扩大势力范围的心思。既然陶谦愿意赔偿,他也不想再动干戈,便答应了下来。

    要到说法之后,刘备便转身退了下去。

    刘禅与陶谦几人又在议事厅内谈论了片刻,也相互告辞。

    如今,在像孔融这样的青州名士的号召下,避祸辽东的青州人才纷纷回归。刘禅思考再三,最终确定了青州各郡的人事任命。

    其中孔融、陆康的职位并没有变化,依旧分别担任平原郡、乐安郡太守一职,不过却没有兵权,兵权,依旧掌握在刘禅手中。

    而新任的太守有:济南郡守——管宁、东莱郡守——华歆、齐郡太守——荀彧,还有北海郡守刘备。这几人中,管宁、华歆都是孔融推荐的才干之士,亦是青州的豪门望族。荀彧有经天纬地之能,当一个小小的齐郡太守委实有些屈才,不过这其中也有刘禅的一番用意。

    刘禅将刘备任命为北海郡太守,倒是惹起了不少争议,毕竟刘备出身于寒门,名望略有不足,不过从虎贲校尉升任太守一职,倒也算不上是平步青云。北海郡是仅次于平原郡的产粮大郡,众人见弘农王执意要安排自己人上,也只好认了。

    而且刘备这个北海郡太守是有兵权的,也算几位太守中的特例。刘禅之所以没有收回兵权,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徐州、泰山郡诸部的骚扰,另一方面也是想重点培养刘备。同时刘禅还派了简雍和孙乾辅佐他处理政务。

    简雍在幽州时,就是刘备的跟班之一,如今在弘农王麾下逛了一圈之后,又重新回到刘备身边,被任命为北海郡丞。

    而孙乾则是北海郡营陵县人,他是几日前,名儒郑玄向刘禅推荐的贤才之一。

    临淄城北面,显得尤其热闹!

    “叮叮叮!”打铁声不绝于耳,“杀杀杀!”兵士操练的声音此起彼伏。

    刘禅穿过鳞次栉比的铁作坊区,来到城北的军营。只见不远处,关羽、魏延、管亥、太史慈四人正在操练兵士。

    军营门口,从濮阳回来的桥蕤终于见到了刘禅。他连忙走了过来,一脸忐忑地参拜道:“殿下!”

    “德茂啊!此去濮阳迎接太后,可是辛苦你了!”

    “卑职惶恐!”桥蕤似乎还在为之前监视刘禅的举动,而惴惴不安。

    “不必多想!孤听说,你两个女儿甚是乖巧,太后可喜欢得很!”刘禅微笑着说道。

    桥蕤此次去濮阳跟他兄长桥瑁一碰面才晓得弘农王手中早就有了他的把柄,而且他还被反监视了。如今太后又扣押他两个女儿为质,这如何让他不惶恐。“卑职知错!还恳请殿下准许拙荆探望一二!”

    “这是自然,孤准了!”刘禅故作诧异道:“德茂如何如此惶恐,可是因为那书信之事?”刘禅不难知道,只要桥瑁、桥蕤这两兄弟一碰头,他监视桥蕤的举动就会被识破。不过这也足够了,如今他势力已成,也成功把何太后、唐姬两人接了回来,他刘禅还惧怕他桥瑁不成?

    “哎呀!德茂不必往心里去。你此前是为了家族,又受你兄长嘱托,何错之有呢?”

    桥蕤见刘禅没有再追究的意思,心中不禁有些感激,忙俯身大拜道:“多谢殿下海涵!”

    话又说回来,毕竟桥瑁昔日借兵给他,这对于刘禅来说是有大恩的,加上看在桥蕤两个女儿大乔、小乔的份上,自然也不会真对桥蕤做出什么惩罚。

    “汝既已入了本王的麾下,不可再做任何出格的举动!”刘禅只是颇为严厉地敲打了他一番。

    “卑职谨记!”

    “起来吧!本王听贾师说,你曾劝你兄长桥瑁一起来青州!那他是何意?”

    “兄长他未曾同意!”

    “哎!罢了!你兄长桥瑁此番将有性命之忧矣!”刘禅说完,转身就走了。如今这军营中,有四位猛将帮他操练兵士,他根本不用操心,自然想着早些回去陪妻妾了。刘禅今日刚将她们安顿好,还没来及温存片刻。

    说起来,许久不见,他还是挺想念唐姬的。相比甄姜、甄脱两姐妹,唐姬不仅更润,她的肌肤也更加光滑、柔嫩,这个中体验还是略有差异的。

    “殿下,请留步!”桥蕤一路小跑,跟了上去,再次询问道:“殿下能否告知属下,吾兄何以有性命之危?”

    “也罢!看在德茂你的面子上,孤就直言了!”刘禅停住了脚步,缓缓说道:“如今的兖州刺史可是刘岱?而他刘岱要掌控兖州,最为迫切的就是把兵权收回,并交给他信得过的手下!而你兄长桥瑁,会轻易交权?身为前任兖州刺史,又颇有野心的他,岂能交权?”

    “殿下的意思是说,兖州刺史刘岱会对我兄长下手?”

    “不然呢?刘岱是刺史,他又有袁绍作为外援!”刘禅说完也不再解释,径直向停在营外的马车走去。

    事实上,在刘禅的前世记忆中,桥瑁也的确是死在刘岱手上。至于原因,众说纷纭,有传言说是,桥瑁居功自傲,得罪了刺史;也有说法是,桥瑁拒绝借粮给刘岱,所以被砍了。

    以上这两种说法,太过牵强,刘禅自然是不信的,他更倾向于自己的判断。

    临淄王城,弘农王寝殿,深夜。

    “殿下,一点都不爱惜臣妾!”面带潮红的唐姬朝刘禅假意嗔怒道。两人几番云雨,一直折腾至半宿。

    “孤哪里不爱惜了!适才的动作那么轻柔!倒是爱妃你,刚才都把本王的手臂咬出牙印了!”刘禅拿起唐姬的右手,放在他左手臂的那排牙印上。

    唐姬感受到刘禅手臂肌肤上的凹凸不平,心中满是歉意道:“殿下恕罪!臣妾不是故意的!”她也忘了什么时候咬了刘禅一口,竟还咬得那么用力。

    仅仅几个牙印而已,刘禅自然也没往心里去,便随意回道:“无妨!就当本王赏你咬的罢!”倒是唐姬的一阵轻抚,让刘禅顿时困意上涌,

    “臣妾并没有什么功劳!殿下为何要说赏呢?”唐姬说完,竟等了许久,却未能听到刘禅回应。她侧身一看,才发现她的弘农王竟然早已经睡着了,只听见刘禅那极其轻微的吐纳声,在宁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且又十分规律。

    刘禅是真困了,这夜以继日的操劳,让他这小小炼气境也抵挡不住啊!自从他筑基成功,炼精化气以来,也就是比普通人略强一点,寿元稍多一些。

    寝殿再次恢复宁静,唐姬挽着刘禅的手臂,随即也进入了梦乡。有刘禅在身边的日子,她似乎格外有安全感。

    其实,唐姬这些时日以来,也颇为辛苦。她不仅要照顾、安慰何太后,更要时刻关注她们一行人的安全。虽然刘禅此前留给她的书信之中,有大概的计划和嘱咐,但具体如何实施,对她来说,依旧是个考验。所幸她做得非常完美,而且还给刘禅拉拢来了荀氏一族,最为难得的是,唐姬这样的女人不居功。

    唐姬能作为弘农王的正妻,也是颇有背景的。那荀彧的妻子,就是唐姬的姑母。也正因为这层外戚的身份,才让荀彧最终选择了弘农王,同时带领荀氏全族子弟弃冀州而改投青州。

    至于荀攸前些时日的劝说,只能说起到了很小的作用,而并非主因。毕竟荀攸自小父母双亡,家族地位不高,对于荀氏一族的决定,他还插不上话。

    次日清晨,临淄王城,显阳殿前殿。

    “臣等拜见殿下!”卢植领着一众文臣武将,向刘禅拜道。虽然众人依旧称呼刘禅为殿下,实则早已将他视为主公。

    “众爱卿平身!”刘禅面色平静,朗声说道。“今日请诸位前来,实有要事商议!”

    “孤想重新恢复临淄城的稷下学宫,诸位意下如何?”

    “殿下此举甚善!”孔融、卢植等人纷纷表示赞同。

    要知道昔日齐国的稷下学宫,那可是相当辉煌。在其鼎盛时期,曾容纳了“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

    “学宫尚需祭酒、博士数名,诸位可有推荐?”

    “北海郡郑公对于百家之学无所不通,可担任祭酒!”孔融谏言道。他所说的郑公,指的是郑玄。

    “好!只是不知郑公可愿意担任此职?”刘禅此前也曾去过书信一封,邀请郑玄出仕,却被他书信婉拒了,只是在信中推荐了几位北海郡的青年才俊。

    “当殿下亲自前往,以示诚意!”孔融再次谏言道。

    “好!孤当斋戒三日,亲自前往!”

    “至于博士,只要具一家之所长,皆可担任!”刘禅接连说道。

    “殿下可是想要融合昔日的鸿门都学?”卢植听出了刘禅的话外之音。

    “有何不可呢?召百家之才,为我所用!”刘禅就是想要打破独尊儒术的这种藩篱。

    “不可啊!昔日的鸿都门生备受灵帝宠信,无不在朝廷中枢任职,甚至封侯赐爵!此取乱之道也!” 卢植表示严厉反对,他可不想弘农王重走汉灵帝的旧路。

    “卢师莫急!孤没说让他们任职啊?朝廷中的要职,自然需要真正的贤才来担任,如此才是百姓之福!”

    “殿下英明!”卢植听了刘禅之言,也顿时放下心来,不枉他教导这么久。

    “孤听闻沛郡谯县的华佗,颇有医术高明,可征辟为医学博士!”

    “本王的三位老师,亦可为博士!”

    ……

    众人一番讨论过后,稷下学宫的雏形算是初步搭建完成了,只待刘禅亲自去请郑公出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