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姜淮河柳氏被接入宫中
皇贵妃战死的消息传回京城,举国皆悲愤不已。
不仅是朝堂上因此叫嚣着要攻打天启朝,就连百姓也纷纷举起灭掉天启,为皇贵妃报仇的大旗。
甚至连后宫众妃嫔也因此激愤不已。
皇贵妃协理六宫那段时间,不少妃嫔都受了皇贵妃的恩惠,对皇贵妃很是敬仰。
宴九安也没让众人失望,下令厚葬皇贵妃。
因此,今年本就小规模的年宴更是变成了家宴,各家都无需进宫赴宴,各自在家团聚便可。
年宴当天。
原本热闹的后宫随着各妃嫔回家省亲,一大早的忙碌后,便归于平静。
除了娘家不在京中的妃嫔还留在宫中,其他妃嫔都出宫了。
就连德妃也回了家。
面对这突然空荡下来的后宫,姜心不仅没有人走茶凉的凄感,反而有种世界终于清静下来的惬意。
没有了晨昏定省,没了后宫妃嫔前来串门,姜心一直睡到大中午才起床。
用过午膳后,姜心还是觉得应该去给太后拜个年,于是便乘着轿辇往万寿宫而去。
不知是不是姜心的错觉,她总觉得一路走来,宫人看她的眼神总是偷偷摸摸的,时不时露出艳羡的目光,好似有什么天大的好事掉在了她头上。
很快,姜心就来到了万寿宫。
意外的所有没有回家的妃嫔都聚在了万寿宫,就连没有资格来给太后请安的嫔位以下妃嫔也在此。
她们似在等姜心到来,见到姜心时纷纷露出了艳羡的笑来。
就如那些宫人一样,笑得姜心心里发毛。
随着妃嫔给姜心行礼,听到动静的太后从内殿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笑,竟似乎也有些艳羡之感。
她们越是这么笑,姜心就越是不安。
“昭姬,过来坐。”太后向姜心招手,毫不掩饰对姜心的喜爱。
后宫妃嫔再次露出羡慕之色来。
但只有羡慕,并未嫉妒。
别说是太后了,她们也很是喜欢皇后,觉得皇后本就该得到所有人的喜欢。
姜心在闲云的搀扶下走到了太后身边坐下。
太后看着姜心越来越大的肚子,笑得合不拢嘴,看向姜心的目光自然就更加的喜欢了。
皇后是个能生的。
太后想着,突然问:“昭姬,今日各妃嫔都能回家省亲,你可想你的家人?”
姜心的不安更重了,勉强扯出一个笑来,柔柔道:“臣妾自是想念家人的,但如今臣妾已是皇家之人,母后和皇上就是臣妾的家人,能与母后和皇上一同跨年关,臣妾非常的幸福。”
姜心的话让太后十分欣喜,觉得姜心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那哪能一样呢?”太后笑着,“皇上和哀家都知道昭姬思念祖父和亲娘了,所以合计着给你准备了一份惊喜。”
太后说着,看向了万嬷嬷。
万嬷嬷心领神会,笑着走向内殿,再出来时身后跟着一年迈的老者,和一大着肚子的妇人。
老者清风道骨,虽满头白发,却依然身姿挺拔,面色红润。
见到姜心,老者眼眶虽有湿润,却也递给了姜心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自是沉稳内敛。
而妇人就没老者这般的淡然了。
她在见到姜心的那一刻,眼角的泪就控制不住的滑落,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化作了无声的笑,似想以此来宽慰姜心。
“草民姜淮给皇后娘娘请安。”
“民妇柳氏给皇后娘娘请安。”
老者和妇人要跪,姜心赶忙上前去扶,“祖父,娘亲,你们这一跪可是要折煞昭姬了。”
姜心的眼眶也湿润了,嘴角尽是苦笑。
宴九安明明已经答应了不会把姜淮和柳氏接入宫的,可最终他还是这么做了。
宴九安果然是谁也不信啊!
太后生怕伤到姜心肚子里的孩子,也赶忙道:“都是一家人,今日也是家宴,不必如此多礼的。”
万嬷嬷见状,也赶忙搬椅子过来。
几人就坐。
姜心本想坐到柳氏身边,但想想还是坐到了太后身边。
她不想给柳氏惹麻烦。
“昭姬,哀家与皇上想着你思念家人,特地把他们接入宫中,日后便在宫中养老了,你们也能日日见到,更能尽孝道。”
留在宫中养老?
姜心的心猛然收紧,“母后,这恐怕于理不合吧?”
太后:“礼不礼的,那都是皇上的恩赐。”
其实她一开始也觉得这样不合适,但皇上说只有姜淮和柳氏住在宫中,姜心才能安心生产,她便也就同意了。
总之也不过多两张嘴吃饭罢了。
至于前朝大臣的意见,就皇上自己去处理好了,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她只要姜心能顺利生下皇子,皇家后继有人便可。
太后都这么说了,姜心还能说什么呢?
皇权至上的时代,什么规矩礼法都是为皇权服务罢了。
“儿臣多谢太后疼惜。”姜心感谢。
姜淮和柳氏也随即谢恩,但他们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他们知道,自己不过是皇家用来困住姜心的工具罢了。
至于皇上为何要困住姜心,他们也不得而知。
按理来说,姜心身为皇后,此生都不可能离开皇宫,离开宴九安才对啊!
众妃嫔纷纷送上祝福。
她们份位低,接触不到权力的中心,对宴九安也不甚了解,是真心觉得宴九安和太后对姜心真好。
要是她们的家人也能被接入宫中养老就好了。
太后之所以把她们都叫了过来,就是想让她们羡慕姜心,从而让姜心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从太后宫里出来后,姜心陪着姜淮和柳氏一同去了太后为他们安排的宫殿。
因着后宫都是后妃住的宫殿,而姜淮虽年事已高,但毕竟是男子,所以他们的宫殿并不在后宫,而是在皇宫东边一角。
这里之前是堆放杂物的地方,但此时已收拾了出来。
姜心看着这单独的小院,翻新的砖瓦,一看就已经准备了好些时日了。
看来宴九安在跟她提出要接姜淮和柳氏入宫时就已经在着手这件事情。
可笑的是她当时还真信了宴九安,对此事毫无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