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瘟疫初显
大楚皇宫。
御书房。
你最担心什么,就偏偏发生什么。城郊破庙中的难民有部分人所患的并非是寻常的痢疾——可怕的瘟疫出现了。
而李文渊也以孙儿进出过城郊破庙为由,告假避朝,又关闭了整个李府闭门不出。
“禀陛下,现在城郊破庙中的难民尚只有少数几人染了瘟疫。但瘟疫这东西,说传染就传染,臣已经下令包围了破庙,不许任何人进出。”
“不许任何人进出如此将如何医治病人左相这是让他们坐地等死!”
“不是本相让他们等死,是瘟疫!石大人难道不知道瘟疫的厉害吗数月之内便能将好好的一座城市化为死城!”
“陛下,臣以为绝不可如此!事关人命,人命关天!”
“石大人还知道人命关天是几个难民重要还是整个京城的百姓重要难道非要用一城池的百姓安危来冒险”
“左相大人的意思是难民就不是百姓了吗就可以置之不理了吗 ”
“石大人!本相何时这么说了!本相何时说难民不是百姓了!本相这么做也是事出无奈,难道要因为救治那么几个得了
“瘟疫的难民,让整个京城处于危境吗更何况现在连这瘟疫该怎么治都不知道!两危相较取其轻的道理石大人不懂吗”
“陛下,臣以为瘟疫虽险,但并非无药可医!”
“石大人倒是说的轻巧怎么医你去医吗现在连御医院的御医们都尚无良策!已经是火烧眉毛了,不动雷霆手段又怎了得 ”
“够了!两个国家大员,还有没有点体统”
“方文。”
“微臣在。”
“方爱卿身为御医院的院使,关于这次的瘟疫,应是没人比你更清楚了。”
“回禀陛下,微臣虽然未能亲自前往城郊查看,但根据送回来的信息,微臣也大致有数了。”
“此次的瘟疫,从迹象上看应是水源被污,污水积滞,从而引发了此次的瘟病。”
“至于对策……微臣与御医院同僚共同商议,试着草拟了一个方子,请陛下御览。”
“罢了,论岐黄之术方爱卿才是行家里手,朕就不必看了。这方子,你可有把握治愈城郊的病患”
“禀陛下最多只有三成。”
“三成你告诉朕你们御医院开出的方子只有三成的把握”
“微臣实不敢欺瞒陛下,的确……最多只有三成把握。”
“三成还最多朕平日里养着你们这群御医,到用你们的时候了就告诉朕这个!”
“陛下息怒! ”
“陛下,御医院御医们皆为国之圣手,或许其中尚有难处。还请陛下继续听听方御医怎么说。”
“陛下,医者行医讲究望、闻、问、切,即观气色,听声息,询症状、摸脉象。然而微臣与御医院同僚都看到都只是书信形式的描述。微臣等既未见过病人,也未把过脉象,而记录这些的大多只是一些江湖游医,其准确度微臣也不敢下定论。”
“ 再者信息从城郊传出,再经多次抄录,从记录之时,到微臣等手中的时候,已经过去好几个时辰。”
“所谓对症下药,纵使记录准确,臣等对的症也是数个时辰之前的症了。所以对这方子,微臣最多只有三成把握。左相大人说尚无良策其实也所言非虚。”
“尔等均是大夫!医者本该悬壶济世,此时此刻只躲在御医院里开方子只怕有失医者仁心吧”
“不是下官不愿意去,而是不能去。没有陛下的旨意,下官与御医院同僚们哪里都不能去。”
“瑞亲王爷,御医院从属于礼部,而您摄礼部之事。下官斗胆,敢问您一句,您对于此事有何见解”
“石大人所言未免有些偏激了。御医们肩上背负着整个大楚皇室的康健重任,并不适宜前往疫区。”
“可下官以为照着信笺开方子,就好比纸上谈兵,无法落在实处。连方院使自己都没有个把握,何谈医治瘟疫”
“能治不能治,还得先将药送进去才知道。与其在这里妄加争执,不如立刻着手治病。”
“瑞亲王说的在理,先按方子下药吧。方爱卿立刻着手去办。”
“是, 臣遵旨, 告退。”
“陛下,既然城郊瘟疫已经显现,那么此次瘟病的源头南泽城应当更为严重。既然左相已经将城郊破庙包围得似铁桶一般,那臣以为此刻应封的不是京城城门,而是南泽城。继续封闭京城只怕会引起百姓恐慌,人心惶惶。”
“臣附议。朝廷也应当派专人前往南泽城医治才是,包括南泽周边城镇都要细致排查,一旦瘟疫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左相,可有南泽的奏报”
“目前尚无。”
“以臣所见,朝廷未得南泽奏报只有两个可能。其一,南泽城安然无恙。其二,南泽大疫,送信的差役也死在了路上。”
“然而其一的可能性,如今看来并不太大。”
“若从御医院中抽调数人前往南泽,众爱卿以为是否可行”
“陛下,臣以为不妥。御医院供职御医本就是有数的,只怕抽调不出足够的人手。一来,此行大险,恐有去无回。二来,安然返京之后,一时间也无法回御医院继续供职。御医关系着皇室安危,陛下安危。以臣之意,非常时期,御医们最好都不要离开京城。”
“陛下,如今还是要先派人前往南泽查看。如果南泽当真有疫情,当及时封城。上城郊的瘟病者有御医们开方子。若方子可行,也能照方推行到南泽。至于城郊破庙如今已是疫区,送药可以,但只能许进不许出,送药的差役必须和看守的士兵一同暂居在城郊,不得擅自离开。”
“便照左相的意思办吧。”
“臣领旨。”
“都退下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