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秘闻
今日的早朝上,气氛异常紧张,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崇祯帝坐在龙椅上,心情沉重地看着满朝文武官员。尽管他深知自己所居住的紫禁城已经不再坚如磐石,而是四处透风,但当仅仅过了一个夜晚之后,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便开始旁敲侧击、含沙射影地谈论那个神秘莫测的&34;天尊&34;时,他心中仍然燃起了熊熊怒火。
崇祯帝无法忍受这种无休止的试探和猜测,于是他索性不再参与议政,愤然拂袖离去,径直回到了乾清宫。一进宫殿,他便疲惫不堪地坐在龙椅上,随手拿起一堆奏折翻阅起来。然而,他的心情愈发烦躁,手中翻动折子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终于,他忍无可忍,猛地将朱笔扔下,折子也被他扫落在地,口中怒喝道:&34;建奴尔敢!&34;
一旁的小宦官们见状,急忙蹲下身去捡拾散落一地的奏折。其中一个略通文墨的小太监拾起一本,不经意间瞥见上面所奏之事乃是去年多尔衮率领军队屠杀衮州六十八座城池,至今仍有少量敌军在衮州一带流窜肆虐。紧接着,他又捡起另一本奏折,里面所述的竟是当时前往救援的勤王军中有许多人已经沦为土匪,欺压百姓,危害一方。
这些奏折中的内容让崇祯帝既震惊又愤怒,他万万没有想到局势竟然已经恶化到如此地步。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无助。而此时此刻,那些原本应该为国家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的大臣们却在暗中较劲,对那个所谓的&34;天尊&34;心存疑虑,这无疑令崇祯帝心生不满与失望。小宦官将奏折小心翼翼地整理好,然后毕恭毕敬地递给了王承恩。王承恩接过奏折后,脚步轻盈,仿佛生怕惊醒什么似的,轻轻地将它们重新放回到御案之上。
崇祯帝静静地站在窗边,任由微风吹拂着自己的脸庞,试图让自己那颗躁动不安的心重新平静下来。过了一会儿,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转身,回到了宝座上坐下。他伸出右手,王承恩见状立刻会意,从旁边拿起一支崭新的朱笔,仔细地蘸满了红墨,然后双手紧握着笔杆,恭恭敬敬地将它放在崇祯帝的手中。
崇祯帝开始埋头批阅奏折,偶尔会停下笔来,若有所思地看向远方,或者转头询问王承恩几句话。而身为“秉笔太监”的王承恩,自然对这些折子中的内容早已了然于心。因为他在呈送给崇祯帝之前,都会先仔细阅读一遍,对于其中一些关键信息和要点更是心知肚明。所以,每当崇祯帝有疑问时,王承恩总是能轻声细语地给出准确而详尽的回答。
王承恩自幼便入宫,有幸拜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太监门下。此后,他一直跟随这位大太监,并在其引荐下进入了信王府,侍奉当时还只是信王的崇祯。后来,崇祯登基称帝,王承恩也随之收拾完信王府的一切事务,再次回到了皇城。掐指一算,至今已过去了二十多个寒暑。可以说,他是看着崇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虽然这样说有些不敬,但在他内心深处,确实是把崇祯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关怀备至、呵护有加。
崇祯压下心头臆想,拿起一份奏折,大惊,只见上面写到,建奴如今成立金朝,大败降军李自成,如今十万大军不日将至京城,“混账,混账,对,对,还有天尊,快,大伴随我去见天尊。”
二人匆匆而去,见到赵茂,拜见后,说明来意,“天尊,如此打扰,实在不该,然而如今建奴已经精兵十万,朝廷却已无可用之兵,这个如何是好?”
赵茂:“勿扰,到时,金兵自退,放心吧。”崇祯皇帝和王承恩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但他们还是选择相信赵茂。
几天后,北京郊外。突显强光,直插云霄,随后传来一声巨响。崇祯见到奏报,亲自带人前往,看见这片修罗场中,十万女真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场景惨不忍睹。地面被鲜血染成了焦黄之色,仿佛遭受了天雷的洗礼。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死亡气息,让人感到窒息和恐惧。 女真人的死状各异,有的身体破碎,面目全非;有的双眼圆睁,似乎在诉说着不甘;还有的紧紧握着武器,仿佛在战斗到最后一刻。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形成了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血河。 战场上一片死寂,只有风声在耳边呼啸,仿佛是在为这些逝去的生命哀悼。如今一片废墟,满目疮痍,让人不禁为之心惊胆战。
崇祯帝激动得不能自已,他觉得这必定是上天眷顾大明,降下天尊助自己守住江山。于是他决定亲身前往天尊住所,当面致谢。可等真到了地方一看,眼前哪有什么人影啊!空荡荡的屋子里唯有案几上留有一纸书笺,其上苍劲有力的笔迹写就这么一行字——金兵已退,天下太平。吾亦该离去了。
崇祯帝手持纸条呆立当场,心里满是惆怅与不解。他实在想不通这位拯救大明朝于危难之间的天尊为何要不辞而别?更不晓得今后又该怎样去造福天下子民呢?正在崇祯帝茫然无措之际,内侍总管王承恩跨步进门,他望向皇帝轻声劝道:“陛下,天尊虽然不在了,但咱们还得继续用心经营国事才行呐,总不能辜负天尊一片好意吧!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呀……”
崇祯帝听后默默颔首,表示深以为然。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所肩负的担子有多重。打那之后,崇祯帝愈发勤勉于朝政之事,一心只盼着能将风雨飘摇中的大明重新拉回正轨,再现往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