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诋毁吕不韦
秦王嬴柱的葬礼落幕了,然而一场政治危机又拉开了序幕。
秦王嬴柱登基仅三日便离奇身亡,虽然官方声明其因病离世,但朝中上下,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文武百官,都对此说辞持怀疑态度。
私下里,流言蜚语四处传播,人们纷纷猜测,这是嬴异人与吕不韦精心策划的阴谋,他们为了迅速掌权,不惜弑父杀君。
这种猜测如同野火般迅速蔓延,让整个朝廷,都笼罩在一片猜疑和不安之中。
秦氏宗族内部,那些对王位有所觊觎,或是因权力斗争而失落的人,更是借此机会煽风点火,企图搅乱朝局。
在秦国朝廷的暗流涌动中,对吕不韦的诋毁和指责愈演愈烈,他们不敢对嬴异人出言不逊,纷纷将矛头指向了这位新晋的丞相。
他们经常在一起聚会,暗地里大骂吕不韦为窃国贼,指责他操纵嬴异人,权倾朝野。
“吕不韦只是一个奸商小人,他从未在战场上立下过赫赫战功,对秦国的繁荣稳定也从未有过实质性的贡献,这样的人,凭什么能够成为我们秦国的丞相?”
一位大臣在私下里愤愤不平地说道。
“没错,吕不韦这个人,只知道阿谀奉承,他就像是太子嬴异人身边的一条狗,只会摇尾乞怜,嬴异人当了秦王,吕不韦就升了丞相,真是应了那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我觉得,任何人当丞相都比他强,让这狗腿子当丞相,我第一个不服!”
一位大臣愤愤不平地拍案而起。
更有人言辞激烈地指责吕不韦是窃国贼:
“吕不韦就是一个窃国贼!大王登基才三日,就离奇身亡。
我记得在国宴上,我亲眼看见他和太子向大王敬酒,之后大王就身体不适,离开了宴席,我敢断定,大王必定是他们毒死的!”
“是啊,现场很多人都亲眼看见了,他们俩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害死了大王,真是太猖狂了!”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满脸不屑。
“哼,你们这么背后说吕不韦,又有何用?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的指责只会成为无稽之谈,而吕不韦依旧可以风风光光地担任丞相,我们又能奈他如何呢?”
“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了,必须采取行动弹劾吕不韦,把他赶下台!”一位年长的大臣猛地站起身,双手紧握成拳,目光如炬,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其他秦氏宗族和大臣们面面相觑,随后纷纷表示赞同。
其中一位年轻些的大臣急切地问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
另一位大臣眉头紧锁,显然在思考对策,缓缓开口:
“我也同意,但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年长大臣深吸一口气,沉稳地答道:
“首先,我们得秘密搜集证据。这可能需要一些人手潜入吕不韦的府邸,或是寻找他的亲信,了解他的真实行径。”
“对,证据是关键。”
另一位大臣补充道,他的声音坚定有力,不容置疑。
“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们的弹劾就是空谈。”
“接下来,我们得起草一份弹劾书。”
年长大臣继续说道:
“详细列出吕不韦的罪行,并附上我们收集到的证据。”他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这份弹劾书得由我们几位联名签署。”
一位忠诚于秦王的大臣补充道:
“这样才能显示出我们的决心和团结。”他紧握拳头,仿佛要将自己的信念融入这份弹劾书中。
年长大臣点点头,声音低沉而坚定说道:
“我们得找个合适的时机,将这份弹劾书提交给秦王嬴异人,这将是我们的最后一步!”
一位机警的大臣眉头紧锁,想象着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提醒道:
“提交之后,我们还得做好应对吕不韦反击的准备,他可能会否认指控,或是反过来攻击我们。”
“没错,所以我们在提交之前,就得做好公关工作。”
另一位擅长谋略的大臣接口道:
“要争取更多文武百官的支持,我们还要在民众间制造舆论,通过各种渠道,让民众知道吕不韦的罪行。”
“是的,民众的支持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利用舆论的力量,迫使秦王采取行动。”
年长大臣点头表示赞同,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信心,他总结道:
“好,那我们就这么办,大家分头行动,但一定要保持联系,确保我们的行动步调一致,我们要坚持到底,直到将吕不韦赶下台为止!”
众大臣齐声高喊:
“为了秦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成功!”
这些人对嬴异人和吕不韦的恨意,达到了极点,甚至扬言要将他们治罪,碎尸万段,替天行道,为天下除害。
华阳太后得知这些流言在朝中流传,心中暗自欢喜。
她意外毒杀亲夫的行为,竟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反而矛头都指向了嬴异人和吕不韦。
这种意外的结果让她感到十分惊喜。
华阳太后决定好好利用这一机会,派芈宸暗中联络那些对嬴异人和吕不韦不满或有仇的人,企图借此掀起一场风暴,将两人彻底摧毁。
嬴异人刚刚登上王位,吕不韦也刚刚成为丞相,他们的地位并不稳固,面对这些流言蜚语和挑衅,他们感到十分焦急和无奈。
在这样的政治风波中,嬴异人和吕不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他们的地位和权力受到严重威胁,他们知道,必须保持冷静和明智,采取果断的行动来化解这场危机,否则他们的地位和权力将岌岌可危。
他们急需通过一场政治或军事上的胜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威望。
更可怕的是,当六国国王得知秦王嬴柱突然离世的消息,以及秦国宫廷内部因吕不韦的专权而引发的纷争,他们都认为这是天赐良机。
各国君主们纷纷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一个能够重振国威,削弱秦国势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