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中毒二
二人中毒一事很快便传到各宫中,不管真相如何,每个人的眼睛都盯着紫仪宫,也竖着耳朵仔细听着动静。
舒家两位嫡女在太后宫内误食了东西,这倒是闻所未闻。
虽然众人心中都打着各自的小算盘,但那毕竟是太后,即使心中都激动不已,但也只能按捺住。
“徐御医,她二人何时能醒。”
处理了宫人,太后这才关心起昏迷的两人。
“微臣给二人姑娘已经催吐,一会服用下药,按理说三个时辰便能醒来。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这二位姑娘底子比较薄弱,加上身体内有隐藏的暗疾,恐怕没有这么容易醒来。”
徐御医似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太后,不知后面的话该不该往下说。
这倒是没有听过。
偏殿离正殿不远,在太后处置宫人的时候宋时勉也知晓了二人中毒的情况。
申水也趁着慌乱在偏殿不远处偷听着。
“什么暗疾?”
宋时勉看着申水欲言又止的模样,心跳慢了一拍似的。
“徐御医说,舒三姑娘的病是从娘胎里带来的,这是长久以往形成,若想根治得慢慢来。而舒六姑娘的病,她的病……”
“是不是体内有一股异常凶猛的力量在冲击她的血脉,加上在雪山之巅受得寒气入体,两股力量使她的五脏六腑开始衰弱。只是现在还不明显,所以看起来与常人无异。”
“王爷你怎么知道?”
申水惊讶,这话跟那徐御医说得简直是一模一样,但他家王爷更加说出是哪两股力量。
难道那日在破庙中,他家王爷替舒六姑娘把过脉?
可是他家王爷医术什么时候这么高明了,比那徐御医更胜一筹。
宋时勉即使心中不愿相信,但事实如此,不得不让他接受。
太快了,来得比他想象中更快。
到底是为什么?
偏殿内,舒亦染的身体状况并未引起众人太多的在意。她身体弱,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原以为这些年已经好了,没想到还是如此。
而舒月凝的情况倒是令太后重视了起来,脑海中闪过端瑞告诉她舒月凝身份一事。
即使是徐御医这样的医术也说不出那一股异常凶猛的力量是怎么来的,反倒是寒气,让人猜到或许是在雪山之巅所得。
众人不知那凶猛力量是何物,但太后心中却有了怀疑。
前朝皇室就流传着一说法,只有血脉纯净之人才能拥有这股力量。
这股力量若觉醒,那便是天命所指,是一股能统治天下的力量。
但这也仅仅是传言。
就连前朝,都没有真正出现过这样的人。
只是这血脉,却是前朝皇室所拥有。
舒月凝的身份在太后心中已经快要确认,就差最后最有利的证实。
只要找到舒月凝母亲峦山冯氏的其余人,这一切都能真相大白。
“徐御医,她二人哀家就交给你了。”
太后起身,不在偏殿停留,吩咐了身边的大宫女暗香几句便带着其余人离开。
正殿中,宋时勉神色恢复如常,静静等待太后回来。
他知道,宫中出现这样的事,太后想瞒也瞒不住。
不一会,他便见太后神色疲惫的朝着他走来,连声叹气且自带怒火。
“母后这是怎么了?”
即使知道来龙去脉,宋时勉也不得不装下去。
“想必你也知道了,哀家的小厨房内竟然出现这等差错,当真是……”
“母后不必自责,是宫人们的疏忽。把涉事人等处罚便是,现在重要的是二位姑娘身体如何?”
“回禀王爷,所幸二位姑娘食用不多,不出三四个时辰便会醒来。”
谷公公见宋时勉有些过于关切,则开口替太后回复,更像是提醒对方不必在追问。
宋时勉也识趣,最后也敷衍了两句。
若再多过问,势必会引起怀疑。
两人中毒的消息传到各宫时,恒王正在贤妃依兰宫内用膳。
听到消息时,身体一顿,就连手中的勺子差点没拿住。
“这倒是有些新奇,这舒家两位姑娘何时进宫,本宫怎么不知?”
祝贤妃饶有兴趣地问着小太监,语气当中带有些许讽刺。
她本就与端瑞不和,前些年自己的儿子恒王身体被病痛缠绵,母家中除了父亲位居太傅其余的都给不了她任何助力,在后宫中可是受尽了白眼。
就连太后也对她漠不关心,就连生病的恒王也很少过问。
好在今年兄长身为刑部尚书,儿子身体也好转很多,她又重新得了皇帝的宠爱,这个时候,她知道,那个位置,她有一争之力。
“两位舒姑娘是午膳前入宫,本是在端瑞公主的明光宫,可不知为何又被太后叫了去。这不,刚用了午膳,就中毒了。”
“中了何毒?”
恒王宋承烨追问,他对二人进宫时间已经产生了怀疑,如今怎得还会中毒?
“好像是一并食用了鱼虾和丽炎草,这才导致。”
小太监说完,便退了出去。
而贤妃此刻心情正好,胃口大开。
“承烨,你好像挺关心舒家的人?怎么,难不成你还真被外界传言所影响,对那舒家姑娘产生了兴趣?”
宫外流言漫天飞,就算宫门紧锁,这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呢。
贤妃带着试探看向自己的儿子。
往日宋承烨听见舒月凝三字便只觉得晦气,一点都不想和舒家攀扯上任何关系,怎得今日会主动询问。
“母妃,这么些年,你还和皇姑过不去?”
宋承烨没有正面回答贤妃的问题,即使心中再关心,此刻他也不能表现得太过显眼。
“哼,当年若不是她,我岂会在宫中受气这么多年。”
一提到端瑞,贤妃就像被点燃的炮仗,一点就炸。
宋承烨也有些许无奈,这都多少年的事了,在他看来,也只是女人家的小事而已。
况且,若当年没有端瑞,说不定他母子二人现在还坐不到一起吃饭。
“母妃,但若一直与舒家不和,岂不是与我们的大计有碍。”
“你这话说得……”
贤妃能在宫中隐忍这么多年并非没脑子,当年的事说大不小,说小不小,只是她咽不下那口气而已。
而今恒王的话一直是她心中所困扰的。
若想助自己儿子登上那九五之尊之位,光靠母家的实力是不够的。
必须文武双收,而镇国侯确实是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