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贼之类别
《贼之类别》
除了如上几篇我对沪盗番盗的整理,《清稗类钞》中也对清朝时期盗贼的类别和手段做过一个整理和记载。内容如下:
凡是不明火执仗、涂面毁容,也就是说不经过化妆而直接去抢夺他人财物的,都被称为贼。然而,贼之间也有区别,他们各自擅长一种技能,并且互不干扰,各有其师傅传承。
在陆地上的贼人,有十二种技艺。分别如下:
“翻高头”是越过墙壁的贼人,他们无需借助器具,仅凭身手就能翻上墙头或屋顶,这类人被称为“上手把子”,意味着他们的本领高强。而“下手把子”则需要借助“滑条”,即竹竿来辅助。
“开天窗”是指贼人会在屋顶上掀开砖瓦,拍掉椽子,然后从上而下进入屋内。
“开窑口”则是挖墙贼,也被称为“开桃源”。窑口越小,代表贼人的技艺越高超。有些贼人专门挖向卧室,即“稀窑”,而有些则专门挖向灶室,被称为“欢喜灯”。
“排塞贼”是指通过撬门而入的贼人。
“闯窑堂”则是在白天作案的贼人,他们根据作案时间的不同,又被称为早闯、日闯和黄昏闯。
“踏早青”是指在清晨时分窃取财物的贼人,他们与早闯有些相似。
“跑灯花”则是指在傍晚时分,出其不意地攫取财物并迅速逃逸的贼人,他们也被称为“灯花拍过”。
“吃恰子”是指当主人锁门外出时,贼人利用工具破解锁具,进入屋内行窃的贼人。这里的“恰子”指的是锁具。
铁算盘,是一种利用鬼神之说行窃的贼人。他们进门后,必先向主人讨茶或水饮用,否则无法进行他们的算计。而且,他们必须知道主人自己清楚存放财物的数量,才能成功窃取。
拍花,则是一种使用迷药迷惑路人,使其昏迷不醒,然后趁机攘夺财物的手段。
收晒朗,指的是趁人不备,偷取晾晒在外面的衣物。
插手,又被称为剪绺贼。他们用手指偷窃的行为被称为清插,而使用银皮纸进行偷窃的则称为浑插。剪绺二字在《明会典》中有记载。京师地区称之为小绺,可能是语音转变的讹误。
扒手,指的是趁人不备时,偷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也称作扒掱。
拾帐头,即专门偷鸡的贼人。
对买,是指用与原物相同形式或重量的物品,来交换他人的财物。比如,他们会在商店中混入,偷取买主的手巾包,然后用同式的手巾包进行交换,或者篮子里的钱被偷走,却用同重量的砖石来代替。
在水上作案的贼人也有三种:钻底子,指的是进入船舱中窃取财物的人。这里的底子,指的是船。
挖腰子,是指不上船,而是使用能伸缩的竹竿,伸入船窗,偷取他人的衣物和被子。
掉包,则是在船上冒充乘客,趁机偷取他人的财物。这种行为与对买类似,都属于以物易物的偷窃手段。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