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 弃养
林芫穿过公路,不理附近专家推断出林芫的前进路线而刚拉起来的警戒线,径直朝向去过的村庄。
一路上的居民也怕惊扰到东北豹而被疏散,只有零星几个胆大的拿着手机拍摄,林芫对这些统统都视而不见。
为了避免耽误小花豹吃饭,林芫跑的飞快,甚至有持枪的战士也在周围警戒,以免东北豹伤人。
林芫看到枪也怕啊,她又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的野兽,万一不小心撞到人了,一条命可就玩完了完。
所以也没有非讲究的要把小花豹送到村里,刚到达村口,林芫找了棵树就把小花豹放在树下。
刚被放下的小花豹喵喵叫着,就想往林芫身边爬去边,这附近的气味太过复杂,小花豹感到非常不安。
丝毫不理小花豹的喵喵叫,林芫转身就钻进了旁边的大山里跑去,爬上一棵大树,趴在最高处确保能看到小花豹的踪影,静静等着人类对小花豹的安排。
而在后面追的气喘吁吁的专家,面对“闹闹”这神来之举,个个也是摸不着头脑。
而拿着手机的村民汪洋将拍下的视频标上标题上传后,则收到了大批网友的回复:
“呦,这不是当初那只爱看热闹的那只花豹吗?”
“取名闹闹?还挺贴切”
“救命,别人是千里送人头,她是千里送娃吗?”
“这东北豹这么干,她的妈妈知道吗?”
“这东北豹成精了吧?不是说建国后不能成精吗?”
“什么东北豹,要统一叫中华豹”
“大胆,何方妖孽在此倒反天罡。”
不提网络中的争执讨论,在现场的众人确实是被难住了。
“这事,你们怎么看”冯主任问道。
冯主任虽然很久没有处于研究一线,但对东北豹的了解也不少,保护那么久,东北豹数量才多出那么几只,眼睁睁看着小东北豹没命那是不可能的。
“秋天快过去了,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么这只小东北豹可能会活不过这个冬天”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的王有福说着。
在讨论过后,还是决定把小东北豹人工抚育一段时间。
专家们戴好手套与口罩,上前捏起小东北豹的后颈,一手托住小东北豹的屁股,小花豹惊恐地瞪大眼睛,一动也不敢动。
经过称重喂奶等一系列动作后,小心翼翼地把小东北豹放入繁育箱。
而看到小花豹被妥善安置的林芫心里也是松了口气。
毕竟快到冬天了,自己确实没有把握能养活小花豹。
在冬天到来之前,林芫重新拾起了自己当初深埋于心的想法。
林芫从东北大兴安岭出发,沿着大兴安岭的主脉向西南方向行进。
大兴安岭是中国东北的重要山脉,它蜿蜒起伏,森林茂密,为林芫提供了良好的掩护和充沛的食物。
随着林芫继续向南,穿过小兴安岭。小兴安岭位于大兴安岭的东南方向,也是一片广袤的森林区域,山势相对较为平缓。
在这里,林芫碰上了非常多的捕猎夹和铁丝圈,非常的危险。
但林芫也踫到了许多女性护林员们,她们身穿红色马甲。
在林莽中行走,清套、补饲、护青山。在人群中穿梭,宣传、直播、发传单。
她们换下红妆爱工装,无论寒暑,不畏艰险,整日奔走于深山之中。
她们穿梭在密林深处,攀援在高山陡坡之上,穿行在河溪冰雪之间。
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朝阳沟区域内的每一寸土地,用巡护员的职业担当,用热血和汗水守护着野生动物的家园,用实际行动讲好建设动家园,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野生动物。
同样的,她们也早已经发现了林芫,消息上报之后专家们都非常震惊,豹圈哗然,就算是为了领地也从来没有东北豹会跑那么远,更何况中间还会掺杂人类行动区域,还会碰上风力水力发电设施。
这些东西,任何一样对一个动物而言都是一种致命打击,何况猫科的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这些机器发出的噪声会直接让动物们敬而远之。
把拍摄到的画面上传官博上后,大猫迷们都疯狂了,大家推测着东北豹们的行动路线,猜她的最终目的在哪。
现在林芫已经是一只明星动物了,有专门的观察组来记录她的行为,又有当地武装力量来保卫她的安全,当然了,也是保卫人的安全。
而林芫丝毫不为所动,继续按自己定好的路线来走。
然后林芫就穿过燕山山脉,到达了太行山山脉。
太行山位于华北地区,呈东北—西南走向,延伸数百公里,是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之间的天然屏障。
在这里,林园也见到了别的东北豹,不过东北豹一般独来独往,基本不会成群结队,所以也不是很热情,不过这个时候可能不能叫东北豹,而且应该叫华北豹了。
而这个时候大雪早已经没过脚面,温度也已经到零下,虽然同属于北方但这边温度稍微高一点,以林芫的皮毛完全能够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