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李承怀疑
那位叫做袁克家的老者,面色有点尬,点头回道,“我怎么就不能在这?”
两人都有点尴尬……李承眼神闪闪,没问。
相互认识之后,再度出发。
车中,张苏陵这才跟李承解释,这位袁克家,是津州八大馆之一的艺术馆老研究员,和张庆东关系甚好,平时为人很低调的,怎么就和涂玉明这种人混到一起?
大金杯中,袁克家的脸色不太好看。
秦禹和他坐在一排,捅捅他的胳膊,“刚才那……谁家小子?”
“博物院张庆东家的,”袁克家忍不住拍拍前座,抱怨道“老涂,怎么叫上他来了?不是说就一个香江年轻人么?”
涂玉明这会也有点上火,合着昨天下午说的代理人,是张庆东家的崽?
解放前,盐商张家在津州很有势力,张庆东本人在津州文博圈挺有名气,张苏陵本人有“小瓷王”之称。虽然涂玉明没打算这次交易坑李承,可是谁也不愿意头上戴个圈是吧。
易县是冀北有名的贫困县,太行山脚下,整个县域被大大小小的山头围拢,交通非常差,这是易县经济困顿的重要因素。
不到三十里的行程,颠簸半个多小时,看见清西陵红墙黄瓦庑殿顶时,擦着陵区边沿的一条小岔路,一路往西,驶入一个小山沟中。
沿溪水而上,突兀的出现一块山谷平地,里面大约二三十栋民居。
这就是杨家屯。
与一路上所见村落多为土坯房不同,这里的房舍虽然破旧,缺一律的青砖瓦房四合院制。
还真有很大可能是守墓人村落。
丝国的守墓人制度起源非常早,被历史记载最早的守墓人是秦始皇陵——项羽烧掉阿房宫后,曾想挖掘秦始皇陵,被一个叫做“蒙常山”的守墓组织拼死阻挡,最终未能得逞。
至于蒙常山与蒙恬后人有没有关系,这就不清楚,直
至今日,在骊山一带尚有蒙氏族人村落。
守墓人制度在清朝达到顶峰。
清朝的祖陵——永陵以及另外十一位清朝皇帝的陵墓,每一个陵墓都设有专门的守陵大臣。守陵大臣正三品,而且只有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这样的上三旗子弟,才有资格担任。
与之相配的,还有专职陵丁,也就是专门守墓的兵丁。
守墓是一项非常清苦的工作,窝在犄角旮旯里,什么娱乐都没有,叫天天不应的。因此到清朝中后期,主要受命守墓的越来越少,没了更换,于是,逐渐变成陵丁“子承父业”,出现专门守护皇陵的守墓人家族。
清廷对这些守墓人家族的赏赐,一直很丰厚,陵丁首领一般都赏“御前侍卫”衔,陵丁的薪资,也要比普通旗丁高,房屋住舍都建设的很规整,就是希望这些人能好好“伺候”老祖宗。
时代变迁,清皇室破产近百年,没了他们的援助,守墓人村落日渐衰败也就成为必然。
看到这座严谨的华北四合院村落,李承某一瞬间,还真的冒出将其开辟成旅游景点的想法。
这想法刚冒出就被他掐死。
几人的四辆车,驶入村庄前的打谷场。
打谷场西侧有不少人聚在一起抽烟聊天,几个半大孩子在打闹追逐,旁边还停着两辆货车。
李承一下车,就见到一只巨大的石碾,长足有两米五,圆柱体,一头粗来一头细,粗的一端直径差不多有八十公分,细端大约五十公分。
李承弯腰数了数,一共有九道深过十公分的槽沟,碾压力度巨大,绝不次于现今的压土机。
张苏陵抬脚蹬了蹬,纹丝不动,“这应该是当年清西陵建设时,平整陵前广场的。”
涂玉明下车后,和李承点点头,朝西边指指,“李先生,那边几位,就是今天我们的对手,这行当,抬头不
见低头见,我过去和他们打声招呼。”
“辛苦涂老!”李承起身,微微颔首。
涂玉明、秦禹、袁克家三位老先生往西边走去,同时,那边人群中,也有几人走过来。
“走,我们也上去看看,别打起来了。”张苏陵笑着拽拽李承,还有涂嘉,几人落后几步。
“涂师傅,你们到了,这路不好走吧。早饭吃了么?家中还有小米粥咸鸭蛋,吃点去?”抢先和涂玉明握手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山民,脸上丘壑遍布,说话语气很热情。
“杨队长客气,中午,中午杨队长帮我们宰一头羊,就在你家点餐,让弟妹辛苦辛苦。”
“莫子问题,俺马上和婆娘说一声,中午喝点老烧刀子?”
涂玉明拍拍这位看起来有五十岁山民的手背,两人看起来很熟稔。
村有村长,村下面小村叫小队,每个小队有小队长,这位杨队长估计就是杨家屯的队长。
“哟,你老涂还真是吹大气。杨队长,中午这只羊,还是我付钱吧。”插
话的这位,和涂玉明年岁差不多,拿着大烟袋锅子,山羊胡,精瘦矮小。
“老家伙简胜奎……”涂嘉在旁边低声给李承两人解释。
这就是涂玉明的“宿敌”?两年前塘沽黑市之争,被涂玉明逼走黄骅的那位?
“老简,想吃焖羊羔,没关系,今天我请,算是补偿你的油费。只是这趟你是白来了。涂玉明话说得霸气十足,同时火药味十足。
“老涂,吐出去的唾沫能舔回去,说出去的话可不好往回收。”简胜奎吧嗒着老烟杆,眯着眼,看起来瘦弱,可这话出口,伤人的很,同样不给涂玉明面子。
一时间,竟然有种剑拔弩张的味道。
这情形,最高兴的其实是杨队长,怎么也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扯着涂玉明的手臂,又伸手拍拍简胜奎的肩膀,劝和道,“
哎呀,两位都少说两句,大家是先去验屋子,中午这顿,我请,陪两位好好喝一杯!”
没有利益的矛盾,根本算不上矛盾,有了利益的矛盾,那一定是深仇大恨。
别看涂玉明和简胜奎都一副笑面虎模样,可李承瞅着两人的背影,都像憋着一口气,打算直接将对方踩死劲头。
眉头皱了皱眉,有点担心这两人可别斗气上了第三方的当。
放慢脚步,扯住涂嘉,低声问道,“老涂,杨家屯扫老宅子的消息,你父亲怎么得到?”
“我父亲的一位朋友介绍的,怎么了?”涂嘉不解。
朝简胜奎努努嘴,李承又问道,“听说涂老和这位不睦,怎么……攒到一起的?”
“你是怀疑……”涂嘉朝杨队长那指指,李承笑而不语。
“不会!”涂嘉嘿嘿一笑,“河间、保定这一片,大的旧货商就我们,额,简胜奎算是另一家,我们两家差不多包圆,所以……”
这么自信?李承将信将疑,看看张苏陵,不好再追问。
张苏陵拍拍他的肩膀,“应该不会有事的。”
从打谷场到村庄不过五十米,只听见杨福队长一人在说。
卖老宅子,是杨家族老会的统一决定,杨福队长只是执行的,这次三栋老宅院拆除后,队里会用这笔钱,在原来的地基上建楼房,到时候,原来的二十四户住宅,家家都有小洋楼住……
听起来,真的很不错。
杨家屯分布很规整,一共九排房舍,每一排之间有两米宽的巷子相隔,巷子中间为排水沟,沟上压着青石板,人走在上面咯噔咯噔响。
每一排有三栋院子,每栋院子都是标准两进,院子呈方方正正的日字形。院墙有两米高,近尺宽,平顶,可以行走,只是风雨侵蚀破败不堪,许多地方坍塌。四角有哨楼的痕迹,估计被人拆除。地基是石料打制,
李承还发现琢痕标号“戊东二”——第五排院子东北角第二块。
当年清廷建设这里,还是很用心的。
巷子口挤满了人,除了今天卖院子的二十四户外人家,还有许多同村看热闹的。
杨福站在南头第一家院子大门口,晃动着铜锁说道,“老涂、老简,你们过来看看,那天你们照完片子后,我就让他们家家户户搬出来,里面的东西,除了柴米油盐,啥都没动。这不,大铜锁一直锁着呢。”
“老杨,别废话了,早点开门吧。我们进去瞅瞅。”简胜奎烟袋锅在墙上磕磕,说道。
大门吱吱呀呀被推开,李承、张苏陵和涂嘉,是第二拨进去的人。
四级青石踏跺,大门两侧的护兽有点像狮子狗,被人摸得黑乎乎的。门槛很高,只是从中断裂,也不知怎么回事,朱漆大门两扇都有深深的裂纹。
李承手指从裂隙中抠抠,又从门框看看纹理。
“什么木材?”张苏陵立即凑过来问道。
“楸木,应该是原装门。”李承拍拍手掌,解释道,“这种木材在丝国只生长于长白山,生长周期特别漫长,算是不错的料材。”
涂嘉一愣,没想到李承连木材也懂,正想要问问这木门值不值钱,只见李承摇头叹息,“木材确实不错,可惜鸟,估计院子里住户,常用门板做杀猪案,油浸得特别厉害,算是毁了。”
啊?这算是开门不吉利?
张苏陵立马掏出笔记本记上。
刚才三人简单分工,张苏陵负责记录三人的鉴定结果和估价;来过一次的涂嘉做引导员,负责核对照片上的物品,兼鉴定估价;李承主要职责就是鉴定。
这栋院子第一张照片,又出问题——门房窗台上一只青瓷香道瓶,照片有,现实无。
从照片上看,这是一只光绪束腰香道瓶,怎么没了?
李承心中疑团大增。