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内卷之道
下午,我的学习状态基本回来了。
跟着任课老师的复习进度,以及自己的复习安排,我紧张地进行着各科的复习。
说实在的,经过此次二诊考试,我还是有些紧迫感和危机感的。
毕竟,我的进步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但是,即便是这样,依然没有与曾云鹏拉开太多的差距。可见,不止是我,其他人也在拼命的努力。
而经过上午刘薇的玩笑,同样有不少的压力压在我的肩上。
如果刘薇出国留学不是一个玩笑,现在的我能够做什么?是否有能力去改变它?我想,很大可能是改变不了的。
因为出国留学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不是一个人的小小决定,而是一家人的长久谋划。
我希望自己能够足够优秀,有足够多的筹码,也能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于是,我的短期目标,就变成了三诊获得全校第一;长期目标,变成了高考中保证上清北的分数,冲刺川省理科状元。
在确定了这些目标之后,我开始更加刻苦的学习。
语文早自习,除了完成老班的默写任务外,我根据自己在二诊考试中暴露出的在古文翻译、现代文阅读理解、诗词鉴赏方面的不足,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升,并加以练习和知识积累。
英语早自习,我专心致志地完成了尹老师布置的作文背诵任务后,并未停下学习的步伐。
我翻开辅导书,沉浸在寻找能够替代日常写作中普通词汇的高级词汇的乐趣中。同时,我也尝试学习并掌握那些能够替代普通句式的复杂句式,希望能够在日后的写作中运用自如。
正当我全神贯注地投入于这份学习的乐趣中时,尹老师走了过来。
她好奇地询问我在学习什么,我便向她展示了我正在研究的词汇和句式。她仔细地翻看着我的辅导书,不时地点头表示肯定,并给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尹老师告诉我,学习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式是提升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她鼓励我在写作时多尝试使用这些新学的词汇和句式,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加深理解。
此外,她还提出,作文的卷面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建议我练一练英文书写。
关于自己的卷面问题,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也是欣然接受了她的建议。我决定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去练习,缓解紧张的神经和练字提升两不误。
此外,我把每天的休息时间都充分利用了起来。
每次的课间休息时间,都足够我刷几道数学或者理综的题目了。
中午,除了午休和必要的吃饭时间外,剩下的都被我安排到了复习中。
晚上,我会带上最后一门学科的复习资料,到宿舍后,趁着关灯前的最后一些时光进行复习。
真别说,这样的学习状态,我自己提升了多少尚未可知,但对刘薇、宿舍室友和周边同学的带动效果可是不弱。
大家一见,哟,班上的大学霸都这么努力,我还在找同学摆闲龙门阵,我还在耍手机,我还在走神想些有的没的……那怎么行!
似乎全班同学都在我的带动下卷了起来。
周六的晚上,照例我带了复习资料回宿舍。未曾想,好久没在宿舍见到的老班,今天居然来巡视了。
他走到我们宿舍门口时,我正给小福贵讲解着数学题目。而其他的室友,也大多正在看书复习。
见到这一幕,着实把老班都惊呆了。
他缓缓走进宿舍,目光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扫过,似乎被我们此刻的专注所打动。
老班在宿舍内走了一圈,最后停在我和小福贵面前。
他看着我们认真讲解和倾听的样子,不禁笑了出来:“好好好,终于都开窍了啊!看到你们这么努力学习,我真的很欣慰。”
我们抬起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随后,老班并没有过多打扰我们,他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了宿舍。
当我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的时候,显然,经验丰富的老班不会让这件事轻易就这么过去。
在第二天上午的语文课上,老班特意提起了这件事。
他站在讲台上,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昨晚我去宿舍查看,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有的同学在互相讲解题目,有的同学在独自复习。那一刻,我真的被你们感动了。你们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拼搏,这就是青春最美好的样子。”
随后,老班还重点赞扬了我们宿舍,说是学习氛围最好的宿舍,没有之一。
老班的这个做法,让我不由得想起后世的一些事情。
那时候,我刚刚毕业。不过,从大三暑假的实习算起,我已经工作一年有余。在一个年轻化的新媒体公司里,也算是公司的二把手。
没有多余的爱好,也没有对象。我日常的生活,除了工作,基本就剩下独自看电影和朋友聚会。
那时正值酷暑,宿舍又没有空调,且宿舍距离办公室只有5分钟的路程。所以,早上9点到凌晨2点,绝大多数的时间我都待在办公室。
一边吹着空调,一边工作或者娱乐。累了就躺椅子上眯一觉,醒了继续工作,或者与朋友聊聊天,权当休闲。
未曾想,我这一“爱工作”的行为,被老板当作了正面典型,多次在例会中提及,以此去卷其他的员工,大家被弄得苦不堪言。
老班的做法与后世的老板有的一比。
不过不同的是,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学习是为自己而学,打工更多是为老板而打。
所以,最后带来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前者,班级的学习氛围日愈浓厚,同学们每天的努力,都收获着分数、知识和未来。
后者,办公室的氛围显得有些诡异,当着老板的面,大家似乎都很努力,但背后却是骂声一片,最终也并没有收获工作效率和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