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陈冬冬回老家
2030年9月。
陈冬冬以680分的成绩,考入临安科技大学。
这个分数很高。
可临安科技大学校长,梁弘毅不是很在乎,从那人,他的得意弟子离开后,临安科技大学,已经成了这个地球,数学、物理的中心。
“你父亲叫什么名字。”满头白发,一脸沧桑的梁弘毅,看着略显青涩的陈冬冬,问道。
陈冬冬歪着脑袋,想了好一会,却……
“不知道……哎,我一直叫爸爸,老爸,可我还真不知道,老爸叫什么名字。”
陈冬冬急得挠头。
梁弘毅叹了口气:“算了,我收你为弟子,让你来临安大学,并不是你成绩多好,而是你和我的一个故人很像,很像……”
梁弘毅眼角湿润。
他要死了。
这辈子前半生,走了些弯路,可后半生,万千荣耀加身,他真的值了,只是想,临终再见……
陈冬冬抱手,嬉笑:“谢谢老师,谢谢导师哈。”
有个物理界大佬、院士、外加校长照顾,她在临安科技大学,就成了螃蟹……横着走了。
梁弘毅嘴角一丝微笑。
时间如梭,我们永远无法跑过它的脚步,早晨的阳光总是很轻易地从我们指尖溜走。
2034年7月。
19岁的陈冬冬毕业了。
“梁爷爷,我走了,谢谢,你大学四年的照顾,我玩得很开心呢。”陈冬冬挥手。
梁弘毅笑着:“你也就是玩了,冬冬社会不好混,被人欺负了,就回来,我身边永远给你留个位置。”
陈冬冬笑声如银铃:“梁爷爷,那可说好了,我要是在社会上,混不出名堂,你一定要收留我哦。”
梁弘毅心中一疼。
曾经他的那个得意学生,说也回来看他,可这一出校门,再也没有回来过。
梁弘毅:“那你可早点回来,晚了,可能就见不到我了,那些老顽固可不会给你面子,让你留在安科大的。”
陈冬冬走了。
梁弘毅站在校门口,看了很久。
2034年8月10日,中午13:30分。
一辆出租车,行驶在大屯镇的街道上。
陈冬冬低头看了一眼手机,然后抬头扫了一眼路标,指着前方的道路:“司机师傅,我家,就在前头,这次肯定没错的。”
司机陈晦之忍不住吐槽:“你可别说了,咱都绕两大圈子了,你告诉我你家到底在哪,真当我们这些司机,都是流氓,小姑娘你长得是漂亮,可咱大屯在某些方面,比京师都离谱,放心了吧。”
陈冬冬托着下巴:“好吧,告诉你,我家在大屯镇,临江村128号。”
刺啦……
陈晦之调转车头:“小姑娘,你真是临江村的,我怎么没见过你。”
陈冬冬委屈。
大学毕业,本想给老爸一个惊喜,可临安的房子是租的,租约到期了,只能根据小时候记忆,回祖地了。
她猜老爸,可能一个人回家了,也不跟她说一声,她长这么大,都没来过一趟。
陈冬冬咬着嘴巴:“要你管……”
陈晦之:“好吧。”
车速瞬间上一百八。
陈晦之:“小姑娘系好安全带,咱们发车了。”
半个小时。
到了临江村。
下车。
陈冬冬看着一栋栋陌生的二层,现代化楼房,小脸尴尬,不知道该往哪走。
陈晦之:“我带你去吧。”
陈晦之,走在陈冬冬前面,走到一个院子外。
这就是你说的临江村128号。
陈晦之挠头,想了一会儿:“这户我记得,好像是……谁来着,从我上高中,这铁门就没开过。”
陈冬冬:“大叔,你怎么对这这么熟。”
陈晦之得意笑了:“我就是临江村的,这陈氏517户,就没有我不认识的。”
陈晦之招手,离开。
陈冬冬推门。
咔嚓。
大铁门开。
没锁。
或者说锁年久失修,坏了。
陈冬冬,抬头,看着四百多平的院子,长满了野草,好一会儿,没有反应过来。
这就是她家?
果然,跟老爸说的一样,很穷。
她老爸,不在这,去哪了,咋不跟她说一声,怎么不带她玩了,就因为她长大了吗?
“咯、咯、咯……”
一只两米高,单翅近六米的母鸡,扑棱着翅膀,从草丛里飞出,飞到陈冬冬脚下,明亮小眼睛看着陈冬冬,低头嗅了嗅。
陈冬冬脸上露出喜色,抱着鸡头:“鸡姐姐,你在这啊……”
本来,还不能确定,这是他家,看到从小照顾她,被他老爸养大的小母鸡,她确认了,这真是她家。
全世界,都挑不出第二只。
她都不知道她老爸怎么养的。
母鸡俯身。
陈冬冬,跳到母鸡的背上,飞过草地。
陈冬冬来到院内的房子,台阶上,在破败的窗户上,找到生锈的钥匙,把房子打开,看着屋内遍地都是白色草絮,陈冬冬退出去了。
可是想到自己口袋中仅剩的851元。
陈冬冬,选择了一间房子,用时俩小时,勉强清理干净。
回到院子中。
陈冬冬,开始清点家产,老爸不在,这家里一切都是她的了哈……
陈冬冬嘴角露出一丝喜色。
一台小冰箱。
一台超大冰箱,大的都能当冷库了。
一辆三蹦子,还有一辆平平无奇的小汽车。
一台老掉牙的电脑。
“老爸可以啊,还能买得起车,不过,从今天起,是我的了,嘻嘻……”
陈冬冬把车擦干净。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浩瀚的夜空中。
青蛙和蛐蛐在轻轻地歌唱,组成了一曲自然的交响乐。
微风轻拂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
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气,让人心情愉悦。
陈冬冬躺在长椅子上:“舒……服。”
第二天。
休息了一天,缓过劲的陈冬冬,看着2121粉丝的账号,想了下,跟往常一样点开了直播。
陈冬冬调侃笑道:“亲爱的水友家人们,这就是我的家,看吧,跟我想的一样破,怪不得老爸,都不带我回来……”
她还是很喜欢这种宁静祥和的院落,比大城市的独栋别墅,还舒适,至于格子间的单元房,更是没法比,一层层的小房间,都不隔音。
直播间的水友:“小冬冬,发个福袋增加点人气。”
网友起哄:“发个福袋”
陈冬冬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她都赚不到钱,这群网友还想赚她的钱,想都别想。
一个名为宁南史学家网友。
宁南史学家,打赏一个抖音一号:“你把镜头,拉到书桌上,把书桌上的灰擦干净。”
他感觉那两本书,好像很不一般。
陈冬冬照做。
待看清,宁南史学家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