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沐二哥,沐晟
朱楩更加疑惑了,史书上说沐家一是因为自己要去云南,觉得是因为朱元璋不信任他们沐家,二是因为自己到了之后划走了原先属于沐家的两个卫所,等于间接的削了沐家的军权。
如今这两件事实际上都是没有改变的,那为什么这沐家的态度却来了个大转变呢,而且之前沐春修书一封给到朱元璋,直接就找了借口说不帮朱楩修王府了。
难道现在这么做完全是为了之后有什么更大的阴谋等着自己。
在这两里路上,朱楩仔细分析了一下局势,也没分析出来这沐春到底在想什么,最后还是决定先见了沐晟,聊一聊便知道了。
到了盘州县外,沐晟也与盘州县令一同等在城外
朱楩虽然从未与沐晟谋面,但他目光扫过眼前这个人时,心中便已了然。只见那人身着一袭洁白的长衫,身姿挺拔,气势磅礴;其面庞宽阔刚毅,双目炯炯有神,眉宇间透露出一股威严之气,和一旁低眉顺眼、毕恭毕敬侍立着的县令形成鲜明对比。
无需多言,朱楩立刻断定,这位城外威风凛凛的青年男子必定就是传说中的沐晟。
朱楩与袁成也翻身下马,在陈河的引领下与沐晟见面行礼“这位想必便是父皇口中的沐家双子星,沐晟,沐二哥吧。”
沐晟立马躬身行礼到“不敢不敢,臣沐晟参见岷王殿下。”
朱楩与袁成一人一边将眼前大汉扶起“沐二哥,咱两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气,令尊沐英是我父皇的第一位义子,与我大哥情如手足。”
沐晟接着说到“嗯,承蒙陛下不弃,父亲走后让我兄弟二人继续承袭他的爵位继续为大明守住边关。”
“那别站着说了,咱们进城后好好喝一杯吧。”
朱楩说完,县令也是反应过来,快速让开道路,让人带着朱楩一行人与沐晟来到城中县衙里早就准备好的饭席处。陈河则前来与朱楩说了一下需要安排亲卫军,便不进城了。
朱楩也在城外便和袁巧儿说了一下,让她带着女眷们到城中后随意逛逛,找些好吃的,自己要和二姐夫与大舅哥与沐晟将军谈些事情,可能回来的晚,袁巧儿也嘱咐朱楩让他少喝些酒,便和柳柳带着袁灵儿与袁成媳妇她们去了。
来到县衙,上桌坐下,朱楩也不多客气的坐了主位,拉着沐晟便在身旁坐下。
上了酒后,沐晟端起酒杯,看着朱楩等人说道“今日能在此见到王爷和各位大人,实在是我沐晟的荣幸!这第一杯酒,我先敬给王爷和诸位大人,表示对你们的敬意与欢迎!”说完,他一饮而尽。
朱楩见状,微微一笑,也举起酒杯回应道“沐二哥客气了!此次本王到云南就藩,也是感谢沐二哥前来接应啊!来,我们一起干了这杯!”说罢,他与身边的解子纶、袁成一同举杯,向沐晟敬酒。
解子纶和袁成两人也纷纷表示感激之情,众人便在这热烈友好的氛围中共饮美酒数杯。
此时此刻,酒桌上弥漫着浓厚的客套气氛,但每个人心中都明白彼此之间的关系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功夫上。他们都知道接下来还有很多相互间的试探。因此在喝酒间相互客套便成为必不可少环节之一 。
此时此刻,酒过三巡,大家该说的家长里短都说得差不多了,该给对方的情面和尊重也都做到位了。接下来,就到了彼此试探虚实、摸底牌的时候了。两方心中都怀揣着一些小心思,想要从对方的言行举止中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以便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意图和底线。于是,原本轻松愉快的氛围渐渐变得微妙起来
见朱楩这边久久不出牌,沐晟便打算先攻了“殿下就藩云南这山高水远的,路途应该很辛苦吧,陛下怎么会把殿下这样能文能武的皇子派出来就藩,应该在朝堂为陛下分忧更能展现您的才华呀。”
沐晟看上去似乎要比朱楩年长几岁,但若与袁成相比,则两人年岁应大致相仿。然而令人诧异的是,他说话时的语气以及与人交流的方式却全然不像一个年轻人所为,反而透露出一种超乎年龄的老练与世故。
朱楩也笑了笑回敬到“诶~,沐二哥过奖,这陛下身边已有太孙陪伴,朝政又有众位大臣,我等皇子,为陛下守好边疆就行,陛下将我封到云南也是想让我与黔国公府一同把云南治理好,以做将来所图。”
沐晟眼前一亮“哦?陛下可是有何旨意?”
朱楩笑了笑“暂时还没有,不过两年内必是有的,在此期间本王会配合好黔国公府一同整军备兵,以待陛下之命。”
沐晟抬起酒杯笑了笑“如此甚好,臣与臣之兄长必定辅佐好殿下。”
“沐二哥说笑了,是岷王府与黔国公府一同治理好云南。”
朱楩这么说也是为了给沐晟吃一颗定心丸,至少表明态度告诉他,自己来了不是和他抢地盘的,也没打算和他抢。
沐晟自然也是听懂了朱楩话语之中的含义,其实他原本打的算盘便是暂且委屈一下自身,向朱楩示弱,以此来试探一下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究竟如何。要知道,沐家可是已经在云南苦心经营了许多年
眼看着一切都慢慢步入正轨了,结果朝廷却突然派遣了一个藩王过来接管此地。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朱楩似乎并无任何想要取而代之的念头
不仅如此,他方才话语中还主动将沐家抬高到和自己平等的位置。如此一来,倒也让沐晟心中悬着的那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不过朱楩提到了岷王府,沐晟还是又感激的说到“殿下的王府,确实是因为云南方才收复,不易再兴徭役,兄长才上书陛下后停工的,殿下不仅没有怪罪我们沐家,反倒自己花钱聘请百姓来修缮,实是为了云南百姓着想,臣多谢殿下大义。”
朱楩这才意识到,原来历史产生改变的地方是在这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