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白雕斥候
在临杨城经过数天的休整之后,一万名出征金荒的北境铁骑终于踏上征途,进入了辽阔无垠的草原之中。
赵寻昨天忙碌了一整天,京城带来的银子几乎快要被挥霍一空。
之所以如此,皆因黑葫芦在吸收了一段时间黑龙的血煞之气后,终于成功地激活了其储物功能。
然而,目前它的储存空间还相对较小。
起初仅有手掌般大小,次日则扩大到洗脸盆那般规模,但每日都在持续增长着。
就在赵寻出征前一日,这黑葫芦内的储物空间恰好发展到足以容纳一间小屋的程度。
于是,他趁机购买了十大袋大米、百斤腊肉以及其他各种适合于草原生活的物资。
根据他的预估推断,如果一切顺利,再过十天左右,恐怕黑葫芦里的储物空间将会变得如同常胜侯府一般庞大。这令他感到异常兴奋,因为曾经与苏萍和夏夜霜交流时得知,这个世界中的储物法宝虽然并非稀有之物,但大多数的存储空间仅仅相当于一张书桌的大小而已。
拥有像一栋小房子那么宽敞空间的储物法宝,数量绝对不会超过一百个,毕竟这种级别的法宝太稀有了!
而且每一个都价值连城,不是谁都能拥有的。
而他的黑葫芦,其储物极限究竟有多大?
截至目前为止,连他自己都没有看到尽头。
黑葫芦本身好像也不知晓这个答案。
此刻,赵寻一共拥有两件储物法宝。
其中一件是赵沧海所赠的玉扳指,里面存放着他的十把飞刀——青月、鬼灵、天狼、斩妖、双星、风、花、雪、月。
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和磨练,如今的赵寻已经能够做到同时操控两把飞刀。
另一件则是那神秘莫测的黑葫芦,它被用来安置威力惊人的黑龙刀以及各种必备的物资。
这两件宝物,现在都是赵寻不可或缺的利器。
也是他保命的关键所在。
在大炎与草原的激烈战争之中,斥候就像是一支军队最为敏锐的触角一样,他们很少轻易地大规模出动,但他们也不会选择单独行动、单枪匹马地去获取军情。
北境边军的斥候们虽然隶属于不同的番号和军卫,但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称呼——白雕。
每一位能够成功成为白雕的战士,都是现世最为出类拔萃的斥候探子。
不仅如此,每一位白雕还都是技艺精湛的神射手。
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之上、八荒之中。
如果有人能够成功射杀一名北境白雕斥候,那么他将会获得“射雕手”这个令人羡慕的称号。
此刻,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之上,夕阳如血般染红了半边天。
寒冷刺骨的狂风在耳边呼啸而过,赵寻带领着整整一百名白雕斥候,骑着骏马飞速驰骋至一座山坡之上。
每一位白雕斥候都身背强弓劲弩,腰间悬挂着锋利的长刀和长枪,马上挂着箭筒、干饼、水壶、甚至还有伤药和烈酒,身上所穿着的更是一流的轻便铠甲,装备极其精良。
这些,都是白雕的标准配置。
此次出征金荒,一共有四旗的斥候队伍,他们分别位于大军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如同四颗敏锐的眼睛,时刻注视着周围的风吹草动,肩负着打探各方情报的重任。
而赵寻所率领的这支队伍,则隶属于右翼斥候。
他们这一旗三百余人按照严密的组织结构,被巧妙地划分为三个队,每个队都承担着特定的任务,相互协作,循环刺探着关键的情报。
其中,都尉许昌亲自率领一队;而身为副都尉的赵寻则与另一名副都尉各自率领一队,形成紧密的配合。
山坡上,队正牛三突然喊道:“看!那是许都尉留下的信号。”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惊喜和警觉。
牛三这个名字虽然平凡无奇,但他可是拥有实打实的炼气境后期实力。
在赵寻所率领的这支队伍当中,有着七位像牛三一样强大的炼气境高手,而且其他的斥候队员也都拥有着炼体境中期及以上的实力,可以说是一支非常精锐的军队了。
毕竟,普通人可难以胜任斥候这个职务。要知道,即便是那些天赋异禀之人,如果并非武道修行者,那么在军中经过一番历练后,也能成为炼体境的武者。
赵寻顺着牛三的身影看过去,只见前方那片沙丘之上,有着几十个由石头子堆砌而成的特殊形状。
赵寻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努力学习斥候相关的基本常识,他自然明白这些石头子所代表的含义——这是发现了敌军后勤部队的信号。
然而,这却并不是让他们将情报送回去的意思,而是要求他们向许昌的斥候队伍所在方向集合,准备展开一场截杀行动。
不过,赵寻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不解:此刻北境的一万铁骑与金荒之间还相隔将近千里之遥,为何此处会突然出现金荒的后勤队伍呢?
虽然心有疑虑,但在军队里就必须听从军令行事。
于是,赵寻立刻下达命令道:
“牛队正,传达我的指令,全队列队向七道沟许昌都尉所在的方向前进!”
“遵命!”
牛三毫不犹豫地应道。
然后,一百余白雕斥候骑士便踏着飞扬的尘土,向着东方而去。
七道沟,地处青荒和人荒的交界之处,广袤的草原之上,并无明确的荒族部落之间的境线划分。
然而,各个荒族部落之间却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他们以某些特定的地点作为界限。
七道沟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并非战略要冲,且寸草不生,备受牧民厌弃,于是被划定为边境据点,成为了青荒与人荒之间、无人问津的两不管地带。
此刻,在七道沟内高耸的巨石背后,悄然隐匿着整整二百余名来自北境边军的白雕斥候!
他们正是右翼斥候都尉许昌及其另一支斥候部队副都尉的联合兵力。
正当此时,只见赵寻率领着浩浩荡荡的数百铁骑也疾驰而来。
三百余名右翼斥候白雕骑士,至此全部集结完毕。
“许都尉,请您详细说明一下情况吧。”赵寻下马,拱手施礼道。
那位名叫许昌的男子面容清瘦,他乃是这支斥候队伍中唯一达到万照境修为的高手。
如此境界,若放在寻常军队之中,起码能担任一营主将。
然而,斥候这个岗位,对个人实力的要求极为严苛。
许昌见几位白雕的首领全部到场之后,这才慢慢地开口说道:
“我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上万头牛羊,这些牛羊正由两支金荒的千人小队负责押送,而且正在朝着东方前进。”
听到这个消息,包括赵寻在内的几个首领脸上都露出了惊讶之色,异口同声地问道:
“此言当真?”
许昌用力地点点头,肯定地回答道:
“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
“但是这里怎么会出现金荒的后勤运输队伍呢?”
赵寻也觉得有些疑惑不解,于是开口问道。
许昌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原因,但他接着又说:
“不过,从他们行走的路线来看,我感觉他们似乎是想要前往人荒土城的方向。他们选择的路线非常诡异,好像是故意避开了我方军队的活动区域,如果不是大帅这次将我们斥候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一百五十里,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发现他们的踪迹。”
赵寻听完之后,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开口说道:
“情况不妙,恐怕金荒是想要和人荒联手,共同对抗我们的大军。”
其他几位将领听了,也都纷纷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其中一位副都尉焦急地说道:
“这个消息太重要了,我们必须尽快报告给大帅。”
许昌连忙表示:“我已经派遣了几名士兵回去给大帅传话了。”
众人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但心情依然十分沉重。
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接下来很可能会遇到一场极为艰难的挑战。
就在这时,其中一名队正首先开口问道:
“那么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只见许昌迅速从怀中掏出一张地图,并将其平铺在地面上,然后用手指着地图上的某个位置说道:
“你们看,这里就是金荒向人荒运送牛羊队伍的所在地,离我们现在的位置还不到十里远。而距离人荒的土城则大约不到七十里。至于大帅那边,他目前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已经超过了一百里,如果等大帅得到消息后再带兵赶来,就算他们驱赶牛羊前进速度较慢,但恐怕这支运输队也早就进入了人荒土城。一旦到那个时候,这些物资可就全部归人荒所有了。到时候就不好行动了。”
听到这话,赵寻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接着说道:
“所以说,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最佳的策略就是直接吃掉他们。”
许昌看着眼前这位新上任的年轻副都尉,心中涌起一股赞许之情。虽然他深知这位副都尉出自权贵之家,但此时此刻,对方所展现出来的非凡胆识和果敢魄力,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要知道,他们即将面临的敌人可是整整两千名金荒骑士啊!而自己这边仅有区区三百多人。
这样悬殊的敌我力量对比,使得这场战斗显得异常艰难。
事实上,在北境军中,除了赵信、陆修文等极少数人之外,无人知晓赵寻与赵沧海之间的父子关系。
这一切都是赵寻在前往北境的途中特意嘱咐的。他担心如果太多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可能会在战斗中因为顾忌他的身份而影响到实力的发挥。
几位头目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纷纷响应道:
&34;许都尉,我们听您的指挥,请您指示作战方案吧。&34;
许昌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深知这次战斗的凶险,但他毫不畏惧,决心带领众人背水一战。
许昌一脸凝重地沉声道:
“对面两个千夫长都是万照境的强者。交给我来对付。你们只需专心杀敌即可。我们要采取环阵袭扰与穿插战术,目前全旗共有三百二十人,可以分成四支八十人的小队。”
“从左侧中间部位突入,再从右侧杀出。”
“每个小队都要分为内、中、外三阵。外阵的三十人进行两波弩射后,立刻换上弓箭每人只射一箭,这个时候,已经接近敌阵五十步了,接着抽出长枪破阵。”
“中阵的三十人则进行三轮弩射,然后换弓射击两轮,最后换长枪去填补外阵战死的将士空位。”
“最内阵的二十人则要一直使用弩箭,节省体力。”
“第一回合,务必保证每人斩杀两个蛮子。”
“等我们成功杀出敌阵三里之后,他们因为要顾及牛羊,不会派人追击,体力最好的内层人员换到最前方,呈锥字形,继续杀回。”
“再次冲出敌阵后,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找到最合适的集合地点,全旗集合起来,迅速撤离并休整,准备好第三波的冲锋陷阵。
“还有一点,任何人都不许恋战,明白了吗?”
“遵命!”
众将士齐声应道,声音响彻云霄。
赵寻生平第一次听闻这般细致入微的战斗部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浑身热血沸腾。
然而,他同时也注意到其中存在一个疏漏之处——己方军队中唯一的万照境武者许昌需要独自面对敌方两名万照境强者,这无疑会让许昌陷入生死危机之中。
想到此处,赵寻沉思片刻后,开口说道:
“许都尉,属下有一提议。”
此时,许昌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地图,推演出可能出现的战局变化,并微微颔首示意道:
“说来听听。”
赵寻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属下愿意协助许都尉分担一名千夫长的压力。”
许昌闻言,眉头微皱,摇头拒绝道:
“不可,你不过区区聚府境修为而已,此举无异于自寻死路。”
赵寻神色坚定地回应道:
“许都尉,属下曾经在炼气境时,便成功战胜过万照境武者。”
听到这话,许昌满脸惊讶地抬起头,凝视着眼前这位年轻副尉的脸庞,见其神情真诚并不像撒谎,于是许昌轻点了下头:
“好!那就由你和我一同并肩作战。”
赵寻抱拳领命:
“谨遵将军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