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在院子里打水井
翌日,在王安江和行舟的努力下,院墙终于建造好了。
叶闻溪推开院门,环顾四周:左侧是家禽区,有马厩和围栏围起来的一片区域,里面铺着干草;右侧是厨房,靠近院墙的位置还种着一棵桂花树,现在还很小,需要慢慢长大。
在往里面走就是前厅卧室了。
房子建造完成,该考虑打井了。
村子里最近正好在打井,也有几户人家想要在自己院子里打井,叶闻溪去问了下,发现要等很久,便决定自己去镇上找找其他工人。
当天,她定做的棉花被送来了,是那天接待她的那个小二亲自送来的。
送来后还一直给她道歉。
“真是不好意思啊叶姑娘,小的也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那人说是周家的,小的不敢跟周家作对。”
小二其实也没做错什么,那钱是她拿出来的没错,小二也只是实话实说。
叶闻溪也不好怪他什么,左右自己也没出什么事。
棉被做得很好很柔软,以手艺上来说,当真无可挑剔。
那小二由听说她在找打井人,当即拍拍胸脯说他有认识的。
可当真是瞌睡时来了枕头。
小二是有自己的考量的,这姑娘付那么多钱,眼都不带眨一下,还跟县令搭上了关系——给县令儿子看病这事,他也从小道消息打听到了。
掌柜的深谋远虑,跟他说这人可得伺候好了,这样的人,是潜在的大客户。
叶闻溪自然不会拒绝。
打井人第二天便来了,勘测一番后,在院子里靠近院门左侧大约不到两丈距离的位置上打洞。
在院中挖井,不需要挖很深,十多米就行,三个工人都是熟练工,挖起来速度很快,不到一天就完成了。
井旁边还得用砖块垫高,上面配个盖子,防止有人掉进去。
这个时期的人们打水,都是用绳子绑着个桶,放下去后慢慢提上来。
叶闻溪记得好像还有个比较省力方便的工具,但是她不记得了,只能暂时搁置,等到之后想起来或者找到相关书籍再说。
“你们三个记住了,没事不要靠近这里,小心掉进去,这里很深,掉进去就会淹死的,再也起不来的。”
叶闻溪特意对三个孩子叮嘱道。
“我们肯定会注意的。”
“姐姐放心,我不会靠近那里的。”
“对,我们都会很乖的。”
三个孩子的确很乖,一直以来都是说什么就做什么,这也让不会带娃的叶闻溪多了些心理安慰。
不管怎么说,听话的孩子和难缠的孩子,带起来完全是两码事。
听话的孩子,就算长得不好看,但带的人至少也不会很讨厌,但要是熊孩子,基本上除了父母可能有那一层“我家孩子天下最棒”的滤镜外,就没人会喜欢了。
曾经她也是遇到过熊孩子的人,那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因为曲辕犁的推广使用,导致了王平安家的老黄也有了用武之地,不过他倒是也不愿意让老黄受这种苦,所以之后别人再来借牛的时候,他也是都拒绝了。
老黄继续用来牛车,送村里的人去镇上。
这天就跟叶闻溪拉的马车撞上了。
他的车上坐了不少人,叶闻溪的板车上就躺着她一人。
行舟在前面驱赶大红,高大的骏马看起来就是比老黄要英武不少。
只是有些太扎眼了,显得不伦不类。
每上街一次,她就会接受这样的目光一次,叶闻溪都习惯了。
王平安驾着牛车慢悠悠的,本来都要被马车超过了,没想到大红忽然间又不好好走了,非要跟老黄并排着聊天。
大红:“咴咴”
老黄:“哞~”
大红:“咴咴咴~”
老黄:“哞~哞~”
看出来了,大红是只e马。
两头动物在这边进行跨物种的友好交流,叶闻溪也靠在板车上跟王平安聊着天。
“女娃子,你这是上街去做什么?”
叶闻溪嘴里咬着一根狗尾巴草,翘着脚悠闲得不得了,旁人虽然觉得她没有规矩,但她觉得自己舒服就好,没必要在意其余的那么多。
“去买点鸡鸭回来。”
大王村的人养鸡比较多,因为鸡会下鸡蛋,而鸡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难得的荤食,温补身体。
很多都会用红糖搭配鸡蛋,给刚生完孩子的妇人作补养身子之用。
也有人拿去卖,毕竟一个鸡蛋三五文件钱,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但他们不敢大量养殖,一来没有那么大的面积,要是发了鸡瘟就全赔干净了,得不偿失。
养鸭的很少,鸭肉和鸭蛋性凉,一般只有富贵人家用来改善伙食,在农村之间不盛行。
王平安笑笑:“那鸡鸭养起来味道可不怎么好的。”
叶闻溪道:“不养多,就养着吃点鸡蛋鸭蛋,家里孩子多,补补身体。”
“那也是,其实我想养几只,但我这身体,怕是照顾不好它们。”
“其实也不难,只是平时注意一下养殖的环境,要干净卫生,注意防寒防潮,就没什么大问题,就算病了,只要不是瘟疫,喝点药就好了。。”
王平安问道:“女娃子你还会给鸡鸭看病?”
“……”叶闻溪道:“也、也不算看病,就是一些养殖方法而已。”
“那行,那等会要是遇到了我也买点。”
他板车上的人听了,也在想家里有哪里适合养鸡鸭的。
很快板车就到了城门口,王平安也进了城。
来了这边这么久,还是他第一次进城,难免觉得有些新奇。
此时正好是早市,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他俩的牛车马车在人群中举步维艰。
王平安走路时间久了都觉得累得慌,何况是在这种环境里走路,没一会儿就走不动了。
“女娃子,我去那边歇着吧,你们去买,买好了来这边找我,要是看到鸡鸭,就一样帮我买五只。”
叶闻溪点点头,道:“好。”
把缰绳交到他手里后,两人就隐入了人潮之中。
只是他们没想到,有一双眼睛,自打他们进城,就一直注视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