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远洋航行前的准备
看着底下正在操练的士兵,汤和问道:“这是什么阵?”
李景隆闻言,有些得意的道:“专门克制倭寇的军阵,由两个阵组合而成,其外我叫他鸳鸯阵,其内,乃是火枪的三段式射击,二者相互结合,能将伤亡降到最低,汤爷爷觉得此阵该如何破?”
汤和闻言,眉头紧皱,似是在思索该如何破阵。
但很快,汤和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猛然看向李景隆,眼中露出惊骇之色,道:“这火枪的射程多远?”
“三百步内有效杀伤,就算穿着甲胄也无用,如果是铁浮屠的话,百步之内,可以击破。”
李景隆说道。
此话一出,汤和眼中涌起一抹狂热,这可是好东西!
如今大明的火铳有效射程并不高,而且还需要点火发射,发射完毕需要装填弹药,十分耗费时间,所以在战场之上,其实很少用到火器,当然,大炮除外。
但若是李景隆这样的火器,完全可以大规模运用到战场之上,三百步有效射程,如果是守城的话,用火枪完全可以虐杀元人。
毕竟元人的弓箭虽然可以射出三百步之外,但那样的弓箭很耗费力气,也少有人能拉开,几乎几轮下来,那些弓箭手就没有力气了,而李景隆的火器却没有这样的弊端。
只要有弹药,就可以无限攻击。
“哈哈哈,好,你小子有能耐,不行,咱得给上位去封信,有这样的好东西怎么能藏着掖着?这拿来打北元那些鞑子,能少死我大明多少好儿郎!”
汤和有些迫不及待,就要去写信。
但却被李景隆拽住了,道:“汤爷爷,现在放心了吧?”
汤和此时哪还管得了李景隆,连道:“当心了,就按照你的来练。”
说完,汤和就飞速离开了。
李景隆见状,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一抹笑大海我来了!
是夜。
李景隆还未休息,只见下人禀报道:“侯爷,外面有一个叫刘三的,说有事找你。”
李景隆听到刘三,这才想起来,刘三这次跟着自己来福州,是要出海远洋的,不过刚回到福州,李景隆因为汤和的事情,就急匆匆的去了府衙,倒是将刘三忘了。
旋即,李景隆道:“快,将人请进来。”
不多时,下人便带着刘三来到了院中。
而刘三见到了李景隆之后,连行礼道:“见过侯爷。”
之前李景隆化名杨康,刘三还在想福州怎么突然蹦出来一个杨康,但当来到福州之后,刘三才知道,杨康竟然是李景隆,是那个应天城出了名的纨绔子弟。
知道李景隆的身份后,刘三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回杭州,毕竟李景隆一个纨绔子弟,他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信度。
但在福州城内逛了一圈之后,刘三倒是觉得李景隆的话或许有些可信度。
因为如今的福州完全跟改头换面了一样,路面上没有一丝肮脏混乱,整座城池整洁如新,感觉和外面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而且福州城内商贾林立,刘三也旁敲侧击的打听了一下李景隆在福州的所作所为。
虽然刘三依旧觉得李景隆很荒唐,但问题是福州城真的变好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李景隆花那么多钱让自己远洋,难道就为了图自己的性命?显然不可能。
所以,刘三才来拜见李景隆。
李景隆见刘三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不由得笑了笑,道:“看来你来找我,是想通了?”
刘三闻言,顿时苦笑了一声,道:“流言误人,果然耳听为虚,外面盛传侯爷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虽读了些兵书,但流连花丛,一无是处,如今看来,那些流言都是在诋毁侯爷。”
然而李景隆却道:“不,他们说的很对,本侯确实读了些兵书,也流连花丛,但他们只说错了一点,本侯虽然放浪,但并不是一无是处。”
刘三瞪大了眼睛,没想到李景隆会承认这些,但刘三并不觉得反感,反而觉得李景隆是真性情,不然哪个好人会说自己流连花丛?
那些文人士子也喜欢去烟花柳巷,但他们的说辞却是去谈风弄月,二者相比,刘三反而更喜欢李景隆的直率。
“侯爷当真洒脱,今日前来,正是为了出海一事,我随时都可以出海,不过小人对海上也只是略知一二,并不太熟悉,所以想请侯爷帮忙找几个航海的老手。”
刘三说道。
李景隆闻言,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道:“你跟我去书房。”
刘三闻言,跟着李景隆来到书房之内。
而李景隆找出一张画纸,然后开始在图纸上面画了起来。
只见李景隆手中的毛笔在图纸上面弯弯曲曲的画着,时不时还圈几个小圆圈。
一刻钟之后。
只见李景隆在上面标注了一些文字。
大明,北元,安南,吕宋,倭奴国,琉璃岛,马六甲海峡,黄金洲
一幅略显粗糙的世界地图出现在了纸上面,然后李景隆将纸张卷了起来,就变成了一个圆柱。
“这是本侯查阅了许多地质古籍,参考了山海经等,绘制出来的地图,按照我的设想,你从福州出发,然后经过琉璃岛和大明的中间,会路过吕宋,然后抵达海峡,从海峡一路往西,会遇到一片半岛,这里就是”
李景隆就这样,在书房之中,将航行之中要经过的地方事无巨细的跟刘三讲述着。
而刘三一直没有说话,但从李景隆的地图和李景隆手游走的地方,刘三知道这或许是真的。
因为,李景隆说的头头是道,一时之间,刘三心中暗想,李景隆是不是已经证实了这个事情?
但很快,刘三就将这个念头掐灭了,李景隆如今才多大,怎么可能已经证实了这件事。
“海洋之中有洋流,每个季节都不一样,然后还有就是船上一定要备有瓜果蔬菜,所以船舱之中至少要备两个月的瓜果蔬菜,也就是说,你们每两个月,必须上岸一次,明白了吗?”
李景隆说的口干舌燥,随手端起茶壶,就往嘴里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