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 第274章 苏轼:我塌房了?

第274章 苏轼:我塌房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274章  苏轼:我塌房了?

    王维感觉老脸一红。

    怎么自己去京兆府参加考试还被天幕曝光了呢。

    唐朝冒籍参加科举的人也不少了,怎么只单单曝光了自己呢?

    武则天看着后人密密麻麻的弹幕,似乎是心有不甘。

    此前左补阙薛登就同她过科举舞弊现象,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有士子或冒籍以偷资,就是通过伪造户籍来获取科举上的好处。

    当时,她对此并未太过在意,总归她也是能选出来有实力的寒门学子。

    然而,此刻的她,面对这些来自后世的审视和评论,心中却不禁有些波澜。

    她下决心要改革科举制度,打击世家贵族。

    而那些曾被她忽视的问题,是否真的如她所想的那般微不足道?

    她是否应该更加严格地整顿科举制度,确保公平公正,让每一个有才华的学子都能得到应有的机会?

    永乐年间。

    朱棣为“冒籍”的现象感到十分头疼。

    自五代以来,北方战事频繁,科举考试中南北考生录取比例极不均衡。

    “冒籍”,自唐代初现端倪,至宋朝时已蔚然成风。

    考生通过过继、投亲、购地、冒名、串通官员等手段冒籍。

    为了平衡地域差异,宋朝朝廷推行了一系列政策,相当于是分地区科举和照顾欠发达地区政策的滥觞。

    然而,即便有这样的政策倾斜,北方进士的数量并未有显著增加,南北文教发展程度的差距已经呈现出不可逆的趋势。

    元朝沿袭了宋朝的科举模式,明确规定全国选出的乡试合格者中,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占一定比例,并且各族内部又按行省分配名额。

    元朝的科举政策也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优待蒙古人、色目人,这也促使一些人试图通过修改户籍身份来获取更多科举机会。

    明朝初期并未直接沿用元朝分省取士的制度,但在洪武三十年丁丑科会试,北方考生全部落榜,导致了南北榜事件。

    为了平衡南北差异,他沿用了建文帝时期的南北卷制度。

    当然,他也深知这些措施只是权宜之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南北文教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尽管他试图在政策上向北方倾斜,但这无疑增加了南方学子的竞争压力。

    于是南方学子就想通过冒籍的方式,冒充北方地区的考生来增加自己的录取机会。

    朱棣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冒籍”,屡禁不止,在后世华夏甚至都避免不了。

    他也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来改善了。

    清朝的那个“审音”制度,似乎可以防止考生冒籍。

    毕竟乡音难改不是吗?

    那他就先执行审音制度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吧。

    【最高级的作弊手段叫“关节”。】

    【考生通过托关系,直接买通考官以获取考试题目的信息,或者让考官在阅卷时给予特殊照顾。】

    【古人在作弊上的手段可谓层出不穷,但朝廷同样在防范作弊上下了不少功夫。】

    【在唐朝,武则天为了防范考生贿赂考官,采用了糊名制。即将考生的姓名、年甲、籍贯等信息用专门的纸条密封好,以确保评卷过程中的公正性。】

    【然而,考官仍然有可能通过考生的笔迹或试卷上的特殊记号来识别出考生的身份。】

    【于是在宋朝时,又出现了誊录制。】

    【每一份答卷,都要经专门的书吏抄录成副本,然后再将副本送与考官进行评卷。这样就可以防止考官根据笔迹认出其亲友或门生的试卷。】

    苏轼此时的脸色显得极其复杂。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遏制了作弊之风,但也挡住了他作为主考官的爱才之心。

    曾经,出于对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廌的偏爱,他主动为其想办法。

    他特地写了一篇《刘向优于扬雄论》,并让李廌模仿自己的文风,以便他在阅卷时一眼就能识别出李廌的考卷。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传递文章的途中,却出了差错。

    他委托人把文章送往李家,李廌恰巧不在家,仆人便随手将这份重要的书信放在了桌子上。

    不巧的是,章持、章援两人恰好去李家拜访,他们无意中看到了这篇文章,并立即将其据为己有。

    李廌回家后才得知错失了他的文章,懊悔不已。

    考试中,考试当天,由于心浮气躁,他甚至连自己的正常水平都没有发挥出来,文章写得自己都看不下去。

    章持、章援看到考题时,觉得似曾相识,便模仿他的文风一挥而就,显得信心满满。

    而在阅卷时,他并不知道送文章时出了差错,误以为那篇文风相似的文章一定出自李廌之手。

    于是他挥笔在试卷上洋洋洒洒地点评了几十个字,还对考官黄庭坚炫耀说,这一定是李廌的作品,还将这份考卷放在首位。

    等到拆开密封条后,他整个人都惊了。

    章援位列榜首,章持排名第十,李廌则是名落孙山。

    发榜当晚,李廌年过七旬的乳母因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她嚎啕大哭,对李廌的前途感到绝望,最终锁在屋里自缢身亡。

    六岁就成了孤儿的李廌,是在乳母的照料下长大的。

    面对这样的结局,苏轼只能感叹命运的阴差阳错,也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追悔莫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