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国术天师 > 第 41章 入京

第 41章 入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马军眼看着乘警把那名男子带走了,但他却一言不发,似乎只是想借此机会给自己的侄子一个深刻的教训。毕竟能被警察带走已经算是万幸了,他不清楚张辰的脾气,这种事如果按照江湖规矩来处理,恐怕他侄子的一双手都保不住。

    马军走上前去,再次向张辰抱拳道歉后,便带领着其他小弟们一同离开了。

    待他们走后,张辰回到座位上。这时,一旁的吴荣生面带微笑,紧紧地盯着张辰说道:“嘿,我之前可真是没看出来啊,原来你还是个练武之人呐。”

    听到这话,张辰心中略感心虚,连忙回应道:“哪里哪里,我不过是随便练练而已,算不上什么高手啦。”

    吴荣生继续追问道:“哦?随便练练就能有这般身手,那要是认真起来岂不是更厉害了?”

    面对吴荣生的追问,张辰感到有些无奈。他本想继续否认,但一想到对面的老人是将会是自己的老师,便不再隐瞒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小时候跟着家里长辈学过几招,平时也喜欢锻炼身体罢了。”他尽量让自己的回答听起来平凡无奇,不想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吴荣生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但他的眼神中依然透露出对张辰的好奇和赞赏。他心想,这个年轻人不仅有着过人的身手,还有着谦逊的态度,实属难得。

    两人又讨论了一会儿,吴荣生到底是年纪大了,熬不了太久的夜,倒在座位上睡了起来。

    张辰帮吴荣生盖上了一件衣服,自己也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经过刚才的一番折腾,估计不会再有不长眼的偷到自己头上了。

    他不知道吴荣生会不会因此对他产生更多的关注,也不知道这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火车继续向前行驶,车厢内渐渐安静下来。

    第二天早上八点多,火车终于到达了北京站,张辰叫醒了吴荣生,两人结着伴下了火车。

    有吴荣生的专车司机早早等候在了出站口,张辰一脸真诚的拒绝了吴荣生非得送自己一程的建议,摆着手和他告了别。

    目送吴荣生离开后,张辰回头看着领袖亲手书写的“北京站”三个大字,心里不禁有些感慨,虽说这才是第二次来北京,可他对这里总有这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从这里步行往西三公里,就是张辰从小向往的北京天安门了,上一次和李淳安来北京的时候,两人并没有到天安门广场逗留。

    “哎,小伙子,去哪呀?天安门走不走?上车,哥们的面的在外面候着您呢……”

    张辰一出站,就有一大帮子人围了过来,询问他要去哪里,坐不坐自己的车。

    “哥们!坐我车,昨刚买的北京吉普,贝儿有档次,比他的强多了。”

    “哎呦喂!我这火爆脾气,说什么呢,孙贼,找打是不是啊!有本事买皇冠儿去呀!”

    张辰还没开口说话,门口这两出租车司机倒是先干上了,看的张辰目瞪口呆,感情北京人儿脾气都这么火爆呀!

    提起出租车的“前世”,人们可能会第一时间想起老舍先生《骆驼祥子》中的两轮人力车也称“黄包车”。其实,早在上世纪初,汽车出租服务就开始在中国多个城市出现。

    哈尔滨成为我国最早有出租车的城市。解放前,我国一些城市的出租车公司虽然渐多,但是每家公司旗下的车辆却很少,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由于小轿车需要整车进口,购置费用太高,即便是二手车购置费用已然不菲。

    “文革”期间,出租汽车行业急剧萎缩。七十年代初,北京和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各类外事活动增多,出租汽车又在大街上出现。

    不过,总体来说,新中国成立后后很长一段时期,很多出租车都是为外宾服务的。以广州为例,出租车专门负责接待来穗的外国元首与高级官员、参加交易会的外商、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等等,被誉为广州市的“国宾车队”,需要外汇券才能乘坐。

    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出租车业也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我国各个城市的出租车发展也渐渐各具特色。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市兴办了一批国有、集体出租车公司,但是,车型多以丰田、皇冠等高档进口车为主,多以接送外国人、外企人员为主。

    在老北京人的记忆里,那个年代的出租车司机是令人羡慕的高收入阶层,开出租车甚至成了身份象征。据一位老出租车司机回忆,当时出租车每公里一块钱左右的乘车计费,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打不起车,也打不着车。

    普通人出行方式主要还是以自行车和公交车为主,所以就出现了出租车司机一客难求的局面,开出租车的司机要是遇到一起,少不了要斗下嘴皮子。

    看到几人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张辰忍不住咳嗽了一声,开口说道:“别介!两位大哥,您两位也不用吵了,不怕得罪您,我其实是个学生,刚旅游回北京,外面儿有人接的……”

    如果从根上论起来,张辰算是个北京人,加上他精通各地的方言,虽然没在北京生活过,但一口北京话说出来,准能让老北京都抓瞎,果然,他一开口,两人顿时停下了争吵。

    “嘿~抢了半天儿,合着您是北京人儿……”

    “得!哥几个散了吧,今儿这人可丟大发了。”

    两人自嘲的笑了笑,和刚才出现的速度一样快,转眼就消失在了张辰的面前,跑去别的地方继续拉客去了。

    发生了这么一段小插曲,张辰的心情还是相当愉悦的。毕竟像这样充满市井气息、人情味浓厚的场景,最能够锤炼他当前的心境。正当他还沉浸在刚才那温馨美好的氛围之中时,一辆黑色的桑塔纳轿车缓缓地驶到了他的面前,并稳稳地停了下来。

    张辰定睛一看,开车的竟然是自己的父亲张少卿。只见他身着一套笔挺的中山装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透露出一种儒雅的气质。张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亲切感,然而当他坐上副驾驶座后,却突然一脸狐疑地盯着张少卿问道:“爸,你这是贪污了吗?咱可不能干这种事啊”言语之间充满了警惕之意。

    九十年代初期,桑塔纳在我国上市,德国人建议定价八万元一台,上海大众中方代表坚持定价十六万人民币,经销商再加价四到五万元,而到了老百姓这边提车的时候就超过二十多万元,普通人根本就买不起,就算买的起,也买不到。

    张辰清楚地记得上次离开时,父亲张少卿还是故宫博物院宣传管理处的处长。光靠他那点儿微薄的薪水,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年内买得起桑塔纳轿车呢?

    “你这臭小子瞎说什么呢!你爸我是那种人吗!”张少卿不满地瞪了儿子一眼,没好气儿地回应道。

    “我这两年除了在故宫博物院上班,还涉足了一些古玩生意,稍微挣了点儿小钱罢了。”张少卿边开车边向儿子解释着,心底其实多少有点小得意。

    近年来,国内经济形势明显好转,老百姓手头也宽裕了不少,热衷于收藏的人自然比以往更多了。不过,经营古玩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它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专业素养才行。而张少卿所学的正是考古研究专业,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凭借自身优势,他迅速在这个行业站稳了脚跟。

    &34;哦~那我就放心了。&34;张辰轻轻松了口气,脸上露出释然之色。听到张少卿提及从事古玩生意时,张辰心中稍作思考,便有些明白为何父亲能够如此迅速地赚到购买汽车所需的资金了。

    古玩生意最看重的便是&34;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34;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而张少卿经营此类生意,显然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34;对了!距离开学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你有什么计划安排吗&34;张少卿掐指一算,转头询问起张辰来。

    &34;不清楚啊,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打算呢!&34;张辰漫不经心地随口应道,事实上,他的确未曾想好接下来这段时间该如何度过。

    &34;这样吧,过些时日,你夏叔叔投资的一家影视公司即将开业,你可以代替我送份礼物过去给他。&34;张少卿提议道。

    &34;好的!&34;张辰几乎未加思索,爽快地应允下来。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