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只欠东风
“哪里啊?”
“废品收购站,它不是收旧书旧报纸吗?咱们去看看,选品相好的买,肯定比书店便宜。”
爷爷奶奶恍然大悟,对哦,他们怎么没有想到这一茬子呢?
一个人爱读书,并不能保证子孙后代也爱看书,或者是因为搬家等原因,总有书需要处理掉,最好的去处就是废品收购站了。
爷爷架好了板车,三人直奔废品收购站而去。
废品收购站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边收废品,后边是库房,每隔一段时间,上边就会派人来清库存。
爷爷亲自出马,捏着一盒烟,找到了看库房的老头攀交情,跟他说想收点旧书。
现官不如现管,老头倒是很好说话,“可以是可以,不过,旧书都是花钱收进来的,你们要想拿走,一斤得加五分钱。”
“好说好说。”
再加钱也比新书便宜。
看库房的老头觉得他们挺上道,就开库门让他们进,“你们慢慢挑吧,对了,这头驴不吃书吧?”
旺财不屑地打了个响鼻,它是那种驴吗?放着草不吃,偏要吃油墨,啊呸。
入库的废品已经分过类,书籍放在一起,翻找起来十分方便。
找书的工作主要由唐小菲来做,挑书不光是要看新旧,主要还得看内容。
原主是个书迷,尤其喜欢看言情。
现在就是这样,女生喜欢言情浪漫,男生喜欢武侠黑道,经典文学世界名著什么的,反而没什么市场。
唐小菲正埋头挑书,就听爷爷奶奶说上了。
“这都发黄掉页了,收购站咋连这种东西也要?”爷爷抖着一个黄旧本子,十分感慨。
“估计是夹在好书里头卖进来的。”奶奶很有经验。
书里掺纸,麦里掺沙,银里兑铅,都是骗子常用的手段。
“让我看看……”唐小菲把本子拿了过来。
毕竟有多年收购古董的经验,唐小菲对黄旧本子格外敏感,毕竟只有老书才会发黄,谁知道会不会是孤版真品呢?
本子不厚,扉页早就不见了,纸上还有斑点。
唐小菲对着光一瞧,顿时就惊了,这不是普通纸,而是罗纹洒金纸。
罗纹洒金纸是高级宣纸,在唐姨娘生活的时代尤为盛行,普通的文人墨客用不起这玩意儿。
能用罗纹洒金纸抄稿件,还编成了册子,这个册子不简单呢。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不是纳兰性德的词吗?
唐小菲微有些遗憾,年头还是太浅了。
纳兰性德是康熙时期的一位大词人,所以这本册子的时间,绝对不会早于康熙年,就算是值点钱,也价值有限,年头不够啊。
册子的扉页不见了,只能看题跋。
题是写在文稿前面的字,跋是写在书稿后面的字,看过题跋之后,就能知道书稿是谁写的。
最后一页结尾处,有一行字,康熙二十三年容若手书。
“容若……”唐小菲认真思考起来,“容若不就是纳兰性德的字吗?册子是他自己写的?”
爷爷奶奶拍干净手上的灰,一起凑过来看,“小菲,你看半天不撒手,难不成这是啥好东西?”
“是清朝一位诗人写的手稿,能卖点钱。”唐小菲找了块塑料布,把书稿裹了起来。
旧书跟瓷器不一样,这玩意儿氧化得特别快,得密封保存。
没想到在废品收购站还能发现值钱的玩意,奶奶顿时来了精神,“老头子,你去那边好好看看,那边还有不少旧本子。”
可惜,好运气用完了,接下来再没什么发现,倒是收了不少武侠小说。
收旧书发现了纳兰性德的手稿,让唐小菲意识到,收废品大有可为。
前些年乱,就连家里的茶壶都被糊了底款,那些来头大的古玩,很有可能改头换面藏在废品堆里。
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今要开租书店,腾不出空来收废品。
唐小菲只能暂时歇了这个心思,致富路千万条,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先慢慢来吧。
当天晚上,唐小菲就去了古董一条街,直接进了收花瓶的那家铺子。
纳兰性德手书的作品绝对是孤版了,老板一番鉴定之后,痛快的给了一千块钱,还叮嘱唐小菲,下次有货,一定先来找他,
“不管是古书还是邮票,尽管往我这儿拿,我都能给你开个好价钱。”
“好的。”唐小菲答应了,邮票没路子,旧书也许还能找到。
有了这笔钱,她又进了一批正版书,主要是漫画和言情,还买了些磁带和录像带。
新书旧书掺一起,货就基本上备全了,爷爷找了木匠,正忙着打书架,等书架一到位,书店就可以开张了。
真正开起店来,就发现处处都要用钱,唐小菲见缝插针,把剩下的几件短袖衬衫都卖了。
盘账的时候,的确是少了两件货,明明是进了三十八件衣服,可只卖出去三十六件,还有两件呢?
“不多不少丢两件?肯定是蔡淑芬拿去了,真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不行,我得给你要回来。”奶奶心疼不已。
爷爷摇头,这不好开口啊,毕竟蔡淑芬还顶着亲妈的名头,拿亲闺女两件衣裳算啥?
“依我说,这事就这么算了,就当被狗咬了一口,总不能再咬回去吧?”
“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就在祖孙三人生气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了寒暄的声音。
“手擀面,来一碗吧?”
“我不吃饭,我是来找人的。”
唐小菲急忙迎了出去,就见隔壁面条店的老板娘笑容可掬,正跟一个男人寒暄着。
那人长身玉立,手里还拎着一个油纸包,瞧背影还怪眼熟的。
唐小菲不敢确定,叫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