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不诛此子,天理难容!
吴长生看着朱元璋发怒这一幕,瞬间明白大局已定。
朱元璋都发怒了,还有哪个不长眼的,敢去顶撞盛怒之中的朱元璋?
“慢着,陛下!敢问这吴长生何德何能,居然能位居老臣之上?
若是陛下不给老臣一个合理的解释,老臣便要血溅当场,以死明志了!”
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在这寂静的氛围,显得更加洪亮。
吴长生闻言,顿时扭过头去,面露惊讶之色。
吴长生怎么也想不到,居然会有人,真的悍不畏死,要来触怒朱元璋的虎威。
朱元璋同样闻言一惊,随即扭头看向出声的人。
没错,刚才说话的,正是宋濂宋老学士。
此刻的宋濂,正在整理衣冠,随后扬了扬头颅,将自己的脑袋对准了奉天殿上的石柱。
“陛下,请恕老臣不敬之罪!
若是陛下不给个合理解释,老臣今日便撞死在这石柱前了。
陛下声誉若是因此事而受损,莫要怪罪九泉之下的老臣。”
宋濂面露无畏之色,慷慨激昂的说道。
众大臣见到这一幕,顿时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吴长生和朱元璋,同样愣住了当场。
没有人想到,已经花甲之年的宋濂,居然还有这样的气节,宁死不屈。
宋濂表露出的那副悲壮的模样,让人毫不怀疑,他有撞上去的勇气。
似乎只要朱元璋拒绝,下一刻,宋濂就会撞到石柱上,血流如注,脑浆迸裂而死。
“唉!宋濂,你这又是何苦呢?
罢了罢了,你先停下,朕给你解释便是了。”
良久之后,朱元璋长叹一声,最终还是认怂了,向宋濂妥协了。
宋濂这样的文人,就是天生的犟脾气,一根筋,认准了死理,几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那种。
他若是寻死,那就是真心寻死,没有半分弄虚作假,恐吓人的成分。
若是换作其他人,朱元璋当然是二话不说,立刻将这人给扔到大殿之外。
让这人爱死哪就死哪去,别弄脏了自己的奉天殿就行。
但谁让这是宋濂呢?
宋濂作为当世大儒,名满天下,受尽天下学子的敬仰。
和他私交甚密的人,整个奉天城,都装不下。
此外,宋濂还精通四书五经,国学经典,许多文人都对他敬重非常,尊他为浙东文人之首。
这尊崇的身份,让那些高傲的文人们,唯宋濂马首是瞻。
朱元璋若是害死了宋濂,势必会引起天下人的唾骂。
再加上那些文人的笔杆子,恐怕不仅在这个时代受人唾骂,未来的各个时代,还要挨那些后人的唾骂。
当然,朱元璋乃是乱世英雄,自然不会在乎自己的些许名声。
就算被整个世界唾骂,他也不会放在心里的。
但是,逼死了这宋濂,还有另外一个弊端。
这个弊端,是朱元璋,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的。
宋濂,是浙东党的门面之一。
若是他害死了宋濂,势必会得罪浙东党,那他利用浙东党,来制约淮西党的计划,就要彻底泡汤了。
甚至,若是那些浙东党的文人选择倒向淮西党,那就是完全失控了。
淮西党以淮西将领为主,而浙东党则以浙东文人为主。
淮西党和浙东党联合起来,那就是武将和文臣全部都拥有了,这简直便是如虎添翼。
整个朝堂,就要变成了淮西党的一言堂了。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便是朱元璋敬佩宋濂的风骨和气节。
这种用命死谏的忠心行为,足以赢得每个人的敬佩。
以上种种原因交织,最终让嗜杀的朱元璋,认怂了。
“陛下,那这吴长生有什么才能,能够担任太子太傅?”
宋濂打破砂锅问到底,步步紧逼。
“吴长生精通国学,能够将那些传承千年的经学,重新给出一个新的解释,符合现在的情况。
并且,这一次的科举案件,吴长生也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朱元璋说出了吴长生能担任太子太傅的原因。
“哦?不知陛下,可否说给老臣听听?
让大家都了解了解吴长生吴大人的真知灼见?”
宋濂面露诧异之色,看了看旁边的吴长生。有些不相信的说道。
像他这样的当世大儒,思考良久,都没有想到合理的答案。
而吴长生,一个年纪轻轻,乳臭未干的小伙子,还能比他更厉害不成?
他活的这几十年,钻研了几十年的经学,难道学到狗身上了吗?
“宋濂,你这个犟脾气,还不信。
看吧,这就是吴长生对于那些题目的解释。”
朱元璋无奈,扔下一张试卷,丢给宋濂去看。
宋濂倒也不以为意,捡起地上的试卷,便开始了认真观看。
其他的大臣们,见到这一幕,同样眼馋不已。
吴长生出的那些题目,他们同样研究了很多,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任凭他们绞尽脑汁,集众人之力,却始终不得其中真意。
看到这些大臣们渴望的表情,朱元璋再度扔下一摞试卷。
为了宣扬吴长生的儒学新思想,朱元璋,早就命人,誊抄了很多的试卷。
准备让每一个朝廷大臣,都开始学习一下。
半炷香后,大臣们将吴长生的答案全部看完了。
不少大臣面面相觑,相视无言。
不过,宋濂却是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
只见宋濂突然出手,将手中的试卷一把撕碎。
随后一把扔在地上,用脚踩了起来。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竖子,竟然侮辱孔圣先贤!
故意曲解孔圣先贤之意,其心可诛啊。
陛下,不诛此竖子,天理难容,老臣不服啊!”
宋濂青筋暴起,气的七窍生烟,痛骂起吴长生。
其他大臣,看到吴长生所说的内容,同样是满腹牢骚。
只是他们胆子太小,不敢像宋濂这般,直接和朱元璋说。
朱元璋闻言,眉头一皱。
“吴长生,你怎么看?
可有什么想说的?”
朱元璋倒是不以为意,直接把皮球踢到了吴长生手里。
“陛下,臣自然有话想说。
敢说宋老学士,微臣所说的话,哪里有所不妥?”
吴长生并不惧怕宋濂这种儒生,立刻便和宋濂针锋相对起来。
虽然宋濂年老,但他可不会让宋濂倚老卖老的。
他可不像朱元璋那般,身为帝王,需要顾虑的太多。
“哪里不妥?你这满卷文章,全是胡说八道,全在损害孔圣人英名。
你还有脸问我哪里不妥?”
宋濂气极反笑,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人各有志!每个人的看法都有所不同,既然说不通,那便辩论吧。”
吴长生底气十足的开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