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出发收集药材
戚文彦听到这愣住了。
流产了?
难道顾青蒿一直在找的心上人已经结婚了?
他看向顾青蒿的眼神顿时多少有些不知所措。
毕竟顾青蒿可是一直在找他的这个小青梅。
顾青蒿低声说,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说服自己,“就算她嫁人了,但是她过得不好,我就要把她带走。”
戚文彦没说什么别的,只是拍拍他的肩,“我帮你找人。”
而辛夷出了医院并没有耽误太多时间,她本来也是来打探打探消息的,没打算给唐之柔带东西。
孙金花昨天特地上门来告诉他们柱子过两天办喜事,辛夷想着买两斤糖给送过去。
她在供销社看了一圈,最后还是在淘宝上买了两斤奶糖两斤水果糖。
提回家的时候顺路就给孙金花送到家里去了。
孙金花正喜气洋洋的布置家里,红喜字红背面,到处都是红红火火。
见辛夷来了,孙金花眉开眼笑的拉着她进屋坐。
“我这正念叨你呢,你就过来了。”
辛夷把糖放桌子上,“怎么了?金花婶子?想我啦?”
孙金花见她带着糖来,眼神嗔怪,“可不就是想你了,来咋还买东西?跟婶子生分啦?”
辛夷笑嘻嘻的说道,“哪能呢婶子,我这不是给柱子结婚添点喜气嘛。”
孙金花见她这么说,也没再多推辞,“就你嘴巴甜。”
她拉着辛夷不撒手,“等娟儿过了门,我就介绍给你认认,到时候你们姐妹俩也好好处处。”
“柱子是个愣的,小夫妻两个有啥事我也不好沾手,还得麻烦你多帮婶子看顾着点。”
辛夷笑着点点头,“放心吧金花婶子。”
孙金花是个闲不住的,她又要站起来去给辛夷做饭,辛夷连忙拉着她,“婶子别忙了,我一会儿就回去了,空青在家呢。”
孙金花这才歇了手。
没坐多一会儿,辛夷就回家去了。
家里大门开着,肖空青正在院子里扫地,见辛夷回来露出一个笑脸,“回来啦?”
辛夷见他把院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她也爱干净,每次收拾起院子来都十分麻烦,但是又不能不收拾,因此见到肖空青已经把院子给收拾完了,脚步都轻快起来。
“宝珠呢?”
辛夷左看右看都没有看到庄宝珠的身影。
“山上捉泥鳅去了,”肖空青答道,“也不知道她怎么忽悠的,村里其他孩子都帮着她捉泥鳅去了。”
辛夷听着忍不住笑了,“可算有点小孩儿样子了。”
肖空青见她一坐下就忍不住捏腿,就知道她一定累了。
“腿疼?”肖空青放下扫把,坐到辛夷身边,自然的把她的腿放在自己腿上轻轻捏了起来。
酸胀的快要爆炸的小腿肚被人像揉面团一样捏来捏去,辛夷忍不住直往后躲。
“别动,不然你明天走路都难受。”肖空青手上微微用力不准她逃,依旧是有条不紊的按捏着。
最初不适的酸胀感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肌肉得到放松舒缓的感觉。
辛夷忍不住喟叹了一声。
肖空青按捏的差不多就松开了手。
辛夷站起来跺了跺脚,果然没有那么难受了。
“对了,我今天碰到一个朋友。”辛夷突然想起顾青蒿来,高兴的和肖空青说道。
“朋友?”肖空青好奇的问道,“什么朋友?”
“之前一起长大的朋友,就是镇长儿子的随行医生,你说巧不巧。”辛夷还挺高兴。
就算顾青蒿不是她要找的那个顾青蒿,但是也让她感到很高兴。
让她有种难以拒绝的亲切感。
肖空青见她高兴也跟着笑,“那哪天请他来家里一起吃个饭?”
辛夷点了点头,“等有时间了额我就去找她。”
“对了,明天车队要去隔壁省,虽然不是我的任务,但是我准备跟着去一趟,”肖空青说着,“听说隔壁省是药材大省,我去给你找找药材。”
辛夷点了点头,肖空青出去找一趟,就算找不齐,那自己从淘宝买回来的药材也能解释来源了。
经过那件事,辛夷才发现她以为自己已经很谨慎了,但是还不够谨慎,有心之人想要探查她的秘密,很容易就会发现反常的地方。
辛夷意识到,自己好像一直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她太依赖淘宝了。
赚不到钱?
从淘宝里买东西倒卖。
想用的东西没货?
从淘宝里买。
她太依赖淘宝了。
这或许是现代人的通病,但是放在七十年代来说,就有可能是致命的点。
她一直觉得自己不是这里的人,从来都是游离在所有人之外看着时间发展。
但这是不对的。
她必须让自己融入这里,就把自己当做是原身,回去这两个字离她太遥远了,她不应该再妄想什么。
辛夷默默攥紧手指,无比清晰的意识到,她现在回不去了,过去所有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了。
她必须立足当下,重新思考自己的出路才行。
谁也不知道这个淘宝是怎么出现的,万一有一天它失灵了呢?
万一有一天它没用了呢?
辛夷被自己的假设吓出一身冷汗。
淘宝只能作为辅助自己的工具,决不能成为自己的命脉。
辛夷暗地里下了决心。
首先,知青下乡这个政策的出现一开始是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到偏远地区建设农场。
后来高考停止后,城市中就出现了一大批无法就业的中学毕业生,为了安置这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同时农村和城镇教育上水平良莠不齐,为了解决文化低的问题,再次号召上山下乡。
但伴随着来势汹汹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再教育开始,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
首先大规模的知青到了农村,口粮就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在杂交水稻研究出来之前,农村的粮食产量和现代人所认知的产量就是天差地别,辛夷第一次跟着周雯复查核对去年的账本时候就已经被震惊到了。
耗费百来天种植的水稻亩产量只有三百多斤,还要交公粮,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只有年底才能勒紧裤腰带紧巴巴的吃一顿大米饭。
其次就是知青的劳动能力问题,知青其实就是知识青年,拿惯了笔杆子再干农活,根本不熟练。
像辛夷这样因为算账快、清晰而分到会计的已经算是天花板待遇了。
剩下的很多人都被分配了各种各样的农活,不光是效率低,也有很多人不情愿。
不光没有帮上忙,还拉低了原本的效率。
所以想要过得好,亟需解决的就是粮食问题。
但就算是辛夷能买到好种子好化肥,她也不敢拿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