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江湖与庙堂之间有什么 > 第1章 师徒对话

第1章 师徒对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古往今来,芸芸众生,能被历史书写者几人?历史的生存之道是成王败寇,史书向来由胜利者书写,历史注定是人中龙凤的舞台,你方唱罢,我方登台,而在历史尘埃掩埋之下的芸芸众生,又是如何挣扎求生?江湖有侠义和恩怨,庙堂有功名与成败,江湖与庙堂之间有什么?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思想随着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卷起了优秀的文化传承,也碾碎糟粕的束缚,唯一不变的是每一代人对天命的向往。若能生在个好人家,那便一辈子衣食无忧;若不能生在个好人家,那便希望有好的统治者,国泰民安之下,万世太平,安居乐业;若是遇不到圣明的君主,便祈求有爱民如子的官员,保一方太平,育一方民生;若是连那青天老爷都遇不到,便只能寄托于快意恩仇的侠义之士,劫富济贫,以侠义之身快一世之意;若是种种都没有,那便只能向神佛求助了。

    神佛太远,看似在心间,实则在天边;庙堂太高,人人争着往上爬,往往摔得粉身碎骨;江湖在身边,有人就有江湖,有人就有争端,有钱就有人卖命,有钱就有人买凶。

    这是一个混乱的年代,藩镇割据,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妖魔鬼怪横行,杀戮遍地,人命顶不过那半斗米。混乱的中原大地,哀鸿遍野,赤地千里,百姓卖儿鬻女,军镇烧杀抢掠,能活着就是奇迹。而在远离纷争的西南边陲,青城山翠绿怏然,群山环抱,冬有白雪盖山顶,夏有凉风绕山腰,秋有落叶纷飞戏山岚,春有生机映大地,仿佛与这乱世格格不入。山脚下有一小道观,道观里住着师徒二人,日夜看守着青城山门,虽没有山上大教的庄严和气派,倒也落得轻松自在,逍遥自在。故事就在这小道观开启。

    “师父,你不是说等我成年,就将我的身世告诉我吗?”小道士穿着一身破旧的道袍,漫无目的扫着院子里的落叶,边问着师父。

    这师父是一个老道士,年纪在六十以上,身体健硕,气质不凡。“必心,扫地便扫地,想那么多做甚,如若那道心乱了,这地可还能扫好?”老道士鹤发童颜,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正坐在摇椅上悠然自得地望着天,懒懒地与徒弟对话。

    “小时候,你就要我一心学道,说是学会了天道便告诉我;而后论道论不过我,便说等我成年就告诉我,现在是何意,今日你不说,这地我不扫也罢,这道心我不守也罢。”小道士放下手中的笤帚,似乎带着几分气意。

    “也罢,既然你想知道,那为师便道与你知,只是你知道之后,可不得后悔。”老道士依旧懒懒地答着话,眼睛微微眯着。

    “不后悔。天道尚有起始,阴阳尚知转换,而我连自己来自何处都不知,道心缺了一大块,不补齐这一缺口,难以大圆满。”小道士赌气似地回了一句。

    “咳咳,听清楚了那是十八年前的一个秋天,大地转凉,秋风瑟瑟,为师早起刚想扫这满院的落叶,便发现你裹在襁褓里被丢弃在院内,我想应是野狼从附近的村庄叼来的。”老道士不知真假地说道。

    “所以,我是野狼叼来的,我父母也没再寻过我?这合乎情理?骗小孩呢你。”小道士一脸不满地反驳。

    “是的,兴许是你父母忘了来寻,或是以为你被野狼吃了,不奇怪、不奇怪。”

    “我信你这个糟老头子,那野狼能不吃了我,还将我叼来你这破道观,敢情这野狼是你化身的,还是你饲养的,而我也是你偷来的。”小道士听了,更加不耐烦。

    “必心,怎可将为师比作那野狼呢,为师乃世外高人,只是厌倦了世上纷争,悟得大道,归隐此处罢了。”老道士依旧不在乎地答着。

    “世外高人?悟得大道?我呸!哪次有女香客上山时,你不是两眼直勾勾地盯着看,假借指路之名,与那些妇人聊天搭话;世外高人,我们两人会在这山脚下守了十八年,你这糟老头,就这样还世外高人?”小道士似乎想揭穿师父的谎言。

    “必心,你可知为师为你取此名?”老道士见难以再忽悠,换了个话题。

    “不知,兴许是顺口。”

    “哎,大道未成,道心不稳,你看,这日到中天,必心,该做饭了。”老道士说话的语气依旧没有变化。

    “吃吃吃,接下来一个月只吃素,一会我就将后院的山鸡与兔子全放走,饿死你这糟老头。”小道士一肚子气,但也默默走向那东厨。

    十几年来,师徒两人相依为伴,早就习以为常,吵架拌嘴那是常有的事,两人从未记挂在心。

    翌日

    “师父,我想下山。不寻个明白,我难以再静心修道。”经过一晚的思考,小道士似乎下了决心。

    “天下大乱,强盗横行,江湖凶险,藩镇割据,山下很危险的,必心。”老道士云淡风轻地说道。

    “我自小习得那《逍遥剑法》,可自保。”小道士满怀自信。

    “那是为师忽悠你的,此剑法只可强身健体而已,你习剑十年有多,可曾使过真正的剑?。”老道士戏谑地说。

    “你这糟老头,果然没好心,我就道那祖师传下来的剑法,为何我短短5年苦练,你就说我已经登堂入室、可纵横天下,天天拿把破木头剑给我练习,原来是哄小孩子开心的,不管,我要下山。”小道士下山的心不改。

    “天下大乱,杀戮遍地,民怨四起,冤魂横行,山下有妖魔鬼怪。”老道士继续说道。

    “我自小习得《道心》,可诛尽天下妖魔。”小道士答道。

    “哎,那也是为师忽悠你的,那心法不过是静心平气,安神养性的口诀。”老道士似笑非笑,逗着小道士。

    “你这糟老头,今日你一次说尽,还有什么是骗我的,莫要日后害了我。”小道士带着几分怒气说道。

    “呃~~~为师也是为你好,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还有什么比这些更重要的吗?若要说还骗你了什么,皆是为你好。”老道士的话中,辨不出真假。

    “我要下山,我要去寻我的身世,你莫要拦我,你骗我习武也好,骗我修心也罢,我自感恩你多年的养育和教导之恩,不会责怪你,唯有一事我要自己去寻,那便是我的身世。”小道士似乎是下定了决心,不再听老道士解释。

    沉寂了一阵,老道士说道:“也好,但是你需应我三件事,一是若10年内寻不出个结果,必须回山;二是遇险要躲,你涉世不深,不懂人心凶狠,不可强出头,丢了性命,谁给我养老;三是不可向外人说道你在青城山的出处。”

    “好,一言为定,但是你也须应我一事,必须告诉我找到我身世的方法。”小道士坚定地说。

    “江湖与庙堂之间,至于悟出什么,就看你自己了。”老道士话中有话,玄之又玄,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

    小道士内心继续骂着这糟老头,责怪不愿意对自己吐露点真话,一边走向自己的房间,自是要收拾行囊了。只是自己十八年来,下山的次数少的可怜,距离不过几里路,一身衣服之外,也无他物。去向老道士了解下世俗的一些情况?不行,那糟老头子不安好心,自是不肯说。上山去问道观里的师兄们?也不行,一会暴露了自己的目的,可能还落下个不孝不知恩图报的骂名。几番思索,小道士呼呼大睡过去,梦里有乾坤。

    是龙不会一直盘着,是虎不可能一直卧着,纷纷世道,自己这徒弟要下山,自是在老道士的预料之中。这徒弟打小聪慧过人,道心清明,若不是时值乱世,自己早就叫他下山历练,可眼前这世道,放龙入海、放虎归山,必然会搅动这苍茫大道,皆入这芸芸众生,命运自此多舛,祸福难料。

    哎!多想无益,老道士自知不可能绑着他一辈子,只求他平平安安,坚守道心,世俗历练过后,不至于误入歧途。思及至此,老道士愁容上脸,走回自己的房间,徒弟要下山,当师父的,怎么也得备点行囊。

    当晚,必心做了一场梦,在梦中,他遇到一条幼龙,幼龙无比虚弱,却立志要飞上九天云霄。它向必心求助,必心坦言自身能力有限,只是凡人一个,龙乃是化神之物,他无能为力,最多保他在人间无恙。幼龙向必心道别,悻悻离开,相约在人间相逢,希望到时他要履行承诺。不久,必心又遇到了一位年轻的佛陀,佛陀相邀他去度化众生,解救苍生。必心直言自己道心尚未圆满,且佛道有别,虽殊途同归,难免方法有别,日后若有缘相逢,可一同参佛论道。梦中,必心还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穷苦百姓,有达官贵人,甚至有半人半鬼。梦醒时,他只记得与幼龙、佛陀对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