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金刚经法眼注疏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疏卷上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疏卷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清西天禅寺后学沙门 性起 述

    石城居士 俞兆龙 校阅敬刊

    如来大仙道  微妙难可知  离垢聪慧人

    净眼乃明见  我承佛力持  疏释冥佛意

    普令诸异生  得法眼清净

    原夫道本无名。非名言而莫入。法本无说。非疏释而莫传。故今以无说中而宣说之。即斯经文。疏释为二。初注释名题。次销释文义。今先释名题者。一总释。二别释。云总释者。梵语具名拔折啰般若波罗蜜修多罗。此方云金刚智慧到彼岸经。金刚是喻。般若等是法。是法喻双彰之名目也。又经之一字。是通称。金刚等七字。是别称。即总别为名耳。

    二别释者。分七义释。一目三般若。二从体起用。三摄用归体。四独显中道。五摄受余名。六摄归一心。七闻名得益。今初目三般若者。夫金刚本具坚利明三义。谓坚喻实相。利如观照。明如文字。即顺修证断障之旨。何以故。由听文字般若。刹那省悟。得入观照。了蕴处界法本来寂灭。断十障证十如。而穷源实相金刚智慧到彼岸故。又即法身(即金刚二字)即般若。(即转识成智)即解脱。(即断障证真到彼岸故耳)是三德密藏故。一即三。三即一。三一存亡。不纵不横不并不别耳。

    第二从体起用者。金刚是体。以妙体常恒不变易故。智慧是金刚性中相。以转八识而成四智。得有为无漏自他受用妙体相故。波罗蜜是金刚性中妙用。以自性中念念流出八万四千诸度行门。自他俱益到彼岸故。故论云一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相大。谓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又云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第三摄用归体者。谓诸菩萨念念求证菩提自修化彼断障证真转识成智。得入金刚心到彼岸时。迥无异熟之相。似心月孤圆。究竟绝言诠故。

    四独显中道者。夫金刚心印法中。本具体相用三。无二法故。由妙体应用随缘不异相故。故得摄用归体。夫摄用即体离诸相。体离诸相。即金刚心印迥无异相。名为佛故。

    五摄受余名者。金刚般若心法。原为三世佛母诸藏本源。从一名流出诸名。所谓真如涅槃菩提实相常住真性楞严大定等持王三昧。金光明心地观诸典之名。尽从金刚般若到彼岸七字妙义中一一流出。是以诸典之名。不出本题之目。本题之目。流出诸藏之名。直至溯流穷源。唯证乃知。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以文字性空究竟无所说故。

    六摄归自心者。夫金刚心印之法。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自他本具。物我无亏。从本以来灵明廓彻广大恢弘。昭昭乎在心目间而相不可觅。晃晃乎在声色内而理不可分。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非彻法之慧目。离念之智灯。不能彻见自心如此之灵通也。故古德云。祇自本来旧相识。等闲举着便讹讹。夜来一阵狂风起。吹落桃花知几多。故临济才未入室。即刻打出。若不被大愚举破。济未得彻。因举破。济言下坐断心意识。得入金刚心印法耳。

    七闻名利益者。夫金刚心之法。虽生佛本具。须假熏习。若不熏习成种。奚得断惑证真转识成智。故熏有漏善。成有漏种。熏无漏法。成无漏种。所谓金刚种入心。瓜豆云何得错。故清凉云。见闻成种。八难超十地之阶。解行在躬。一生圆旷劫之果。是以尊者暂闻名即非名。顿悟大圆觉地。鸟听色空无二。转报疾证无生。可为功不多施。即得顿超妙果。一念净信得法圆成。是以释迦历事供佛尚不能喻。累修余行岂可及哉。是故勉诸来学。痛发善心。若得手捧目观。非宿缘种。粉身求法。岂偶遇斯。嗟乎。方今之际。见而不能持。持而不解。解而不能修者。如人终日数宝。自无半钱。则何益哉。裴休相国云。诸天才乐。修罗方嗔。饿鬼饥渴。畜生愚迷。惟人道修得闻正法。故人而不修者。则吾未如之何也已矣。以上总释名题一科已竟。

    △第二别释文义者。夫经非疏而不解。疏非经而不彰。经疏两全。文融义贯。更互彰明。所谓疏经而辞不取茂。疏太略而又恐理不畅明。是以义不敢略。文不敢繁。文质彬彬方敢注释。今将照古分科裂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今初序分又二。一证信序。二发起序。今初证信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至)千二百五十人俱。

    疏。宗泐师云。如是者。即信顺之辞。指一经所闻法体。即信成就义。阿难谓如是之法我从佛闻。即闻成就义。一时者。即佛说法应机之时。所谓曾子避席夫子示孝。乃师资道合击叩冥会之时。即时成就义。佛者觉也。即三觉具圆。万德悉成。乃称至极之圣。故名为佛。即说法主成就义。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者。梵语舍卫。此云丰德。或曰名闻。谓彼国中五尘甚妙。人多解脱。恒出智贤故。五天竺国多闻其名。祇树等者。即祇陀太子所施之树。给孤独长者。以金砖墁地买太子园。请佛并同供养故。祇树云云等。然园该在前。树应在次。长者是波斯匿王之臣。祇陀即匿王太子。由君臣之别故。树供以占其先也。即如来说法之处。即处成就义。言大比丘者梵语。此云乞士。或曰怖魔。或曰破恶。即应供杀贼无生之因名耳。今比丘云大者有三义简。一简初戒。二简未证果者。三简无妙辩。故今无此三种。唯果证已具。辩才无量。敷扬佛化。名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者。优楼五百。伽耶三百。那提二百。三迦叶等。共合一千。舍利等具二百五十人共来归佛。初遇见佛果证。感佛恩义。故常随事。即听法之众成就义耳。

    从初如是信成。师资机合。说听时成。佛主说法处在舍卫。祇桓精舍。众成就等。名为六种成就。即为证信序。证信来学。事事凭据。冠于诸经之首。通该俱有。名为通序。故阿难问佛一切经前。当安何语。佛言当安如是我闻等。非但我法如是。三世诸佛法皆如是。

    △二发起序。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至)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座。

    疏。发起序者。亦名为别序。夫诸经皆有发起。今此以乞食为发起者。盖表一切众生依食而住。即一切诸佛依餐般若法住。尔时者当是时也。世尊者超三贤之上。越十地之圣。三乘共仰。九界同归。故曰世尊。食时者。清旦之时也。着衣者。三衣中之大衣。即二十五条福田衣也。持钵者。梵语钵多罗。此云应量器。有大小升数之别。今云钵者略梵语。即天王所奉之钵也。次第乞者。佛心平等不择贫富均利檀那。故次第而乞也。本处者。即还祇树给孤独园中精舍之处也。洗足者。食讫而洗足也。

    问佛本无垢。何洗足乎。答生本不迷逐妄故迷。今表破妄归真。断疑生信。故洗足去尘以表之也。敷座而坐者。佛本具四威仪相。今云敷座者。即阿难敷尼师檀之坐具。如来结跏敷坐之时。即四仪中之一相耳。

    夫如来为净法界身。本无出没。大悲愿力示现受生。故若来若去。似潭清而月现。若出若没。若孤雁以履空。故金刚藏赞佛偈云。如来大仙道。微妙难可知。非念离诸念。求见不可得。又云寂灭佛所行。言说莫能及等偈云云。所谓未举足前大城早至。未动心志而已转法轮。奚待善现申请佛示妙音。以谈般若也哉。以上释证信发起序一科已竟。

    △二正宗分四。初当机申请。二如来赞许。三当机伫闻。四如来正说。初当机申请二。初修敬赞佛。二正陈所问。初修敬赞佛。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至)善付嘱诸菩萨。

    疏。长老须菩提。乃此经发起之人。称长老者。以其德长年老也。梵语须菩提。华言空生。亦名善现。从座起至恭敬。乃请法之敬仪。座起者。从本座起立而至佛座前也。偏袒右肩者。尊者搭僧伽黎衣。面上于佛。表师资道合无二体也。右膝着地者。右边膝盖着地跪佛名为胡跪。西域外国。如此方满礼无二。合掌者。合十指掌无二念也。恭敬者。内怀敬佛之心。外有三业陈肃之表。希有者。即赞佛之辞也。以上具陈三业仪表。

    善护念者。为护念现在根熟菩萨。与智慧力。令其成就自行。与教化力。令其摄受众生也。善付嘱者。为付嘱未来根熟菩萨已得大乘者。令其不舍。未得大乘者。令其胜进也。护念付嘱即希有事也。佛德之大无过度生。然虽注意般若度生。必待请问。故善现睹相知意。即首称叹希有。而后请问也。

    △二正陈所问。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至)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宗泐师云。此发问之端也。阿耨多罗等者。华云无上正等正觉也。问意以如来护念付嘱现在未来菩萨令成佛果。是菩萨虽发道心誓度众生。求成佛道。其心云何安住大乘。云何降伏其心。使至佛果而不退失耶。

    文中云善男女者。具五位人。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习位。五究意位今此经者。正摄资粮。及加行二位菩萨。渐入通达至究竟位耳。

    △二如来赞许。

    佛言善哉善哉(至)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疏。善现既实请问。称佛妙心。故印可善哉。当为汝说。而又诫约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者。即佛心传意授之辞。在伫闻中辨。

    △三当机伫闻。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疏。由佛示如是二字。意含得无住心。名为佛住。了障即真。名降伏其心。故善现即会佛意。故曰唯然世尊。而应诺之也。如孔子示门弟子一贯。曾子曰唯。顿彻仲尼心印之法。今尊者于佛言下。廓彻心源。如下文云。刹那净信得法圆成。故尊者启请。欲佛细说博施于众。故云愿乐欲闻。愿乐欲者。属信慧。闻即闻慧。所谓不依文字。而求真谛者。即真闻慧耳。

    △四如来正说二。初正答所问。二蹑迹断疑。初正答所问二。初答伏心。又二。初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疏。菩萨者梵语。此方云。觉有情。谓深悟佛性烦恼未净。名觉有情。摩诃萨者。此方云大生。即大道心众生。是菩萨中之大菩萨也所谓信大乘。解大法修大行。证大果。故名大士称耳。

    △二释分四。初广大心。二第一心。三常心。四不颠倒心。今初广大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至)若非有想非无想。

    疏。宗泐师云。人与傍生具通四生。诸天。地狱。中阴三名化生。鬼通胎化。皆系欲界。若有色即色界。四禅天也。若无色即无色界。四空天也。今云有想即四空中识处天也。无想。即四空中无所有处天也若非有想非无想者。四空天中有至极顶处。此天由四禅四空八定之力。如水成冰。渰诸鱼草。使勿流动。诸识暂息亦复如是。所谓前转识俱尽。唯留赖耶识性。若计若亡。若计粗想虽灭。细想未除。若亡。识性忽然不现由细想未除故在此天妄计涅槃以为自得。诸世间人无如我者。故云生大我慢故在无明我爱住地。生死未脱。报尽还堕沦趣。菩萨见之生大悲心。三界无量众生欲度脱尽。是为广大心耳。

    △二第一心。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疏。涅槃梵语。此云圆寂。或曰灭度。涅槃有四。一自性涅槃。二无住涅槃。三有余涅槃。四无余涅槃。初凡圣共有。次诸佛应化。三小果。只断三界见思。未脱无明。四已脱尽。故曰无余。然诸大士欲度生者。乃以何法即以涅槃法而灭度之。然虽涅槃。非大涅槃则度生何益。今欲令一切众生悉入无余大涅槃故。方为菩萨第一心耳。

    △三常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疏。请大士虽发殊胜之心。欲令一切众生入涅槃者。由恐自他生见未空。故修止观二门。谓念念度生时。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念念度生。了生即幻。非幻不生。即是假观。念念寔无生度。即是空观。所谓空有不住。二谛双忘。了生佛于一如。鉴自他于不二。诸见自除。法法本来常寂灭故。是则名为常住心耳。

    △四不颠倒心。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至)寿者相即非菩萨。

    疏。若有四相。谓之四倒。宗泐师云。若一切众生不令灭度及见众生实灭度者。则未能了达本源。遂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不名菩萨。我者于五蕴中妄计有我我所。人者。妄计我生人中。异于余趣。众生者。妄计五蕴和合而生。寿者。妄计我受一期果报。一期果报若长若短寿命也。此皆颠倒妄想。亦名四见。大士用无生般若妙智。了蕴处界等本来寂灭无诸相故。名降伏其心。则无颠倒心耳。否。则非菩萨也。

    △次答安住妙行三。初正答无住。次显益。三总结。今初正答无住。

    复次须菩提(至)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疏。应无所住者。谓心不住六尘境缘相想而行施等诸度者。以念念恒习妙理真如寂灭行故。夫施行之义。原系具该六度之行。故慈氏偈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初资生施。即摄初度。二无畏施。即摄中二度谓持戒不恼众生。忍辱不报有冤。三法施。即摄后三度。谓精进不倦说法。禅定不错机说法。智慧不颠倒说法然三种施度不越六尘境缘。资生无畏。了达内外中间三轮体空。故不住六尘之增。以了能取所取心境诸法悉无我者。自性本不生空性圆寂故。法施者。以师说法之时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故。由菩萨不住六尘相想心无取着三轮空寂妙理行故故偈曰。是名修行住。由修妙理止观二门。断十障证十如。故名为住行。又菩萨不因为自身而行施行。不为报恩而行施行。不为果报而行施行。由恐菩萨于六尘法中。起贪起嗔起痴起爱。成分段生死障。及变易生死障诸异事故。故佛复示空生曰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二显益断疑。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至)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疏。宗泐师云。此段恐入疑云。既无住相行施等行者。即离相行。则无福报。故佛破疑云。离相之施其福转多。盖由不住相施等诸行契合性空。故性空寂灭。施福离相亦无际故。故十方虚空尚难为喻也。论云。虚空诸喻其义有三。一遍一切。二宽广高大。三究竟不穷。此三轮喻。义兼法体。亦具含三义耳。

    △三结益应住。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疏。如所教住者。如我上来示不住相想度等诸行深契无相妙理之性。所谓断障证真。是菩萨真住耳以上答降伏安住一科已竟。

    △疏。二摄迹断疑。文分二十七段疑义。恐菩萨修诸妙行时堕有为无为诸见异事取相心故。故文中节节断疑扫却诸见。弥勒偈云。调伏彼事中。远离取相心。及断种种疑。亦防生成心。今初断求佛行施取相疑。此疑从前文不住相布施意而来。文三。初探疑反诘。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疏。断疑云。佛恐尊者生疑。意云。前既修无住相行施。是无相因行。云何今日。见佛成道。又感有相果耶。故拈此辞。而探诘尊者云。可以身相见云云不。

    △二断疑了见。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至)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疏。由尊者。暂听探辞即领会佛意。非住乎身相而见如来也。以了达相即非相。则见佛法体耳。

    △三重释显真。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至)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又恐尊者。虽悟无相之旨未得彻净疑种。故重示断疑文曰。尔凡所见者。皆属遍计性也。若触见逢真。以了相即非相。即见真寔之相。所谓依他无性即圆成体。故云山河大地。全是妙明真性中之影像耳。绿水长天彰法身故。即兼依法相宗。而释之也。

    若纯依法性宗释。弥勒偈云。分别有为体防彼。成就得三。相异体故离。彼是如来谓。诸有为法中。不出生住异灭四相。故诸菩萨修习中道观时。求佛真净法体。恐堕生灭四相有为分别法中。故云。离彼是如来。即前修离相妙因。今异熟果尽即证成离相果耳。

    △二断因果俱深难信疑四。初无信为疑。二遮疑显信。三深详信因。四结归离相。今初无信为疑(此疑从前无住行施无相见佛。两假经意而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至)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疏。宗泐师云。无住相行施。因深也。无相见佛。果深也因果之法既深。疑现未在迷钝根众生。难以领悟不能如是生寔信心。诚恐傍无机者。故尊者发言白佛。而请诘之。

    △二遮疑显信。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至)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疏。宗泐师云。佛答非但现在有信。而且未来末世自有具福慧者。闻此般若能生寔信。后五百岁者大集经云。正法一千年。两个五百岁。恒修解脱。以禅戒坚固故。次像法一千年。亦两个五百岁。即多闻修福坚固故。三末法一万年。谓初五百年。即多是非。以斗诤坚固故。戒定不修。多贪利养。多甚怠惰。故争名夺利而为事也。况闻正法而修之者乎。今佛示尊者。到此末世万年初中。尚具宿根有人深信况现在及正像二季法乎。又持戒者戒也。修福者定也。闻章寔信者慧也。故弥勒偈云。说因果深义。于彼恶世时。不空以有寔。菩萨三德备。三德者。即具戒定慧三学也。故知法不碍信。时不碍机。

    △三深详信因二。初善根深远。二慧福圆满。今初善根深远。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至)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宗泐云。若论寔信之由。从多佛所已种善根。闻此大乘之法则能生实信者。至于一念少时生信。亦从佛所种诸善根而然也所谓非十信位满即资粮加行。进通达位也。问。何以谓之一念寔信答直心正念真如法体。触境无生逢缘不动。了生灭本无生灭。不堕情识。息心达本源耳。

    △二福慧圆具二。初佛智明鉴。次离我法执。今初佛智明鉴。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疏。信心生一念。诸佛尽皆知。凡有众生闻是章句。乃至一念净信。佛智眼圆无不明鉴生悟妙圆本性。得进通达游十地果圆之处。所以得福无量。

    △二离我法执二。初遣二边执。次转破二见所以。今初遣二边执。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生空见也)无法相(即法空也)亦无非法相(又遣除无相见)。

    宗泐云。此顺释生信得福之故。该乎生法二空。论云。有智慧者。了知生法二无我故。言无复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此生空也。言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者。遣扫有无二边见也。

    △二转破二见所以。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至)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宗泐云。此显违经非福。言心取相等。即我执见也。今破我执见故。心不取相想。若取法相者。此法执见也。若不取之。则空法执见也。

    何以故若取非法等者云大士虽空我法二见毁相泯心。又恐咬伤慧命。堕无为坑见不得超中道心印之法岂得圆妙福乎。

    △四结归离相。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至)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是故者。承前契后之义。不应取下文中。本缺一句。具说者。不应取心。不应取法等。谓内不取心。觅心了不可得故。外不取法相。了境本空故。以触境无生。非生灭故。不应取非法者恐诸大士初心入般若者。若心境既除。何法修证。故虽见无为实际。即不住无为见。是故念念勤修妙行。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故云不应取非法耳以是义故等者。谓佛常示诸比丘众。我常示有示无。总扫众生执见。汝不可随我文字而转。取有取无取非有非无之见。我常示说如人度筏。于语言文字。莫生住见想故。又如以指示月。莫以指上而作月想。无非树摇风动举扇类月云耳。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者。谓实相心印之法舍却。尚不取见。况取非法断灭见者。若取着法非法见。总成外道见也。故弥勒偈云。彼不住随顺。于法中证智。如人舍船筏。法中义亦然。证智者。以智了如。如相不可得。以如冥智。智相不可得。如不可得。遍法界而周圆。智不可得。应用全而彰于心目。所谓寂寂然。用繁兴以恒如。灵灵然。智周鉴而常净。得法自性。唯证者方知耳。

    △三断无相云何得说疑。(此疑从前第一疑中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意而来分二)初问答断疑。二校量显胜。(初章又二。初约疑处为问。二顺理实答今)初疑处为问。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至)如来有所说法耶。

    疏。因果不可得。故示无有相。云何得道果。菩提树下说。故恐尊者疑。反问而徴诘。

    △二顺理实答二。初略标正意。二究竟根由。今略标正意。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至)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疏。尊者会佛意。我解佛法体。不得定有无。中道亦不计。了了寂灭果。故无定法体。法体本自无生。言辞相寂灭故。

    △二究竟由二。初示法不可取。次因名句出圣。今初示法不可取。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疏。偈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由应化非真。故所说语言文字无取着故。又不可以作有取。故云非法。不可以作无取。故云非非法。

    △次因名句出圣。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疏。虽本文字性空寂灭。无所取着。由斯寔相妙音随大小乘。三贤十圣机宜差别之见。差别之证。直至等妙二觉之圣。由斯妙音。刹那暂闻。流入大圆觉海。故净名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所谓于一乘法。分别说三。其犹水无深浅。因机有差别耳。

    △二较量显胜二。初示离相福妙。二持法转胜。今初示离相福妙。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疏。佛虽徴示有为七宝满大千世界而用施者。意指无为福胜。所以福胜者。菩萨以无住相想而行施等诸行。即修离相福行。今尊者领会佛意。即答离相之福。寔果胜耳。

    何以故下。重徴福胜所以。是福德性者。即离相福德之性。同真际等法性。是故佛说福德之性。最为多耳。

    △二持法转胜。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至)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疏。佛重示上离相之福而不及持行演说之福。言乃至四句偈者。举少以况多也。然持经福胜者。盖诸佛及所证法。无不从此般若而生。故称佛母。良有以也。弥勒偈云。于寔为了因。亦为余生因。释曰。了因者。成法身体。余生因者。成报化体。谓佛示上文离相行施不及者。只成报化果德。然斯离相因行由持般若悟性之力。始得离相而成报佛。故为余生因耳。今持法演说得成法身者为了因。故又偈曰。唯独诸佛法。福成第一体。

    佛又恐尊者。取着法见堕智障中。故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圆极菩提归无所得。即斯义故。

    △四断声闻得果是取疑。(此疑从上无为法。不可取说而来。分二)初断四果无我证。二断智障不取证。(初又四。初破我见证预流。二断二果障。三断三果惑。四断四果惑尽)今初破我见障。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须陀洹是名须陀洹。

    宗泐师云。梵云须陀洹。华言入流。亦名预流果。此声闻所证初果也。已断十种见惑。离四趣生。预入圣人之流。故名入流。言无所入者。因破我见之惑。故不着我证。入流果。又不著于六尘境界。故言不入也。

    △二断二果障。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至)是名斯陀含。

    疏。宗泐师云。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果。此声闻第二果。盖欲界九品思惑。前六品已断。后三品未断。更须欲界一度受生。故云一来。实无往来者。谓不著于往来之相也。

    △三断三果惑。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至)是名阿那含。

    疏。宗泐师云。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此声闻第三果也。断欲界思惑尽。不来欲界受生。故曰不来。言实无不来者。谓不著于不来之相也。

    △四断四果惑尽。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至)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疏。宗泐师云。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此声闻等四果也。此位断三界烦恼俱尽。究竟真理。无法可学。故名无学。言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者。谓无无学证之相也。若言有证即着四相耳。

    已上四果声闻因破我见得证。论云向说无佛果可证。无佛法可说。云何四果各取所证而说。恐起此疑。故佛约此而问。善现皆答以离着。深会佛之意也。

    △二断智障不取证。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至)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疏。宗泐师云。此乃善现引自己所证离着。令人生信也。然善现所证之果。不过无学。而世尊特称其第一者。以无诤故也。梵语阿兰那行。华言无诤行。无诤者。谓离二障。一者惑障。见思惑尽。二者智障。则不计取涅槃性见。故无诤也。若云我自证。则堕凡夫性。以寔无所得。印我证寂静。

    △五断释迦燃灯取说疑(此疑亦从第三疑中不可取不可说而来)。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至)于法实无所得。

    此段断释迦然灯授受之疑。善现述己所证离着固已得矣。而如来又恐善现疑佛。若受然灯之记。于法实有所得。故兴此问。而探尊者曰。如来于然灯佛前有法得不。善现会以实无所得是无疑矣。夫无得者。非堕断灭见故。唯识母颂云。若时所缘智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夫离二取者。得唯识真胜义性。是故法不得有无。始证无生际。

    △六断严土违于不取疑(此疑亦从第三疑中不可取而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疏。疑意。法不究竟取。诸菩萨云何修诸万行复取净土耶。佛恐有此疑反问而诘之曰。菩萨庄严佛土不。佛一徴问。尊者即会佛意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耳。

    夫修六度妙行。本离诸相。销归唯识真胜义性。本自净耳。故云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是故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者。警诫初心大士切不可堕于声色之处。故不应住色等六尘缘影之境。以无所住而生其心也。

    夫生心者。以无所住心念念行施度等行。念念了施度等相不可得故。由不可得即生灭相而无生灭。唯一真如。所谓断障证真。如十五夜中之月渐渐圆明。下文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至佛果地实相分证究竟方圆。名为生心者耳。偈云智习唯识性。如是取净土。即寂光真境之净土。故无取为取也。

    △七断得受报身是取疑。(此疑亦从第三疑中不取而来。分二)初问断疑。二较量显胜。今初问断疑。

    须菩提譬如有人(至)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疏。佛又恐尊者起疑曰。法既不可云自取自证。故诸声闻及诸菩萨虽闻法音果证不可计云取证。又诸菩萨修净土行。亦不可云取云证。云何诸菩萨至果菩提。又取证法王身相耶。故拈此譬而探问尊者曰。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分别自身我为大不。尊者即深悟佛意云。谓诸菩萨转识成智。得有为无漏。顿空色心二法。决无分别自取。我今得受报身果证。若刹那有自取相心。即堕凡夫限量分际。决不冥同实际。由不取故冥同寔际。故尊者答云甚大。犹如须弥山王住世间中。最高最大。终不取自相故。菩萨亦尔。得受报身之时。终不云自取证。得受大报身相。因无自身相故。以无得为得。无受为受。离诸相故。同真际等法性。故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故弥勒偈云。如山王无取。受报亦复然。远离于诸漏。及有为法故。又云证无漏无为。非身是大身。

    夫佛菩提者。息心达本。万虑都捐。智离中际。宁得有无。故前文佛示法不可取。辞不可得。是故尊者亡证。迦文亡取。取证寂然。以如如智。证如如性。故依正二报冥同寔际。息却心意识耳。

    △二较量胜二。初外财显胜。二内财显胜(初又二。初正校显胜。二别显经胜)今初又二。(初彰漏福至胜。二特显法胜)今初彰漏福至胜。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至)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疏。宗泐师云。恒河西竺之河。周四十里。其河中沙最多最细。佛多近此说法。故取为喻。夫说一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福尚殊胜。况今拈一恒河中沙。重数多多恒河。而多多恒河中沙。复数多多大千世界。即此多多大千世界满中七宝遍施益众。其有漏因果福德寔无可喻。所谓等空界而为量。遍三世以无尽。斯为佛借喻义。以彰法胜耳。

    △二特显法胜。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至)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疏。夫得一句义。能破异熟二障。所谓荡五蕴而非有。洗凡圣眼而入一心。圆极菩提归无所得。况四句偈得法圆妙者哉。故今周遍恒沙广施益众。未破五蕴终有漏故。云此无漏之福胜前有漏之福。所以越过恒沙。未足奇也。

    △二别显经胜四。初尊处赞人。二约义辨名。三施福劣尘。四感果离相。今初尊处赞人。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至)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宗泐云。藏佛舍利之处谓之塔。奉佛形像之处谓之庙。随说此经四句偈处。天人固当敬之如佛塔庙。况能具足持诵者乎。

    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者。成无上佛果菩提也。

    若是经典等者。经典所在即佛之所在。持说之人即佛弟子。因法乃尊也。

    △二约义辨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至)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宗泐云。善现既闻持经成就希有之法。故问此经何名。我等云何受持。

    佛答此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能断一切疑破一切执。断十障证十如。金刚妙智到彼岸耳。汝当奉持。奉持有三。一者见道分持。谓闻文字般若章句。圆觉妙心廓然开悟。顿忘人法而了真空。直至了无所了息心达本源者。是为得见道分。奉而持之者也。二者以观照般若妙利之智。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所谓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以无分别智。无证分别如。能所冥合。顿入第一义谛者。名为得修道分。奉而持之者也。三者断障证真。无明永别。息却心意识种净尽无余。真寂灭场大阿兰若者。名为得证道分。奉而持之者也。前属初心。次属地位。后属佛果。然破执断疑。虽用般若之智以了于如。而如智之相了不可得。故云即非般若波罗蜜也。故心经云。无智亦无得。

    如来又虑尊者。既无知智可得。云何又言。以文字三般若等断障证真耶。故又徴诘般若有可说耶。无可说耶。尊者答云。以文字性空寂灭无所说故。法华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耳。

    △三施福劣尘。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疏。由前云。无量恒沙遍施益众。无非转报异熟果福至广至大。虽斯有情异熟福果。由成贪等烦恼障性。不及微尘世界是无情无记。不生贪等恼性不落损益之记。夫修有漏善。因通善恶。果唯无记。故修善得益记。造恶得损记。今微尘世界。是唯无记。既无善恶之因。焉属异熟苦乐损益之果。故无染心烦恼。由是较量遍施有情。不及尘界无情无记之论。

    今名句文身。在二十四个不相应中。亦属无记。然斯无记。超胜于前无记。所以超胜者。由前无记。只不落损益。今兹名句。虽是无记。是无漏妙法。若人得闻开悟。能断烦恼。能证菩提。成无漏妙果。是故超胜。由故非微尘。由故非也界也。

    谓微尘是因。世界是果。又世界散而为尘。微尘聚而为世界。由故有散有聚无有定性。以喻金刚自性异熟果空。永断生灭非生灭之相。则非因非果。证入大圆觉耳。

    又前是有漏无记。今此断障证旨是无漏无记。故所展转较量斯经宗旨。乃胜中之胜矣。

    △四感果离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是名三十二相。

    宗泐师云。三十二相者应身相也。非相者法身相也。是名三十二相者。应全是法。法全是应。不妨说三十二相也。言施宝之福纵能成佛身相。但是应身。不及持说功德能成法身。故云感果离相耳。

    △二内财显胜二。初正较量。二别显殊胜。今初正较量。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宗泐云。七宝布施外财也。身命布施内财也。身施者。如尸毗王代鸽是也。命施者。如萨埵饲虎是也。以轻重较之。则外财易而内财难。然斯二施皆有为有漏因果。总不如持说四句能取菩提之妙果也。

    △二别显殊胜四。初泣叹法深。二今信得益。三当信同佛。四闻信不怖。(以上四科。总显法胜。离相得益。超佛果地)今初泣叹法深。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至)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宗泐师云。善现听舍内外二财。重重较量。节节断疑。搜尽穷源。总不及持经功德之胜。故尊者深领佛旨。于内外根境荡然清净。顿入二空心印之法。故尊者叹云。希有佛说甚深旨趣。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悟如是实相深妙之经。夫尊者慧眼。非大乘之慧眼。即证小乘之慧眼也。故尊者前得小乘慧眼。今闻佛深旨。顿悟圆明。得法眼净。已入通达位。至近八地得分证真如矣。或有教说。尊者是青龙陀佛一转。今权示小乘。故己未晓。启请如来般若妙门重重详究。节节穷源。俾令在会之众住小乘者。见尊者一悟。即入回心向道。顿舍小乘。又令初心菩萨。生其惭愧。永不退转。顿证无生。小乘尚以闻悟。况大乘乎。若已证无生忍者。即一生当得阿耨菩提。向下尊者。故庆现未众机。必深悟实相。决记无生忍耳。

    △二今信得益。文二。(初由信得益。次得益所以)今初由信得益。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

    尊者庆现在生信心者。即顿忘人法了真空故。是入通达位也。生寔相者。即得断障。得分证真如。是入修习位也。以至寔相圆成。得究竟位也。下文云。离一切相即诸佛也。又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生如是寔相心也。

    △次得益所以。

    当知是人成就第一(至)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疏。夫因生信。得证如是妙实相地。故云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至超彼岸云耳。

    世尊是实相下。由证彼岸得越相即非相。是名真实相也。

    △三庆当信同佛。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至)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疏。尊者前庆现机得益希有。次庆未来之机。若闻此经更称希有。所以称希有者。宗泐师云。我今值佛获听此经。(信解受持不以为难)而未来众生得闻是经。若能依此而修是为真修。依此而证是为真证。所以然者。若人刹那生信。即得见道分。修道分。证道分。顿破我人四相。离此诸相即成正觉。故名为佛。是故云希有中之希有。

    △四闻信不怖三。初印证尊者。次获法离怖。三超第一彼岸。今初印证尊者。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佛印如是又如是者。有二义。一印尊者自悟。得法眼净。二印现未二机。得证实相之语。故印如是中之如是耳。

    △次获法离怖。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至)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疏。不惊者。谓小乘权教二机。闻此真空实相妙旨决生惊疑。今决不生者。故称希有。得入通达见道分也。次不怖不畏者。谓入初地时。顿悟声色圆明。舍异生障。证一分遍行真如。遍行者。即周遍一切妙行。尽入真如大海更无余法。所谓了六度而即一心。悟万行而即一体。始证一切色。无非佛色。证一切相。无非佛相。所以永离怖畏。渐证真如大海。故称希有。得第一彼岸。

    △三超第一彼岸。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至)是名第一波罗蜜。

    疏。佛虽示般若第一彼岸者。然法本无说。虑恐初地位机。又生般若智障。故又扫云。佛虽示般若第一。然而又切不可以住般若智见。若生般若智见。而后地诸障。决不能断。妙圆觉海。决难证耳。

    △八断行说未脱苦果疑二。(此疑从上舍身布施而来)初证无相以为忍。二劝离相以修忍。今初又二。初略标忍体。二举行释成。今初略标忍体。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至)是名忍辱波罗蜜。

    忍辱者。六度之一也。安受曰忍。毁害曰辱。前云舍身命之福报。是生死苦因。不及持说之福。此之行忍亦舍身命。不成苦因者何也。佛恐尊者有此疑意。故佛示断疑文曰。须菩提。由忍行心。方到彼岸。佛示忍辱即非忍辱行耳。所以非忍辱者。了内外心境不可得故。由不可得。故云忍辱。即非忍行心。夫忍辱者。有二义。一生忍。内有能忍之心。外有所忍之境。未除。二法忍者。不见有少法可生。少法可灭。生灭心相廓彻清净。故证离相行耳。

    △二举行释成。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至)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宗泐师云。如是忍行佛昔曾行。故引歌利王。割截苦行之事。以证明之。梵语歌利。华言极恶。佛累宿世作仙人时。山中修道。王因畋猎。忽睡片时。宫妃女等。游玩深山。忽睹仙人。端坐入定。而回绕之。仙人即生慈念。而开导之。王睡忽省。见侍从不在。即生恼怖而寻访之。见自侍从回绕仙人。王即生恼。怒而问之曰。尔可所作已办否。答曰。未办。又问。可生贪爱不。仙人答曰。不生贪爱。王言不信。又问。尔道修行以何为本。答曰。以持戒忍辱为本。王曰。尔既忍辱。吾当割截耳鼻。仙人凝然不动。侍从即止王曰。此圣人也。王曰。他既圣人。更再割截。去其手足看其动否。仙人又凝然不动。而仙人护法神众。即生恼怒。空中大石。如雨而下。王即忏悔。求救曰。愿求大士。莫生嗔恨。答曰。我无嗔恨。尔无果报。王曰。实难信也。答曰。我有嗔恨无慈愍尔者。我身割截不得如故。我若决无嗔恨。反有慈忍尔者。我身还复如故。仙人立誓。大石即止身体如故。由我昔得无生智力。能除我人等四相。了五蕴相本来空故。

    佛又引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我于尔时亦离我人等四相。凡有一切来毁我者。我亦无生智力而破除之。反以悲心而拔济之。是故恒习悲智二心双运之力。证非一生妙行。况一世乎。故弥勒偈云。离我及恚相。实无于苦恼。共乐有慈悲。如是苦行果。又云。为忍波罗蜜。习彼能学心。能学心者。即悲智双运。随顺无住法性。以不住生死及涅槃故。乃习如是妙行心耳。

    △二劝初心离相以运悲智。分三。初正劝示离相。二劝双运悲智。三示离诸相。今初。正劝示离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至)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宗泐师云。佛累世行忍。以无我故。得成菩提。故劝示初心大士。应离诸相。离相者。即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心也。所以不住六尘心者。以了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是故菩提不住六尘不离六尘。应生无所住心。设有一法。胜过一法。亦不取之。所谓魔佛并遣。青天也须吃棒。故经云。若心有住则为非住佛道矣。

    △二劝双运悲智。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至)应如是布施。

    是故者。承前契后之辞。前示佛行忍行。皆以悲智双运忘我离相之力。今佛劝示离相之后。亦劝示以悲智双运之力。而成就菩提。

    分二义。一先示菩萨不应住色布施者。运智也。宗泐师云。夫色为六尘之首。施为六度之初。今举其初即摄其后。不住色等六尘而行施等行者。菩萨以无生般若妙智。了施无施相。达五蕴内外三轮空寂。即不住生死际也。

    次佛又示尊者。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者。运悲也。谓菩萨虽以般若照空离相。但恐若无悲心。则堕无为坑见。懒修万行不度生耳。故菩萨为利生脱苦忘己。念念而行财施法施无畏施等。利诸生也。则菩萨不堕涅槃见也。

    问。既已离诸相。奚得又运悲心耶。答虽以离相。则证素法身也。今运其悲。方得万德庄严而成菩提。故古德云。众生度尽恒沙佛。诸佛何曾度一生。是故以悲心不堕涅槃。以智力不堕生死。故下文复示离相寂灭。方得平等。

    △三示离相证真。

    如来说一切诸相(至)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前示悲智双运。又恐菩萨仍堕偏爱之见。故重示文曰。夫诸相寂灭本是清净。何假修为。何假造作。况一切众生。即涅槃相无生可度。故示相即非相生即非生耳。是故总彰离相。始得证真断惑云尔。

    △九断能证无体非因疑(此疑从上文为利生行施而来)。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至)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宗泐师云。如来所得菩提妙果。如理而证。离于言说。何故累称持说功德。胜余布施等福耶。然佛无所证而证。无所说而说。即所证所说。无不当理。佛恐善现未达此意。故又告云。是真实等语。真语者。说佛菩提也。实语者。说小乘法也。如语者。说大乘法也。不异语者。说授记事也。不诳语者。不诳众生也。古谓无此一句。今本有之。如来所证之法。本离言说。故曰无实。对机有说。故曰无虚。夫无实者。因内证真如。了无一性。故所言无实也。虽本无实。对机示无虚者。谓如来海印定中流出名句文身。示三乘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能令众生得声闻乘。得缘觉乘。得菩萨乘。决无差耳。故云一切圣贤。皆以无为而有差别。又云若持句法藏。即超佛妙地。

    △十断真如遍有得无得疑。(此疑从前不住相而来)分二。初喻断疑。二赞经功德。今初喻断疑。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至)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宗泐师云。圣人以无为法真如得名。然真如之体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何故众生有得者。有不得者。盖心有住法。不住法之异耳。

    住者。着也。谓总然凡情已断圣见未脱。皆为系着。设圣见已除。倘真如现量体中。有丝毫能所未断。种子未净。皆为有住。直至金刚道后。异熟果空。如净满月。独无伴侣。名无住也。故大士施行法中。有毫生灭心相。未曾舍尽。名为有住。不成檀度波罗蜜也。如入暗中。则无所见。暗者。即无明也。谓初地进二地三地四地五六地等不明。俱属无明暗也。故云如人入暗。无净眼见也。

    设如菩萨行檀度施行时。永舍内外二财。了无取相。假如真如一法。更又胜过真如法者。亦不取之。所谓舍到无可舍处。证到无可证处。能证所证。一切俱忍。方为菩萨不住心法而行布施。永断无明。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见种种色者。即喻亲见如来宝所。不求自得。成就如来大檀波罗密也。

    问既云。无法可见可住。云何又见宝所成檀度耶。答夫宝所者。即大圆觉寂光性也。以无得为得。无见为见。无成就中而成就耳。

    △二赞经功德分七。初与佛智分齐。二校舍命不及。三余乘不测。四在处如塔胜。五离障得果胜。六超事多佛胜。七具说惊人胜。今初与佛智分齐。

    须菩提当来之世(至)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言未来世中。若有受持读诵者。佛眼佛智。悉知悉见。既行胜因。必成妙果。胜因者。入通达位也。妙果者。超十地得妙圆觉海之果也。故曰。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二校舍命不及。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初日分者。寅卯辰时也。中日分者。巳午未时也。后日分者。申酉戌时也。如是一日三时。舍身无量。身历无量劫而行布施。然世间固无此事。今佛说此喻。以示权教菩萨。乃累劫住相行施。终无利益。若人得闻此经。刹那生信。即得顿超累劫。随顺自性不逆果证。故曰其福超胜。何况书写受持诵说耶。信力曰受。念力曰持。对文曰读。背文曰诵。所谓书写受持读诵者。自行也。为人解说者。化他也。

    △三余乘不测。

    须菩提以要言之(至)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宗泐师云。此般若之体。本绝言思。其功德广大。不可得而称量也。非乐小乘者所可得闻。故曰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发大乘者。指资粮加行二位之人。令入通达。得见道分也。最上乘者。指修习位。及究竟位人说也。若约机宜。总指终顿圆三机之人。余者权教。取相菩萨及小乘之机。皆不能摄也。如是大根之人。修此法者。则成就不可思议功德。故能荷担无上大菩提。故彼小乘者。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为着四见故也。

    △四在处如塔胜。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至)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宗泐师云。塔为藏佛舍利之处。若天人修罗。固当敬事。此般若经卷。所在之处。是真法身舍利宝塔。可不敬乎。

    △五离障得果胜。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至)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宗泐师云。持诵此经。人当恭敬。而反被人轻贱者。何也。以宿罪业。合招恶报。由经力故。转重报而成轻报。但被轻贱。被轻贱故。其罪消灭。当得无上菩提。所谓烦恼所知二障。无不断也。持经功德。可为大矣。

    △六超事多佛胜。

    须菩提我念过去(至)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宗泐师云。阿僧祇。翻无数时。那由他者。十亿为洛叉。十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那由他。如来于过去然灯佛前。供养无数诸佛。其功德。可谓深且大矣。乃言不及末世持经功德者。盖持经能生妙解。得证菩提。供佛虽感福报。但是事相。故持经功德。千百万亿分中。不及一分也。又言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者。盖事相之福。是可思议之法。而般若妙智。忘能所。绝对待。不可得而思议者也。

    △七具说惊人胜。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至)果报亦不可思议。

    疏。此经非大乘根器。不能持诵。而持诵所感功德。岂常人可闻。闻必狐疑不信。故不具说。盖此经之义趣。与其果报。皆不可思议故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