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 章 倭国鬼子增兵
独立纵队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武器装备上,这一仗很可能就是用子弹炮弹去砸。这些半自动武器装备根本就离不开人,所以现在这一仗伤亡不会小。
但是为了祖国同胞,这些独立纵队的军人没有任何畏惧,义无反顾的冲了上去。
倭国鬼子的十个师团也是迅速的补充到位,很快原本已经节节败退的倭国鬼子部队,又稳住了阵脚。
虽然倭国鬼子部队的武器装备差独立纵队许多,可这些长期受军国主义教育的矮子,在作战的时候还是非常英勇。而且个个枪法也不错,顿时就给独立纵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装甲旅也是被倭国鬼子的敢死队炸毁了好几辆,丁伟见状只能呼叫空军支援,李德明在每次的军事会议上都嘱咐过他们,尽量不要拿士兵的生命去换胜利。
能够用炸弹炮弹解决就尽量去用,后勤上这些东西管够。千万不要去节省这点武器弹药,独立纵队不差这点。
这么久了,丁伟还是第一次呼叫空中支援。对面的倭国鬼子士兵防御太强了,他看到好些倭国鬼子敢死队不要命的冲向坦克和装甲车。造成了好几辆坦克与装甲车趴窝,这可把丁伟心疼坏了。
十几分钟后从苏州临时机场起飞的轰炸机就到了,他们扔下来的依然是子母弹这种大杀器,尽管倭国鬼子有所准备,可还是给他们造成了大面积的伤害。
装甲旅也是趁机带着步兵冲了上去,就这样天上地下的轮番打击,一个小时独立纵也只是推进了不到十公里,步兵的伤亡也是超千人。当然受伤的居多,牺牲的还是少数,不过独立纵队的医疗队现在已经非常棒。绝大多数的伤兵在他们的救治之下,都能重返战场。
丁伟看着伤亡报告,眉头紧皱。他深知战争的残酷,但如此巨大的伤亡还是让他心情沉重。
然而,战斗还在继续,敌人并不会因为他们的悲痛而停止进攻。丁伟咬牙命令道:“各部队注意休整,医疗队伍全力救治伤员。我们不能停下脚步,必须坚持下去!”
战士们听到长官的命令,纷纷振作精神。他们明白,前进是唯一的选择,只有取得最终的胜利,才能告慰逝去的战友。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独立纵队更加谨慎,依靠强大的火力和战术配合,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但他们毫无退缩之意。
尽管进展很慢,独立纵队还是在一步步的朝着沪市推进。三天时间推进了五十公里,已经一只脚踏入了沪市范围。
沪市倭国鬼子华中方面军司令部,松井石根看到这一天天败退的电报,早就急白了头。他也给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发去了救援,可人家一时半会也弄不出多的人马。东拼西凑才凑出来了五个师团,而且还要坐三天的船长能到。
也就是说自己这边至少要再顶三天才有五个师团增援,说内心话,松井石根大将心里清楚,赶过来的增援部队也只能减缓独立纵队进攻的步伐。
沪市独立纵队迟早还是会夺走,自己现在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保住了。现在的两军战场大倭国帝国士兵几乎是在以每天万人的速度减少。
沪市的各大医院已经早就住不下这么多的伤兵了,而且还缺医少药,好多重伤员都只能放弃,让他们活活疼死。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华人医生故意而为之,但是现在是用人之际,他们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只要救活大多数伤兵也就可以了。
城外在激烈的战斗继续进行之中,独立纵队的士兵们展现出顽强的斗志。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巧妙地布置防线,抵挡住了敌人一次次的冲锋。
然而,倭寇并没有放弃,他们组织了更加疯狂的反攻。双方在城市外的废墟中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每一寸土地都洒满了鲜血。
独立纵队的指挥官们意识到,单纯的武力攻击难以取得突破。于是,他们决定采取策略,派出特工队潜入倭寇后方,破坏其补给线和通信系统。
与此同时,独立纵队的宣传部门也加大了心理战的力度,通过广播、传单等方式向倭寇士兵传递,动摇他们的战斗意志。
在多方努力下,独立纵队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他们步步紧逼,向着倭寇的核心阵地逼近。
现在全大汉国的人都在关心着这片土地上的战争,毕竟如果独立纵队能够夺回沪市,这无疑就是在给大汉国人吃下一颗定心丸。
虽然老头子已经迁都山城,华北大部分也丢了,可现在拿下沪市就表示,大汉国完全有能力反攻。
连远在倭国本土的倭寇陆军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沪市这个远东第一大城市不能丢。它的意义已经远非只是城市了,它代表着倭寇在大汉国的统治能力。
辛辛苦苦花了三个月时间才打下来,待了三个月,然后十天半个月就丢了。这说明倭国军方根本就没有,他们吹嘘的亚洲第一陆军的战力。
现在不管什么原因沪市都不能轻易丢掉,人家大汉国能守住三个月,号称堂堂亚洲第一陆军的倭国鬼子觉得自己怎么也要撑过三个月。
于是通过一阵紧急磋商,倭国陆军部最后不得不做出决定,暂停进攻东南亚,把已经准备好了的三十个师团投入大汉国战场。
但是这次增兵怎么也要近一个月,于是他们强行安排华北方面军与关东军各自再抽调五个师团,继续增援沪市。海军也增派了一个航空母舰编队赶赴沪市支援。
松井石根大将这几天可以说是用度日如年来形容,现在接到本土陆军部的消息也是松了一口气。至少现在的沪市,陆军部还没有打算放弃,自己也能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同样日本鬼子,各方面增军的消息也传到了李德明的办公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