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蛇形刺青
痛苦的声音继续在囚犯营里回响。
“你命人设计潜入了我们的后方,点燃了我们的粮草。粮草烧毁,让我们城内的兵卒陷入了绝境,城内的百姓要把他们仅剩的粮食捐给我们,可我们怎么能要?
就这样,我的同族们一个个倒下,他们都是活活饿死的呀!为了活下去,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靠吞食同族的血肉撑了下来——”
头目泣不成声,声音颤抖:“我那两个可怜的弟弟,都还未娶妻生子,未曾战死,却饿死在了绛县。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你——沈望!都是因为你,我的那些同族们才会死得如此凄凉!”
营帐内无人说话,只有山贼头目字字泣血的悲泣声。
“我活下来了,是城内的百姓在你们入城之前,将我们剩余的人藏了起来!
之后,我们集结了不愿降汉的其他人,占山为寇,默默潜伏,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报复你呀!沈大都尉!”他的拳头紧握,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滴滴鲜血顺着指尖滑落,他却好似未曾觉察到疼痛,也许是麻木了,“我们要让你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你们沈家的妻儿老小,我们都不会放过!”
他的每一句话,不,应该是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怨愤与绝望,仿佛是从地狱中发出的诅咒。
沈望面色凝重,沉默不语,心中却是感慨万千。
他深知,一切不过是各为其主,战争的定律从未改变,那就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战争就是如此残酷,它使得每一个人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丝毫的仁慈和宽容。
对敌人心慈手软,就是对我方同袍的残忍。
生死较量中,没有退路。
战争的恶果不仅仅是伤亡和毁坏,身处其中的人们往往无法选择,只能被命运的洪流所推动。无数生命,在战火中凋谢;无数家庭,在战火中破碎;无数亲人,在战火中失去
眼前这名山贼头目,可堪被他沈望尊称一声勇士了。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时,他没有退缩,选择了挺身而出,与我强大的汉军正面对峙。
而他,沈望,为了减少兵卒的牺牲,采纳了军师的诡计,烧了他们的粮草,导致他们的兵卒活活饿死,也是为了国家,为了身后跟随他的将士。
各为其主,各有立场,别无选择!
他不会后悔烧毁绛县守城将士的粮草,也不后悔围城将那些将士困死。
残酷的战场下,他们都必须坚定地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战,不容退缩!
“你们既然活下来了,为何不能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去呢?”沈望的声音很小很轻,可那名重伤的山贼头目还是听到了。
“哈哈哈——”他的笑声在营帐中回荡,充满了无尽的悲凉,那声音仿佛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哀叹,让人不禁为之心碎。
“我们的同族、我们的亲人,活生生饿死在我们面前,而我们这些苟活下来的人,怎么还能过好自己的安生日子?”
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绝望。
沈望知晓已经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了,他缓缓转身,心中下了决断,眼神坚定而冷酷地下达了最后的命令:“不用审了,给他们个痛快吧!”
这句话如同寒风般冰冷,四周围的士兵们却听出了一丝无奈与怜悯,这也算是对曾经的勇士最后一点体面的尊重了。
浮生听闻被捉回的山贼已被沈都尉下令处决,心中诧异,怎么如此之快?难道这些人真的和自己的那位好二哥没有丝毫关系?
浮生觉得未必,不过他现在有软肋在那位好二哥手上,因此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将内心的疑问压下。
半月后,俞元城外,有山民遭遇了残忍的屠戮事件,几个村庄被毁。一时间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连俞元城内街道上也不如往日热闹。
俞元县令赵询上门求助。
一见到沈望,他痛苦万分地问道:“都尉大人,不知最近的山民灭村惨案,你是否有所耳闻?”
沈望沉着脸点头。
“这可如何是好啊?那些山民死相着实凄惨!”
“本都尉闻听此等惨案后,已派人调查,目前尚无确切线索。”沈望安抚道,“赵大人莫急,此事我定会上心!”
“那就有劳都尉大人了!”赵询叹了口气,“只是那些山民实在可怜,还望大人早日找到凶手,还他们一个公道!”
“那是自然!”
赵询不敢耽搁,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让沈望都尉出手帮忙调查,目的达到,便离开了沈府,毕竟明面上两人应不和。
送走赵询后,沈望眉头紧锁,头疼不已,这次的山民惨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他想起不久前被处决的山贼,莫非是他们?不太像,他们还有一丝良知,不会对普通百姓出手。
此时,一名士兵匆忙赶来禀报:“都尉,有消息了!公孙大夫救醒了幸存的山民,据那几名山民所言,灭门之案当日,他们村来了一批自称是犍为来的行商之人,那些行商之人为他们带来了不少新鲜玩意,当夜,那些人留宿村长家中,之后,他们村便被屠戮殆尽!”
“醒来的山民可曾记得那些行商之人的样貌特征?”沈望急急站起来问道。
士兵继续禀报:“少将军带着浮生找了画师,已按照山民的描述,命画师描摹了画像!”
“好好好!”沈望抚掌大笑,“将画像临摹一份,送给赵县令!再命我们的人暗地查访,务必要将那些穷凶极恶之人抓捕归案!”
可惜一无所获!
赵询又来寻沈望。
“沈都尉,我得知了一条线索,可能与之前贵府少将军遇险有关!”进了书房,赵询坐下后便开口。
“哦?赵大人请说!”
“有幸存的山民反应,他曾不小心在那些行凶之人的后脖颈处,看到蛇形的刺青。我曾听闻,贵府少将军也曾被后脖颈处有蛇形刺青的贼人暗害。”
沈望与赵询面上不和,那是做给外人看的,实际上两人在长安,年幼时曾为邻居,从小一起长大,不过后来一个从文,一个从武。私底下,二人频繁通信,共享时事消息。
沈如松遇害的事情经过,沈望曾写信给赵询探讨过,因此赵询知晓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