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从德国贷款
好不容易清闲下来的陈锐此刻却忧心忡忡,因为他正在全力推进辖区内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军队实力提升,花钱如流水一般。尽管手上握有价值数千万两白银的橡胶股票、名下众多工厂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以及来自美国方面的进账,但面对三省如此巨大的开销仍显得捉襟见肘!目前财政收入远远无法支撑其雄心勃勃的工业发展规划。若要保持这种高速发展态势,必须尽快找到新的资金来源才行。
苦思冥想之际,陈锐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德国。此时的德国各领域蓬勃发展,其中重工业更是异常繁荣昌盛。这一时期德国对华夏持较为友善态度,甚至曾有意将领土青岛归还我国。然而此提议遭到日本激烈反对,最终只得无疾而终。后来战争爆发,日本为争夺青岛控制权,不惜与德国在山东展开激战。
想到这里,陈锐略加思索,便果断地命令手下之人前去邀请德国驻华夏公使陶德曼前来会面。不久之后,双方如约相见,一番简短而又不失礼貌的寒暄过后,双双落座。紧接着,陈锐直接开门见山地道出此次邀约的目的:“今日冒然约见公使先生,实则是有一事相求,还望公使先生能够与贵国政府方面妥善沟通协调。”
陶德曼微微颔首,表示愿意洗耳恭听。这位已经在华夏生活多年、堪称“华夏通”的公使,说起华语来可谓字正腔圆、十分流利,而且其说话时的语气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过于谦卑,亦无丝毫傲慢之意。
陈锐继续说道:“这件事对贵国而言或许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于我国而言却至关重要。”听闻此言,陶德曼不由得挺直了身躯,流露出凝神倾听之态,并追问道:“不知究竟何事需要在下效劳呢?”
只见陈锐深吸一口气,缓缓答道:“想必您也清楚,当前我国正值国力衰弱、穷困潦倒之际,百业待兴,急需各方支援。在此情形下,我衷心期望能够得到贵国提供的一笔‘贷款’支持。如此一来,方可助我国逐步摆脱困境,实现复兴崛起之大业。”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陈锐终于下定决心采取这个方案: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取巨额资金,似乎只有贷款这条路可走;至于另一种可能——增加税收,则完全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因为眼看着一场大战即将打响,他必须争分夺秒地推进工业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工作。若要实现快速发展,充裕的资金支持必不可少。权衡利弊之下,也唯有选择贷款一途了。
其实这种手段后来被众多大军阀广泛采用,可以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毕竟,战争一旦爆发,局势变幻莫测,任何机会都稍纵即逝。
而且陈锐心里非常清楚,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其货币马克必然会大幅贬值。那时,自己便能轻而易举地还清所有欠款。
更重要的是,目前德国工业实力超群、经济繁荣昌盛。在此背景下,他计划利用这笔贷款从德国购买用于工业建设所需的各类先进设备。不出意外的话,德国政府应该会爽快应允吧!毕竟这样一笔交易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利可图的。
“不知道大人想从我们这里获得多少贷款呢?”男人面带微笑地轻声问道。
此时此刻,陈锐一言不发,却慢慢地伸出了右手的五根手指。
“五千万?”对面的人试探性地问道。
然而,陈锐却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回答道:“不不不,是五个亿,五亿马克。”话音刚落,只见陶德曼噌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满脸惊愕。
“您确定要贷这么多吗?”陶德曼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追问。
面对对方的质疑,陈锐依然保持着笑容,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淡定,他轻轻地点头,表示肯定:“确定!”
“这件事情我实在无法做主,必须向国内通报。”陶德曼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那是自然,我会等待你的消息。”陈锐似乎早有预料,毫不慌张地回应道。
接下来的几天里,陶德曼陷入了繁忙之中,他不停地与国内进行沟通,电报往返如织。不仅如此,远在德国的人们也因为这个消息而忙碌起来。各种会议接连不断,大家都在讨论如何评估这笔巨额贷款的可行性。所有的一切,都将取决于最终与华夏方面接触的结果。
终于到了第二天,当两人再次相见时,陶德曼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陈大人,国内对于您所需的这笔贷款,原则上已经表示同意。不过,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具体情况。不知您打算以何物作为抵押?另外,关于这笔资金的用途又是怎样规划的呢?”
听完他的话陈锐内心说道果然如此。于是说道:“用关税作为抵押,我们将用这笔贷款来建设山东的工业体系,以及修建道路。”
陶德曼试探着说道:“我们希望你们能将这笔钱全部用于采购我们的设备,将不会以现金的方式发放给您。希望能够理解。”
听完他的说法,陈锐不住的摇头,说道:“不不不,我们希望能够最少拿到一半的现金,毕竟我们还需要一定的现金来干一些其它的事情。”
经过长时间激烈且反复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这高达五亿的巨额贷款将以山东地区的关税作为抵押物。其中,三亿元将被专门用于采购来自德国的先进工业设备;另外两亿元则会以现金形式直接支付给山东政府。
依协议之规定,此贷款将于五年后逐步开始偿还,十年内须全额结清。此外,德国方面负有重要使命,即协助山东省建设一系列关键设施与企业。具体规划包括:建造一座年产能达百万吨级的炼钢厂、一家有色金属冶炼厂、两座轧钢厂、一所可同时生产汽车及拖拉机的汽车制造厂、一间发动机制造工厂、一家制药厂、一家灯泡厂,以及两家火力发电厂、一家火车机车制造厂。此外,还需兴建两家化肥厂和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最后,特别规划建设一座可生产枪支弹药及 105mm 以下火炮的兵工厂。总之,共计涵盖十八个重大项目。
尽管德国人对于为何要如此紧迫地推进这些工程感到困惑不解,但他们最终还是欣然应允。毕竟,这样规模庞大的合作无疑将为德方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与发展机遇。于是,双方都怀着期待与信心,准备着手开展这个充满挑战却又前景无限的宏伟计划。这十八个项目中优先建设与武器装备制造相关的工厂。
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双方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签约仪式,并没有大肆宣传。德国政府也派出了他们的外交以及财政部长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可见他们对这次签约仪式的看重。陶德曼也迅速的向国内做了汇报。
其实现在的德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小,他们也在努力寻找亚洲的合作伙伴,陈锐的这一举动则释放了一个信号,让德国看到了拉拢其作为代言人的可能。双方各怀鬼胎。再加上现在的德国生产过剩,政府也在努力的为国内的企业寻找其产品的销路,此次的合作也能解决很大一部分产品的出口。陈锐也能加快其治下工业体系的建设。双方皆大欢喜。此时的双方也正式进入了蜜月期。
在这期间,日本人还曾试图破坏这次合作,都被两国以强硬的态度给怼回去了,最后只能忿忿的走了。他们不敢得罪德国人,只能威胁陈锐,但他理都没理!
陈锐心中暗自盘算着:“不出两年,待工业体系构建完成之际,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那时,德国必败无疑,其经济亦会彻底崩盘。如此一来,这笔贷款恐怕连一块面包都难以购买,等同于无!这不正是‘尔图吾之利,吾谋汝之本’吗?哈哈哈哈!待战火燃起,我会立刻停止还贷,此举合情合理、合法合规,毕竟我从未言过不偿。不仅如此,我还能趁此机会夺回青岛。那日本佬妄想坐收渔利,届时我顺手便可将其摆平。暂且容你再嚣张两日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