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人人都是千里马!
很快,吴长生又来到系统商店,经过一番精心挑选,用恩师值换取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
这些小物件,看似不起眼,但吴长生明白,关键时刻是能起到大作用的。
他心中清楚,恩师值是必须花的,存起来毫无意义。
不要到时候,人没了,恩师值还在,没法花这些恩师值,那才是一种悲哀。
在这个危险的大明朝,身为臣子,他时刻都有可能面临着生命威胁。
一旦做错了事情,朱元璋一声令下,他便会当场人头落地。
他深知,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来?
因此,享受当下,尽情欢乐,才是最重要的。
正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该得意时便得意,否则,等到不如意时,想得意也没机会了。
吴长生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决心,他要珍惜每一个当下,不让自己留下任何遗憾。
因为,他知道,命运无常,只有把握住现在,才能过得更加精彩。
而系统商店,便是他把握住现在的最好机会。
……
正当吴长生沉浸在系统商店的时候,朱雄英那怯生生的声音,却是惊醒了他。
“对了,鞑靼,这个名字,我好像听说过。”
突然,朱雄英面露惊喜之色,回想起了一些熟悉的记忆。
他曾经在朱元璋他们讨论战事的时候,听到朱元璋他们谈到过鞑靼这个名字。
“鞑靼,雄英大哥,这是哪个国家啊?”
“哥,你是从哪里听到的啊?”
“为什么我没有听说过啊?”
听到朱雄英的话,其他几个皇孙,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朱雄英,眼神中的艳羡之色,不言而喻。
“这是我听皇爷爷他们讨论战事的时候说的。皇爷爷他们说到鞑靼这个时,都会露出凶恶的眼神,似乎恨不得将这个鞑靼给抽筋扒皮一样。”
朱雄英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缓解了自己紧张的心情,这才镇定开口,说出了他是如何知道的。
“没错!陛下确实对鞑靼恨之入骨。你们可知,这鞑靼,为何如此遭人恨?”
吴长生回过神来,看着眼前的皇孙们,充满了宠溺的眼神,温和的询问道。
“吴老师,为什么?”
几个孩子们的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异口同声的开口了。
“那是因为,这鞑靼的前身,乃是前朝的残余势力。咱们大明朝建立的时候,前朝虽然被咱们大明朝击溃。”
“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疆域辽阔的元朝,又怎么会这么简单,就被咱们的大明朝给灭亡掉了?”
“虽然元朝的主力部队,都被咱们的大明朝给击溃了,但是还有着一小部分残余势力,依旧完好无损。”
“元朝的那些统治者,当他们知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索性放弃了沃土千里的中原大地,带着那小部分残余势力,退回了他们的祖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不久后,这些元朝的残党们,便去了帝号,自称鞑靼部。不过,为了更好的称呼他们,我们大明朝,便称他们为北元或者残元了。”
“为了彻底击溃这些元朝的残党,大明朝还多次发动大战,想要将这些元朝的残党彻底灭杀。”
“只可惜,这些元朝的残党,太会东躲西藏了。在那茫茫一片的大草原中,分辨不出方向,很容易,便会被元朝的残党逃走了。”
吴长生淡淡开口,向朱雄英这些皇孙们讲述起了鞑靼的来历和起源。
“原来如此!吴老师真是博文通识。”
“没想到,这鞑靼居然是北元,早说北元啊,那我不就知道了?”
“干翻那些北元的狼崽子,大明朝万岁!”
朱雄英为首的皇孙们,顿时心潮澎湃,一个劲的嚷嚷着,要去将那些北元的残党给彻底灭掉。
“真是一群有干劲的孩子们啊!年纪轻轻,就想着将北元彻底覆灭了。”
听到这些皇孙们的话,吴长生心中同样掀起了一阵涟漪。
灭国之功,这是多少人向往的事情?
哪怕是吴长生没有穿越前,也曾幻想过,持枪立马,一人灭国的情形啊。
身为大夏之人,又有谁能拒绝一个灭国梦?
谁不想封狼居胥?谁不想勒石燕然?谁不想长枪策马平天下?
一人灭国,功成名就,封侯拜相,受人敬仰,永远铭刻在历史的篇章之中,成为后人传颂的传奇。
这等殊荣,没有人能够拒绝的,吴长生也不例外。
世人常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但真的遇到这种战乱之事,大家心里的第一反应,依旧还是拜将封侯。
至于剩下的万骨枯,和他们又有多大关系?
纵使是他们化作枯骨,成为他人拜相封侯的踏脚石,那也总好过,在田野之间,默默无名的过完一生。
战乱,始终是跨越阶级的最好机会,也是最简单的机会。
太平盛世,各个阶层,早已经锁死在了那里。
想要跨越阶层,往往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再加上亿点点的运气,才能跨越阶层。
但在战乱之世,跨越阶层,便变得很简单了。
参军入伍,历经战斗,只要不成枯骨,那就有很大概率,能够成功跨越阶层了。
这也是为什么,每逢大乱之世,便会人才辈出的原因。
无论是刘邦的功臣集团,还是李世民的功臣集团,亦或是如今朱元璋的功臣集团,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那就是,这些功臣集团,往往都聚集在一个地方。
刘邦的开国功臣,全都是他的老乡,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同样是和他一起来自淮西的老乡。
难道是,除了刘邦,朱元璋这些人起兵的地方外,天底下其他地方,就没有比他们更出色的人了吗?
其实不然,只是那些比他们更有天赋的人,没能经过磨炼,没能参军入伍,无法像他们这样,跨越阶层罢了。
唯有经历过战与火的洗礼,才能真正展现出自己的天赋。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其实,人人都是千里马,只是许多人,缺少机会,被埋没了,不以千里称也。
吴长生心中暗暗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