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贫家子的科举日常 > 第44章 继续

第44章 继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杜志才不死心,又问掌柜:“你书铺子里真的就只有这本农书吗?那带着图画的有农书两字的那什么农书,果真没的吗?”

    终是失了耐性,掌柜紧蹙着眉头怒声反问:“什么真的假的?老夫还没老糊涂呢!自己书铺子有什么农书,老夫会不清楚?”

    杜蘅之忙拉扯了他爹几下,对着掌柜打圆场的讨好:“我爹喜欢种地,也想养殖些鸡羊等牲口,或者种些啥果树什么的,他是真知道农书好的,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的询问农书。”

    《齐民要术》里,是有对种树养殖什么的讲解的,掌柜不满的哼了几声,好一时后才消了气。随后,他冷淡嗯了声,再次问这父子两个到底要不要买书。

    不敢再惹这掌柜,何况书铺里的伙计如今也对他们虎视眈眈的盯着一直表示着愤怒,于是杜蘅之忙连连应道:“要的、要的!”

    杜志才死了心,才意识到他袖兜里因着今日出门没零钱,他爹给他零花他也没要,所以他就征询了儿子的意见后,拿了个三两零碎银子出来

    他急急嘱咐了杜蘅之等在这里后,便一溜烟跑出了书铺子。

    要是知道他们随身带了一两银子,却还要搞价买书,并且掌柜还主动给他们降价了,那掌柜得有多郁闷呢?

    所以,杜志才跑去换零钱了。

    很快想明白了他爹为何让他等着,杜蘅之便无奈等在了这里,顺便又在这里买了两沓一文半以及两文的练字纸。

    杜志才回来很快,他是去陈掌柜的杂货铺换的零碎铜钱,倒没让杜蘅之等很久。

    付了钱,父子两个就又循着原路返回,准备去别地推销寄卖东西。

    路上杜志才疑惑重重的一直问儿子,为何掌柜咬死了说没他们所问的农书。

    他实在信任儿子,是怎么也想不到,那农书是无中生有的杜撰,问题根本就出在他儿子身上。

    圆谎真难!杜蘅之为此无奈极了,他左思右想没办法,只得道:“不知道,爹,儿子也不知道,或许……或许……”

    话至此,杜蘅之感到头疼无比,他扶着额头思索良久,忽然福至心头。

    “或许那书破了缺页,那书铺的东家又是极爱惜书的,掌柜和伙计怕东家知道了,让他们担责,便说没那书,这样以后点货查账时,什么证据都没了,东家必然就不会知道他们失职了。总之,人家不承认有那书,儿子也没办法。”

    好悬,终于被他想到了理由。

    “是这样的吗?”杜志才仍然疑惑,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

    杜蘅之则继续无奈回应:“儿子也不知道。”

    接着,为了掐断以后还要圆谎的无奈,杜蘅之心一横,开始忽悠起了他爹。

    “爷知道这事后,必然会存了心事,担心咱们的方子会泄露,以致于因此而赔人家沈家的银钱损失。不如爹就告诉我爷,就说那书被儿子买了回来。反正爷他们不识字,不会看出什么的。”

    杜志才则愁眉苦脸道:“爹也担心那书被人买到而泄露了方子,你爷他们连带我确实不识字,可你堂哥识字!”

    “对咱这么重要的书,还关系着咱生计呢,想来堂哥也不好意思要过去看的。”

    “那倒是。”杜志才和儿子一样,都对杜苒之十分信任。

    接着,他又担心起那杜撰的书和《齐民要术》一般,有好多原本,这样被人买到,还是会泄露方子的。

    对此,杜蘅之则十分笃定的安抚他:“不会。要是原本很多,像那掌柜说的,必然有识货的会买,然后用了那书里的方子赚钱。可如今呢?就连府城都没那些方子的消息。”

    杜志才去过府城多次陪他大哥考院试,府城有没有罐头,他是知道的。

    其后,他听杜蘅之继续笃定说:“由此可见,这书估计不出名,也没人看到过,且应该、大概只有这么一本,最终却还被那书铺掌柜以及伙计给毁尸灭迹了!”

    让人书铺掌柜和伙计背锅,杜蘅之内心里是愧疚的,但他实在也没其他法子,便只好昧着良心如此说了。

    此后,他心虚摸了下鼻梁,继续忽悠起他爹来:“爹,你想啊,要是有人看到过那本书,以张大掌柜和已经在京城开了酒楼的沈家他们那见多识广的样子,他们都不知这罐头,想来咱整个煊朝也没有这方子做出的东西才对。”

    杜志才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心宽汉子,这点杜蘅之像他却又不像,毕竟杜蘅之有前世记忆,虽早先那十一年他确实和他如今的爹挺像。

    杜志才还真接受了他儿子的忽悠,“应是如此了。要不然,为何这么些年,咱和沈家都没听到过,也没见到过那些方子做成的东西呢?你说的对!这书应不是有名的书,也绝版了。不然,那掌柜和伙计想糊弄他们东家,也糊弄不过去的呀!”

    杜蘅之大大松了口气,他终于糊弄住了他爹。

    一路说着话间,父子二人就走到了一处酒楼那里。

    这酒楼因着他们没认识的人,又看他们衣着破旧,连给他们开口推销的机会都没给,就将他父子二人赶了出去。

    对此对待,杜志才有些悻悻然的自卑样子,而杜蘅之则神色一如往常般变都没变。他心道,他就当自己大学时候勤工俭学,给人发传单遭拒了便是。

    这种类似的事,他上一世也不是没经历过的。

    杜蘅之给张大掌柜送货时候,就打听了镇上的杂货铺子,知道自己这个小镇上只有两家杂货铺子,一个是赵家杂货铺,一个便是陈家的。

    陈家杂货铺他们已经谈好了寄卖的事,赵家杂货铺他父子二人都无心去。除此以外,镇上倒还有一家货栈,就离着隆盛酒楼不远的几条街外。

    货栈能存货,住人还有买卖货物,只不过那些货物大多都是大宗交易。想了想,杜蘅之还是打算去那里推销了一下自己的东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