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竹情未了 > 开设学堂

开设学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日子就这样平静的过着。

    安幼舆有时候在家里画画,有时候对着窗外发呆。

    素秋和巧燕一边照顾着幼儿,一边照顾着安婆婆。

    这天,崂山县来了个新的县令。他叫王钰,年纪在二十六岁,是皇帝重臣的亲戚,因为进京赶考,考了个探花,所以给了个县令历练历练。

    这王县令长得仪表堂堂,因为饱读诗书,翻阅卷宗,看到很多前任县令留下的冤假错案。虽然后来通过方式侠客等介入,都得到了平反,这更让他敲响了警钟。他要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

    在王县令的心里,他虽然是一个官,但是他一直有一颗热忱的、行侠仗义的心。他很崇拜、甚至可以说是膜拜,那种侠肝义胆的人。在他的身边,分配的是他叔叔的心腹,叫王墨,今年五十多岁。跟随王玉叔叔多年。他叔叔怕他年纪轻,没当过官,审不清,问不明。临时借给他用。这个心腹忠心耿耿,同时也很圆滑。很多案件,怎么破的案,有时候想的主意,主人不方便提出来,都是他出面。

    王县令上任不到一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整个县的风气,逐渐转好。在他的治理下,街市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不能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案件倒是少了很多。

    这王县令闲暇之余,还有个爱好就是画画。特别喜欢以诗会友,以画会友。

    王县令的书房里,珍藏了很多诗友、画友的真迹,他爱之如宝。退堂后闲暇之余,他经常拿出来品味。有时候看得出神,竟好如走进画中。

    “老爷,我听说咱们县上,有个画画高手。崂山县第一才子,他尤其擅长画人,之前还听这县上的人说,画的人不仅和真人一模一样,而且还能让画中人走出来。和真人一纸同灵。”师爷王墨对他说。

    “哦,是吗?竟有如此奇事。”王县令闻听,突然眼前一亮。“此人现在在哪儿?本官要马上采访一下他”,顺着立马站起来。

    “老爷,且慢,待我去打探一下,我还听说那个神笔,惹了很多事端,他家里还有个老婆婆,很反对他画画。我打听清楚之后,在合适的时间你们见面。以免突然拜访,产生误会”。王墨忙阻拦。

    “好吧,”王钰略微扫兴,喝了口茶,按耐出内心的激动。“王大哥,你赶紧去,趁现在没案子。”他喊王墨大哥,是的,那是他的老前辈了,虽然不是官,因为跟随他的叔叔多年,耳熟目染,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我马上去打听”,王墨起身出门。

    这边安幼舆又坐在窗前,拿起了画笔。阳光明媚,环境很幽雅,时不时传来涓涓溪流声,以及阵阵鸟语。此情此景,最适合画画了。

    虽然春光明媚,但是他却拿起笔又放下。

    “安公子,”素秋走来。

    是的,他们认识很久了。之前,安幼舆还是她家的园丁,后来大家又一起经历了很多事。但是他还是称呼他为安公子。

    “我陪你出去走走吧”素秋说道。

    “奧,好,钟小姐”,看着安幼舆还是客客气气,呆头呆脑,巧燕一方面感到,大家都认识这么久了,还这么拘束,感到可爱和好笑,另方面,也为命运的安排感到惋惜。她家小姐和安公子,只是为了念儿的成长,才相互照扶。

    “哎。只是可怜了小姐。”巧燕又在无人处,叹了口气。

    这边安幼舆和素秋已经走出书房,“要不去集市上看看,安公子,这样也能为你,创作提供很多灵感。”

    被思念蚀骨的安幼舆,也想暂时出去透透气。“嗯,好,钟小姐。”

    他们来到集市上,依旧是热闹非凡,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人们安居乐业,卖药的、算卦的、茶馆、酒楼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崂山县迎来了久违的祥和。

    其实崂山县在半年多前,就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和祥和,只是这半年来,素秋和安幼舆,他们没有走出来逛街。

    看着街市上热闹非凡,安幼舆心里也很宽慰,素秋心里欣慰的同时,也有阵阵凄凉迎上心头。

    每每看到,安幼舆作画,她脑海中就浮现出了,第一次见陶醉的时候,那时候父亲评画招婿,她想出去透透气,男扮女装和丫头巧燕,也出现在人群中。

    那个时候,如果她没有淘气,去现场看就好了。她永远记得,虽然也没有过去太久,恍如昨日发生。在众多才子里,一个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的公子。

    就在她和她爹以为可能马子才获胜的时候,有个声音说“我说他没资格,”,素秋顺着声音寻过去,这一眼,只一眼,就沦陷了。

    那公子,风度极佳,且眼含星月,洒脱中带着柔情,柔情中又带着不羁,不羁中又带着坚定。

    如今再看安幼舆画画也好,坐在书桌前也罢,只看到笔墨纸砚,便让她想起很多和陶醉有关的情结,怎不让他心生凄凉。

    “安公子,你对当教书先生有没有兴趣?”素秋突然问到。

    安幼舆没有立马回答,看了看钟小姐。

    “我看安公子。整日作画。心思深沉,虽面容柔和,却内心忧郁,花姑娘已经走了,她不可能回来了,她看到你意志消沉,她心里也会难受的。”素秋看着他略微忧郁的眼神,继续说道,“你可以出去走走。线上有很多学生。很多苦孩子。我们可以设立一个学堂你来教书,也可以保留你的爱好。教他们画画。”

    素秋真是一个好姑娘,不仅是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知书达理,深明大义。而且很多时候,她比安幼舆这个书生,要决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