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拨云见日
老朱一直采用文武相互压制的策略,中书省一切都是自己做主。头上却凭空多一个徐达,让老李颇为不爽。
突然给自己这么一个恩典,还让他做太子少师。
聪明的李善长当然知道这是老朱给儿子铺路,让自己牵头向朱标表示效忠。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朱标开始替老爹处理国事,未婚妻常小娥也被马秀英接到宫中悉心亲自调养。
老朱痛恨元朝暴政,所以在政务上,难免矫枉过正,让手下人常常是惴惴不安。
朱标就上安百官,下抚百姓,真正意义上成了大明朝的超级奶爸。
年仅十一岁的朱标,也越来越受天下人的敬爱和诸位弟妹的爱戴。
朱标就这样正式入住春和宫,除了身边的的卫士从的卫士多了,伺候的人多了,还有就是要学的规矩多了,其他的倒没有多少改变。
登基之后老朱也没有忘记自己的那些老兄弟,心满意足的去了开封汴梁,找兄弟们显摆去了。
诸将领兵在外出生入死,自己却在家安安稳稳做了皇帝,老朱多多少少有些过意不去,所以要来和诸将同乐,顺便要去统一安排北伐事务。
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安抚大将军徐达。
大明开国,老朱做了皇帝,朱标做了太子,那是普天同庆,满朝欢喜。
只有徐达是个例外,因为她的职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是下降了。
此前徐达就凭借平定陈友谅的功劳,做了左相国,中书省的位置在李善长之上。
现在大明开国,他的位置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是下降了,从左相国变成了右丞相。
虽然是从小光着屁股长大的兄弟,老朱还是绝对对不起人徐达。
而且现在还是北伐的关键时刻,徐达带着二十万大军领兵在外,所以朱元璋不得不亲自跑来安抚这个儿时的伙伴。
此前常遇春听说上位要做皇帝,为了让女婿做太子的分量十足,在平定山东之后,马不停蹄,用兵河南,已经攻下北宋故都开封。
徐达、常遇春、汤和这些军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来到城外欢迎老朱的时候,城外已经是人山人海。
听说朱皇帝要来开封,汴梁的老百姓都是平明时分就起床,来看看这个出身淮右布衣的大英雄。
骑着马儿,走在前头,常遇春说道:“大家的热情比你我众位将士还高啊!”
徐达道:“那是,他们在金人和蒙古人铁蹄下蹂躏多少年了,是上位拯救了他们。他们能不出来相见吗?”
汤和道:“哎,天德你怎么还叫上位?该改口了吧!”
“你看我这臭嘴,把这个给忘了,该叫陛下!”
“天德就想着打仗的事,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
诸将大笑:“哈哈哈哈!”
从靖康之耻开始,汴梁这个千年故都就在鞑子的铁蹄下,断发易服,饱受蹂躏。
虽然过去二百多年了,靖康之耻只能停留在父祖辈的口耳相传中,可是带来的伤痛却是不可磨灭的。
因为被凌辱的正是他们的先辈啊,这是多大的耻辱啊。
他们多少个日日夜夜,都在等待王师啊。
曾经他们离王师是那么近,岳武穆甚至都打到了朱仙镇,离开封就是一步之遥。迎来的却是风波亭莫须有的罪名。
高宗皇帝和秦桧这两个无耻的败类,居然想用忠臣的血,换取偏安东南,彻底抛弃了他们。
虽然后来韩侂胄上台,为岳飞昭雪,然后起兵北伐。
他志大才疏,几十万大军最后只赢得仓皇北顾。
如今终于是盼到了王师北定中原的日子,家祭的日子就可以告慰乃翁了。
老朱的车驾行到了汴梁城外十里,诸将都早就等候在那里了。
看到老朱从车里出来,都齐刷刷的跪下,高呼万岁道:“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百姓也是自发的跪下:“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朱不等下人准备好下车凳子,就缓慢跳下车,扶起诸位兄弟。
“哎哎,天德,我的好兄弟,快快请起!”
“伯仁,我的好亲家,快起来!”
“汤和,咱兄弟还客气啥,起来!”
徐达和常遇春是正副大帅,汤和是他大哥,也是他投军的引路人。
扶起他们,老朱才对诸将说:“诸位兄弟,诸位百姓,快快起来吧!”
看到老朱骑着高头大马穿着有汉唐遗风的服装,在威风凛凛的金吾卫簇拥下,威风凛凛的进入汴梁城,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他们跪着,双手高举,大呼道:“苍天啊,可算是看到!”
对于百姓的失礼,金吾卫要出来制止,却被老朱阻止了。
他知道百姓们不是无礼,而是高兴的,作为一个伟大的君王,现在要的就是与民同乐。
到了城里,老朱在北宋皇宫大摆筵席。
虽然是兄弟,可是老朱如今做了皇帝,一开始大家都还恭恭敬敬。
酒过三巡诸将都喝高了,东倒西歪的,也顾不上礼仪,勾肩搭背的喝起来。
老朱才找到徐达,心有愧疚的说:“天德,咱对不起你啊!”
徐达抬头看看老朱,这个曾经带着他和汤和一起偷吃刘财主家小牛的大哥,他脸上有七分愧疚,两分真诚,一分阴鸷。
徐达心知不好,这老朱是要问罪啊。
他假装大惊道:“老哥哥,这话从何说起?”
“咱没和你说,就把你的左相国,换成右丞相了!”
徐达以为是多大的事,听到老朱这样说,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老哥,你说啥呢!没有你,咱现在才是个千户,顶多就是个裨将。咱就是个粗人,带兵打打仗还行,要干别的就不行了。再说,我在中书省就是挂名,平日里都是老相国在主持中书省的事物,咱啥时候去过中书省啊?”
“你不生气?”
徐达也喝多了,不管礼仪了,摆摆手:“不生气,来老哥,恭喜你做了皇帝,咱敬你一杯!”
这时候老朱已经是皇帝,徐达这样做是极为无礼的事情。
老朱却一点都不介意,反而觉得这样亲切:“好,兄弟情就在这一碗酒里了。”
宴会过后,老朱并没有返回应天,而是继续留在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