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异国猎宝档案 > 第642章 痕都斯坦

第642章 痕都斯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有学识、睿智的男人,总是迷人的,秦月搂着他的胳膊,越来越紧就是证明。

    王蓉落后一步,眉头紧皱,面前的男人学识虽然不错,但渣是一定的,自己那天一定是昏头了,不过,为什么看着秦月巧笑嫣然的模样,心底为什么不舒服?

    “嗨,阿月,我们的计划还要不要开始?”忍不了,王蓉站住脚步,朝前面喊道。

    “啊?”被打搅的秦月,这会发现自己正挽着男人的手臂呢,慌忙松开,撩撩刘海,往王蓉这边小跑一步,顺手挽起她的胳膊,又推了一把,“走走,这就走。”

    俩人还有计划?李承笑着摇摇头,什么计划,他没问。

    再度恢复为两队,李承带着吴伟走一边,两女走另一边。

    下午逛古董市场,完全是一个错误选择,好东西在清晨开市的时候就被挑走,剩下的那些,要么是镇摊的,价格很高,买下来性价比不高,不划算,要么是埋坑的。

    埋坑的?可能有人不理解,其实经常逛古董市场的都明白,真品埋坑,有时候更坑人。

    正如李承刚才经过的摊位,一位四十岁的女摊主,坐在那打毛线衣服,面前摊位货品中,就摆放着一只粉彩鸳鸯杯,嘉庆朝的东西,很不错。

    李承却连问都没问,为什么?

    鸳鸯杯,听名字就知道,至少是一对,她面前只放着一只,明显是用来钓鱼的。

    这只粉彩杯,也许一两万就能入手,市场价不算贵,可是,买完之后,

    她从包裹里再掏出一只,要价万,你买还是不买?

    很多古董藏家为了配对,最后忍气吞声,买了。

    这是最简单的钓鱼方式,举个例子而已。

    更恶劣的是摊主利用第二个杯子设套,譬如,告诉你杯子在哪儿发现的,自己当时没钱,只收了一只,还有一只在乡下谁谁谁的家中,甚至好心的把地址都给你。

    得知这条消息,你去还是不去?

    不去,心中遗憾,估计能念叨一辈子。

    去了,你就掉坑,到了乡下,有无数种方法折腾你这生客。

    所以,像这种明显带有“鱼饵”性质的物品,李承一般都不会理睬,不拥有就不沾是非。

    这就是经验。

    逛了半个小时,李承只入手一件东西——痕都斯坦玉白玉壶,算不上捡漏,花费八万块。

    报国寺市场毗邻牛街,因而有不少异域风情的古董古玩,这件痕都斯坦白玉壶,就是如此。

    度娘上对痕都斯坦的介绍是这样的:痕都斯坦是指建立于1526—1858年的莫卧儿帝国。

    其实这里是有问题的。

    任何一项技艺,都是有源起、发展、高峰,同样也会留下相应的历史印记。

    可是,从今天的考古来看,就没有发掘出非常有价值的玉器制品存留,也没有大规模玉器文化的存留,更没有找到所谓的制玉技艺的明晰传承。

    (特别说明,并非一点都没有,而是不足以产生让乾隆为之倾倒的玉器技艺)

    细品,呵呵,有意

    思吧。

    那么,我们还能一口认定,痕都斯坦玉是来自莫卧儿帝国?

    这一问题,李承准备拿出来写一篇论文。

    在他看来,痕都斯坦玉,也许并非出自莫卧儿帝国,有非常大的可能,出自当时的奥斯曼帝国(清朝翻译为鄂图曼帝国)东部。

    最合理的推论莫过于:唐代灭掉东突厥后,西突厥即辗转到土耳其立国,带走部分玉器文化及制玉工艺,而元代成吉思汗建立的大帝国,亦将中原文化传至交界处,及至乾隆皇帝用兵西域,得到了融合世界各国元素的伊斯兰玉器,其工艺技法又回传至丝国。

    当然,如果用泛概念来描述,可能更合适——出自中西齐云洲地区的带有强烈伊斯兰风情的玉器,就是今天的痕都斯坦玉器。与莫卧儿帝国的关系,并不大。

    痕都斯坦玉器特点鲜明,一器一色,纯净无比,李承手中的白玉壶就是如此,奶白色浑然如一,非常素雅。

    另外,在风格方面,痕都斯坦玉器讲究“薄、透、亮”,采用水磨技术,通体玲珑薄透。

    在技法方面,普遍采用剔地阳文的方法,即雕刻时先琢平玉料底子,再浅浮雕纹饰,浮雕的纹样磨去琢痕,形成凹凸的视觉反差,增强其艺术表现效果。

    器身外壁满饰浮雕卷叶花草纹,纹样构图以番莲花为主体,外裹水滴状的狗尾草,并由底部向两侧蜿蜒,营造出华丽纷呈的典型地域风格。

    李承是根据玉质包浆、纹饰

    和壶体岁月痕,初步判断为乾隆朝后期或嘉庆朝前期的老物件,并非宫内工匠仿制品。

    痕都斯坦玉器有两种。

    一种是当年进贡品——乾隆二十二年平回部大、小和卓起义,掳走大名鼎鼎的“香妃(容妃)”,乾隆爷

    对这位妃子非常喜爱,为了讨得爱妃的欢心,使她安心皇宫,不恋故土,不惜花费大量财力,在皇宫中复原西域贵族生活情境,痕都斯坦玉器自然成为居室陈设的首要器物。

    痕都斯坦玉器进入皇家视野之后,立即受到追捧,乾隆下令在如意馆仿制,并在造办处单设一玉器作,专门制作痕都斯坦玉器。

    这两类仿制品,一般都有留款或者乾隆题词。

    进贡品和西番作,还是有明显区别,譬如西番作玉器,或多或少带有中原圆雕、浅浮雕和透雕特性,整体风格没有进贡品浑然。

    正因为认定是进贡品,李承才花费八万块,买走这件只有十八公分长(壶嘴到壶柄的距离),十二公分高(壶底到壶盖纽的距离)的无款玉壶。

    没错,这件痕都斯坦白玉壶,既没有留款,更没有题词。

    这一点,反而更能印证这件玉器为进贡品。

    市场摊位上,花八万买一件玉器,无论是不是正品,绝对醒目——有钱人呐!

    这些摊主,个顶个的人精,一时间,打牌的歇了,下棋的散了,有人在翻箱底,准备把镇摊货卖个高价,有人可能在琢磨,如何套这位肥羊……眼睛都盯着

    场中的两男两女。

    “阿承,过来帮我看看这件东西。”秦月还没明白李承已经搅动摊位市场的水,她这一嗓子,所有摊主顿时向她看过去。无论是声音还是容貌,她迅速成为场中焦点。

    李承苦笑,这种情形,想捡漏,做梦吧。即便是正常交易,那价格也下不来。

    这也是他为什么喜欢鬼市的原因——买卖双方都在阴暗中进行,不惊动第三方,占便宜的偷着乐。哪像大白天,来一宗稍微大一些的交易,都会“万众瞩目”。

    他已经打算离开,不过,秦月这丫头招呼,还得过去看看。

    这是一家出售各类勋章、像章、银元、钱币、邮票以及印章坯的小摊位,摊主是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者。见李承过来,他压压老花镜,眼角上瞟,瞅了李承一眼。

    在秦月身边蹲下,东西在王蓉手中,她递过来时眼神带刺,李承只得装作没看见。

    一枚纳粹勋章?挺稀奇的。

    这枚勋章为椭圆形,橡树叶花环为边,每边四片叶子,中心底部是丝结,丝结中间有5个球型图案。

    “这是什么勋章?”李承正在看着,秦月往这边挪挪,一股女人的香味飘过。

    李承用手揉揉,四零混银制作,表面有些灰暗,这些都是小问题,好处理。

    将勋章翻过来覆过去的研究,终于在丝结部位的背面,发现几道浅浅的划痕!

    李承用力捏捏这枚银质奖章,又伸手拍拍秦月的手背,示意别急,这丫头,好运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