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澶渊风云录 > 第105章 抗辽主将

第105章 抗辽主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但到底选谁做统帅,赵普只是装傻,不做举荐。

    赵光义见众大臣实在不知道推选谁作为统帅,他要的也就是这效果,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便道:“当今我朝,若论功勋卓着,德高望重,又身经百战,还有谁比得过曹彬与潘美两位将军,从曹、潘两位将军选取一位担任此次统帅,最为合适。”

    赵光义故意停顿一下,看着众大臣惊讶的样子,似乎一切早在他的意料之中,继续道:“曹彬将军身为枢密使,尚要留在京城辅佐朕调兵遣将,不宜离开京城,朕看,就由潘美将军出任此次统帅,众位卿家,你们看如何?”

    众大臣又是偷偷地你看我,我看你,潘美不是与皇子赵德昭勾结意图谋逆吗?怎么赵光义还相信他,委以统帅之重任,众人不知赵光义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时竟无人接言。

    赵光义也并不解释,道:“既然众位大臣没有意见,就由潘美出任河北都招讨使,统帅抗辽兵马,李继隆任先锋官,立即选兵择将北上抗击辽国。”

    众大臣反应过来,忙道官家英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直未作声的潘美,连忙走出来,道:“谢圣恩,臣必率我大宋精兵,拒辽兵于大宋境外,保我大宋百姓平安,回报官家对臣之信任。”

    众大臣实在是想不明白,赵光义为何会放过潘美的谋逆之罪,重新任用他,难道这其中有什么内幕不成?

    此事商议定妥,赵光义便宣布召见定难军特使李光持与李光泗,众大臣还有些奇怪,前些日子不是召见过定难军特使了吗,怎么又来了特使?

    李光持与李光泗上殿,按照礼仪参见赵光义,将前定难节度使李继筠病故,遗命其弟李继捧继位的事禀报了,又说李继捧现不敢称夏国公,只称定难节度使留后的情况说了,希望朝廷封赏李继捧为夏国公、定难军节度使。

    赵光义闻言,想起前几个月北征刘汉时,李继筠派兵相助,立下功劳,前些日子又派人来进贡,今日节度使更换,还恭恭敬敬地等着自己封赏,心里有些高兴。再说,定难军虽仍为世袭之地,但臣服于自己,现在大宋朝的主要目标是收回幽云十六州,于是便宣布封赏李继捧为夏国公、定难节度使,仍管辖夏绥五州,并遣人立即启程随李光持、李光泗二人到夏州去吊唁李继筠,宣布对李继捧的封赏。

    末了,赵光义想起上次李继迁答应向朝廷进贡五千匹战马的事,便问起李光持与李光泗,李光持二人答道,战马己在途中,即将抵达目的地,赵光义心里又是一喜。

    说起战马,待李光持与李光泗退下后,李继隆便顺势提出组建一支精锐骑兵的建议,听完李继隆的话,赵光义便向曹彬问道:”枢密使曹彬曹卿,你有什么建议?“

    这个主意本就是曹彬与白依清讨论的结果,曹彬站出来道:”国舅爷这提议甚妙,昔有汉武帝时霍去病以此将匈奴逐出漠北,封狼居士胥,如组建我朝此特种骑兵,收回幽云十六州指日可待。“

    曹彬此言一出,李继隆向曹彬投向会意的目光,其他人也连声附和。

    赵光义见众人都支持,口中也是连连称赞好,并表示,先行安排人员筹建人马,待李继隆抗辽胜利回来后,由李继隆来负责这支骑兵的训练等事宜。

    众位大臣明显感觉到李继隆在赵光义心目中的地位,组建皇城司时,由李继隆在负责,此次抗辽,又安排李继隆为先锋官,提升他的威望,特别是组建精锐骑兵,按照这个思路,这支骑兵可是大宋朝廷精锐中的精锐,谁掌握这支骑兵,分量自是不同一般。如今赵光义自将它交给李继隆来负责,可见赵光义是在重点培养李继隆了。

    赵廷美见赵光义心情高兴,连忙将程开山为辽国细作,故意诬陷的事提了出来。赵廷美当然说抓获、审讯程开山,这全是他开封府的功劳,丝毫没有透露出他与李继迁之间的事来,因为勾连在外大臣,可是大忌。

    听完,赵光义脸色顿时一变,赵廷美将杀害温盼盼的凶手抓到了,而且连夜审了程开山,赵光义岂能不生气?大怒道:“辽国细作竟然潜伏在京城这么多年,都未发觉,原来的武德司等部门做什么去了?”

    坐实徐七七、朱响辽国细作之事,可是赵光义打击赵廷美的机会,本就是他定的调子,岂可轻易放过这个机会。又接着道:“辽国细作之事,前几日,朕己令皇城司核查,现齐王既己发现辽国细作,况且即将由潘卿与李卿北上抗辽之际,开封府应速将这细作移到皇城司,着皇城司细细核查,务必找出其同伙来,将辽国在京城的细作铲除干净。”

    将程开山移交给皇城司,赵廷美不愿意,这可关系到他自己的声誉,道:“皇城司组建时间尚不长,人员尚未完全到位,况且国舅爷即将带兵北上抗辽,皇城司人手不够,我开封府也肩负着京城的安全,大牢也坚不可摧,不如就将这辽国细作程开山关在开封府大牢,如若审问与捉拿人员,开封府也可以帮助。”

    赵光义自有他的打算,但此时赵廷美有功,不能做得太过,道:“齐王为朝廷分忧,甚好,前几日,擒拿石重定通敌有功,如今又捉拿到潜伏京城多年的细作,应重重奖赏。只是这间谍细作之职责是皇城司之职责,虽国舅李继隆即将带兵出征,但皇城司尚有他人,皇城司组建不久,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历炼历炼。”

    赵廷美尚未开口,赵光义又道:“上次那朱响可是齐王招揽来的人,从房中搜出辽国细作信物来,应是辽国细作无疑,如今齐王却说是诬陷,要想让大家信服是这程开山的辽国细作诬陷,齐王就更应避嫌,由皇城司来查个明白。”

    如此一说,赵廷美不好反驳,便道:“此事既关系到朱响二人之清白,关系皇弟我之声誉,审讯程开山,皇弟恳请皇兄同意开封府派人参与旁审。”

    赵廷美这理由也很充分,赵光义也不好驳回,便道:“也可。”

    待朝议完了,赵光义又将李继隆留下,端坐在椅子上,问道:“齐王为何举荐你担任此次统帅?”

    李继隆听到赵光义此话,又看到赵光义脸色凝重,心里一惊,知道赵光义对自己有了怀疑,连忙回道:“官家,我也不明白。这恐怕是齐王故意为之,他明明知道我职位太低,无法服众,故意举荐我,为难官家的。”

    赵光义见李继隆如此一说,脸色一松,身子也随即靠在椅背上,表明相信李继隆的说辞,其实赵光义还是信任李继隆的,刚才这一问只是试探一下李继隆而已。

    半晌,李继隆问道:“潘将军上次可是参与赵德昭皇子谋逆的,担任此次抗辽统帅,会不会他再生异心?”

    赵光义看着李继隆,道:“此事你不必担心,朕自有主意,潘美对朕还是忠心的,如果没有他,二皇子这个威胁只怕还消除不了。你也不必再多问,也不得在外说什么,否则,是什么后果你应该明白。”

    难道赵光义与潘美之间有什么秘密吗?潘美对赵光义是忠心的,难道是赵光义使的反间计,潘美是赵光义安排的,故意让赵德昭产生谋逆之心,然后顺理成章地被除掉?李继隆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已,他心里不由得涌起一丝惊恐,作为赵光义的舅兄,又是赵光义信任之人,赵光义都还有很多事瞒着自己,真是天威难测呀。

    李继隆口中连忙称是。

    赵光义随即脸色又是一紧道:“这齐王说捉拿了辽国细作程开山,是这程开山指使他人诬陷朱响、徐七七二人,你说说,这是什么情况?”

    李继隆看了一眼赵光义,见赵光义正盯着自己,忙低下头来,道:“臣不敢妄自猜测,据白依清审讯朱响与徐七七,曾怀疑二人是被诬陷。但证据确凿,朱响、徐七七是辽国细作确认无疑,为了不让白依清有其他想法,我便安排他另行去做其它事,不愿因此多生枝节。昨日,臣己得到消息,这温盼盼确实己经死了,只是臣当时并没有查清楚是谁杀了温盼盼,今日照齐王说法,是程开山杀人灭口,但不知道程开山为何落入齐王的开封府手中。”

    赵光义怒道:“你皇城司是干什么的,居然让齐王先行捉拿到了程开山,而你们皇城司连温盼盼死在谁手中都不知道,让朕太失望了。”

    李继隆连忙谢罪。赵光义余怒未消道:“皇城司难道除了白依清外,其他人都做不成事吗?既然如此,你又为何挤开白依清呢?”

    李继隆道:“白依清已经怀疑朱响二人是被诬陷的,如果让他查下去,只会查出事情的全部真相。虽然他迟早会知道真相,但我是不希望他心生其他想法,此人是可堪大用之人,是可以成为官家您左膀右臂之人,我不希望他受到其他的打击,所以才不要他参与的。”

    赵光义叹了一口气,语气和缓下来,道:“朕知国舅用心良苦。白依清对朕还是忠心的,他也迟早会知道真相,朕也想他是个明白人,知道孰轻孰重。如今,程开山既然捉拿在开封府,你说怎么办?”

    李继隆道:“王公公是当初奉命捉拿朱响、徐七七二人的,不知他有什么好的办法?”

    赵光义看了一眼自己的舅哥,知道他有了主意,却又故意推给王继恩,是不想得罪赵廷美而已。

    赵光义便将王继恩叫来,王继恩在朝议上已经知道此事,他才不想放过朱响呢,他就是要杀了朱响为王伸报仇,见赵光义问自己的办法,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果然与李继隆、赵光义想法大同小异。

    赵光义道:”就按王卿的意思去办。“

    程开山、朱响、徐七七的事情商议完毕,王继恩退了下去,李继隆便又赵光义说起白依清那合纵连横的事。

    听完,赵光义说道:“好计策,这都是白依清想出来的?”

    李继隆答道:“是臣安排白依清去陪审石重定时,他与曹彬将军讨论出来的。”

    赵光义道:“这些不是朕没想到,这样的大事,非一般人能完成的,古有张骞使西域,十九载方返回长安,况且,室韦、回顝、吐蕃、阻卜等人,非我族灯类,其心必异,一旦强大后,又何尝不是第二个辽国呢?历史上这些民族,你方唱罢我登场,与中原王朝相争上千年,远的不说,就是这百年来的沙陀人,建立了唐、晋、汉几个王朝,不可不虑呀。对这些民族,在弱小时,既要扶持,但也不能养虎为患。”

    李继隆道:“官家所虑极是。”

    赵光义接着道:“如今这也不失一个抗辽的好法子,只是这派谁去完成这事呢?”

    李继隆道:“白依清可是最好的人选,还有张文直、陈琦、石生宝等人,只要稍加历炼,也定可胜任。”

    赵光义不无担忧道:“深入未知之境,可是极度危险,十之八九有命难回呀,白依清等人可是可堪大用之人,这也是你说的,如果他们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可是我大宋的损失呀。”

    李继隆一咬牙道:“不经非常之事,难成非常之才。”

    赵光义赞道:“好一个不经非常之事,难成非常之才。昔日,朕与太祖也是九死一生,方才打下江山,才有大宋如今伟业。但,一定要计议清楚,确保大功能成。“

    李继隆道:”官家英明,为确保此事成功,得隐秘进行方可,不能让无关之人知道他们真实的目的。“

    赵光义道:”你所虑极是。此次你出征后,皇城司的相关事宜便由三个探事司直接向朕负责,白依清等人外出,朕要亲自安排。“

    李继隆道:”官家乾纲独断,定难马到成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