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 章 出发
众人一进山洞就看到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几十个木头箱子,都是大吃一惊。李德明打开一个箱子,拿出一把三八大盖递给孙和,“孙排长,你验验货。”孙和接过枪,熟练地检查起来。其他人也围过来,眼中满是兴奋。
“果然是好枪!”孙和赞叹道。
李德明笑了笑,“大家一起动手,把这些枪搬到营地去。”
众人七手八脚地抬起箱子,走出山洞。路上,李德明小声对孙和说:“这些枪先藏起来,别声张。不然的话我舅舅知道了肯定会过来打秋风,我也不好拒绝不是。而且我打算组建一个特别小队,进行秘密训练。”
孙和点点头,他明白李德明的意图。回到营地,李德明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把枪藏好。他计划等特别小队成立后,再慢慢把这些武器分配给队员们。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李德明把孙和等十几个人叫到一起,宣布特别小队正式成立。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计划,并强调了保密的重要性。
接着,李德明带着他们来到隐藏枪支的地方,分发了武器。队员们拿到枪后,个个兴奋不已。
“从今天开始,你们要进行严格的训练。”李德明严肃地说,“我们要成为一支精锐的队伍,为抗日事业做出贡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特别小队展开了紧张的训练。他们白天练习射击、格斗,晚上则研究战术。李德明还请来了一些经验丰富的战士,给队员们传授作战技巧。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特别小队逐渐具备了强大的战斗力。他们期待着有一天能够走上战场,与敌人一决高下。
时间很快就到了部队要开赴前线的日子了,这段时间李德明与一排一起起早摸黑的训练,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也都已经认可了他这个排长,连孙和都佩服这个少爷兵,吃苦耐劳一点都不比他们这些大老粗差。
李德明又从系统里买了一百多套军装,发给了一排的士兵。他告诉士兵们,这次出川是去打国仗,绝对不能给川军丢脸,哪怕是服装上都不能。
而且这段时间因为李德明规定每天都有一顿肉,所以一排的士兵们虽然每天都是辛苦的训练,可一个个还是红光满面,再也没有了他刚来的时候看到的一脸菜色。
当他们离开营地赶到团部集结地的时候,其他的营,连,排都是用异样的眼神在看他们。
一排清一色的新军装,每人都配备一杆枪,大家顿时都觉得林团长太偏心了。好东西全部都给了自己的外甥,弄得林修然把孙和叫了出来,当着大家的面问这是怎么回事?
孙和这才解释道“团长,我们的这一身军装和装备可都是人家李排长自己掏腰包给我们置办的。”
其他的营,连,排长们一听也顿时就偃旗息鼓了。没办法,人家花的是自己的钱。这无可厚非,谁让人家是少爷出身呢,不差钱。
林修然听到这话,心中不禁对李德明高看了几分,原本他还担心李德明只是个纨绔子弟,成不了大事,现在看来是他多虑了。
“好小子,干得不错!”林修然拍了拍李德明的肩膀,“不过,你这一下子可是让其他兄弟们眼馋了啊。”
李德明笑了笑,“团长,我这也是为了咱们川军的面子嘛。大家出去打仗,总不能丢了咱川军的脸。”
林修然点了点头,“说得好!咱们川军就是要有这股气势!不过,你这一下子可是花了不少钱吧?”
李德明挠了挠头,“嘿嘿,还好啦,都是些小钱。只要能让兄弟们打得痛快,花再多钱也值得。”
这时,集合的号角响起,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各营、连、排迅速整队,准备出发。
“兄弟们,此去一战,定要打出咱们川军的威风!”林修然高声喊道。
“杀!杀!杀!”全体士兵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
李德明带领着一排的士兵,迈着坚定的步伐,跟随着大部队朝着前线进发。他们心中充满了斗志,决心为国争光,不负川军之名。
从四川开赴山西前线,可是上千公里。李德明他们先是步行了一天,来到了一个火车站。他们再坐火车去山西,这个时候的火车平均时速也只是四十来公里。
一千多公里路他们在火车上就坐了两天两夜,让原来从来没有坐过火车的士兵的兴奋劲也是消磨殆尽。
而且在西安转车的时候,说好的在这里领取装备。可他们整个师都没有领到任何装备,那些军需官说的,装备是留给作战能力强的中央军。他们这种杂牌军,用了就是浪费。
早就知道这个剧情的李德明对蒋先生的这种做法嗤之以鼻,也正是蒋先生的这种小家子气,让他根本就不得民心。又想人家给你卖命,又一边忽悠人家,全部开些空头支票。
李德明听到这个消息,气愤不已。他找到军需官理论,但得到的却是冷漠的回应。
“我们也是按照上级的指示办事,你们川军的装备优先级比较低。”军需官淡淡地说。
“这是什么道理?我们同样是在为国效力,凭什么区别对待?”李德明怒问道。
“哼,你们川军的战斗力比得上中央军吗?装备给你们也是浪费。”军需官不屑地说。
李德明咬了咬牙,他知道在这里争论也无济于事。他转身回到队伍中,安抚着愤怒的士兵们。
“兄弟们,不要气馁。我们靠自己,照样能打胜仗!”李德明激昂地说道。
士兵们纷纷响应,他们的士气并没有因为没有领到装备而受到影响。
火车继续前行,李德明下定决心,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川军的实力。好在自己有系统傍身,这些问题也就只是小问题了。
火车上李德明又给每个士兵都发了牛肉罐头和压缩饼干,弄得孙和与骚鸡公看他的眼神都有点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