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京师易主
月色朦胧,寒风中似乎带着一丝不祥的气息。
谢懿站在永宁城外的山顶,望着远方那座他生活了百年的京城,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将军一声令下,京师可破。”
谢安站在谢懿身后,沉声说道。他是谢懿的弟弟,也是这次叛乱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谢懿点了点头,转身看向聚集在山中的五万大军。这些士兵都是他多年的心腹和精锐,他们对谢懿忠心耿耿,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士卒们的家眷,都安排妥当了吗?”
谢懿问向谢安。
“大部分都偷偷接出来了。说起来,这种多人出城,靖安司和城防营居然没有察觉到……”谢安答道。
“城防营是我们的人。至于靖安司……”
谢懿看了一眼被束缚的刘昱,继续说道:“大好的靖安司算是被刘和毁了,实在是可惜了。”
谢安笑道:“他毁的又何止一个靖安司,听说他在朝堂上杖毙了任重,这是要亲手掘了自己的江山啊……”
谢懿奇道:“还有这等事?老子一个造反的,都不忍心杀任重这种人……”
……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尚未照亮大地,谢懿率领的五万大军已经出发了。他们穿过山川河流,向着京城的方向急速前进。
大军终于抵达了京城。
兵临城下。
城墙高耸,守卫森严。谢懿看着这座他曾经熟悉的城市,心中百感交集。
沉寂了许久的老头心,一时间也有些激荡了起来。
谢懿的军中有校尉发射了一枚信号。
突然,城墙上的守军开始奔走。
紧接着,一阵转轮的搅动声传来,城门缓缓打开。
谢懿心中一动,知道这是城内的城防营的内奸打开了城门,为他们引路。
城门大开,永宁高耸的城墙成了摆设。
谢懿一声令下,反贼大军立刻发起了进攻。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城门,铁蹄践踏着地面,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他们挥舞着武器,冲进了城中,与守城的士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清君侧!”
“诛杀国贼!”
城内一片混乱,火光冲天,杀声震天。谢懿率领的反贼大军势如破竹,一路向前推进。
谢懿挥舞着大刀,率领着精锐部队冲在最前方。
像个战神。
永宁城中的守军,认出了领军的是大司马谢懿,哪里还有抵抗的勇气。
谢懿执掌京营多年,积威已久。城中守军敬他畏他,怎敢与他为敌?
京城中的守军,纷纷望风而降。
谢懿率领大军,直取皇宫。
……
金銮殿内。
谢懿行军神速。
驿站传来京中的急报刚送进宫中,他就领着大军杀进了金銮殿。
城卫都是他的人,永宁高耸的城墙都没能阻挡谢懿片刻。
庆安帝才刚刚收到消息,冲着燕王刘景大发雷霆。
此时余怒未消。
门外一阵喧哗。
接着就是刀枪碰撞。
没多久,一颗圆滚滚的人头被踢进了大殿之中。
是御林军统领的首级。
庆安帝和群臣看到这颗人头,大惊失色。庆安帝甚至险些从龙椅上跌落下来。
铁甲被鲜血染红的谢懿,一身杀气地踏进了大殿中。
群臣看着突然杀进来的谢懿,一个个都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各位同僚早上好呀……”谢懿一脚踢开脚边的人头,笑着跟众人打了个招呼。
那圆滚滚的人头,正巧被踢到了太子刘晟的脚边。他看着这恐怖的一幕,吓得失声尖叫。
谢懿进了殿内,环视众人。
发现少了许多人。
护国公宋修和他的部将都不在。
“宋修那老东西果然跑了,我就知道想杀他没那么容易。”谢懿有些惋惜。
谢安的心情不错,笑道:“大哥,老狐狸跑了也好,他若是在,我们应该也没有这么容易拿下京城。”
谢懿身后的大军涌了上来,将金銮殿团团围住。
谢懿迈开脚步,向前走去。
百官皆吓得不住后退。
“别跑啊,都是同僚。”
谢懿一把扯过一名御史。
在众目睽睽之下,捏爆了他的脑袋……
“你以前天天参我,烦死个人。早就想弄死你了,今天这机会正好合适。”
谢懿一脸嫌弃地看着这名爆头御史,在他的官服上擦了擦手上的血液。
“下一个,我看看,该轮到谁了……”
谢懿【和煦】一笑,像个【阳光开朗大男孩】。
满朝文武,面对摆明车马造反的谢懿,甚至几个人有和他对视的勇气。
谢懿看向他们的眼神中,满含着鄙夷。
一群废物。
谢懿没有想着斩尽杀绝,毕竟他日后还需要这些人来做事。以他们表现出来的态度来看,妥妥的一群臭虫。
老子可是反贼啊,打不过我还不敢骂我几句了?
谢懿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坏的明明白白。
他不禁有些惋惜,任重被狗皇帝弄死了。否则,这老小子肯定和自己拼命了。
现在这朝堂上,连个硬气点的都没有。
无趣。
谢懿将目光投向了庆安帝。
“刘和,你现在爬过来,跪在我脚下,主动禅位,我饶你不死……”
……
宋珏一家坐在马车中。
宋琰察觉到了气氛古怪,开口问:“爹,我们去哪?”
护国公宋修没有回答:“你们不是都以为自己聪明绝顶吗?不妨猜猜。”
任重死后,护国公宋修就召集旧部,收拾行李准备离开京城。
宋珏被他派人劫狱捞出来了。
一看他这架势,就知道出大事了。
再联想起出城时,曾和他们的部队发生遭遇战的那些军汉。
宋琰再呆,也能猜到一些。
她不敢置信地说:“有……有人造反?”
宋修点了点头:“谢懿军中有我安插的奸细。”
“三日前我就收到消息,谢懿囚禁了楚王刘昱,率军剑指京师,意图谋反。”
宋琰:“怎么可能……谢懿手下的都是京营的士卒,家眷都在京中,怎么肯跟他造反?”
宋修嗤笑一声:“有什么不敢的。”
“谢懿在西凉和逍遥子一战,是受了伤。”
“但是他很快就恢复了。”
“他可能在攻破北狄后,就有了不臣之心。”
“班师回朝的路途,他一直拖着。目的就是为了暗中接走手下士卒的家眷,并部署京中的暗棋。”
宋修顿了顿,继续说:“而为父……”
“刘和杖毙任重,我对他彻底死了心。”
“我们去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