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唐贞观小地主 > 第108章 考教

第108章 考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咳!”

    “下首为何戏?”

    韩县尉突然变脸,杨卿心里有些不舒服,面色尴尬,咳了一声,缓了下气氛,询问刘能。

    “鬼婚!”

    杨卿拿过戏折子,嘻哈递给韩县尉。

    “请韩叔过目,喜欢什么,随便点。”

    韩县尉打开戏折子,柳主簿和上官典使凑上去。

    “这,这出如何?”

    上官典使食指点着《驱鬼》,两人蓦然点头,杨卿哑然失笑。

    “驱鬼!”刘能朝戏台喊道。

    “呜~呜……”

    帷幕缓缓拉开,白袍白面群鬼双手和头被红色丝线牵控,双臂直直伸展并拢,一跳一哭出现。

    台下一片看客瞬间吓得脸色苍白,周身凉气倒灌,一些人几欲拔腿就跑,被周围人拉住了。

    “瞧你那怂样,真丢人。”

    回想起是看戏,被喷人羞愧地脸红了。

    “呜…嘻嘻……啵~叮!”

    幽怨的长笛声如泣如诉,鬼笑声炸起,飘荡整个广场。

    好似平静的湖面被打破,突兀地响起金属嘶鸣。

    撤寒的心底仿佛挨了一刀,台下观众心底莫明涌起绝望。

    “咳!”

    上官典使轻咳一声,周围人一下轻松了许多。

    “多亏贤侄慷慨解囊,本县在册户数已达三万余。本就穷困不堪小县,现已拥州府之实。此实乃贤侄之功,叔在此代全县子民谢过贤侄。一府一县,难易天差地别。朝野尽皆举目蓝田,丝毫差错,或可埋葬全功,我等实感职责之重。之后治理,贤侄可有何良策?”

    求教于一少年,韩县尉目光诧异地注视杨卿,柳主簿鼓励杨卿。

    “贤侄大胆直言,只当作茶余饭后闲聊,不碍事。”

    杨卿摇头摆手道:“小子见识浅薄,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诸位叔伯见笑了。”

    “哎↗↘!你只管说,对不对,不重要”柳主簿鼓励杨卿。

    “就是,别婆婆麻麻的,像个娘们似的。”

    韩县尉是武人,性子直爽,杨卿推脱的样子,他实在受不了,翁声催促。

    “这?”

    肚子里有几两墨水,他自己知道,就怕丢了父亲的颜面。

    韩县尉凶神恶煞抬手威胁杨卿:“再不说,小心屁股!”

    “好好,我说。”

    韩县尉这才坐定,静等杨卿的表演。

    杨卿顿了顿,徐徐言道:“嗯哼,朝廷制定“抚民以静”国策,只要落实其中条条政令,蓝田县即可迎来大治。”

    “嗯?”

    糊弄鬼呢?为政一方,那个官吏不懂国策?

    知易行难,难在寻找突破口,该如何实施?是多管齐下,还是徐徐图之?先后次序如何?如何择时择机实施,这些都是难点。

    “好好说!别想着糊弄鬼。如不满意,呵呵,仔细你阿耶的鞋底子。”

    戏台群鬼乱舞,韩县尉突然转头怒视杨卿,严厉斥责杨卿。

    “嗯,知道了。”

    互为僚属,彼此照顾顺理成章,杨卿知是几位长辈考教自己,只能顺着。

    两汉时期,农业税为三十税一(33)至十五税一(67);唐代大约到10;宋代9;明代4;清代7,民国15;建国初25(最重),后免农业税,乃史无前例,可惜羊毛出在羊身上,自是从医疗、教育、住房、保障和生活成本上出(万物皆可涨,唯有粮食农产品不可涨,有乱世之嫌)。

    农业社会,农税乃基石,其中利害关系,杨卿分的清楚。

    故谨慎言道:“首先是轻徭薄赋。朝廷减轻了全国田地租税、人丁庸税和户籍调税,朝廷有明确诏令,受灾州县,可免当年赋税。

    新村落户,垦荒新田,依律,三年后开征税赋。朝廷税赋优先,至于借贷于侄子的钱粮,分五到十年还清即可。

    至于旧户熟田,依朝廷律令即可。”

    “继续!”

    桌底火盆正旺,驱散了寒意。柳主簿摇头悠然看戏,手指轻轻叩击案几。

    贞观律一经修订完成,便第一时间下放到了每位地方官手里。科举考试有律政考核,有志入仕学子,人手一本。

    山庄整日无所事事,杨台遣刘能送了一本贞观律,劝诫儿子有空就读。

    杨卿努力回忆,小心道:“额~严守均田制,禁止私自转卖土地。依令,每一男丁二十亩永业田,可传子孙。八十亩分口田,人死则需上缴朝廷。土地交易,已滋生动乱,产生流民,进而化为盗匪,不利地方治理。”

    “嗯,还算说得出来。”

    柳主簿地点示意继续。

    “鳏寡孤养,久经战乱,多有孤儿寡母,衙门需妥善处置。新朝初立,人口稀少,百业凋敝。朝廷制定“抚民以静”方略,旨在恢复人口,提升国力。朝廷只有善待优养,百姓才能放心生育,安心生产。衙门重在增殖人口,鼓励通婚。”

    嗓子干烧难耐,杨卿倒了一杯稠酒,一饮而尽,继续说道。

    “嗯~呵,咳!朝廷律法严明,陛下仁爱,敕令律法执行要慎刑、宽刑,要以“存百姓”为宗旨。朝廷以“简静”为治国方针,衙门繁文缛节能简则简,利于施政顺畅。”

    李世民曾言,法如衣,甚紧,则百姓痛苦不堪,无心生产,要宽,要简。

    依此言,法只针对愚昧百姓。

    杨卿自后世而来,多说怕漏,故只能浅述贞观律。

    柳主簿有些意兴阑珊,提醒道:“贤侄一味复述敕令,难道就没有己见吗?”

    韩县尉虽严厉,却打心眼里欣赏杨卿,赶忙道:“嗨,贤侄现在还是翩翩少年郎,又不是那些高居庙堂的老银逼,那有那些肮脏阴险的手段,更谈不上真知灼见。”

    韩县尉催促杨卿:“贤侄,你继续。”

    “农为国本,要做到,不夺农时、与民休息。地方官要亲自下田耕作,以自身诠释何为劝课农桑、奖励垦荒。衙门带头兴修水利、设置仓禀。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蓝田县民生稳定后,方可大兴教化,疏通百业,以期兴旺。”

    杨卿话音刚落,韩县尉不语。上官典使听了,又好像没听,毫无新意。

    柳主簿叹气道:“哎!圣人云,温故而知新!人云亦云,最终将泯然于普通。贤侄还年轻,岂不闻,古人轻尺璧而重寸阴,惧求时之过已。先人智慧灿若星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韩县尉握着杨卿小手,另一只手轻轻拍抚,细声劝诫道:“我等与你阿耶为朋亲挚友,说这些,自然是为你好,可莫要做败家荒诞玩意!”

    “嗯,知道了。”

    古代物质虽不丰富,可智慧超群,杨卿回答中规中矩,堪堪入耳。

    柳主簿欣慰点头,道:“知道就好!”

    “接着看戏。”

    韩县尉转移话题,上官典使笑而不语,继续看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