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七十二堂写作课 > 第三十六讲 背景

第三十六讲 背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抒情的、描写人物或事件的文章里,往往把周围的境界,如室内情形、市街情形、郊野情形、自然现象、时令特色等等,或简或繁地描写进去。这些项目统称为背景。这名称是从戏剧方面来的。舞台的后方张着画幅,或是山水,或是门窗,总之和剧情相称;演员在画幅前面演戏,就像背着山水或门窗一样。这就是背景。文章里描写周围的境界,犹如舞台上布置一幅相称的背景;靠着这背景,文章里的主人公(好比演员)的一言一动一颦一笑更见得生动有致。舞台上不能用和剧情不相称的背景,文章里不需要和主人公无关的境界的描写,那都是当然的。

    那么,怎样才相称才有关呢?回答很简单:凡是具有衬托的作用的就相称就有关,否则就不相称就无关。画家有“烘云托月”的说法。月亮很不容易画,用线条画一个圆圈或是一个半圆,未必能显出月亮的神采来;所以给烘上一些云,在云中间留出一个圆形或是半圆形,比较单用线条钩成的月亮有意味得多了。这一些云对于月亮就具有衬托的作用。

    描写背景的例子可以举元人马致远的一首《秋思》(《天净沙》)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头句句都是背景,只末了一句才说到那个主人公“断肠人”。主人公怎样呢?他并没有什么施为,作者只用“在天涯”三个字来说述他的情况。可是这许多背景的衬托的作用丰富极了。你想,枯藤老树,昏鸦飞鸣,小桥流水,人家三两,一条荒凉的古道,几阵寒冷的西风,瘦马前行,差不多全没气力,而太阳也疲倦了似地快要落下去了。一个出门人心绪本来就不很好,又在这样的境界之中,其愁烦达到何等程度,自可不言而喻。这和不画月亮而画云,却把月亮衬托了出来,情形恰正相同;可以说是专用背景来衬托的一个极端的例子。

    上面的例子是背景和被衬托的事物相一致的。在有些文章里,背景和被衬托的事物恰正相反,如满腔烦闷的人独处在欢声笑语里头,饥寒交迫的人倒卧在高楼华厦旁边,这叫作反衬。反衬显示出一种对比,用得适当,效果也是很大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